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购物车 询价
www.GB-GBT.com

[PDF] GB 39800.1-2020 - 自动发货, 英文版

标准搜索结果: 'GB 39800.1-2020'
标准号码内文价格美元第2步(购买)交付天数标准名称状态
GB 39800.1-2020 英文版 440 GB 39800.1-2020 3分钟内自动发货[PDF]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1部分:总则 有效

基本信息
标准编号 GB 39800.1-2020 (GB39800.1-2020)
中文名称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1部分:总则
英文名称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ovision 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
行业 国家标准
中标分类 C73
国际标准分类 13.340.01
字数估计 27,241
发布日期 2020-12-24
实施日期 2022-01-01
旧标准 (被替代) GB/T 29510-2013; GB/T 11651-2008
起草单位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归口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标准依据 国家标准公告2020年第31号
提出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发布机构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范围 GB 39800的本部分规定了个体防护装备(即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的总体要求,包括配备原则、配备流程、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辨识和评估、个体防护装备的选择、追踪溯源、判废和更换、培训和使用等。本部分适用于各用人单位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及管理。本部分不适用于各用人单位消防用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及管理。

GB 39800.1-2020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ovision 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 ICS 13.340.01 C7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T 11651-2008,GB/T 29510-2013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1部分:总则 2020-12-24发布 2022-01-01实施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布 目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原则 1 4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程序 2 5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管理 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行业编号及相关编号 13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常见的作业类别及可能造成的事故或伤害 14 附录C(资料性附录)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表 17 参考文献 23 前言 GB 39800《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石油、化工、天然气; ---第3部分:冶金、有色; ---第4部分:非煤矿山; 本部分为GB 39800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 11651-2008《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和GB/T 29510-2013《个体防护装备配备 基本要求》。本部分以GB/T 29510-2013为主,整合了GB/T 11651-2008的内容,与GB/T 29510-2013 和GB/T 11651-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范围中的部分内容; ---增加了部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对劳务派遣工、临时聘用人员等的配备基本要求; ---增加了所在行业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国家标准行业编码; ---更改了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流程; ---增加了危害评估; ---更改了常用个体防护装备的分类、防护功能及适用范围; ---增加了追踪溯源; ---增加了培训和管理相关内容; ---更改了常见的作业类别及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 ---增加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表。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1651-1989、GB/T 11651-2008; ---GB/T 29510-2013。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1部分:总则 1 范围 GB 39800的本部分规定了个体防护装备(即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的总体要求,包括配备原则、配备 流程、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辨识和评估、个体防护装备的选择、追踪溯源、判废和更换、培训和使用等。 本部分适用于各用人单位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及管理。 本部分不适用于各用人单位消防用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及管理。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劳动防护用品 从业人员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所穿戴、配备和使用的护品的总称。 注1:改写GB/T 12903-2008,定义3.1。 注2:包括安全帽、耳塞、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防静电服、安全带等。 2.2 在职业活动中产生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因素。 注1:改写GB/T 15236-2008,定义4.1。 注2:按其性质分为物理性危害因素、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生物性危害因素。 2.3 追踪溯源 tracing 采集记录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以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等目标。 2.4 款号 type 同一制造商使用相同材料相同工艺生产的具有相同结构、相同防护功能和防护级别的同一产品的 代码。 注:当材料颜色不影响产品的防护功能时,材料颜色不作为区分该产品款号的依据。 3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原则 3.1 作业场所中存在职业性危害因素和危害风险时,用人单位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 标准的个体防护装备。 3.2 用人单位为作业人员配备的个体防护装备应与作业场所的环境状况、作业......
英文版: GB 39800.1-2020  
相关标准:GB 39800.5-2023  GB 39800.6-2023  
英文版PDF现货: GB 39800.1-2020  GB 39800.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