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GB/T 18318.6-2017'
标准编号 | GB/T 18318.6-2017 (GB/T18318.6-2017) | 中文名称 | 纺织品 弯曲性能的测定 第6部分:马鞍法 | 英文名称 | Textiles -- Determination of bending behavior -- Part 6: Saddle method | 行业 | 国家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W04 | 国际标准分类 | 59.080.30 | 字数估计 | 6,669 | 发布日期 | 2017-12-29 | 实施日期 | 2018-07-01 | 起草单位 | 浙江中纺标检验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标准依据 | 国家标准公告2017年第32号 | 提出机构 |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 发布机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 18318.6-2017
Textiles--Determination of bending behavior--Part 6.Saddle method
ICS 59.080.30
W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纺织品 弯曲性能的测定
第6部分.马鞍法
2017-12-29发布
201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GB/T 18318《纺织品 弯曲性能的测定》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斜面法;
---第2部分.心形法;
---第3部分.格莱法;
---第4部分.悬臂法;
---第5部分.纯弯曲法;
---第6部分.马鞍法。
本部分为GB/T 18318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9)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中纺标检验有限公司、中纺标(深圳)检测有限公司、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
检验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胡凯、李秋艳、田媛、施峰、韩超峰、朱永峰、韩丽、陈沛。
纺织品 弯曲性能的测定
第6部分.马鞍法
1 范围
GB/T 18318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马鞍法测定织物抗弯力及反弹率的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夹持后高度大于15mm的织物。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529 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 原理
将一定尺寸的试样两端夹持到夹样器上,使试样呈半圆竖环状,对环状部分施加一定负荷,在负荷
作用下样品向下弯曲指定位移后回复,测定试样弯曲一定位移时对应的抗弯力和反弹率。
4 仪器和用具
4.1 仪器.应包括负荷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控制系统。
力值测量误差不超过±0.5%;位移测量范围至少为15mm,位移测量误差不超过±0.1mm;运行
速度50mm/min,精度为±10%。
注.传感器量程一般在2N内即可满足要求。
4.2 夹样器.夹持面应平整无损,无明显松动,握持力良好。两钳口线应高低一致,间距15mm±0.1mm,
钳口至下侧挡座的距离为5mm±0.1mm。夹钳的有效宽度至少为50mm,夹钳置于工作台上,应平稳。
4.3 用具.剪刀、镊子、裁样印章或模具。
4.4 测头.宜采用铝质材料,工艺尺寸如图1所示。
5 试样
在样品上避开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和褶皱,裁取宽50mm±0.5mm 、长60mm±0.5mm的试样
(如图2所示),经、纬(直、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