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GB/T 19484.1-2013'
标准编号 | GB/T 19484.1-2013 (GB/T19484.1-2013) | 中文名称 | 800 MHz/2 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部分: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 | 英文名称 |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of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for 800MHz/2GHz cdma2000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art 1: User equipment and ancillary equipment | 行业 | 国家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L06 | 国际标准分类 | 33.100 | 字数估计 | 23,212 | 旧标准 (被替代) | GB 19484.1-2004 | 引用标准 | GB/T 6113.104-2008; GB 9254-2008; GB 17625.1-2012; GB 17625.2-2007; GB/T 17626.2-2006; GB/T 17626.3-2006; GB/T 17626.4-2008; GB/T 17626.5-2008; GB/T 17626.6-2008; GB/T 17626.8-2006; GB/T 17626.29-2006; GB/T 21437.2-2008; GB/T 22451-2008; YD/T 1483-2006; Y | 标准依据 | 国家标准公告2013年第22号 | 发布机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范围 | GB/T 19484的本部分规定了800 MHz和Z 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设备(UE)及其辅助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 包括测量方法、限值、性能判据等。本部分适用于发送和接收语音和/或数据的CDMA、CDMAIX、cdma2000和cdma2000HRPD用户端设备, 包括便携和车载使用的用户设备, 以及由交流电源供电且在固定位置使用的用户设备等。 |
GB/T 19484.1-2013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of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for 800MHz/2GHz cdma2000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Part 1: User equipment and ancillary equipment
ICS 33.100
L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 19484.1-2004
800MHz/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
动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部分: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
2013-11-12发布
2014-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800MHz/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
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部分: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
1 范围
GB/T 19484的本部分规定了800MHz和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设备
(UE)及其辅助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包括测量方法、限值、性能判据等。
本部分适用于发送和接收语音和/或数据的CDMA、CDMA1X、cdma2000和cdma2000HRPD用
户端设备,包括便携和车载使用的用户设备,以及由交流电源供电且在固定位置使用的用户设备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113.104-2008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1-4部分:无线电骚
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辅助设备 辐射骚扰
GB 9254-200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17625.1-2012 电磁兼容 限值 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GB 17625.2-2007 电磁兼容 限值 对额定电流≤16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
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29-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
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 21437.2-2008 道路车辆 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 第2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
传导
GB/T 22451-2008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通用要求
YD/T 1483-2006 无线电设备杂散发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YD/T 1484-2011 用户设备空间射频辐射功率和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
IEC 61000-4-11 电磁兼容性(EMC)-第4-11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下降、短路和电压偏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在用户设备和服务器之间提供数据接入业务收发的辅助设备。
3.1.2
前向CDMA信道 forwardCDMAchannel
基站到用户设备的通信信道。
3.1.3
反向CDMA信道 reverseCDMAchannel
用户设备到基站的通信信道。
3.1.4
该类无线通信设备的天线设计为不使用额外连接器与无线通信设备相连且天线是设备的一部分。
注:一体化天线对于设备可以是内置的或外置的。对于这类设备,天线端口和机箱端口是等同的。
3.1.5
该类无线通信设备使用连接器或波导法兰盘直接与天线相连,或通过馈入器或波导与天线相连。
注:对于这类设备,天线端口和机箱端口是分离的。
3.1.6
空闲模式 idlemode
UE收信机或收发信机的一种非工作模式。
注:在这种模式下,用户设备(UE)已加电,可提供服务,并能对建立呼叫的要求做出响应。
3.1.7
误帧率 FrameErrorRate
前向业务信道的帧差错率。
3.1.8
业务模式 trafficmode
UE已加电且与BS已建立业务链路的一种工作模式。
3.1.9
误包率 PacketErrorRate
前向业务信道的数据包差错率。
3.1.10
抛负载 loaddump
交流发电机正产生充电电流时,充电电池与交流发电机断开,而此时仍然有其他的负载与交流发电
电路相连。
3.1.11
杂散骚扰 spuriousemissions
除载频和与正常调制相关的边带以外离散频率上的骚扰。可分为传导和辐射两种。
4 试验条件
4.1 通用条件
EUT应在正常试验环境下进行试验。试验条件应记录在报告中。
当EUT具有可分离的天线时,除非在本部分中另有规定,应按正常使用时的方式装上天线进行
测试。
试验布置应尽可能的接近正常或典型的实际运行状态。
如果EUT是系统的一部分或同辅助设备相连,那么在试验时,EUT应连上最小典型配置的辅助
设备,并且与辅助设备相连的端口应被激活。
在试验中工作模式和配置应准确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如果设备有大量的端口,就应挑选足够数量的端口以确保能模拟实际情况且不同类型的端口都能
被试验。
测试前,UE应处于最大功率发射状态下,并确认其最大总辐射功率值,测试方法参照YD/T 1484,
测试结果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4.2 试验布置
在全速率发射条件下,EUT与合适的基站模拟器建立通信连接。基站模拟器应在测试环境外。
移动和手持无线电终端的抗扰度试验需要在以下两种模式下分别进行测试:
---业务模式;
---空闲模式。
当EUT建立业务模式时,需要运用环回服务选件建立连接,并满足以下条件:
---EUT以最大功率发射;
---禁止“变速率数据发射”;
---EUT处于最大数据速率传输。
EUT在空闲模式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EUT接收机设置为CDMA单一模式;
---测试系统应模拟一个基站,并且在一个载频中建立起寻呼信道(或者是快速寻呼信道或前向公
共控制信道)和广播控制信道。UE已经同步,并且能对基站的寻呼信号做出响应。UE不应
发起呼叫,重新注册或者发送信息。
应有足够措施保证抗扰RF信号不会施加到测量设备上。
4.2.1 发信机输入端试验布置
通过内部或外部信号源产生的适当的正常调制信号进入发信机输入端。外部信号源应位于试验环
境之外。
SS应保证EUT连续发射。
4.2.2 发信机输出端试验布置
SS应置于试验环境之外。
如果EUT含有外置的50Ω射频天线端口,实际使用中,此端口通常情况下通过同轴电缆连接,在
测试过程中,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通过同轴电缆从此端口馈出。
如果EUT含有外置的50Ω射频天线端口,实际使用中,此端口通常不与同轴电缆连接,或者如果
EUT不含外置的50Ω射频天线端口(如一体化天线设备),那么在测试过程中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
号应通过测试环境内的天线馈出。
测量时应避免骚扰信号对测量设备的影响。
4.2.3 收信机输入端试验布置
SS应置于试验环境之外。
提供通信链路的有用RF输入信号频率通过设置正确的UTRAARFCN来选择,除非本标准的其
他部分有特殊规定,测试时应选择工作频段的中心频率所对应的UTRAARFCN。
如果EUT含有外置的50Ω射频天线端口,此端口通常情况下通过同轴电缆连接,建立通信连接
的有用信号应通过同轴电缆从此端口馈入。
如果EUT含有外置的50Ω射频天线端口,而此端口通常不与同轴电缆连接,或者如果EUT不含
外置的50Ω射频天线端口(如一体化天线设备),那么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通过测试环境内的天
线馈入。
测量时应避免骚扰信号对测量设备的影响。
在抗扰度试验中,提供通信链路的有用RF输入信号电平应高于EUT的参考灵敏度电平40dB。
输入信号电平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在骚扰测量中,有用RF输入信号电平应不超过参考灵敏度电平15dB。输入信号电平应记录在试
验报告中。
4.2.4 收信机输出端试验布置
对于设备的语音功能,接收机的音频输出应通过一非导电的声学管连接至位于测试环境外的音频
失真分析仪或其他类似测量仪表。对于不能采用非导电的声学管的情况,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将接收
机的输出连接至音频失真分析仪或其他类似测量仪表,并应记录在测试报告中。
对于设备的非语音功能,接收机的输出信号应通过非导电的方法连接至位于测试环境外的测试设
备。如果接收机有接收机输出连接器或端口,那么应像EUT的正常操作那样连接上线缆,连接至位于
测试环境外的测试设备。
应采取措施尽可能的减小耦合对试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4.3 免测频段
免测频段是指不进行辐射抗扰度试验的频段。
辅助设备没有免测频段。
4.3.1 发信机免测频段
发信机免测频段为当前射频发射载频的中心频率±信道带宽的2.5倍。
4.3.2 收信机免测频段
收信机和收/发信机的接收部分的免测频段的低端频率是收信机接收频段的低端频率减去
85MHz。
收信机和收/发信机的接收部分的免测频段的高端频率是收信机接收频段的高端频率加上
85MHz。
4.4 收信机的窄带响应
收信机和收/发信机在离散频率试验过程中产生的窄带响应通过以下方法来判定。
在抗扰度试验时,必须监视其信号指标是否符合第6章的要求。窄带响应和宽带现象都可能引起
信号指标的超差。在此情况下,需作进一步判断。
因此,应当增加收信机信道带宽的频率值到最临近的信道进行测试;同样,减少相同的频率值再进
行测试。
如果收信机与第6章所述性能判据一致,则为窄带响应。
如果收信机仍然不符合第6章中的性能判据,那么有可能是由另一个窄带响应而引起的。在此情
况下,将测试频点偏置到第二相邻的两个信道,重复测试。如果仍然不符合,则为宽带现象。设备有
EMC问题,在本测试项目中失败。
窄带响应应当忽略。
4.5 连续骚扰测量条件和布置
测量应在EUT正常工作时产生最大骚扰的模式下进行。
应使所检测到的辐射连续骚扰达到最大,例如通过移动EUT的电缆等。
如图1所示,进行辐射连续骚扰测量时,通过SS建立通信连接,使EUT的发射功率最大,通过
EMC测试系统对EUT的辐射连续骚扰信号进行测量。
5.2 可以建立连续通信连接的EUT
见GB/T 22451-2008的5.2。
5.3 不能建立连续通信连接的EUT
见GB/T 22451-2008的5.3。
5.4 评估辅助设备适用的方法
见GB/T 22451-2008的5.4。
应对辅助设备连接UE的情况进行测试,以确保辅助设备和 UE联合使用时的情况能够符合本部
分的相关章节要求。
5.5 EUT的分类
见GB/T 22451-2008的5.5。
6 性能判据
6.1 总则
EUT应符合以下6.2和6.3中规定的最小性能判据。
通信连接的保持,应通过指示器来评估,该指示器可以是SS或EUT的一部分。
对辅助设备的抗扰度试验而言,如果没有单独的通过/不通过准则,那么就必须将其同发信机、收信
机或收/发信机连接到一起判定辅助设备的通过/不通过。
使用车辆电源供电的UE,还应满足本部分对车载UE的规定。
使用交流电源供电的UE,还应满足本部分对固定台的规定。
6.2 性能判据A(持续现象)
试验时,应建立并保持通信连接。
对于数字信号传输模式,按下面性能判据进行:
在9.6kbps数据传输速率下,FER在95%置信水平下不超过0.5%;
在反向速率为307.2kbps(2时隙/包)情况下,PER在95%的置信水平下不超过0.5%;
对于语音信号传输模式,对EUT,当通过一个CF为1kHz,BW为200Hz的音频BPF测量时,上
行和下行语音输出电平应至少比记录的参考电平低35dB。
试验后,EUT应正常工作,没有用户控制功能的丧失或存储数据的丢失,且保持通信连接。除了在
通信过程中确认上述性能,还应进行空闲模式下的试验,试验过程中发信机不应出现误操作。
如果EUT是一个单纯的发信机,试验还应在空闲模式下进行,EUT在试验过程中不应出现误
操作。
6.3 性能判据B(瞬态现象)
试验时,应建立并保持通信连接。
试验后,EUT应能正常工作,无用户可察觉的通信质量的降低,无用户控制功能的丧失或存储数据
的丢失,并且保持通信连接。
除了在通信过程中确认上述性能,还应进行空闲模式下的试验,发信机不应出现误操作。
如果EUT是一个单纯的发信机,试验应在空闲模式下进行,EUT在试验过程中不应出现误操作。
试验按GB/T 17626.4-2008进行,对具有长于3m的电缆或与AC电源相连的发信机、收信机、
收发信机及其辅助设备,要满足下列要求。
a) 信号/通信/控制端口的试验电平为开路电压0.5kV;
b) DC电源输入端口的试验电平为开路电压1kV;
c) AC电源输入端口的试验电平为开路电压1kV。
9.3.2 性能判据
6.3的性能判据B适用于本条款。
9.4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9.4.1 试验方法和等级
试验按GB/T 17626.5-2008进行。同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对于AC电源端口试验电平应为2kV(线对地)、1kV(线对线)。
b) 对于直接与室外电缆连接的电信端口,试验电平应为1kV(线对地),但如果EUT是电信中心
设备试验电平应为0.5kV(线对地);对于与室内电缆相连并且连接电缆长度大于10m的电
信端口,试验电平应为0.5kV(线对地)。
c) 对于DC电源线上的试验电平应为1kV(线对地)、0.5kV(线对线)。
d) 试验脉冲波形为1.2/50μs。
9.4.2 性能判据
6.3的性能判据B适用于本条款。
9.5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9.5.1 试验方法和等级
本测试项目适用于固定、车载及其辅助设备的交流电源输入/输出端口,如果它们的信号/电信/控
制端口和/DC电源端口的连接电缆超过3m,也应进行本试验项目。
试验按GB/T 17626.6-2008进行,且应满足下列要求:
a) 测试优先选择CDN直接注入法,如果直接注入法不适用则采用钳注入法(电磁钳或电流钳);
b) 试验信号由1kHz的音频信号进行80%的幅度调制;
c) 在150kHz~80MHz频率范围,频率增加的步长不超过前一频率的1%;
d) 试验电平为3Vrms;
9.5.2 性能判据
6.2的性能判据A适用于本条款。
9.6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9.6.1 试验方法和等级
本试验项目适用于带有对磁场敏感装置的EUT。试验方法见GB/T 17626.8-2008。试验等级为
3A/m。
9.6.2 性能判据
6.2的性能判据A适用于本条款。
9.7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9.7.1 试验方法
9.7.1.1 交流电源试验方法和等级
试验方法见IEC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