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购物车
询价
www.GB-GBT.com
[PDF] GB 17498.6-2008 - 自动发货, 英文版
标准搜索结果: 'GB 17498.6-2008'
标准号码
内文
价格美元
第2步(购买)
交付天数
标准名称
状态
GB 17498.6-2008
英文版
140
GB 17498.6-2008
3分钟内自动发货[PDF]
固定式健身器材 第6部分:跑步机 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有效
基本信息
标准编号
GB 17498.6-2008 (GB17498.6-2008)
中文名称
固定式健身器材 第6部分:跑步机 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英文名称
Stationary training equipment. Part 6: Treadmills. Additional specific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行业
国家标准
中标分类
Y55
国际标准分类
97.220.30
字数估计
9,966
发布日期
2008-12-30
实施日期
2010-04-01
引用标准
GB 4706; GB 9706.1; GB/T 14048.14; GB/T 17498.1-2008; ISO 5904; ISO 9838; EN 292
采用标准
ISO 20957-6-2005, IDT
起草单位
国家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西澳瑞特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凯利斯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山东祥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英派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体世纪体育用品质量认证中心、深圳市好家庭实业有限公司、万年青(上海)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
全国文体用品标准化中心
标准依据
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8年第27号(总第140号)
提出机构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发布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范围
GB 17498的本部分规定了除GB 17498.1通用安全要求之外, 专门针对跑步机的附加安全要求, 本部分应与GB 17498.1结合使用。本部分适用于动力驱动和人力驱动的跑步机类的健身器材(以下简称跑步机)。
GB 17498.6-2008 ICS 97.220.30 Y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7498.6-2008/ISO 20957-6:2005 固定式健身器材 第6部分:跑步机 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ISO 20957-6:2005,IDT) 2008-12-30发布 2010-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部分的第5章、第7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GB 17498《固定式健身器材》包括以下9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2部分:力量型训练器材 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4部分:力量型训练长凳 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5部分:曲柄踏板类训练器材 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6部分:跑步机 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7部分:划船器 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8部分:踏步机、阶梯机和登山器 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9部分:椭圆训练机 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10部分:带有固定轮或无飞轮的健身车 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是GB 17498的第6部分。 本标准在其各部分的划分时,为了保持与原国际标准的一致性,将第2部分和第3部分予以了合并。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 20957-6:2005《固定式健身器材 第6部分:跑步机 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 试验方法》。 为了方便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为了与我国现有的健身器材国家标准保持协调一致,并根据该类产品在国内外的实际使用场 所及其我国的习惯性产品名称,适宜地修改了标准名称的“引导要素”;也即,将直接翻译后的 近义词“固定式训练器材”(stationarytrainingequipment)修改为了“固定式健身器材”; ---删除了国际标准中的封面、PDF否认责任声明(PDFdisclaimer)、前言和目次; ---用小数点符号“.”代替小数点符号“,”; ---用“GB 17498的本部分”或“本部分”代替了“本国际标准”。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文体用品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西澳瑞特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凯利 斯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山东祥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英派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体世纪体育用 品质量认证中心、深圳市好家庭实业有限公司、万年青(上海)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山东英吉多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山东英克莱集团有限公司、南通铁人运动用 品有限公司、福建舒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山东凤凰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燕玲、田旭、李政旗、朱中一、崔俊涛、侯都兴、苏俊杰、奚晓刚、王苏、张佳兴、 刘严雄。 GB 17498.6-2008/ISO 20957-6:2005 固定式健身器材 第6部分:跑步机 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1 范围 GB 17498的本部分规定了除GB 17498.1通用安全要求之外,专门针对跑步机的附加安全要求,本 部分应与GB 17498.1结合使用。 本部分适用于动力驱动和人力驱动的跑步机类的健身器材(以下简称跑步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 1749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 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 用于本部分。 GB 4706.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4706.1-2005,IEC 60335-1: 2004,IDT) GB 9706.1 医用电器设备 第1部分:通用安全要求(GB 9706.1-2007,IEC 601-1:1988,IDT) GB/T 14048.14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5-5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具有机械锁 闩功能的电气紧急制动装置(GB/T 14048.14-2006,IEC 60947-5-5:1997,IDT) GB 17498.1-2008 固定式训练器材 第1部分: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ISO 20957-1:2005, IDT) ISO 5904 体操器械 自由体操落地垫和地面 防滑性的测定 ISO 9838 高山滑雪装置 滑雪板底板试验 EN292 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GB 17498.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 17498的本部分。 3.1 具有单方向运动表面、在该运动面上可进行漫步或跑步,脚可以自由地离开运动表面的健身器材。 3.2 注:图1仅是给出的一个图例来说明各构件的名称。 3.3 除去后滚筒护罩的跑步带的可使用宽度。(见图1中的犫) GB 17498.6-2008/ISO 20957-6:2005 单位为毫米 1---显示器; 2---前把手; 3---侧扶手; 4---防滑面; 5---脚踏平台; 6---后滚筒护罩(见图2); 7---跑步板; 8---跑步表面(带); 9---前护罩; 10---紧急停止装置; 11---后滚筒(见图2); 犫---跑步表面(带)宽度。 注:图1中的编号与本部分中图2的编号是一致的。 图1 跑步机图例 4 分类 应符合GB 17498.1的第4章要求。 5 安全要求 5.1 通则 器材零部件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GB 17498.6-2008/ISO 20957-6:2005 5.2 外部结构 5.2.1 易触及区域内的挤压和剪切点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仰角的改变导致器材上任何部件与地面的距离小于60mm,仰角变化速度应不 超过1°/s。 使用者应能停止其运动。 5.2.2 传动件和转动件 应避免跑步表面、后滚筒和框架之间,后滚筒/跑步带和地面之间的引入点,可通过采用后滚筒防护 罩来实现(见图2)。 单位为毫米 5---脚踏平台(也能覆盖跑步带); 6---后滚筒护罩; 8---跑步表面(带); 11---后滚筒。 图2 后滚筒护罩 按6.1试验时,在后滚筒护罩与跑步表面之间试验指不应卡住。在所有运转条件下跑步表面边缘 与后滚筒护罩的距离应不小于10mm。 电机驱动系统的元件应符合EN292。 5.2.3 表面温度 按6.2试验时,器材易触及部件的温度应不大于65℃。 5.3 紧急停止 5.3.1 通则 所有动力驱动的跑步机应配有紧急/安全停止开关,包括按钮式开关或拉线式开关。 5.3.2 特性 在紧急停止装置人工复位前电路不应复位接通。多个紧急停止装置的情况下,在所有执行装置复 位前电路不应恢复接通。 人工控制的紧急停止装置触点应确保直接断开,详见GB 14048.14。 使用者应能容易触及紧急停止装置。 当开关启动后,应能不用软件就切断主电源,且跑步机应完全停止。 5.3.3 紧急制动器操作开关 紧急制动器操作开关应是红色,操作开关背景应是黄色。按钮式的操作开关应为掌状或蘑菇头状。 GB 17498.6-2008/ISO 20957-6:2005 5.4 锁定方法 动力驱动的跑步机应有一个锁定的方法以防止第三方不受控制的使用。此方法应在使用说明书中 注明。 按6.4试验。 5.5 稳定性 按6.5试验时,跑步机不应倾翻。 5.6 静态载荷 按6.6试验时,跑步机应承受下列载荷: a) H类 人体质量(100kg)的4倍; b) S类 人体质量(100kg)的6倍。 没有损坏。 试验后,跑步机应具有按制造商使用说明正常运行的功能。 对有坡度的跑步机,试验应分别在水平状态、中间状态和最大坡度的情况下进行。 5.7 耐久性 按6.7试验时,跑步机应承受: a) H类12000次冲击; b) S类100000次冲击。 试验后,跑步机应具有按制造商使用说明正常运行的功能,不应呈现任何破损。 5.8 侧扶手/前把手 为了使用者的扶持和紧急跳离,跑步机应配备侧扶手或前把手。并可以采用下列之一的配置: a) 一个前把手; b) 两个侧扶手; c) 二者的组合。 前把手应: d) 具有最小宽度(跑步表面的宽度+50mm),且与跑步表面的纵向轴线对称; e) 距跑步表面的垂直高度为800mm~950mm。 从两个侧扶手的中心测量,最大间距应为900mm。 按6.8试验时,侧扶手/前把手永久变形应不超过3%。如果跑步机同时具有侧扶手和前把手,它 们应同时满足此要求。 5.9 脚踏平台 跑步机应配有脚踏平台,见图1。 除去后滚筒护罩后,脚踏平台应与跑步表面的长度相同,且宽度最小为80mm。 脚踏平台应具有至少为400mm×70mm的防滑表面,按ISO 5904试验时,摩擦系数不小于0.5。 按6.9试验时,脚踏平台的永久变形应不大于3%。 侧扶手可与脚踏平台相连接。 注:本条内容不适用于无坡度或惯性轮的人力跑步机。 5.10 电器安全 有关电气和电子方面的安全要求,一般用途的应符合GB 4706.1要求,医疗用途的应符合GB 9706.1 要求。 5.11 附加的等级要求 A级,B级和C级应符合表1的要求。 GB 17498.6-2008/ISO 20957-6:2005 表1 等级基本要求 A级 B级 C级 试验方法 数据显示(显 示器) 速度,坡度(适用时)用% 表示(见图3), 距离,时间采用国际单位 速度,坡度(适用时)用% 表示, 距离,时间采用国际单位 目视检查 性能试验 准确度 时间:±1% 距离:±5% 速度: ≤2km/h时:±0.1km/h >2km/h时:±5% 坡度(适用时):±10% 时间:±1%a 距离:±10% 速度: ≤2km/h时:±0.2km/h >2km/h时:±10% 坡度(适用时):±15% 无b 6.10 电动跑步机跑 步表面最小长度 和最小宽度 ≤8km/h:1000mm× 400mm; >8km/h到16km/h: 1200mm×400mm >16km/h:1300mm× 400mm ≤8km/h:1000mm× 400mm >8km/h到16km/h: 1200mm×400mm >16km/h:1300mm× 400mm 1000mm×325mm; ≤6km/h(走步) >6km/h见B级 参照速度 测量试验 人力驱动跑步 机跑步表面最小 长度和最小宽度 不适用 1000mm×400mm 1000mm×325mm 最小速度 ≤0.5km/h, 增量0.1km/h ≤2km/h, 增量0.5km/h ≤3km/h 6.10 a 对机械记时装置:±5%。 b 如果有: 时间:±2%a。 距离:±20%。 速度: ≤3km/h时:±0.3km/h; >3km/h时:±20%。 坡度:±25%。 坡度=B/A×100(%) 图3 坡度百分比的计算 GB 17498.6-2008/ISO 20957-6:2005 6 试验方法 6.1 传动件和转动件的试验 在所有引入点插入试验指。判定试验指是否被卡住。 6.2 表面温度试验 按6.7试验时测量温度: a) H类30min后; b) S类60min后。 6.3 紧急停止试验 目视和功能试验。 6.4 锁定方法试验 目视和功能试验。 6.5 稳定性试验 通过一个试验人员(100±5)kg以8km/h~10km/h的速度跑步进行试验。 a) 在跑步方向+10°和-10°; b) 在其他所有方向5°。 在坡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范围内。 在水平面上以跑步机的最大坡度,按8km/h~10km/h的速度使用前把手/脚踏平台进行紧急跳 离试验,速度达不到的按最大速度。 6.6 静态载荷试验 从跑步表面的后端计起66%的位置处,并在跑步表面的中心,300mm×300mm的区域施加试验 载荷。跑步表面可以固定。试验保持1min。 如果坡度适用,在水平、中间和最高位置施加载荷。 6.7 耐久性试验 设备: a) 一个规格为155/13的汽车轮胎,气压为0.15MPa时的总质量为75kg(包括轮胎质量),见图4。 b) 下落高度:10mm; c) 频率:不小于30次/min。 1---汽车轮胎。 图4 耐久性试验 GB 17498.6-2008/ISO 20957-6:2005 程序: 从跑步表面的后端计起66%的位置,在跑步表面的中心线上轮胎下落: d) H类12000次; e) S类100000次。 速度为: f) H类8km/h; g) S类12km/h。 (如果小于规定的速度,按最大速度)。 对于具有阻力系统的人力驱动的跑步机,按照 H类或S类阻力的50%±10%,以8km/h速度驱 动跑步机。 如果没有阻力系统,在坡度的中间位置进行试验。 应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润滑和相关准备。 试验过程中如果产生共振,速度可在±15%内调整以消除共振。 ......
英文版:
GB 17498.6-2008
相关标准:
GB 17498.10-2008
GB 17498.1-2008
GB 17498.2-2008
GB 17498.4-2008
GB 17498.5-2008
GB 17498.7-2008
GB 17498.8-2008
GB 17498.9-2008
GB/T 43700-2024
英文版PDF现货:
GB 17498.6-2008
GB 17498.6-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