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GB/T 17925-2024'
标准编号 | GB/T 17925-2024 (GB/T17925-2024) | 中文名称 | 气瓶对接焊缝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 英文名称 | Practice for X-ray digital radioscopic examination of cylinder weld | 行业 | 国家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J74 | 国际标准分类 | 23.020.30 | 字数估计 | 26,251 | 发布日期 | 2024-12-31 | 实施日期 | 2025-07-01 | 旧标准 (被替代) | GB/T 17925-2011 | 起草单位 | 江苏中特创业设备检测有限公司、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江苏民生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北京市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事务中心)、江苏天海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查特深冷工程系统(常州)有限公司、河南华探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立信染整机械(深圳)有限公司、浙江超亿消防装备有限公司、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技术科学研究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业上海蓝亚石化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宁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湖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台山市机械厂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 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1) | 提出机构 | 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1) | 发布机构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 17925-2024: 气瓶对接焊缝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ICS 23.020.30
CCSJ7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T 17925-2011
气瓶对接焊缝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2024-12-31发布
2025-07-01实施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布
目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符号 2
5 一般要求 3
6 检测环境与工作条件 5
7 检测时机与工件表面制备 5
8 检测技术与工艺 5
9 图像的信息标识 8
10 图像质量指标测定与要求 8
11 图像观察、处理与尺寸测定 10
12 气瓶对接接头射线检测质量分级 11
13 图像存储 11
14 检测记录与报告 11
附录A(规范性) 平板探测器曝光量-灰度响应曲线测定 12
附录B(规范性) 整条环焊缝最少透照次数 14
附录C(规范性) 基本空间分辨率的测定 17
附录D(资料性) 检测报告与记录表式 19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 17925-2011《气瓶对接焊缝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与GB/T 17925-2011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1年版的第1章);
b) 增加了“探测器基本空间分辨率”等7个术语和定义,删除了“X射线实时成像”等21个术语和
定义(见3.1~3.8,2011年版的3.1~3.21);
c) 增加了“焦点至焊缝源侧表面距离的最小限值”等14个符号,删除了“几何变形率”等6个符
号,更改了“探测器有效长度”等10个符号(见第4章,2011年版的第4章);
d) 删除了检测人员持证的要求和检测人员图像灰度级别识别能力测试的要求(2011年版的第5
章、附录A);
e) 增加了DR检测宜使用的X射线机的类型、能量范围和焦点尺寸(见5.1.1);
f) 删除了部分适用的探测器类型(见2011年版的6.1.2);
g) 增加了平板探测器阵元尺寸、曝光量-灰度线性范围的推荐值(见5.1.2);
h) 增加了图像基本空间分辨率的要求和测定方法(见5.1.6、10.4、附录C);
i) 增加了保证设备使用性能的有关措施与规定(见5.2);
j) 增加了检测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的规定(见5.3);
k) 删除了系统分辨率指标要求(见2011年版的6.2.1);
l) 更改了平板探测器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透照管电压的选用原则(见8.3,2011年版的8.1);
m) 增加了平板探测器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的曝光量参数特性(见8.4);
n) 删除了实时普查成像方式(2011年版的9.2);
o) 增加了选择焦距的基本规则(见8.6);
p) 删除了图像畸变率的要求和测试方法(见2011年版的9.5和附录D);
q) 增加了平板探测器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图像灰度的适用范围(见10.1、附录A);
r) 增加了归一化信噪比SNRN计算及测定方法(见10.3);
s) 增加了用图像灵敏度富余补偿图像基本空间分辨率不足的规定(见10.5)。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中特创业设备检测有限公司、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江苏民
生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北京市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事务中心)、江苏
天海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查特深冷工程系统(常州)有限公司、河南华探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立信染整机
械(深圳)有限公司、浙江超亿消防装备有限公司、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技术科学研究院、北京石油
化工学院、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业上海蓝亚石化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宁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湖南
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台山市机械厂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强天鹏、陈乐、李宏雷、徐维普、倪飞、张保国、盛佩军、敬和生、李亚军、谢峦峰、
徐进、张华、朱红波、李昱、胡庆贤、邱艳丽、侍吉清、马立新、彭小兰、管林群、陈溢锋、马夺。
本文件于1999年首次发布,2011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气瓶对接焊缝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制造过程中的气瓶熔化焊对接接头的平板探测器X射线数字成像(DR)检测技术、
设备、工艺和图像质量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公称厚度1.5mm~16.0mm,公称直径100mm~1200mm的钢及有色金属材料制
成的气瓶对接焊缝DR检测。
其他相近规格、尺寸、材质的气瓶,以及在用气瓶的熔化焊对接接头的DR检测可参考本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12604.11 无损检测 术语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GB/T 23901.1 无损检测 射线照相检测图像质量 第1部分:丝型像质计像质值的测定
GB/T 23901.5 无损检测 射线照相检测图像质量 第5部分:双丝型像质计图像不清晰度的
测定
NB/T 47013.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部分:通用要求
NB/T 47013.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2部分:射线检测
JB/T 7902 无损检测 线型像质计通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604.11、NB/T 47013.1和NB/T 47013.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双丝像质计直接放在探测器表面上的测定值。
3.2
图像基本空间分辨率 i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