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GB/T 17377-2008'
标准编号 | GB/T 17377-2008 (GB/T17377-2008) | 中文名称 | 动植物油脂 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 | 英文名称 | Animal and vegetable fats and oils - Analysis by gas chromatography of methyl esters of fatty acids | 行业 | 国家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X14 | 国际标准分类 | 67.200.10 | 字数估计 | 10,156 | 发布日期 | 2008-11-04 | 实施日期 | 2009-01-20 | 旧标准 (被替代) | GB/T 17377-1998 | 引用标准 | GB/T 17376 | 采用标准 | ISO 5508-1990, IDT | 起草单位 | 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中粮黄海粮油工业(山东)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 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标准依据 | 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8年第18号(总第131号);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2016年第17号 | 提出机构 | 国家粮食局 | 发布机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范围 | 本标准给出了采用填充柱或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对按GB/T 17376规定方法获得的脂肪酸甲酯混合物组成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的一般性指南。本标准不适用于聚合的脂肪酸。 |
GB/T 17377-2008
Animal and vegetable fats and oils - Analysis by gas chromatography of methyl esters of fatty acids
ICS 67.200.10
X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7377-2008/ISO 5508:1990
代替GB/T 17377-1998
动植物油脂
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
(ISO 5508:1990,IDT)
2008-11-04发布
2009-01-2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5508:1990《动植物油脂 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英文版)。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对ISO 5508:1990进行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本标准是对GB/T 17377-1998《动植物油脂 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的修订。
本标准与GB/T 17377-1998的主要差异如下:
---删除了原标准的“ISO 前言”;
---将原标准的“附录A”改为本标准的“5.1.2”。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17377-1998。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中
粮黄海粮油工业(山东)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橘、夏天文、王慧芳、唐欣、徐光洪、倪芳妍、刘配莲。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7377-1998。
GB/T 17377-2008/ISO 5508:1990
动植物油脂
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采用填充柱或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对按GB/T 17376规定方法获得的脂肪酸甲酯
混合物组成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的一般性指南。
本标准不适用于聚合的脂肪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376 动植物油脂 脂肪酸甲酯制备(ISO 5509:2000,IDT)
3 试剂
3.1 载气
惰性气体(氮、氦、氩、氢等),完全干燥且氧气含量低于10mg/kg。
注1:氢气只有在采用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时作载气使用,能使分析速度加快一倍,但氢气危险,应配用安全装置。
3.2 助燃气
3.2.1 氢气(纯度99.9%),不含有机杂质。
3.2.2 空气或氧气,不含有机杂质。
3.3 参比标准物
纯脂肪酸甲酯的混合物或已知组成的油脂甲酯,其组成最好与欲分析的脂肪物质相似。
应注意防止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
4 仪器
本标准涉及到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设备,使用填充柱或毛细管柱及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任何符合
5.1.2中规定的效率和分离度的设备均适用。
4.1 气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仪由以下单元组成。
4.1.1 进样装置
可任选一种进样装置:
a) 配用填充柱,死体积尽可能最小(在这种情况下进样口应可被加热至比柱温高20℃~50℃的
温度);
b) 配用毛细管柱,在此种情况下,进样装置应特殊设计以便适用于此种柱管。可使用分流式进
样装置,也可使用非分流式进样装置。
注2:在不含少于16碳的脂肪酸时,可以使用针式进样器。
4.1.2 柱箱
柱箱应能将色谱柱的温度加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