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英文版 数据库收录: 159759 更新: 2023-09-06

GB 5009.191-2016

标准搜索结果: 'GB 5009.191-2016'
标准号码内文价格美元第2步(购买)交付天数标准名称相关标准状态
GB 5009.191-2016 英文版 419 GB 5009.191-2016 有增值税发票,[PDF]天数 <=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 GB 5009.191-2016 有效

   
基本信息
标准编号 GB 5009.191-2016 (GB5009.191-2016)
中文名称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
英文名称 Determination of chloropropanol in foods
行业 国家标准
中标分类 C53
国际标准分类 67.040
字数估计 21,256
发布日期 2016-12-23
实施日期 2017-06-23
旧标准 (被替代) GB/T 18782-2002; GB/T 5009.191-2006; SN/T 0548.1-2002
标准依据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Notice No.17 of 2016
发布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氯丙醇和氯丙醇脂肪酸酯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氯丙醇和氯丙醇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本标准包括食品中3-氯-1,2-丙二醇含量的测定、食品中氯丙醇多组分含量的测定、食品中氯丙醇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共3个检测方法。

GB 5009.19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
GB 5009.191-2016 英文名称: Determination of chloropropanol in foods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氯丙醇和氯丙醇脂肪酸酯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氯丙醇和氯丙醇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
本标准包括食品中3-氯-1,2-丙二醇含量的测定、食品中氯丙醇多组分含量的测定、食品中氯丙醇
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共3个检测方法。
第一法 食品中3-氯-1,2-丙二醇含量的测定
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
2 原理
本标准采用同位素稀释技术,以D5-3-氯-1,2-丙二醇(D5-3-MCPD)为内标。试样中加入内标,以硅
藻土为吸附剂,进行固相支持液-液萃取,用正己烷-无水乙醚溶液(9+1)淋洗去除非极性脂质成分,用
无水乙醚洗脱3-氯-1,2-丙二醇(3-MCPD)。以七氟丁酰基咪唑衍生,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内标法定量。
3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5 分析步骤
5.1 试样制备
液态样品摇匀;基质均匀的半固态样品和粉状固态样品直接测定;其他样品需匀浆粉碎均匀。
制备好的试样于0℃~5℃保存。
5.2 试样提取
5.2.1 液态试样
称取试样4g(精确至0.001g)于50mL烧杯中,加入D5-3-MCPD标准工作液(10mg/L)20μL,加
入氯化钠溶液(20%)4g,超声混匀5min,待净化。
5.2.2 半固态及固态试样(提取后无明显残渣的半固态及固态试样)
称取试样4g(精确至0.001g)于50mL烧杯中,加入D5-3-MCPD标准工作液(10mg/L)20μL,加
入氯化钠溶液(20%)6g,超声10min,待净化。
5.2.3 半固态及固态试样(提取后有明显残渣的半固态及固态试样)
称取试样4g(精确至0.001g)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D5-3-MCPD标准工作液(10mg/L)20μL,
加入氯化钠溶液(20%)15g,超声提取10min,以5000r/min离心10min,移取上清液,待净化。
5.3 试样净化
取硅藻土5g,加入提取液,充分混匀,放置10min。
取5g硅藻土装入层析柱中(层析柱下端填充少量玻璃棉)。将提取液与硅藻土的混合物装入层析
柱中,上层加1cm高度的无水硫酸钠。用40mL正己烷-无水乙醚溶液(9+1)淋洗,弃去流出液。用
150mL无水乙醚洗脱3-MCPD(流速约为8mL/min),收集流出液,加入15g无水硫酸钠,混匀以吸收
水分,放置10min后以漏斗过滤。滤液于35℃下旋转蒸发至近干(约0.5mL),用2mL正己烷溶解残
渣,并转移至密闭性很好的适当体积(5mL或10mL)的透明具塞(盖)玻璃管中,待衍生化。
5.4 衍生化
用气密针向正己烷复溶液中加入0.04mL七氟丁酰基咪唑,立即密塞,涡旋混合30s,于70℃保温
20min。取出放至室温,加入2mL氯化钠溶液(20%),涡旋1min,静置,使水相和正己烷相分层,且水
相澄清。移出正己烷相,加入约0.3g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将溶液转移至进样小瓶中,供气相色谱-质谱测定。
同时做3-MCPD系列标准工作液的衍生化。
5.5 空白试样溶液制备
称取与试样相同质量的氯化钠溶液(20%)或空白试样,以下步骤按5.2、5.3和5.4与试样同时处
理,以考察在试样测定过程中是否存在系统污染。
5.6 仪器参考条件
5.6.1 气相色谱参考条件
5.6.1.1 色谱柱:含5%苯基亚芳基聚合物或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的弱极性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柱
(柱长30m,内径0.25μm,膜厚0.25μm),或性能相当者。
5.6.1.2 载气:氦气,流速为1mL/min。
5.6.1.3 进样口温度:250℃。
5.6.1.4 进样体积:1μL,不分流进样,不分流时间为0.5min,溶剂延迟时间为5min。
5.6.1.5 程序升温:50℃保持1min,以2℃/min升至90℃,再以40℃/min升至270℃,并保持5min。
5.6.2 质谱参考条件
5.6.2.1 离子源:电子轰击源(EI)。
5.6.2.2 电离能量:70eV。
5.6.2.3 离子源温度:250℃。
5.6.2.4 传输线温度:280℃。
5.6.2.5 扫描方式: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
5.6.2.6 监测离子:3-MCPD衍生物定量离子m/z253,定性离子m/z275、m/z289、m/z291;D5-3-
MCPD衍生物定量离子m/z257,定性离子m/z278、m/z294、m/z296。
5.7 标准曲线的制作
将1μL3-MCPD系列标准工作液的衍生液按浓度由低到高依次注入气相色谱-质谱仪中,测得3-
MCPD和D5-3-MCPD的衍生物的峰面积,以3-MCPD系列标准工作溶液中的3-MCPD和D5-3-MCPD
的质量比为横坐标,以3-MCPD和D5-3-MCPD的衍生物的峰面积比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5.8 试样溶液的测定
将1μL试样溶液注入气相色谱-质谱仪中,测得峰面积,根据标准曲线得到试样溶液中3-MCPD的质量。
6 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3-MCPD的含量按式(1)计算:
7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
8 其他
食品中3-氯-1,2-丙二醇的检出限为0.005mg/kg,定量限为0.01mg/kg。
第二法 食品中氯丙醇多组分含量的测定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
9 原理
本标准采用同位素稀释技术,以 D5-3-氯-1,2-丙二醇(D5-3-MCPD)、D5-2-氯-1,3-丙二醇(D5-2-
MCPD)、D5-1,3-二氯-2-丙醇(D5-1,3-DCP)和 D5-2,3-二氯-2-丙醇(D5-2,3-DCP)为内标。试样中加入
内标,以氯化钠溶液提取,采用硅藻土小柱进行净化,用正己烷淋洗,用乙酸乙酯洗脱氯丙醇,经七氟丁
酰基咪唑衍生,以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内标法定量。
10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10.1 试剂
10.1.1 乙酸乙酯(C4H8O2):色谱纯。
10.1.2 正己烷(C6H14):色谱纯。
10.1.3 氯化钠(NaCl)。
10.1.4 无水硫酸钠(Na2SO4):使用前于120℃烘烤4h。
10.1.5 七氟丁酰基咪唑(C7H3F7N2O,CAS号32477-35-3):纯度≥98%。
10.2 试剂配制
氯化钠溶液(20%):称取氯化钠20g,加入80mL水,搅拌使氯化钠充分溶解。
10.3 标准品
10.3.1 3-氯-1,2-丙二醇(3-MCPD)标准品(C3H7ClO2,CAS号96-24-2):纯度≥98%。
10.3.2 D5-3-氯-1,2-丙二醇(D5-3-MCPD)标准品(C3D5H2ClO2):纯度≥98%。
10.3.3 2-氯-1,3-丙二醇(2-MCPD)标准品(C3H7ClO2,CAS号497-04-1):纯度≥98%。
10.3.4 D5-2-氯-1,3-丙二醇(D5-2-MCPD)标准品(C3D5H2ClO2):纯度≥98%。
10.3.5 1,3-二氯-2-丙醇(1,3-DCP)标准品(C3H6Cl2O,CAS号96-23-1):纯度≥98%。
10.3.6 D5-1,3-二氯-2-丙醇(D5-1,3-DCP)标准品(C3D5HCl2O):纯度≥98%。
10.3.7 2,3-二氯-1-丙醇(2,3-DCP)标准品(C3H6Cl2O,CAS号616-23-9):纯度≥98%。
10.3.8 D5-2,3-二氯-1-丙醇(D5-2,3-DCP)标准品(C3D5HCl2O):纯度≥97%。
10.4 标准溶液配制
注:标准溶液配制好后均需转移至密闭性非常好的棕色玻璃容器中,于-20℃贮存。
10.4.1 氯丙醇及氘代氯丙醇标准储备液(1000mg/L):分别准确称取3-MCPD、2-MCPD、1,3-DCP、
2,3-DCP、D5-3-MCPD、D5-2-MCPD、D5-1,3-DCP和D5-2,3-DCP标准品各10mg(精确至0.01mg)分
别用乙酸乙酯溶解,分别转移至8个10mL容量瓶中,用乙酸乙酯定容至刻度,混匀。保存期为2年。
10.4.2 氯丙醇标准中间液(10mg/L):分别移取3-MCPD、2-MCPD、1,3-DCP和2,3-DCP标准储备溶
液(1000mg/L)0.1mL于4个10mL容量瓶中,用正己烷稀释至刻度,摇匀。保存期为1年。
10.4.3 氯丙醇混合标准工作液(1mg/L):准确移取3-MCPD、2-MCPD、1,3-DCP和2,3-DCP标准中
间液(10mg/L)各1mL于10mL容量瓶中,加正己烷稀释至刻度,混匀。保存期为6个月。
10.4.4 氘代氯丙醇混合标准工作液(10mg/L):分别移取D5-3-MCPD、D5-2-MCPD、D5-1,3-DCP和
D5-2,3-DCP标准储备液(1000mg/L)各0.1mL于10mL容量瓶中,用正己烷稀释至刻度,混匀。保存期为1年。
10.4.5 氯丙醇系列标准工作液:分别移取氯丙醇混合标准工作液(1mg/L)0.01mL、0.05mL、
0.1mL、0.2mL、0.4mL、0.8mL、1.6mL和氯丙醇标准中间液(10mg/L)各0.32mL于密闭性很好的
适当体积(5mL或10mL)的透明具塞(盖)玻璃管中,分别加入氘代氯丙醇混合标准工作液(10mg/L)
20μL,加正己烷至2mL,混匀,配制成含各氯丙醇质量分别为10ng、50ng、100ng、200ng、400ng、
800ng、1600ng、3200ng的系列标准工作液,其中各氘代氯丙醇的质量均为200ng。临用现配。
10.5 材料
10.5.1 硅藻土小柱:规格为5g。
10.5.2 气密针:1mL。
11 仪器和设备
11.1 气相色谱-质谱仪。
11.2 电子天平:感量分别为1mg和0.01mg。
11.3 超声波振荡器。
11.4 氮气浓缩器。
11.5 恒温箱或其他恒温加热器。
11.6 涡旋振荡器。
11.7 离心机。
12 分析步骤
12.1 试样制备
液态样品摇匀;基质均匀的半固态样品和粉状固态样品直接测定;其他样品需
匀浆粉碎均匀。制备好的试样于0℃~5℃保存。
12.2 试样提取
12.2.1 液态试样
称取试样4g(精确至0.001g)于15mL玻璃离心管中,加入氘代氯丙醇混合标准
工作液(10mg/L)20μL,超声混匀5min,待净化。
12.2.2 半固态及固态试样
称取试样4g(精确至0.001g)于15mL玻璃离心管中,加入氘代氯丙醇混合标准工作液(10mg/L)
20μL,加入4g氯化钠溶液(20%),超声提取10min,以5000r/min离心10min,移取上清液,再重复
提取1次,合并上清液,待净化。
12.3 试样净化
将上清液全部转移至硅藻土小柱中,平衡10min。以10mL正己烷淋洗,弃去流出液,以15mL
乙酸乙酯洗脱氯丙醇,收集洗脱液于玻璃离心管中,以氮气浓缩至近干(约0.5mL,切忌浓缩至全干),
以2mL正己烷溶解残渣,并转移至密闭性很好的适当体积(5mL或10mL)的透明具塞(盖)玻璃管中,待衍生化。
12.4 衍生化
用气密针向净化液中加入0.04mL七氟丁酰基咪唑,立即密塞,涡旋混合30s,于70℃保温
2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加入2mL氯化钠溶液(20%),涡旋混合1min,使水相和正己烷相分层,且
水相澄清。转移正己烷相,加入约0.3g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转移溶液至进样小瓶中,供气相色谱-质谱测定。
同时做氯丙醇系列标准工作液的衍生化。
12.5 空白试样溶液制备
称取与试样相同质量的氯化钠溶液(20%)或空白试样,以下步骤按12.2、12.3和12.4与试样同时
处理,以考察在试样测定过程中是否存在系统污染。
12.6 仪器参考条件
12.6.1 气相色谱参考条件
12.6.1.1 色谱柱:含5%苯基亚芳基聚合物或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的弱极性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柱
(柱长30m,内径0.25μm,膜厚0.25μm),或性能相当者。
12.6.1.2 载气:氦气,流速为1mL/min。
12.6.1.3 进样口温度:250℃。
12.6.1.4 进样量:1μL,不分流进样,不分流时间为0.5min,溶剂延迟时间为5min。
12.6.1.5 程序升温:50℃保持1min,以2℃/min升至90℃,再以40℃/min升至270℃,并保持5min。
12.6.2 质谱参考条件
12.6.2.1 电离源:电子轰击源。
12.6.2.2 电离能量:70eV。
12.6.2.3 离子源温度:250℃。
12.6.2.4 传输线温度:280℃。
12.6.2.5 扫描方式: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
12.6.2.6 监测离子:见表1。
12.7 标准曲线的制作
将1μL氯丙醇系列标准工作液的衍生液按浓度由低到高依次注入气相色谱-质谱仪中,测得氯丙
醇和氘代氯丙醇的衍生物的峰面积,以各氯丙醇和其对应的氘代氯丙醇的质量比为横坐标,以各氯丙醇
和其对应的氘代氯丙醇的衍生物的峰面积比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2.8 试样溶液的测定
将1μL试样溶液注入气相色谱-质谱仪中,测得氯丙醇和氘代氯丙醇的衍生物的峰面积。
13 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氯丙醇的含量按式(2)计算:
14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
15 其他
食品中3-MCPD、2-MCPD、1,3-DCP和2,3-DCP的检出限分别为0.002mg/kg、0.002mg/kg、
0.005mg/kg、0.005mg/kg,定量限分别为0.005mg/kg、0.005mg/kg、0.01mg/kg、0.01mg/kg。
第三法 食品中氯丙醇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 ......
   
       隐私   ·  优质产品   ·  退款政策   ·  公平交易   ·  关于我们
宁德梧三商贸有限公司 (营业执照期限:2019-2049年. 纳税人识别号:91350900MA32WE2Q2X)
对公账号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 账户名称:宁德梧三商贸有限公司 | 账户号码:35050168730700000955
本公司专职于中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