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购物车 询价
www.GB-GBT.com

[PDF] GB/T 18363-2017 - 自动发货. 英文版

标准搜索结果: 'GB/T 18363-2017'
标准号码内文价格美元第2步(购买)交付天数标准名称状态
GB/T 18363-2017 英文版 150 GB/T 18363-2017 3分钟内自动发货[PDF]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加气口 有效

基本信息
标准编号 GB/T 18363-2017 (GB/T18363-2017)
中文名称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加气口
英文名称 Filling receptacle of CNG vehicle
行业 国家标准 (推荐)
中标分类 T13
国际标准分类 43.060.40
字数估计 12,133
发布日期 2017-10-14
实施日期 2018-05-01
旧标准 (被替代) GB/T 18363-2001
起草单位 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兰天达汽车清洁燃料技术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上海星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重庆鼎辉汽车燃气系统公司、重庆中节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华大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归口单位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4)
标准依据 国家标准公告2017年第26号
提出机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8363-2017: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加气口 GB/T 18363-2017 英文名称: Filling receptacle of CNG vehicle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加气口的型式和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出厂文件。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符合GB 18047要求的汽车用压缩天然气为工作介质,公称工作压力为20MPa (本标准所述压力值均为表压),工作温度为-40℃~120℃的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加气口。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 GB 18047 车用压缩天然气 CB/T 3764 金属镀层和化学覆盖层厚度系列及质量要求 QC/T 245 压缩天然气汽车燃气系统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接口 加气口与加气枪相连接的部件。 3.2 防尘盖 防止灰尘和水进入接口的部件。 3.3 干燥空气 20MPa压力、-45℃状态下无游离水的空气。 4 型式和型号 4.1 基本结构型式:参见附录A。 4.2 单向阀距接口进口端最近距离尺寸:见附录B。 4.3 接口尺寸:见附录C。 4.4 O型密封圈尺寸:内径ϕ9.19mm±0.127mm,截面直径ϕ2.62mm±0.076mm。 5 技术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 加气口的质量和结构应符合 QC/T 245的有关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 制造。 5.1.2 单向阀距接口进口端最近距离尺寸、接口尺寸、O型密封圈尺寸应符合4.2、4.3、4.4的要求。 5.1.3 接口内应安装一只仅由压力差开启的单向阀。 5.1.4 接口内的气路通径应不小于ϕ6mm。 5.1.5 接口后直径部位允许加工扳手平面和紧固螺纹等。但这些加工尺寸不应大于后直径尺寸,也不 应影响接口的技术性能。 5.1.6 加气口应有防止水和灰尘进入接口并能防止接口损伤的防尘盖;有避免防尘盖脱开接口后丢失 的构件。 5.1.7 材料。加气口各部件采用的材料应与使用的气体介质、工作寿命、环境温度等要求相适应,接口体应采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宜用擦碰时不起火花的铜材料,其含铜量不高于70%时,硬度不低于 60HRB。 5.1.8 加气口中所有进行金属镀层和化学覆盖层处理部件的外观要求,应符合CB/T 3764中的有关 规定。 5.2 一般性能要求 5.2.1 液静压强度 加气口按6.3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液静压强度试验,在30MPa液静压力作用下,加气口承压部件 及单向阀密封处应无泄漏;在100MPa液静压力作用下,加气承压部件不得破裂。 5.2.2 气密性 加气口按6.4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气密性试验后,其承压部件及单向阀密封处应无泄漏或泄漏速 率小于20cm3/h(标准状态)。 注:标准状态为温度20℃,气压101.325kPa。下同。 5.2.3 防尘盖抗冲击载荷 防尘盖按6.5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抗冲击载荷试验后,防尘盖和接口不应有可见的撞痕和损坏。 5.2.4 单向阀耐用性单向阀按6.6规定的试验方法连续完成30000次工作循环、24h颤振和全流量冲击试验后,应满足5.2.2要求。 5.2.5 耐氧老化性 加气口非金属部件按6.7规定的试验方法经过耐氧老化试验后,不应出现变形、裂纹、变质及斑点 等现象。 5.2.6 相容性 加气口非金属材料按6.8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相容性试验后,不应出现裂纹和破碎的现象;材料体 积的膨胀率≤25%、收缩率≤1%,质量变化≤10%。 5.2.7 耐腐蚀性 5.2.7.1 对于含锌量≥15%的黄铜承压部件,按6.9.1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耐腐蚀性试验后用25倍放 大镜检查,部件上不应有裂纹产生。 5.2.7.2 加气口按6.9.2规定的试验方法完成盐雾试验后,检查其气密性,应符合5.2.2的要求。 6 试验方法 6.1 一般规定 6.1.1 试验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应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a) 试验环境温度为15℃~35℃; b) 试验介质应为清洁的干燥空气或氮气。 6.1.2 试验用仪表要求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用仪表应满足如下要求: a) 压力仪表:准确度不低于1.5级,测量量程为测量值的1.5~3倍。 b) 流量仪表:准确度不低于1.5级,测量量程为测量值的1.5~3倍。 c) 温度仪表:准确度为±0.5℃,最小分辨率不大于准确度的2倍(即1℃)。 6.2 外观检验 用目测法和测量工具对加气口进行外观检验。 6.3 液静压强度试验 6.3.1 本项试验为结构安全性试验,应在完成本试验后再进行其他项目试验。 6.3.2 耐压强度试验:从加气口出口输入液静压力30MPa,稳压时间不少于3min。 6.3.3 耐高压强度试验:从加气口出口输入液静压力100MPa,稳压时间不少于3min,试验后的试件 不应再做其他试验。 6.4 气密性试验 6.4.1 常温气密性试验 从加气口出口输入气压22MPa,再缓慢降至0MPa,在22MPa、0.5MPa和0.05MPa压力处各稳 压3min。 6.4.2 高低温气密性试验 低温试验前,用试验规定气体把加气口内的空气置换掉,试验方法见表1。 6.5 防尘盖抗冲击载荷试验 防尘盖装配在固定好的接口上,直径50mm、质量0.5kg的钢球从0.3m高处落下冲击在防尘盖 最易受损部位。 6.6 单向阀耐用性试验 除非另有规定,以下每一项试验应采用全新试件: a) 30000次工作循环试验。 加气口的进口端接通高压气源,试验压力从0MPa升至22MPa,使单向阀处于开启状态。然后, 进口端卸压至0MPa,使单向阀承受22MPa的压力并处于关闭状态,保持时间不少于2s;再将出口端 卸压为0MPa。如此反复循环,使单向阀周期性开启、闭合。开闭循环频率不高于15次/min。循环试 验总次数为30000次。 b) 24h颤振试验。 调整通过单向阀流量,使其达到最严重的颤振状态,持续24h。 c) 全流量冲击试验。 进口供气起点压力22MPa,不限制出口流量,每次冲击持续时间不少于2s,冲击结束时供气压力 应不低于16MPa,然后,泄去进口处压力,使单向阀关闭。持续进行30次冲击试验。 6.7 耐氧老化试验 加气口与天然气相接触的非金属部件,在压力为2.0MPa,温度为70℃±2℃的氧气中放置96h。 6.8 相容性试验 加气口与天然气相接触的非金属部件分别在23℃±2℃、在以下规定的介质中分别浸泡70h,当 介质为天然气时,浸泡70h后应急速降至0MPa。 a) 浸入压力为22MPa的天然气中。 b) 压缩机油:合成压缩机油(重负荷L-DAC,粘度等级150)。 6.9 耐腐蚀性 6.9.1 将保持最大工作应力状况(由机械装配和20MPa气压产生)并清除了表面油污的黄铜部件,放 入温度为35℃±2℃、容积为30L且内装有0.6L比重为0.94的含水氨水的封闭试验容器中,部件置 于氨水表面上方40mm,放置10h。 6.9.2 将加气口出口封住并以水平位置,按GB/T 10125规定的中性盐雾试验方法,进行96h的盐雾 试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项目 7.2 检验程序 应按表2规定的序号顺序和项目进行相关项目检验,每项目的试验样件不少于两件。 7.3 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前应按表2规定项目进行逐只检验。 7.4 型式检验 在下列情况之一,加气口应按表2规定的项目进行型式检验。对新设计的产品还应按5.1的要求 进行产品设计审查。 a) 新设计或设计参数、工艺、材料有重大变更时; b) 停产半年以上,重新恢复生产; c) 连续生产满一年。 7.5 试件的处理 经检验或试验合格后的试件,若检验项目会影响其使用性能或使用寿命者,不能作为合格产品 出厂。 8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8.1 标志 加气口产品应有下列永久性标志: a) 加气口型号规格; b) 制造厂名或其标志; c) 生产批号和日期。 8.2 包装 8.2.1 包装前产品应干净、完好。 8.2.2 包装袋(或盒)应能防止腐蚀性介质侵入,并能防止运输过程中损伤产品。 8.2.3 外包装上应有下列标记: a) 制造厂名; b) 产品型号和编号; c) 数量和质量; d) 出厂日期; e)......
英文版: GB/T 18363-2017  
相关标准:GB/T 18364-2017  GB/T 35348-2017  
英文版PDF现货: GB/T 18363-2017  GB/T 18363-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