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购物车 询价
www.GB-GBT.com

[PDF] GB/T 11024.2-2019 - 自动发货. 英文版

标准搜索结果: 'GB/T 11024.2-2019'
标准号码内文价格美元第2步(购买)交付天数标准名称状态
GB/T 11024.2-2019 英文版 90 GB/T 11024.2-2019 3分钟内自动发货[PDF] 标称电压1 000 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第2部分:老化试验 有效

基本信息
标准编号 GB/T 11024.2-2019 (GB/T11024.2-2019)
中文名称 标称电压1 000 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第2部分:老化试验
英文名称 Shunt capacitors for a.c. power systems having a rated voltage above 1 000 V -- Part 2: Ageing testing
行业 国家标准 (推荐)
中标分类 K42
国际标准分类 31.060.70
字数估计 6,647
发布日期 2019-03-25
实施日期 2019-10-01
起草单位 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三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无锡赛晶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新东北电气集团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西安ABB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西安西电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厦门法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吴江市苏杭电气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安徽华威新能源有限公司、上海库柏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上海思源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合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日新电机(无锡)有限公司、安徽源光
归口单位 全国电力电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5)
提出机构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发布机构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1024.2-2019 Shunt capacitors for a.c.power systems having a rated voltage above 1 000 V - Part 2: Ageing testing ICS 31.060.70 K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T 11024.2-2001 标称电压1000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 并联电容器 第2部分:老化试验 2019-03-25发布 2019-10-01实施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 布 目次 前言 Ⅰ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质量要求和试验 1 4.1 试验要求和总体目标 1 4.2 试验程序 1 4.3 老化试验 2 4.4 试验有效性 2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可比元件设计和试验单元设计的要求 3 前言 GB/T 11024《标称电压1000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老化试验; ---第3部分: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容器组的保护; ---第4部分:内部熔丝。 本部分为GB/T 11024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 11024.2-2001《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第2部分:耐 久性试验》,与GB/T 11024.2-200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本部分名称,由“耐久性试验”修改为“老化试验”; ---删除了范围中的“过电压周期试验”(见第1章,2001年版的第1章); ---术语和定义移至GB/T 11024.1中; ---过电压周期试验以及附录A“过电压波形”经改写和调整后,从本部分移至GB/T 11024.1中, 作为型式试验项目; ---修改了初始电容及电介质损耗角正切测量的试验要求(见4.3.1,2001年版的2.1.2.3); ---附录B“元件和电容器外壳尺寸的定义”移至GB/T 11024.1中。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EC/T S60871-2:2014《标称电压1000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 并联电容器 第2部分:耐久性试验》。 本部分与IEC/T S60871-2:2014相比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 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11024.1-2019代替了IEC 60871-1:2014; ●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JB/T 8957-1999代替了IEC 60996; ---范围一章适用于GB/T 11024.1规定的电容器,其绝缘水平和电压等级与IEC 60871-1规定的 不同(见第1章); ---删除了“试验单元”“可比单元”“元件间绝缘”3个术语和定义,已移至GB/T 11024.1中(见 IEC/T S60871-2:2014的第3章); ---调整了4.3“老化试验”的文本结构; ---删除了附录B“元件和电容器外壳尺寸的定义”,由于其内容已移至GB/T 11024.1中。 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为与现有标准体系一致,将本部分名称改为《标称电压1000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 器 第2部分:老化试验》; ---按照GB/T 1.1-2009的要求,重新编写了第1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力电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5)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三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无锡赛晶电 力电容器有限公司、新东北电气集团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西安ABB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西安西电电 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厦门法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吴江市苏杭电气 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安徽华 威新能源有限公司、上海库柏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上海思源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 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合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日新电机(无锡)有限公司、安徽源光电器有限公司、全 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省豫电中原电力电容器有 限公司、绍兴市上虞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泰开电力电子有 限公司、指月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永锦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宸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赵鑫、贺满潮、吕韬、杨一民、元复兴、贾华、刘菁、葛锦萍、李怀玉、黄顺达、 杨昌兴、赵启承、戴朝波、雷乔舒、陈晓宇、江钧祥、沈小益、王崇祜、胡学斌、王耀、颜红岳、章新宇、 马志钦、冯秀琴、陈柏富、陶梅、董海健、郭庆文、张宗喜、周春红、万鹏、王培波、王栋、钱君毅、王明毫、 付忠星、韩旭。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1024-1989; ---GB/T 11024.2-2001。 标称电压1000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 并联电容器 第2部分:老化试验 1 范围 GB/T 11024的本部分规定了标称电压1000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的老化试验的 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符合GB/T 11024.1的电容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024.1-2019 标称电压1000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第1部分:总则 (IEC 60871-1:2014,MOD) JB/T 8957-1999 校验电容器损耗角正切测量准确度的方法(idtIEC 60996:1989) 3 术语和定义 GB/T 11024.1-2019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质量要求和试验 4.1 试验要求和总体目标 老化试验是为了验证在升高的温度下提高试验电压所造成的老化程度不至于引起电介质过早击穿 而进行的特殊试验。它是一种保证基础材料选取适当并且不会发生任何快速老化的手段。该试验不宜 视为一种对电介质寿命特性作出任何准确评价的工具。为此,制造方应注意各类研发活动。 老化试验应作为特殊试验由制造方对一特定电介质系统进行,即不是对每一特定额定值的电容器。 该试验结果适用于附录A中所规定限度内的各类额定值的电容器。当购买方有要求时,制造方应提供 详列该试验结果的证明书。 4.2 试验程序 4.2.1 概述 老化试验应按下列顺序进行。除4.2.2按照GB/T 11024.1-2019中9.3可采用直流电压试验外, 其余所施加的试验电压的频率应为50Hz或60Hz。 4.2.2 例行试验 试验单元应承受端子之间的例行电压试验(见GB/T 11024.1-2019)。 4.2.3 试验前单元的稳定化处理 试验单元应在环境温度不低于+10℃下,承受不低于1.1UN 的电压,历时不少于16h。 注:稳定化处理是用来稳定试验单元的介电性能。 4.3 老化试验 4.3.1 初始电容及电介质损耗角正切测量 试验单元应在0.9UN~1.1UN 下进行测量。由制造方选择试验温度。 4.3.2 试验方法 老化试验过程中电介质的温度应至少等于下列两温度中的较高者: a) 60℃; b)24h平均最高温度加上生产单元在热稳定结束时测得的电介质温升。 考虑到附录A中规定的试验对象的限制条件,如果购买方有要求,制造方宜提供外部温度与内部 (电介质)温度关系的更详细的说明。电介质温度可使用在特制试验单元上装设的热电偶测量,也可从 之前已确定的内部和外部温度之间的关系来估算,比如采用JB/T 8957-1999中所述的电阻性模拟电 容器。 环境温度应保持恒定,偏差为-2℃~+5℃。在施加电压前,应将试验单元在这一环境中稳定12h。 由于试验时间长,因此允许电压中断。在电压中断期间,单元仍应处于控制的环境温度中。如果烘箱断 电,则在单元再次施加电压前应在环境温度中放置不少于12h。 试验时间取决于试验电压。应采用下列试验条件之一: 试验电压 持续时间/h 1.25UN 3000 1.40UN 1000 4.3.3 最后电容和电介质损耗角正切测量 在完成4.3.2试验的两天内,应在与初始测量的温度偏差为±5℃的相同条件下重复测量。 4.3.4 验收准则 两单元试验时应不发生击穿,三单元试验时允许有一单元击穿。 为了验证没有击穿,按4.3.1和4.3.3测得的电容之差应小于相当于一个元件击穿或一根内部熔丝 动作之量。 4.4 试验有效性 老化试验是对元件其电介质设计及其组合,以及将这些元件组装进电容器单元的制造工艺(元件卷 绕、干燥和浸渍)的一种试验。每一次对试验单元的老化试验也覆盖了其他电容器的设计,这些电容器 与试验单元的设计差异应在附录A规定的限制范围之内。 在50Hz下进行的试验也适用于60Hz(和较低频率)的单元,反之亦然。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可比元件设计和试验单元设计的要求 A.1 试验单元元件设计 如果满足下列要求,则认为试验单元元件的设计与生产单元中的元件是可比的: a) 试验单元元件电介质中固体材料的层数应相同或较少,且应用同一种液体浸渍; 电介质厚度应在70%~130%范围内,但额定电场强度应相等或更高; 当电介质中含有膜和纸这两者时,该比对中采用的电场强度值是仅按固体材料的厚度及其各 自的介电常数计算得出的每种固体材料上的电场强度值; 试验单元采用电阻和/或内部熔丝对老化试验结果的影响,由制造方考虑。 b) 固体电介质材料的组合应相同,例如全膜、全纸或膜-纸-膜等。 c) 固体和液体电介质材料均应满足同一电容器制造方的技术规范。 d) 铝箔设计应相同: ---同一电容器制造方的技术规范; ---厚度允许在80%~120%内变化; ---铝箔凸出或不凸出; ---铝箔折边和/或切边,如果是设计特点; ---距固体电介质边缘较窄或相同。 e) 元件连接方式应相同,例如引线片、焊接等。 f) 元件长度(有效铝箔宽度)允许在50%~400%内变化,元件的展开长度(有效铝箔长度)允许 在30%~300%内变化。 A.2 试验单元设计 如果满足下列要求,则认为试验单元与生产单元是可比的: a) 与生产单元相比,满足A.1要求的元件应按照相同的方式组装,元件间绝缘相同或较薄,元件 应以同样方式压紧,压紧系数等在制造偏差内。 b) 连接的试验单元元......
英文版: GB/T 11024.2-2019  
相关标准:GB/T 11024.1-2019  GB/T 11024.3-2019  
英文版PDF现货: GB/T 11024.2-2019  GB/T 11024.2-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