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购物车 询价
www.GB-GBT.com

[PDF] GB 30000.13-2013 - 自动发货, 英文版

标准搜索结果: 'GB 30000.13-2013'
标准号码内文价格美元第2步(购买)交付天数标准名称状态
GB 30000.13-2013 英文版 125 GB 30000.13-2013 3分钟内自动发货[PDF]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13部分: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 有效

基本信息
标准编号 GB 30000.13-2013 (GB30000.13-2013)
中文名称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13部分: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
英文名称 Rule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 - Part 13: Substances and mixtures which, in contact with water, emit flammable gases
行业 国家标准
中标分类 A80
国际标准分类 13.300
字数估计 17,146
旧标准 (被替代) GB 20587-2006
引用标准 GB 6944-2012; GB 13690; United Nations ' 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GHS) (fourth revised edition); United Nations " on the Transport of Dangerous Goods Manual of Tests and Criteria Proposals " (fifth revised edition); the
起草单位 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
归口单位 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准依据 国家标准公告2013年第21号
提出机构 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1)
发布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范围 GB 30000的本部分规定了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标准、判定逻辑和指导、标签。本部分适用于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按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以下简称GHS)分类和标签。

GB 30000.13-2013 Rule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 - Part 13: Substances and mixtures which, in contact with water, emit flammable gases ICS 13.300 A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 20587-2006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13部分: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 2013-10-10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部分第4章和第6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GB 30000《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的预期结构和将代替的国家标准为: ---第1部分:通则(代替GB 13690-2009); ---第2部分:爆炸物(代替GB 20576-2006); ---第3部分:易燃气体(代替GB 20577-2006); ---第4部分:气溶胶(代替GB 20578-2006); ---第5部分:氧化性气体(代替GB 20579-2006); ---第6部分:加压气体(代替GB 20580-2006); ---第7部分:易燃液体(代替GB 20581-2006); ---第8部分:易燃固体(代替GB 20582-2006); ---第9部分: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代替GB 20583-2006); ---第10部分:自燃液体(代替GB 20585-2006); ---第11部分:自燃固体(代替GB 20586-2006); ---第12部分:自热物质和混合物(代替GB 20584-2006); ---第13部分: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代替GB 20587-2006); ---第14部分:氧化性液体(代替GB 20589-2006); ---第15部分:氧化性固体(代替GB 20590-2006); ---第16部分:有机过氧化物(代替GB 20591-2006); ---第17部分:金属腐蚀物(代替GB 20588-2006); ---第18部分:急性毒性(代替GB 20592-2006); ---第19部分:皮肤腐蚀/刺激(代替GB 20593-2006); ---第20部分:严重眼损伤/眼刺激(代替GB 20594-2006); ---第21部分:呼吸道或皮肤过敏(代替GB 20595-2006); ---第22部分:生殖细胞致突变性(代替GB 20596-2006); ---第23部分:致癌性(代替GB 20597-2006); ---第24部分:生殖毒性(代替GB 20598-2006); ---第25部分:特异性靶器官毒性 一次接触(代替GB 20599-2006); ---第26部分:特异性靶器官毒性 反复接触(代替GB 20601-2006); ---第27部分:吸入危害; ---第28部分:对水生环境的危害(代替GB 20602-2006); ---第29部分:对臭氧层的危害; ---第30部分:化学品作业场所警示性标志。 本部分为GB 30000的第1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 20587-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 的物质》。 本部分 与 联 合 国 《全 球 化 学 品 统 一 分 类 和 标 签 制 度》(Globaly HarmonizedSystem of 本部分与GB 20587-2006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中文名称修改为“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13部分: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 ---修改了第1章范围内容,将“警示标签”改为“标签”、删除“警示性说明”; ---修改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引导语,并增加了“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 度》(第四修订版)”为引用文件; ---增加了第3章“术语和定义”的引导语; ---将第5章的图1“判定逻辑图”和“指导”作为资料性附录A; ---删除了原第7章,按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第四修订版)将原第7章的 表3修改后作为规范性附录B; ---按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第四修订版)将原第6章、第7章、第8章修改整 合成第6章;原表2修改后作为规范性附录C; ---删除了原第8章,将相关的“危险说明”和“防范说明”内容作为资料性附录D;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E“标签的示例”。 本部分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1)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杭州仰仪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 司、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华峰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晓兵、杨伟华、欧阳玉芳、王高升、梁缙、魏乃新、马从越、薛敬钦、曹梦然、田升江、 杨挺、温涛。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20587-2006。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13部分: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 1 范围 GB 30000的本部分规定了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标准、判定逻辑 和指导、标签。 本部分适用于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按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以 下简称GHS)分类和标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944-2012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 13690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 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第四修订版)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试验和标准手册》(第五修订版)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规章范本》(第十七修订版) 3 术语和定义 GB 1369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通过与水作用,容易具有自燃性或放出危险数量的易燃气体的固态或液态物质和混合物。 4 分类标准 4.1 一般原则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分类和标签的一般原则见GB 13690。 4.2 分类标准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根据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第 五修订版)(以下简称《试验和标准手册》)第3部分33.4.1.4中试验N.5进行分类,见表1。 表1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a的分类 类 别 标 准 在环境温度下遇水起剧烈反应并且所产生的气体通常显示自燃的倾向,或在环境温度下遇水容易发生 反应,释放易燃气体的速度等于或大于每千克物质在任何1min内释放10L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 在环境温度下遇水容易发生反应,释放易燃气体的最大速度等于或大于每千克物质每小时释放20L, 并且不符合类别1的标准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 在环境温度下遇水容易发生反应,释放易燃气体的最大速度等于或大于每千克物质每小时释放1L,并 且不符合类别1和类别2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 注:如果自燃发生在试验程序的任何一个步骤,那么物质或混合物即划为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a 对于固态物质或混合物的分类试验,试验应该使用所提供形状的物质或混合物。例如,如果为了供应或运输 目的,所提供的同一化学品的物理形状不同于前次试验时的物理形状,而且据认为这种形状很可能实质性地 改变它在分类试验中的性能,那么对该种物质或混合物也应以新的形状进行试验。 5 判定逻辑和指导 判定逻辑和指导仅供参考。判定逻辑和指导参见附录A。特别建议负责分类的人员在使用判定逻 辑前和使用判定逻辑的过程中研究第4章。 6 标签 6.1 概述 6.1.1 对于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的标签,危险类别都以指定的象形图、信号词和危险说 明的顺序列出。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规章范本》(第十七修订版)(以下简称《规章范 本》)涵盖的危险种类或类别应在标签中列出每个类别的指定相应图形标志。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和混合物标签要素的分配见附录B。 6.1.2 有关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分类标准和标签要素见附录C。 6.1.3 标签上要求的信息包括危险象形图、信号词、危险说明、防范说明、产品标识符和供应商标识等。 注:对于尚未标准化的其他标签要素,如防范说明也需要包括在标签上。主管部门可能还要求提供额外信息,供应 商也可能增加补充信息。 6.2 危险象形图 危险象形图应使用黑色符号加白色背景,红框要足够宽,以便醒目。 《规章范本》规定的危险象形图、图形符号颜色、数字和最小尺寸见附录B。 6.3 信号词 信号词指标签上用来表明危险的相对严重程度和提醒读者注意潜在危险的词语。对于类别1和类 别2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使用信号词“危险”。对于类别3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 合物使用信号词“警告”。 6.4 危险说明 危险说明指分配给一个危险种类和类别的短语,用来描述一种危险产品的危险性质,在情况合适时 还包括其危险程度。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危险说明参见附录D。 6.5 防范说明 防范说明是一个词语(和/或象形图),用于描述为尽可能减少或防止由于接触危险产品或者不适当 的贮存或搬运危险产品的不良效应建议采取的措施。为达到要求,共有5类防范说明:一般、预防、应 急、贮存和处置。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防范说明参见附录D。 6.6 产品标识符 6.6.1 标签上应使用产品标识符,且应与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上使用的产品标识符相一致。如果一 种物质或混合物列入《规章范本》,包装上还应使用正确的联合国运输名称。 6.6.2 标签应包括物质的化学名称。对于混合物或合金,在急性毒性、皮肤或呼吸道致敏或特异性靶 器官毒性出现在标签上时,标签上应当包括可能引起这些危险的所有成分或合金元素的化学成分。主 管部门也可要求在标签上列出可能导致混合物或合金危险性的所有成分或合金元素的化学名称。 6.7 供应商标识 标签上应当提供物质或混合物的生产商或供应商的名称、地址和电话号码。 6.8 标签示例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标签的示例参见附录E。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判定逻辑和指导 A.1 判定逻辑 对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进行分类,应使用《试验和标准手册》第三部分33.4.1.4所述试验方法 N.5。分类根据判定逻辑图A.1进行。 图A.1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判定逻辑 A.2 指导 在下列情况下,不适用本分类程序: a) 物质或混合物的化学结构中不含金属或类金属; b) 生产或搬运经验表明物质或混合物不与水反应,例如物质是用水生产或用水冲洗;或者 c) 物质或混合物已知可溶于水并形成稳定的混合物。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标签要素的分配 标签要素的分配见表B.1。 表B.1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标签要素的分配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 类别1 类别2 类别3 - 备注 危险 遇水放出可自燃的 易燃气体 危险 遇水放出 易燃气体 警告 遇水放出 易燃气体 在《规章范本》中: 1)图形符号的颜色 ● 图形符号、数字和边 线可采用黑色而不 一定白色 ● 两种方案都以蓝色 为背景。 2)图中数字4为 GB 6944-2012 中 第4类。 3)货物运输图形标志 的 最 小 尺 寸 为 100mm×100mm。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分类标准和标签要素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分类标准和标签要素见表C.1。 表C.1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分类标准和标签要素 危险类别 标准 标签要素 在环境温度下遇水起剧烈反应并且所产生的气体通常显示自燃 的倾向,或在环境温度下遇水容易起反应,释放易燃气体的速度等 于或大于每千克物质在任何1min内释放10L的任何物质或混 合物 图形符号 信号词 危险 危险说明 遇水放出可自燃 的易燃气体 在环境温度下遇水容易起反应,释放易燃气体的最大速度等于或 大于每千克物质每小时释放20L,并且不符合类别1的标准的任何 物质或混合物 图形符号 信号词 危险 危险说明 遇水放出 易燃气体 在环境温度下遇水容易起反应,释放易燃气体的最大速度等于或 大于每千克物质每小时释放1L,并且不符合类别1和类别2的任 何物质或混合物 图形符号 信号词 警告 危险说明 遇水放出 易燃气体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的危险说明和防范说明 D.1 概述 D.1.1 本附录为自热物质和混合物提供如何使用符合GHS的危险说明和防范说明指导,列出遇水放 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每一危险种类和危险类别的建议危险说明和防范说明,见GB 13690。 D.1.2 危险说明的编码: D.1.2.1 危险说明的编码见GHS附件3。 D.1.2.2 每一种危险说明均设定一个专门的字母数字混合代码,由1个字母和3个数字组成,具体 如下: a) 字母“H”(代表“危险说明”); b) 第1个数字,代表不同部分编号设定的危险说明所指危险类型,具体如下: ---“2”代表物理危险; ---“3”代表健康危险; ---“4”代表环境危险; c) 后2个数字,对应于物质或者混合物固有属性引起的危险的序列编号,如:爆炸性(代码200至 210)、易燃性(代码220至230),等等。 D.1.2.3 除非另有规定,所有指定的危险说明均应出现在标签上。主管部门可规定危险说明在标签 出现的顺序。此外,在组合危险说明提供两种或者以上危险说明时,主管部门可以具体规定,是否将组 合危险说明或者相应的单个说明写入标签,或者由制造商/供应商自行决定。 D.1.3 防范说明应连同统一的危险公示要素(象形图、信号词和危险说明)一起标在标签上。附加补 充信息,例如使用说明,也可由制造商/供应商和/或主管部门斟酌决定予以补充。 D.1.3.1 防范说明编码见GHS附件3。 D.1.3.2 防范说明的编码: D.1.3.2.1 每一防范说明均设定一个专门的字母数字混合代码,由1个字母和3个数字组成,具体 如下: a) 字母“P”(代表“防范说明”); b) 第1个数字,代表防范说明的类型,具体如下: ---“1”代表一般防范说明; ---“2”代表预防防范说明; ---“3”代表应急防范说明; ---“4”代表贮存防范说明; ---“5”代表处置防范说明; c) 后2个数字(对应于防范说明的序列编号)。 D.1.3.2.2 防范说明代码用作参考。防范说明代码不是防范说明条文的一部分,不应用其替代防范 说明条文。 D.2 一般防范说明 对被划为危害人类健康或环境的所有物质和混合物应采取一般防范措施。以下一般防范说明在给 定的条件下适用于GHS标签(见表D.1)。 表D.1 一般防范说明 对象 补充信息 编码 一般防范说明 一般公众 标签,补充标签信息 P101 如需就医:请随身携带产品容器或标签。 P102 放在儿童无法触及之处。 P103 使用前请阅读标签。 生产工人 标签,补充标签信息、安全技术说明书、工作 场所标志 - - D.3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的防范说明 D.3.1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和类别2的防范说明见表D.2。 表D.2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和类别2的防范说明 图形符号 火焰 危险类别 信号词 危险说明 1 危险 H260遇水放出可自燃的易燃气体 2 危险 H261遇水放出易燃气体 防范说明 预防 应急 贮存 处置 P223 ......
英文版: GB 30000.13-2013  
相关标准:GB 30000.10-2013  GB 30000.11-2013  GB 30000.1-2024  
英文版PDF现货: GB 30000.13-2013  GB 30000.1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