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GB/T 1348-2019'
标准编号 | GB/T 1348-2019 (GB/T1348-2019) | 中文名称 | 球墨铸铁件 | 英文名称 | Spheroidal graphite iron castings | 行业 | 国家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J31 | 国际标准分类 | 77.140.80 | 字数估计 | 31,398 | 发布日期 | 2019-12-31 | 实施日期 | 2020-07-01 | 起草单位 | 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广东中天创展球铁有限公司、合肥江淮铸造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神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集团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宁夏共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莱州新忠耀机械有限公司、烟台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江苏吉鑫风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隆基机械有限公司、潍坊市长胜管业有限公司、长葛市富兴汽配有限公司、江西樟树市福铃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禹州市恒利来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苏州东亚机械铸造有限公司、山东汇金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机械科学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海大学、上海宏钢电站 | 归口单位 | 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4) | 提出机构 | 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4) | 发布机构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 1348-2019
Spheroidal graphite iron castings
ICS 77.140.80
J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T 1348-2009
球 墨 铸 铁 件
2019-12-31发布
2020-07-01实施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布
目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球墨铸铁牌号 2
5 订单信息 3
6 生产方法和化学成分 3
7 技术要求 3
8 试样制备 7
9 试验方法 11
10 检验规则 13
11 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14
12 防锈、包装和储存 14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ISO 1083:2018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 15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固溶强化铁素体球墨铸铁补充信息 16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铸件本体试样的力学性能指导值 19
附录D(规范性附录) Lo=5d和Lo=4d时测得的伸长率的差别 21
附录E(资料性附录) 按硬度分类 22
附录F(资料性附录) 球化率(或球状石墨比率) 24
附录G(资料性附录) 球墨铸铁材料的力学及物理性能 25
附录H (资料性附录) 切取试样的步骤 27
附录I(资料性附录) 国内外球墨铸铁牌号对照表 2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348-2009《球墨铸铁件》,与GB/T 1348-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9年版的第1章);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3.1,3.2,3.5~3.9);
---修改了球墨铸铁的低温冲击性能指标(见表2,2009年版的表4);
---增加了三个球墨铸铁的牌号(见表1);
---增加了固溶强化铁素体球墨铸铁的拉伸性能 (见表3);
---增加了并排浇铸试块 (见8.2.4)。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 1083:2018《球墨铸铁 分类》。
本标准与ISO 1083:2018相比,在结构上有所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 1083:2018的
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与ISO 1083:2018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
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229代替ISO 148-1;
●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9441代替ISO 945-1;
●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231.1代替ISO 6506-1;
●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228.1代替ISO 6892-1;
●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5612代替ISO/T R15931;
● 增加引用了 GB/T 223.3、GB/T 223.4、GB/T 223.60、GB/T 223.72、GB/T 223.83、
GB/T 223.86、GB/T 5611、GB/T 5677、GB/T 6060.1、GB/T 6414、GB/T 9443、
GB/T 9444、GB/T 11351、GB/T 24234、GB/T 34904。
---为方便使用,删除了GB/T 5611中重复的术语,增加了术语“固溶强化”(见3.7)。
---为符合产品标准的结构,增加了铸件外观质量技术条件(见7.4~7.8)。
---为满足产品检测需要,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增加了铸件质量性能试验方法(见9.3~9.10)。
---为满足用户需要,增加了铸件标志、随行文件及储运要求(见第11章和第12章)。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广东中天创展球铁有限公司、合肥江淮铸造有限责任
公司、安徽神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集团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
公司、宁夏共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莱州新忠耀机械有限公司、烟台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江苏吉鑫风
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隆基机械有限公司、潍坊市长胜管业有限公司、长葛市富兴汽配有限公司、江
西樟树市福铃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禹州市恒利来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苏州东亚机械铸造有限公司、山
东汇金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机械科学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海大学、上海宏钢电站设备铸锻有限公
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宁夏维尔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张寅、陈永成、宋量、丛建臣、赵永福、王泽华、叶天汉、裴兵、薛蕊莉、俞旭如、钱坤才、
吴宝成、蒋田芳、吴铁明、阮建刚、原晓雷、杨金铭、张士鹏、赵学龙、杨红生、陈涛、柯志敏、冯梅珍、李洪、
张守全、崔兰芳、王美喜、周洪涛、王迎战、钱东方、冷爱平、柳红蕾、刘洋、孙琳琳、张杰、王小宁。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348-1978、GB/T 1348-1988、GB/T 1348-2009。
球 墨 铸 铁 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球墨铸铁件的牌号、订单信息、生产方法和化学成分、技术要求、试样制备、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标志和质量证明书、防锈、包装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砂型或导热性与砂型相当的铸型中铸造的普通或低合金铁素体珠光体球墨铸铁件以
及固溶强化的铁素体球墨铸铁件,特种铸造方法生产的球墨铸铁件也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球墨铸铁管、球墨铸铁管件、配件和接头;
本标准不适用于奥氏体球墨铸铁;
本标准不适用于奥铁体球墨铸铁(等温淬火球墨铸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3.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二安替比林甲烷磷钼酸重量法测定磷量
GB/T 223.4 钢铁及合金 锰含量的测定 电位滴定或可视滴定法
GB/T 223.60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T 223.72 钢铁及合金 硫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
GB/T 223.83 钢铁及合金 高硫含量的测定 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GB/T 223.83-2009,
ISO 13902:1997,IDT)
GB/T 223.86 钢铁及合金 总碳含量的测定 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GB/T 223.86-2009,
ISO 9556:1989,IDT)
GB/T 228.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1-2010,ISO 6892-1:
2009,IDT)
GB/T 229 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 229-2007,ISO 148-1:2006,MOD)
GB/T 231.1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231.1-2018,ISO 6506-1:
2014,MOD)
GB/T 231.2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GB/T 231.2-2012,
ISO 6506-2:2005,MOD)
GB/T 231.3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GB/T 231.3-2012,
ISO 6506-3:2005,MOD)
GB/T 5611 铸造术语
GB/T 5612 铸铁牌号表示方法(GB/T 5612-2008,ISO/T R115931:2004,MOD)
GB/T 5677 铸件 射线照相检测(GB/T 5677-2018,ISO 4993:2015,MOD)
GB/T 6060.1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第1部分:铸造表面
GB/T 6414 铸件 尺寸公差、几何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GB/T 6414-2017,ISO 8062-3:2007,MOD)
GB/T 9441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GB/T 9441-2009,ISO 945-1:2008,MOD)
GB/T 9443 铸钢件渗透检测(GB/T 9443-2007,ISO 4987:1992,IDT)
GB/T 9444 铸钢件磁粉检测(GB/T 9444-2007,ISO 4986:1992,IDT)
GB/T 11351 铸件重量公差
GB/T 24234 铸铁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34904 球墨铸铁件 超声检测
3 术语和定义
GB/T 56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以铁、碳和硅为基本元素,碳主要以球状石墨形式存在的铸铁。
3.2
含有铁素体或珠光体或铁素体和珠光体的混合基体的球墨铸铁。
3.3
球化处理
在铁液中加入球化剂,使铁液凝固过程中,碳主要以球状石墨形态析出的工艺过程。
3.4
铸件的主要壁厚 relevantwalthickness
代表铸件材料力学性能的铸件断面厚度。
3.5
铸造试块 castsample
代表铸件材料性能的试块,包括单铸试块、并排试块和附铸试块。
3.6
并排试块 side-by-sidecastsample
和铸件用同一浇注系统,与铸件并排浇注的试块。
3.7
溶质原子溶入金属基体而形成固溶体,使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提高的现象。
3.8
主要通过硅固溶强化,以铁素体基体为主的球墨铸铁。
3.9
检验批次 testunit;inspectionlot;testbatch
检测铸件时,用于一并被接受或拒收的铸件数量或吨位数。
4 球墨铸铁牌号
4.1 球墨铸铁的牌号表示方法按GB/T 5612的规定,分为铁素体珠光体球墨铸铁和固溶强化铁素体
球墨铸铁两类:
a) 按铁素体珠光体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分为14个牌号,见表1的规定。
b) 按固溶强化铁素体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分为3个牌号,见表3的规定。
4.2 铸件材料牌号是通过测定下列试样的力学性能而确定的:
---单铸试样:从单铸试块上截取加工而成的试样。
---并排试样:从并排试块上截取加工而成的试样。
---附铸试样:从附铸试块上截取加工而成的试样。
---本体试样:从铸件本体上截取加工而成的试样。
铸件材料牌号等级是依照从试样测出的力学性能而定义的。
5 订单信息
5.1 下列订货信息应由铸件需方提供:
a) 铸件材料牌号;
b) 任何特殊要求(包括主要壁厚的位置)由供需双方商定。
5.2 所有的订货要求应在接受订单的同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 生产方法和化学成分
6.1 球墨铸铁的生产方法和化学成分由供方自行确定,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不作为铸件验收的依据。
6.2 对铁素体珠光体球墨铸件,其力学性能等级取决于铁素体珠光体的比例,一般通过调整合金含量
或采用热处理的方式来调整铁素体和珠光体的比例。
6.3 固溶强化铁素体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取决于铁素体基体的固溶强化程度。固溶强化程度主要取
决于硅的含量。固溶强化铁素体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可参考附录B。
7 技术要求
7.1 总则
7.1.1 本标准中所列性能指标值是用砂型或导热性能与砂型相当的铸型浇铸的球墨铸铁的性能值。
经供需双方同意,也可用于其他方法浇铸的球墨铸铁。
7.1.2 铸件材料牌号是依据厚度或直径25mm的试块的最小力学性能确定的,牌号和试块的类型无关。
7.2 铁素体珠光体球墨铸铁
7.2.1 铸造试样
7.2.1.1 拉伸性能
铁素体珠光体球墨铸铁试样的拉伸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铁素体珠光体球墨铸铁试样的拉伸性能
a 伸长率在原始标距Lo=5d上测得,d是试样上原始标距处的直径,其他规格的标距见9.1和附录D。
7.2.1.2 冲击吸收能量
表2给出了室温和低温下的冲击吸收能量值。如果需方要求时,可以做冲击试验。三个试样的平
均值和个别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铁素体球墨铸铁试样上加工的V型缺口试样的最小冲击吸收能量
7.2.2 铸件本体试样
7.2.2.1 铸件本体试样的取样位置及要达到的力学性能指标,由供需双方商定。
7.2.2.2 铸件本体试样的最小力学性能值或允许范围值参考附录C。
注1:铸件本体试样的性能值无法统一一致,因其取决于铸件的复杂程度以及铸件壁厚的变化。
注2:铸件本体试样的力学性能值不仅仅受到材料性能的影响,还受到取样部位缺陷的影响。
7.2.3 硬度分类
经供需双方协商一致,可按硬度进行分类,参考附录E。
7.2.4 石墨形态
7.2.4.1 石墨以Ⅵ型和Ⅴ型形态为主,球化级别不低于GB/T 9441规定的球化级别3级。更精确的石
墨形态、球化级别由供需双方商定。
7.2.4.2 石墨形态可以通过观察金相试样或无损检测的方法确定。当有异议时,以金相检测法为准。
注:附录F给出了更多有关球化率的参考资料。
7.2.5 基体组织
基体组织的要求一般由供方确定,如有特殊要求,则由供需双方商定。附录G中表G.1给出了基
体组织的参考资料。
7.3 固溶强化铁素体球墨铸铁
7.3.1 铸造试样
固溶强化铁素体球墨铸铁的铸造试样的拉伸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固溶强化铁素体球墨铸铁铸造试样的拉伸性能
7.3.2 铸件本体试样
7.3.2.1 铸件本体试样的取样位置及要达到的力学性能指标,由供需双方商定。
7.3.2.2 铸件本体试样的力学性能的最小值或允许范围值参考附录C。
注1:铸件本体试样的性能值无法统一一致,因其取决于铸件的复杂程度以及铸件壁厚的变化。
注2:铸件本体试样的力学性能值不仅仅受到材料性能的影响(本标准包括的),还受到取样部位缺陷的影响。
7.3.3 按硬度分类
经供需双方协商一致,可按硬度进行分类,参考附录E。
7.3.4 石墨形态
7.3.4.1 石墨以Ⅵ型和Ⅴ型形态为主,球化级别不低于GB/T 9441规定的球化级别3级。更精确的石
墨形态、球化级别由供需双方商定。
7.3.4.2 石墨形态可以通过观察金相试样或无损检测的方法确定。当有异议时,以金相检测法为准。
注:附录F给出了更多有关球化率的参考资料。
7.3.5 基体组织
基体组织的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附录G中表G.1给出了主要基体组织的参考资料。
7.4 几何形状及其尺寸公差
7.4.1 铸件的几何形状及其尺寸应符合图样的规定。
7.4.2 铸件的尺寸公差按GB/T 6414的规定执行。有特殊要求的可按图样或有关技术要求执行。
7.5 重量偏差
铸件的重量偏差按GB/T 11351的有关规定执行。有特殊要求的可按图样或有关技术要求执行。
7.6 铸件表面质量
7.6.1 铸件应清理干净,修整多余部分。
7.6.2 浇冒口残余、粘砂、氧化皮及内腔残余物等去除要求应符合技术规范或供需双方订货协定。
7.6.3 采用等离子方法切割铸件后,应加工掉热影响区。
7.6.4 铸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T 6060.1的规定,或需方图样和产品技术标准的要求。
7.6.5 铸件交付时应符合需方的防锈要求。
7.7 铸件的缺陷及修补
7.7.1 不应有影响铸件使用性能的铸造缺陷(如裂纹、冷隔、缩孔等)存在。
7.7.2 铸件允许存在能加工去除的表面缺陷。
7.7.3 铸件非加工面上及铸件内部允许的缺陷种类、数量、范围,应符合需方图样、技术规范的要求或
者供需双方订货协议的规定。
7.7.4 不影响铸件使用性能的缺陷可以修补,修补技术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
7.8 特殊要求
需方对磁粉探伤、超声波检验、射线检验等有要求时,供方应按需方的技术要求进行检查;由供需双
方商定检测的频次和数量。
8 试样制备
8.1 总则
8.1.1 制备的试样应能代表生产的铸件。
8.1.2 根据铸件的重量和壁厚所选取的试样型式(单铸试样、附铸试样、并排浇铸试样、本体试样)。除
非另有协议,试样的选取由供方确定。
8.1.3 当铸件重量超过2000kg且主要壁厚超过60mm时,应优先采用附铸试块或并排浇铸试块。
试块的尺寸和位置由供需双方商定。
8.1.4 型内球化处理时,不应采用单铸试块。
8.1.5 所有的试块都应有明显的标记以确保可追溯性。
8.1.6 需热处理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