首页 购物车 询价
www.GB-GBT.com

[PDF] FZ/T 73019.2-2020 - 英文版

标准搜索结果: 'FZ/T 73019.2-2020'
标准号码内文价格美元第2步(购买)交付天数标准名称状态
FZ/T 73019.2-2020 英文版 230 FZ/T 73019.2-2020 3分钟内自动发货[PDF] 针织塑身内衣 调整型 有效

基本信息
标准编号 FZ/T 73019.2-2020 (FZ/T73019.2-2020)
中文名称 针织塑身内衣 调整型
英文名称 (Knitted body shaping underwear adjustment type)
行业 纺织行业标准 (推荐)
字数估计 13,175
发布日期 2020-12-09
实施日期 2021-04-01
旧标准 (被替代) FZ/T 73019.2-2013
标准依据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0年第48号
发布机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

FZ/T 73019.2-2020: 针织塑身内衣 调整型 FZ/T 73019.2-2020 英文版: (Knitted body shaping underwear adjustment type)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代替FZ/T 73019.2-2013 针织塑身内衣 调整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 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FZ/T 73019.2-2013《针织塑身内衣 调整型》,与FZ/T 73019.2-2013相比主要技 术变化如下: ---调整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3年版的第1章); ---补充并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3年版的第2章); ---增加产品分类(见第4章); ---修改了部分产品的号型标注(见第5章,2013年版的第4章); ---调整了部分色牢度的考核指标(见表1,2013年版的表1); ---增加了成品洗后允许露氨纶数考核指标(见表1); ---增加了直向拉伸弹性回复率考核指标(见表1); ---修改了缝制规定,删除针迹密度规定(见6.3.4,2013年版的5.4.6); ---增加了成品洗后允许露氨纶数试验方法(见7.1.7); ---补充了成衣规格测量部位示意图(见7.2.2,2013年版的5.4.2); ---修改了判定规则(见第9章,2013年版的第7章)。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6)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莉芳(中国)服装有限公司、爱慕股份有限公司、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深 圳汇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奥丽侬内衣集团有限公司、金发拉比妇婴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天纺标 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新怡内衣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爱美莱纤体服饰有限公司、广东德润纺织有 限公司、北极绒(上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浪莎内衣有限公司、上海劲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天纺标 (广东)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烟台康康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九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海辉、刘剑宇、何爱芳、朱永虹、何炳祥、林若文、韩玉洁、何俊文、何巧英、 谢南平、吴一鸣、方芳、胡稳成、刘春梅、温惠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Z/T 73019.2-2004;FZ/T 73019.2-2013。 针织塑身内衣 调整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针织塑身内衣调整型产品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产品号型、要求、试验方法、抽样 规则、判定规则、产品使用说明、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以经编、纬编针织面料为主要材料制成的针织塑身内衣调整型产品的品质。 本标准不适用于年龄在14岁及以下的婴幼儿及儿童服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 2910(所有部分)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GB/T 2912.1 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 39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GB/T 392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 GB/T 3922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汗渍色牢度 GB/T 5296.4 消费品使用说明 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 GB/T 5713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水色牢度 GB/T 7573 纺织品 水萃取液 pH值的测定 GB/T 8629-2017 纺织品 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 17592 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GB 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 29862 纺织品 纤维含量标识 GB/T 38015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氨纶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FZ/T 01026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多组分纤维混合物 FZ/T 01057(所有部分)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FZ/T 70006 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方法 FZ/T 73012 文胸 FZ/T 80002 服装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GSB16-2159 针织产品标准深度样卡(1/12) GSB16-2500 针织物表面疵点彩色样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针织塑身内衣 调整型 knittedshapeunderwear-figured-style 对人体特定部位起到牵引或约束作用从而保持或调整人体特定部位形态的内衣。 4 产品分类 按功能可分为重塑型针织塑身内衣和轻塑型针织塑身内衣。重塑型针织塑身内衣一般带有支撑部 件且其牵引或约束作用相对较强;轻塑型针织塑身内衣一般由高弹面料制成且其牵引或约束作用相对 较弱。 5 产品号型 号型以罩杯代码、适合于人体的胸围(下胸围)、腰围、身高(单位为厘米)表示。罩杯代码和下胸围 的定义按FZ/T 73012规定执行。具体规定如下: a) 塑身胸衣(图3):标注罩杯代码、下胸围。 示例: B75,表示B型罩杯,下胸围为75cm。 b) 有杯连体塑身衣(图4)/有杯连体塑裙(图5):依次标注身高、罩杯代码、下胸围、腰围,身高与 杯码、腰围之间以“/”分隔。 示例: 160/B75/64,表示身高为160cm,B型罩杯,下胸围为75cm,腰围为64cm。 c) 塑身内裤(图6)/塑身腰封(图7)/短塑裙(图8):标注腰围。 示例: 64,表示腰围为64cm。 d) 挺背衣/塑身衣(图9):标注腰围。 示例: 64,表示腰围为64cm。 e) 连体挺背衣/连体塑身衣(图10)/连体塑裙(图11):标注身高、胸围和腰围,身高与胸围、腰围 之间以“/”分隔。 示例: 160/75/64,表示身高为160cm,胸围为75cm,腰围为64cm。 6 要求 6.1 分等规定 6.1.1 质量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6.1.2 内在质量按批评等,外观质量按件评等,二者结合按最低等级定等。 6.1.3 内在质量各项指标以检验结果最低一项作为该批产品的评等依据。 6.1.4 同一件产品上发现属于不同品等的外观质量问题时,按最低等品等评定。 6.2 内在质量要求 6.2.1 内在质量要求见表1。 6.2.2 机织面料、花边、蕾丝料、不含弹性纤维的针织面料/里料不考核拉伸弹性回复率。 6.2.3 成品洗后允许露氨纶数只考核成品含氨纶面料的外层表面。 6.3 外观质量要求 6.3.1 规格尺寸偏差要求 6.3.2 对称部位尺寸差异要求 6.3.3 表面疵点评等规定 6.3.3.1 表面疵点评等规定见表4。 6.3.3.2 辅料应采用与所用织物性能相适应的衬料、缝纫线。 6.3.4 缝制规定 6.3.4.1 所有部位线迹松紧适度,确保拉伸后不断线。 6.3.4.2 绷缝、包缝宜采用弹力缝纫线。 7 试验方法 7.1 内在质量检验 7.1.1 耐皂洗色牢度 按GB/T 3921-2008中试验方法A(1)规定执行。 7.1.2 耐水色牢度 按GB/T 5713规定执行。 7.1.3 耐汗渍色牢度 按GB/T 3922规定执行。 7.1.4 耐摩擦色牢度 按GB/T 3920规定执行,只做直向。 7.1.5 纤维含量 按GB/T 2910(所有部分)、FZ/T 01057(所有部分)、FZ/T 01026、GB/T 38015规定执行。 7.1.6 拉伸弹性回复率 按FZ/T 70006中“定力值一次拉伸弹性回复率和塑性变形率的测定”规定执行。定负荷值为 35N,预加张力1N,取3块试样,试样的取样部位分别为成品的长度方向和围度方向,有效尺寸为 10cm×5cm,试样可包含车缝缝迹,车缝缝迹应位于试样长度方向的正中间,且车缝缝迹应垂直于试 样的长度方向,见图1所示。测试结果取3块试样的平均值。 图1 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含缝迹)取样图 7.1.7 成品洗后允许露氨纶数 按GB/T 8629-2017A型洗衣机4N程序的规定执行,明示“只可手洗”的产品按GB/T 8629- 2017中A型洗衣机4H程序的规定执行,连续洗涤5次,在第一次洗涤前加入“标准洗涤剂3”,试验件 数1件。 洗后悬挂晾干后,目测观察成品含氨纶面料的外层表面,对洗后出现的如图2所示的每一处长度超 过2mm[如图b)]或高度超过2mm[如图a)]的露氨纶现象均记作1根露氨纶。 7.1.8 甲醛含量 按GB/T 2912.1规定执行。 7.1.9 pH值 按GB/T 7573规定执行。 7.1.10 异味 按GB 18401规定执行。 7.1.11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按GB/T 17592规定执行。 7.2 外观质量检验 7.2.1 外观质量检验条件 7.2.1.1 一般采用灯光检验,在照度不低于600lx的光源下检验。如在室内利用自然光源,应以天然 北光为准。 7.2.1.2 检验时应将产品平放在检验台上,台面铺白布一层,检验人员的视线应正视平摊产品的表面, 目光与产品中间距离为35cm以上。 7.2.1.3 每件产品正反两面均检验,单层产品以正面为准。 7.2.2 成衣规格测量部位及规定 7.2.2.1 成衣规格测量部位见表5。 7.2.2.2 塑身胸衣测量部位见图3。 7.2.2.3 有杯连体塑身衣测量部位见图4。 7.2.2.4 有杯连体塑裙测量部位见图5。 7.2.2.5 塑身内裤测量部位见图6。 7.2.2.6 塑身腰封测量部位见图7。 7.2.2.7 短塑裙测量部位见图8。 7.2.2.8 挺背衣/塑身衣测量部位见图9。 7.2.2.9 连体挺背衣/连体塑身衣测量部位见图10。 7.2.2.10 连体塑裙测量部位见图11。 7.2.3 色差评定 按GB/T 250评定。 8 抽样规则 8.1 内在质量按交货批分品种、色别、规格尺寸随机抽样,数量应能保证每单项内在质量试验做1次。 8.2 外观质量按交货批分品种、色别、规格尺寸随机抽样1%~3%,但不少于20件,若批量少于20件, 则全部抽取。 9 判定规则 9.1 批量判定 9.1.1 内在质量 内在质量按6.2要求,有一项及以上不符合,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其中,色牢度项目不符合则 按色别......
英文版: FZ/T 73019.2-2020  
相关标准:FZ/T 73019.1-2017  FZ/T 73005-2021  FZ/T 73009-2021  
英文版PDF现货: FZ/T 73019.2-2020  FZ/T 73019.2-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