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购物车 询价
www.GB-GBT.com

[PDF] GB/T 13554-2020 - 自动发货. 英文版

标准搜索结果: 'GB/T 13554-2020'
标准号码内文价格美元第2步(购买)交付天数标准名称状态
GB/T 13554-2020 英文版 355 GB/T 13554-2020 3分钟内自动发货[PDF] 高效空气过滤器 有效

基本信息
标准编号 GB/T 13554-2020 (GB/T13554-2020)
中文名称 高效空气过滤器
英文名称 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
行业 国家标准 (推荐)
中标分类 Q76
国际标准分类 91.140.30
字数估计 26,269
发布日期 2020-03-31
实施日期 2021-02-01
起草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贺氏(苏州)特殊材料有限公司、河南核净洁净技术有限公司、烟台宝源净化有限公司、苏州华泰空气过滤器有限公司、北京同创空气净化设备厂、北京昌平长城空气净化设备工程公司、上海松华空调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浙江曼瑞德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美埃(中国)环境净化有限公司、康斐尔过滤设备(昆山)有限公司、苏州市计量测试研究所、上海洁斐然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明朗洁净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东莞市利人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 全国暖通空调及净化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43)
提出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机构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3554-2020 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 ICS 91.140.30 Q7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T 13554-2008 高 效 空 气 过 滤 器 2020-03-31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布 目次 前言 Ⅰ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4 分类与标记 3 5 材料、结构与生产环境 4 6 技术要求 6 7 试验方法 8 8 检验规则 9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高效空气过滤器常用规格型号 12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高效空气过滤器扫描检漏试验方法 13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高效空气过滤器其他检漏试验方法 17 附录D(规范性附录) 高效空气过滤器消静电试验方法 18 附录E(资料性附录) 高效空气过滤元件生命周期综合能效试验方法 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3554-2008《高效空气过滤器》,与 GB/T 13554-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修改了过滤器分类与标记体系(见4.2、4.4,2008年版的4.2、4.4); ---删除了过滤器防火性能分类的要求(见2008年版的4.3); ---删除了木工板及胶合板作为高效空气过滤器边框材料的要求[见2008年版的5.1.3c)]; ---修改了过滤器出厂检漏的要求(见6.3,2008年版的6.3); ---删除了过滤器阻力最高限值的要求(见2008年版的6.5); ---增加了过滤器标称阻力的偏差要求(见6.6); ---删除了过滤器耐压性能的要求(见2008年版的6.7); ---修改了过滤器计数扫描检漏试验方法(见附录B,2008年版的附录B); ---增加了高效空气过滤器消静电试验方法(见附录D); ---增加了高效空气过滤元件生命周期综合能效试验方法(见附录E)。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暖通空调及净化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贺氏(苏州) 特殊材料有限公司、河南核净洁净技术有限公司、烟台宝源净化有限公司、苏州华泰空气过滤器有限公 司、北京同创空气净化设备厂、北京昌平长城空气净化设备工程公司、上海松华空调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曼瑞德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美埃(中国)环境净化有限公司、康斐尔过滤设备(昆山)有限公司、 苏州市计量测试研究所、上海洁斐然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明朗洁净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东莞市利人 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昕、江锋、曹冠朋、张振中、张惠、肖轶群、王少恒、杨云涛、徐小浩、侯昆仑、 朱建国、洪玉忠、陈巍、冯伟豪、陈鑫、吴振一、徐军军、徐喆、谢燕辉、梁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3554-1992、GB/T 13554-2008。 高 效 空 气 过 滤 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效空气过滤器和超高效空气过滤器(以下简称“过滤器”)的分类与标记、材料、结构 与生产环境、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常温条件下送风及排风净化系统和设备使用的过滤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531.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 GB/T 3274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 3280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 3880.1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T 3880.2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2部分:力学性能 GB/T 4857.23 包装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 第23部分:随机振动试验方法 GB/T 6165 高效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效率和阻力 GB/T 6669 软质泡沫聚合材料 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 GB 8624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 12914 纸和纸板 抗张强度的测定 恒速拉伸法(20mm/min) JG/T 404 空气过滤器用滤料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GB/T 616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用于空气过滤且使用GB/T 6165规定的计数法进行试验,额定风量下未经消静电处理时的过滤效 率及经消静电处理后的过滤效率均不低于99.95%的过滤器。 3.1.2 用于空气过滤且使用GB/T 6165规定的计数法进行试验,额定风量下未经消静电处理时的过滤效 率及经消静电处理后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9.999%的过滤器。 3.1.3 效率 efficiency 对过滤元件进行试验时,过滤元件过滤掉的气溶胶量与过滤前的气溶胶量之比。 3.1.4 透过率 penetration 对过滤元件进行试验时,过滤元件过滤后的气溶胶浓度与过滤前的气溶胶浓度之比。 3.1.5 有隔板过滤器 separator-stylefilter 按所需深度将滤料往返折叠制成滤芯,被折叠滤料之间以波纹状分隔板支撑,形成空气通道的过 滤器。 3.1.6 无隔板过滤器 minipleat-stylefilter 按所需深度将滤料往返折叠制成滤芯,被折叠的滤料之间以线状黏结剂或其他分隔物支撑,形成空 气通道的过滤器。 3.1.7 额定风量 ratedairflowrate 标识过滤器工作能力的技术参数,表示保证过滤器效率的单位时间最大空气体积流量。 注:额定风量由过滤器生产厂家提供。 3.1.8 阻力 resistance 一定试验风速或风量条件下,过滤元件前后的静压差。对过滤器而言,为额定风量下过滤器前、后 的静压差。 3.1.9 初阻力 initialresistance 过滤器在清洁及未经任何处理的初始状态下的阻力。 3.1.10 试验终阻力 finaltestresistance 按本标准所规定方法进行生命周期综合能效测试时,所确定的作为试验终止条件的过滤元件阻力。 3.1.11 终阻力 finalresistance 过滤器在使用过程中捕集粉尘达到相当量,应对过滤器进行更换时的规定阻力。 3.1.12 按本标准所规定方法进行生命周期综合能效测试时得到的过滤元件加权平均阻力。 3.1.13 容尘量 dustloadingcapacity 按本标准所规定方法进行生命周期综合能效测试时,受试过滤元件达到规定试验终阻力时的增重。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EHS:癸二酸二辛酯 [sebacicacid-bis(2-ethyl-)ester,通用名di-ethyl-hexyl-sebacate] PaO:聚α烯烃(polyalphaolefin) 4 分类与标记 4.1 按结构分类 按过滤器滤芯结构可分为有隔板过滤器和无隔板过滤器,示意图见图1。 a) 有隔板过滤器 b) 无隔板过滤器 说明: 1 ---滤料; 2 ---分隔板; 3 ---框架; 4 ---分隔物; H---高度; W---宽度; D---厚度。 图1 有隔板过滤器和无隔板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4.2 按效率级别分类 4.2.1 高效空气过滤器 按GB/T 6165规定的方法检测过滤器过滤效率,高效空气过滤器可分为35、40、45三类。 4.2.2 超高效空气过滤器 按GB/T 6165规定的计数法检测过滤器过滤效率,超高效空气过滤器可分为50、55、60、65、70、75 六类。 4.3 标记 过滤器标记见图2,型号规格代号见表1。常用规格型号参见附录A。 □产品代号 结构类别 效率级别 效率试验方法 检漏试验方法 外形尺寸,H ×W ×D,单位为毫米(mm) 额定风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3/h) 图2 过滤器标记 表1 过滤器规格型号代号 序号 项目名称 含义 代号 1 产品代号 高效空气过滤器 G 超高效空气过滤器 CG 2 结构类别 有隔板 Y 无隔板 W 3 效率级别 高效空气过滤器 35、40、45 超高效空气过滤器 50、55、60、65、70、75 4 效率试验方法 计数法 J 钠焰法 N 油雾法 Y 5 检漏试验方法 扫描法 S 其他方法 - 示例1:有隔板高效空气过滤器,效率级别为40,效率试验方法为钠焰法,采用非扫描方法进行检漏试验,外形尺寸 为484mm×484mm×220mm,额定风量为1000m3/h,标记为;GY-40-N-484×484×220-1000。 示例2:无隔板超高效空气过滤器,效率级别为65,效率试验方法为计数法,采用扫描方法进行检漏试验,外形尺寸 为610mm×1220mm×80mm,额定风量为2400m3/h,标记为:CGW-65-J-S-610×1220×80-2400。 5 材料、结构与生产环境 5.1 材料 5.1.1 基本要求 过滤器防火性能应符合其应用环境的防火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应保持性能稳定、不产尘。当有耐腐 蚀要求时,所使用的材料应具有相应的防腐性能。 5.1.2 滤料 5.1.2.1 滤料的透过率和阻力应符合本标准中同类过滤器滤料的性能要求。 5.1.2.2 滤纸抗张强度测定应符合GB/T 12914的规定,其纵向抗张强度应不小于0.7kN/m,横向抗 张强度应不小于0.5kN/m。 5.1.2.3 滤料在(3.5±0.2)kPa压力下的厚度不宜超过0.40mm,且应均匀无硬块,滤料表面不应有裂 纹、擦伤、针孔和色斑等。 5.1.2.4 滤料的释气性能应满足应用环境的特殊要求。 5.1.2.5 滤料其他性能应符合JG/T 404的相关规定。 5.1.3 边框 5.1.3.1 边框材料应具有满足要求的强度和刚度,材料厚度应根据材质和边长选定。 5.1.3.2 当采用以下材料时,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应采取相应的防锈或防腐措施: a) 冷轧钢板应符合GB/T 3274的规定,厚度应为1.0mm~2.0mm,成型焊接后应镀锌、喷塑或 采取其他防锈措施; b) 铝合金板应符合GB/T 3880.1和GB/T 3880.2的规定,厚度宜为1.5mm~2.0mm; c) 不锈钢板应符合GB/T 3280的规定,厚度应为1.0mm~2.0mm。 5.1.3.3 当应用环境具有特殊要求时,应选用符合要求的其他材料。 5.1.4 分隔板与分隔物 有隔板过滤器的分隔板可采用铝箔等;无隔板过滤器的分隔物可采用玻璃纤维纸条等。分隔材料 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5.1.5 黏结剂和密封胶 5.1.5.1 黏结剂用于滤料的拼接、修补及密封垫与框架的粘接,其剪力强度和拉力强度应高于滤料的相 应值。 5.1.5.2 密封胶用于滤芯与框架的密封,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固化,且应保证过滤器在终阻力条件下运 行时不开裂、不脱胶并具有弹性。 5.1.5.3 黏结剂和密封胶的防火性能应满足应用环境的要求,其释气性能应满足应用环境的特殊要求。 5.1.6 密封垫 5.1.6.1 密封垫应选用有弹性且不易老化的闭孔材料,其性能应满足GB/T 531.1的规定,用邵尔AO 型硬度计测得的硬度应为28±5。 5.1.6.2 按照GB/T 6669的相关规定,密封垫压缩永久变形应不大于60%(60%,22h,70℃)。 5.1.6.3 密封垫的释气性能应能满足特殊应用环境的要求。 5.1.7 防护网 防护网可采用不锈钢拉板网、冲孔板、点焊镀锌铁丝网、点焊不锈钢丝网和喷塑钢板网等。 5.2 结构 5.2.1 滤芯 5.2.1.1 有隔板过滤器滤芯 当滤芯固定在框架中时,分隔板应露出滤料褶痕3mm~5mm,且缩入框架端面5mm~8mm。 5.2.1.2 无隔板过滤器滤芯 当滤芯固定在框架中时,滤料和分隔物应缩入框架端面3mm~5mm。 5.2.2 边框 5.2.2.1 边框结构应坚固,应有足够的刚性和整体稳定性。 5.2.2.2 边框四角和拼接处不应松动,黏结剂和密封胶不应脱胶、开裂,滤料在边框中不应松动和变形。 5.2.2.3 边框边宽应为15mm~20mm。对边长不小于600mm 的过滤器,框架边框宽度宜为 20mm。 5.2.3 密封垫 5.2.3.1 密封垫断面应采用长方形(宽度宜大于15mm且不应超出边框,厚度应为5mm~8mm)或半 圆形(直径宜为15mm),长方形断面密封垫的粘接面和密封面应去皮。 5.2.3.2 密封垫应整体或拼接成形,拼接应在拐角处,且宜采用Ω型或燕尾型连接方式,连接处应使用 黏结剂粘接牢固。整个密封垫的拼接应不超过4处。 5.2.3.3 密封垫与边框应粘接牢固,密封垫的内外边缘不应超过边框的内外边缘。 5.2.4 液槽密封 对采用液槽密封方式的过滤器,所使用的非牛顿流体密封材料的性能应保证在工作温度下不流淌 且柔韧。刀口高度应与液槽深度相匹配,刀口高度、液槽深度应根据过滤器使用时的面风速和过滤器终 阻力确定。 5.2.5 滤料拼接和修补 5.2.5.1 每台有隔板高效空气过滤器的滤料拼接接头应不超过1个;超高效过滤器的滤料不应有拼接 接头。 5.2.5.2 用搭接方式拼接两块滤料时,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3mm。 5.2.5.3 搭接接口不应设置在滤料折叠的转弯处。 5.2.5.4 每个修补面积宜不超过20mm×20mm,修补的总面积不应超过过滤器端面净面积的1%。 5.3 生产环境 过滤器的生产环境条件应保证过滤器生产全过程(至装箱时)不受污染。高效空气过滤器组装车间 室内的空气洁净度等级宜达到8级,超高效空气过滤器组装车间室内的空气洁净度等级宜达到7级。 6 技术要求 6.1 外观 6.1.1 过滤器表面不应有泥、油、黏性物等污染物和损伤,不应出现框架凹凸、扭曲或破裂;表面涂料层 不应出现不均匀及剥落等损伤。 6.1.2 滤料、分隔物、防护网应无变形,密封垫应无松脱。 6.1.3 密封胶应齐整无裂纹,沿滤料和分隔板浸润高度应不大于5mm。 6.2 尺寸偏差 6.2.1 边长大于500mm的过滤器,其端面尺寸偏差应为(0,-3.2)mm;边长不大于500mm的过滤 器,其端面尺寸偏差应为(0,-1.6)mm。 6.2.2 过滤器深度尺寸的偏差应为(+1.6,0)mm。 6.2.3 当过滤器对角线长度大于700mm时,每个端面的两对角线之差的偏差应不大于4.5mm;当过 滤器对角线长度不大于700mm时,其偏差应不大于2.3mm。 6.2.4 框架端面应与侧面垂直,其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3°。 6.2.5 过滤器端面及侧板平面度应不大于1.6mm;两端面平行度偏差应不大于1.6mm。 6.2.6 有隔板过滤器滤芯的分隔板应平行于框架中心线,分隔板与中心线倾斜偏差应不大于6mm,且 不应发生突变性偏差。滤料的褶纹和分隔板应垂直于框架的上下端板,从任一褶或分隔板的一端引一 铅垂线,该褶或分隔板另一端偏离铅垂线应不大于9mm。褶纹和分隔板不应弯曲,从任一褶或分隔板 两端连一直线,弯曲造成的偏离应不大于6mm。 6.2.7 无隔板过滤器滤芯相邻褶幅高度偏差应不大于0.5mm。300mm内分隔物的直线度偏差应不 大于1mm。分隔物应与褶痕垂直,每条分隔物形成的直线与褶痕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2mm;分隔物 间距的偏差应不大于3mm。 6.3 检漏 6.3.1 高效空气过滤器出厂应逐台进行检漏试验,不应有渗漏。 6.3.2 超高效空气过滤器出厂应逐台采用扫描法进行检漏试验,不应有渗漏。 6.4 效率 过滤器效率应符合表2、表3的规定。 表2 高效空气过滤器效率 效率级别 额定风量下的效率 35 ≥99.95 40 ≥99.99 45 ≥99.995 表3 超高效空气过滤器效率 效率级别 额定风量下的计数法效率 50 ≥99.999 55 ≥99.9995 60 ≥99.9999 65 ≥99.99995 70 ≥99.99999 75 ≥99.999995 6.5 消静电 对于滤料荷电过滤器,应标称其经消静电处理后的过滤效率,实测值应不低于标称值的90%。 6.6 阻力 过滤器额定风量下的初阻力应不大于标称值的105%。 6.7 滤芯紧密度 置于滤芯上的木块位移应不大于3.2mm。 6.8 耐振动 过滤器经耐振动试验后,应符合6.1~6.5的规定。 6.9 防火性能 当过滤器应用环境有防火性能要求时,过滤器整体防火性能应符合GB 8624中的相关规定。 6.10 生命周期容尘量及综合能效 需要时可进行高效过滤材料和过滤器容尘量、生命周期综合效率以及综合阻力试验,同型号过滤器 及高效过滤材料复验时,容尘量应不低于标称值的90%,综合平均效率值与标称值末位数的偏差不应 大于5,综合平均阻力应不大于标称值的110%。 7 试验方法 7.1 外观 外观可采用目视检查。密封胶浸润高度应使用钢板尺检查,其分度值应不大于1mm。 7.2 尺寸偏差 7.2.1 尺寸偏差检查应在稳固、平整的水平工作台上进行。 7.2.2 长度应使用钢板尺检查,其分度值应不大于1mm。 7.2.3 平面度应使用平板和塞尺检查,平板准确度应为3级,塞尺厚度范围应为0.02mm~0.50mm。 7.2.4 垂直度应使用角度规检查,其分度值应不大于0.5°。 7.3 检漏 7.3.1 高效空气过滤器检漏试验可按附录B进行或参见附录C的规定,基准方法为附录B所规定方 法。超高效空气过滤器检漏试验应使用附录B规定的计数扫描法。 7.3.2 扫描检漏试验发现的局部渗漏缺陷可进行修复,应符合5.2.5的规定,在修补完成且密封胶充分 固化后,应对过滤器再次进行检漏试验。 7.4 效率 7.4.1 在效率试验前,应对过滤器在额定风量下进行空吹,直至过滤器自身散发颗粒物对效率试验的 影响已消除。 7.4.2 高效空气过滤器额定风量下的效率应按GB/T 6165规定的方法测定。 7.4.3 超高效空气过滤器额定风量下的效率应按GB/T 6165规定的计数法测定。 7.5 消静电 消静电试验应按附录D规定的方法进行,消静电处理后,应按7.4的要求进行效率试验,效率试验 方法应与过滤器出厂检验中标称的效率试验方法一致。 7.6 阻力 阻力试验应按GB/T 6165规定的方法进行。 7.7 滤芯紧密度 将组装好的过滤器端面向上平放在平台上。将一块102mm×152mm的木块背面粘上一块与木 块同面积、厚6.4mm的闭孔海绵氯丁橡胶,粘橡胶的面放在过滤器滤芯的中心,使152mm的一边与 滤料褶痕平行。木块正面放一个2.7kg的重物,在木块侧面中心处施加(15.7±0.9)N的力,该力平行 于过滤器端面且与滤料褶痕垂直。测量施力后木块由原来位置所产生的位移。 7.8 耐振动 满足6.1~6.5要求的过滤器,应按GB/T 4857.23规定的方法......
英文版: GB/T 13554-2020  
相关标准:GB/T 29730-2013  GB/T 29735-2013  
英文版PDF现货: GB/T 13554-2020  GB/T 13554-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