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GB 18281.1-2015'
标准编号 | GB 18281.1-2015 (GB18281.1-2015) | 中文名称 |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生物指示物 第1部分:通则 | 英文名称 | Ster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 Biological indicator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行业 | 国家标准 | 中标分类 | C47 | 国际标准分类 | 11.080.01 | 字数估计 | 35,336 | 发布日期 | 2015-12-10 | 实施日期 | 2017-01-01 | 旧标准 (被替代) | GB 18281.1-2000 | 引用标准 | ISO 8601; ISO 11135-1; ISO 11135-2; ISO 11137-1; ISO 11137-2; ISO 11137-3; ISO 11607-1; ISO 11607-2; ISO 11737-1; ISO 13485; ISO 15223; ISO 17665-1; ISO 18472 | 采用标准 | ISO 11138-2006, IDT | 起草单位 |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 全国消毒技术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标准依据 | 国家标准公告2015年第38号 | 提出机构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发布机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范围 | 本部分规定了拟用于确认和监测灭菌周期的生物指示物(包括染菌载体、试验菌悬液)及其他组成部分在生产、标识、检测方法和性能方面的通用要求。本部分的基本要求适用于GB 18281的其他各部分。对于用于特殊灭菌过程中的生物指示物的要求在GB 18281的其他部分都有所规定。本部分适用于没有特殊要求的生物指示物。本部分不适用于依靠物理方式去除徽生物的检测体系, 例如过滤过程或利用清洗消毒器或流通蒸汽等物理和/或机械方法去除微生物的过程。然而, 本部分应包含相应的徽生物测试系统的内容。 |
GB 18281.1-2015
Ster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 Biological indicators - Part 1: General
ICS 11.080.01
C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 18281.1-2000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生物指示物
第1部分:通则
(ISO 11138:2006,IDT)
2015-12-10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GB 18281的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GB 18281《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生物指示物》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环氧乙烷灭菌用生物指示物;
---第3部分:湿热灭菌用生物指示物;
---第4部分:干热灭菌用生物指示物;
---第5部分:低温蒸汽甲醛灭菌用生物指示物。
本部分是GB 18281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 18281.1-2000《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生物指示物 第1部分:通则》,与GB 18281.1-2000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自含式生物指示物的具体信息;
---增加了对标签的综合要求的图表;
---增加了生物指示物的使用关于具体的最低生物量和/或抗力标准的范围等其他方面的要求,这些范围在产品标签上有详细说明;
---在附录D中规定可以用HSKP、LHSKP或SMCP方法计算D 值。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 11138-1:2006《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生物指示物 第1部分:通则》。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 7408-2005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 日期和时间表示法(ISO 8601:2000,IDT);
---GB 18278.1-2015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湿热 第1部分: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ISO 17665-1:2006,IDT);
---GB 18279.1-2015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环氧乙烷 第1部分: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的要求(ISO 11135-1:2007,IDT);
---GB/T 18279.2-2015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环氧乙烷 第2部分:GB 18279.1应用指南(ISO 11135-2:2008,IDT);
---GB 18280.1-2015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辐射 第1部分: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ISO 11137-1:2006,IDT);
---GB 18280.2-2015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辐射 第2部分:建立灭菌剂量(ISO 11137-2:2006,IDT);
---GB/T 18280.3-2015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辐射 第3部分:剂量测量指南(ISO 11137-3:2006,IDT);
---GB/T 19633.1-2015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第1部分: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要求(ISO 11607-1:2006,IDT);
---GB/T 19633.2-2015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第2部分:成形、密封和装配过程的确认要求(ISO 11607-2:2006,IDT);
---GB/T 19973.1-2015 医疗器械的灭菌 微生物学方法 第1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测定(ISO 11737-1:2006,IDT);
---GB/T 24628-2009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生物与化学指示物 测试设备(ISO 18472:2006,IDT);
---YY/T 0287-2003 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ISO 13485:2003,IDT);
---YY/T 0466.1-2009 医疗器械 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 第1部分:通用要求(ISO 15223:2008,IDT)。
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按照GB/T 1.1的要求进行了一些编辑上的修改;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行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消毒技术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0)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3M 中国有限公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广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久儒、黄秀莲、黄靖雄、赵健存。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8281.1-2000。
引 言
本部分规定了用于灭菌周期监测的生物指示物(包括染菌载体和菌悬液)在生产、标签、检测方法和
性能等方面的通用要求。GB 18281的其他部分规定了对用于不同灭菌过程的生物指示物的具体要求。
附录F中介绍了生物指示物的详细图解和组成部分,其中包含GB 18281中的两类生物指示物,这
表明染菌载体可不用包装,也可以用灭菌物质可穿透的初级包装,暴露于灭菌因子中。
抗力特性取决于试验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准备方式和初级包装的效果。关于生物指示物的选择、
使用以及结果的指南参考ISO 14161。
对于任何一个(包括GB 18281的其他部分所描述的)灭菌过程,生物指示物的抗力也取决于测试
时的微生物环境。理论上,这可能导致生物指示物的准备过程中产生很多不确定因素。此外,灭菌过程
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这就要保证产品在各种条件下能充分暴露。因此,当暴露在特定灭菌过程各种
条件下时,规范生产的生物指示物的抗力性能表现为D 值和相关的z值。这些值在GB 18281的其他
部分中都有所规定。
专业制造商、使用者和权威管理部门都参与了GB 18281的第1部分~第5部分的起草,其代表了
当今科技的发展水平。
在GB 18281的其他部分中所未涉及的具体灭菌过程的生物指示物也要遵循GB 18281的通用要
求,包括抗力性能的测试。这类指示物不能准确定义,可能用于新的灭菌过程,也可用单独的微生物负
载来代表。如果这些生物指示物含有世界卫生组织风险评估小组一组以外的微生物,应满足合适的保
藏方法和安全等级。
GB 18281规定了确认要求和灭菌过程的控制。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生物指示物
第1部分:通则
1 范围
1.1 适用
1.1.1 GB 18281的本部分规定了拟用于确认和监测灭菌周期的生物指示物(包括染菌载体、试验菌悬
液)及其他组成部分在生产、标识、检测方法和性能方面的通用要求。
1.1.2 本部分的基本要求适用于GB 18281的其他各部分。对于用于特殊灭菌过程中的生物指示物的
要求在GB 18281的其他部分都有所规定。本部分适用于没有特殊要求的生物指示物。
1.2 不适用
本部分不适用于依靠物理方式去除微生物的检测体系,例如过滤过程或利用清洗消毒器或流通蒸
汽等物理和/或机械方法去除微生物的过程。然而,本部分应包含相应的微生物测试系统的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 11135-1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环氧乙烷 第1部分: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规
ISO 11135-2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环氧乙烷 第2部分:ISO 11135-1应用指南(Sterilizationof
ISO 11137-1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辐射 第1部分: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
ISO 11607-1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第1部分: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要求(Packa-
ISO 11607-2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第2部分:成形、密封和装配过程的确认(Packagingfor
ISO 11737-1 医疗器材的灭菌 微生物学方法 第1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估计
ISO 13485 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Medicaldevices-Qualitymanagement
ISO 15223 医疗器械 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Medicaldevices-Symbolsto
ISO 17665-1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湿热 第1部分: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物指示物 biologicalindicator
对规定的灭菌过程有特定的抗力,含有活微生物的测试系统。
[ISO/T S11139:2006,定义2.3]
3.2
载体 carrier
可涂覆试验微生物的支持材料。
3.3
菌落形成单位 colonyformingunit
CFU
由单个或多个细胞生长构成的肉眼可见的活的微生物群落。
3.4
由科学界公认的菌种保藏机构提供的试验微生物的唯一编号。
3.5
培养条件 cultureconditions
促进微生物复苏、生长和(或)繁殖所采用的生长培养基和接种方式的组合。
[ISO/T S11139:2006,定义2.10]
注:接种方式包括接种温度、接种时间和其他特定接种条件。
3.6
D 值 Dvalue
D10值 D10value
在规定的条件下,灭活试验微生物总数的90%所需的时间或剂量。
[ISO/T S11139:2006,定义2.11]
3.7
FBIO值 FBIOvalue
反映了生物指示物的抗力,其根据D 值与微生物的对数减少量的乘积计算得到。
3.8
灭活 inactivation
微生物生长和(或)繁殖能力的丧失。
[ISO/T S11139:2006,定义2.21]
3.9
灭活曲线 inactivationcurve
在设定的条件下,试验微生物的灭活与对灭菌介质暴露增强的关系曲线图。
3.10
染菌载体 inoculatedcarrier
已染上规定数量试验微生物的载体。
注:见附录F。
3.11
标定的微生物总数 nominalpopulation
制造商标定的活的微生物数量。
注:一般以lg的函数来表达(如,106)。
3.12
包装系统 packagesystem
无菌屏障系统和保护性包装的组合。
[ISO/T S11139:2006,定义2.28]
3.13
初级包装 primarypackage
包装系统的一部分,用于维持产品的完整性。
注:保护染菌载体免受损坏和污染,而不阻碍灭菌因子穿透的系统。
3.14
对某一灭菌过程构成特定抗力的装置,用于评价该灭菌过程的性能。
[ISO/T S11139:2006,定义2.33]
3.15
抗力仪 resistometer
为测量灭菌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和/或化学参数相关组合而设计的测量设备。
3.16
次级包装 secondarypackage
装有已包装的生物指示物,供运输和贮存的包装系统。
3.17
初级包装中含有试验微生物恢复生长所需培养基的生物指示物。
3.18
存活-杀灭区间 survival-kilwindow
在规定的条件下灭菌处理时,生物指示物从全部存活微生物(存活时间)过渡到全部杀灭微生物(杀
灭时间)的暴露程度。
3.19
菌悬液 suspension
包含活的试验微生物的液体。
注:装在密封好的安瓿内的菌悬液可以作为一种生物指示物使用,菌悬液也可以是染菌载体或者生物指示物的中
间体。
3.20
活菌量 viablecount
实际可回收的菌落形成单位或其他合适单位的数量。
注:见附录A。
3.21
z值 zvalue
使D 值变化一个数量级所需温度的数值。
注:见ISO 11138-3和ISO 11138-4。
4 生产通用要求
4.1 生产控制
4.1.1 质量体系
制造商应按照本部分建立、记录和持续运行一套完整的质量体系(例如ISO 13485、GMPS或国家
其他要求)用以覆盖所有的操作要求。特别是制造商要在生产的各个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对生物
指示物产生的不良影响。
4.1.2 可追溯性
4.1.2.1 制造的组成成分的可追溯内容应保存。
4.1.2.2 制造的组成成分应包括掺入或直接接触试验菌悬液、染菌载体或其初级包装的所有材料和组
成成分。
4.1.3 最终产品要求
最终产品应符合本部分的要求:
a) 生产(第5章);
b) 标签(4.3);
c) 抗力特性(6.4);
d) 储存和运输(4.4)。
注:生物指示物的使用方法参见ISO 14161。
4.1.4 人员
本部分规定的步骤和方法应由经过专业培训和经验丰富的实验室人员来实施(见4.1.1)。
4.2 试验微生物
4.2.1 菌株
4.2.1.1 试验微生物应为被确定的菌株,来源于公认的菌种保藏机构,并能通过正确的检测方法进行
确认。
4.2.1.2 试验微生物应为符合以下条件的菌株:
a) 试验微生物需用合适的方法来处理,不需要特殊保藏方法,不需要特殊的操作条件,不需要特
殊的运输和邮递要求(例如世界卫生组织风险评估小组一组要求);
b) 在规定的保质期内运输和储存,可以有效保持其菌株的抗力。
注:一般来说,生物指示物使用的试验微生物来自细菌芽孢。
4.2.1.3 除细菌芽孢外,试验微生物也可以是被证明对灭菌过程有合适抗力的微生物。
4.2.2 菌悬液的初始接种物
4.2.2.1 每批试验微生物悬液的最初接种物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可追溯到公认的菌种保藏机构的标准菌株;
b) 验证其种类和纯度。
4.2.2.2 指定保存试验微生物菌种的方法应当能保证培养物不受污染,且引起其固有的性质发生变化
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
4.2.2.3 制造商应记录和验证每株试验菌的详细确认检验。
4.2.3 试验微生物数量
4.2.3.1 对试验微生物悬液的活菌计数按照附录A的规定进行。
4.2.3.2 用户需要试验微生物生长指数情况时,应将有效试验微生物数表达为占显微镜检测所得细菌
总数的百分比。
4.3 制造商提供的信息(标签)
4.3.1 每批菌悬液、染菌载体和生物指示物的标签上应有以下说明:
---可追溯生产过程的唯一性编号;
---试验微生物的名称;
---适合菌悬液、染菌载体和生物指示物的灭菌工艺;
---制造商的名称、商标、地址或其他识别方法;
在适当的地方使用国际公认的符号(见4.1.3和ISO 15223)。
4.3.2 每批产品的外包装应该包括表1中给出的信息。
4.3.3 标签使用的符号可参照ISO 15223的规定。
表1 制造商提供的信息
信息要求 菌悬液 染菌载体 生物指示物
提供试验微生物的菌种名称或缩写和该菌种的编号 必需 必需 必需
菌悬液的标称容积(mL) 必需 - -
产品适用过程、抗力以及影响抗力的操作过程和载体a 必需 必需 必需
详细的储藏条件 必需 必需 必需
处置方法 必需 必需 必需
使用指南,尤其是有关灭菌处理后用于恢复试验活菌的培
养基和培养条件的数据
必需 必需 必需
每毫升试验微生物的数量(菌悬液)或每单位菌含量(染菌
载体或生物指示物)
必需 必需 必需
次级包装中产品的数量 - 必需 必需
参考本部分 必需 必需 必需
a 根据要求对制造商提供的抗力以及数量进行检测的方法。
4.4 储存和运输
4.4.1 应遵照试验微生物悬液的存储和运输条件,确保试验微生物悬液符合本部分和GB 18281的其
他部分的要求。
4.4.2 对染菌载体的包装方式应不影响其标明的数量和每个染菌载体的性能。
4.4.3 应遵照染菌载体的存储和运输条件,确保染菌载体符合本部分和GB 18281的其他部分的要求。
4.4.4 单独包装的生物指示物应放入次级包装中才能进行运输和储存。用于运输和储存的包装应确
保生物指示物符合本部分和GB 18281的其他部分的要求。
5 生产具体要求
5.1 菌悬液
5.1.1 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应能保证稳定地生产出符合本部分和GB 18281的其他部分性能要求
的试验菌悬液。
5.1.2 菌悬液培养基应不影响试验微生物的稳定性,同时要与染菌载体和生物指示物制造工艺和材料
相兼容。
5.1.3 收集及随后的处理方法应保证载体染菌时使用的菌悬液不含有对染菌载体或生物指示物的效
能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培养基残留物。
5.2 载体、初级和次级包装
5.2.1 载体、内层和次级包装的材料应不得含有任何对生物指示物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的污染物(物
理的、化学的或微生物的)。
5.2.2 载体、内层和次级包装以及特殊的储藏条件的标识应符合本部分要求,保证生物指示物在有效
期内性能良好。制造商应向购买者提供每种载体尺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5.2.3 在灭菌过程中或灭菌后,载体和初级包装应不得残留或释放任何物质到培养基,否则会抑制少
量存活菌在培养条件下的生长。应按附录B进行试验,检查是否符合这一要求。
5.2.4 载体、初级和次级包装使用前应耐受预期的运输和处理,保证无破损。
5.2.5 用于载体和初级包装的原材料应能经受暴露于灭菌过程,以保证染菌载体和生物指示物性能在
预期用途下稳定。应通过观察灭菌过程中载体和初级包装暴露于极限变化范围及其物理和化学变化的
程度来检验是否符合标准。
注:相关的灭菌条件见GB 18281的其他相关部分。
5.2.6 生物指示物的制造商应研究灭菌条件,并对生物指示物灭菌条件的适用性进行测试。
5.3 染菌载体
5.3.1 制造染菌载体的材料应能经受暴露于灭菌过程中不会变形、熔化、腐蚀或其他损坏,从而影响染
菌载体的使用。
5.3.2 除非制造商已经证明多个菌种的使用不会严重影响在特殊灭菌过程中试验微生物的性能,否则
只能采用同一株试验微生物,制备一批染菌载体。
5.3.3 接种前,需要依据ISO 17665-1、ISO 11135、ISO 11137的相关灭菌方法,对载体进行灭菌。如果
灭菌不可行,接种前应依据ISO 11737-1建立可接受的生物负载量限度要求(见附录B)。
5.3.4 载体的接种应保持一致的微生物数量。
5.4 生物指示物
5.4.1 应把单个载体分别装入初级包装内作为生物指示物。
5.4.2 预期适用的初级包装应被确认(见附录B)。
5.4.3 包装应符合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见ISO 11607-1和ISO 11607-2)。
5.5 自含式生物指示物
自含式生物指示物的性能应经过验证,其中包括经过灭菌过程后试验微生物在培养基中的恢复
能力。
6 抗力测定
6.1 抗力的通用要求
6.1.1 每批次/批量生物指示物的抗力应经过试验,以证明符合本部分及GB 18281的其他部分的性能
要求。
6.1.2 灭菌过程中生物指示物的抗力性能在GB 18281的其他部分中没有规定时,应该按照已经描述
灭菌过程的试验条款确定。
6.1.3 某些灭菌过程中使用不符合GB 18281要求的生物指示物的最小菌量和抗力,需确定和明示,并
被公认。能够提供以下信息的生物指示物是可以被接受的:
a) 符合GB 18281所有其他要求(包括菌量和抗力的检测方法);
b) 产品信息中,包括对活菌数和抗力的详细说明;
c) 当菌量和/或抗力(若适用)低于GB 18281的相关部分的规定值时,产品标签要有明确警示。
6.1.4 抗力试验应包括活菌计数和抗力特性的测定(见6.3和6.4)。
6.1.5 生物指示物的抗力可用FBIO值表示。
6.2 试验微生物
应规定试验微生物。
6.3 试验微生物的数量
应确定活菌数量(见附录A)。
在有效期内,制造商或第三方机构利用制造商给出的方法检测出活菌的数量,应介于制造商标定值
的50%~300%之间。
6.4 抗力特性
6.4.1 抗力特性的确定应使用至少以下两种方法的组合:
a) 通过建立存活曲线测定D 值(见附录C);
b) 通过部分阴性分析法测定D 值(见附录D);
c) 验证存活-杀灭反应特性(见附录E)。
6.4.2 由这些方法获得的数值应在GB 18281的其他部分规定的范围之内。在生物指示物标签上至少
标有两个上述数据。
6.4.3 在有效期内,利用制造商给出的检测方法,检测标定的D 值,范围应在±20%之内。
理想状态下,存活菌曲线在整个灭活区间呈线性关系。实际上有些误差,但是线性应保持在可接受
范围之内。通过计数法建立的存活菌的抗力曲线大于5×101,而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