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购物车 询价
www.GB-GBT.com

[PDF] GB/T 19981.2-2014 - 自动发货. 英文版

标准搜索结果: 'GB/T 19981.2-2014'
标准号码内文价格美元第2步(购买)交付天数标准名称状态
GB/T 19981.2-2014 英文版 85 GB/T 19981.2-2014 3分钟内自动发货[PDF] 纺织品 织物和服装的专业维护、干洗和湿洗 第2部分:使用四氯乙烯干洗和整烫时性能试验的程序 有效

基本信息
标准编号 GB/T 19981.2-2014 (GB/T19981.2-2014)
中文名称 纺织品 织物和服装的专业维护、干洗和湿洗 第2部分:使用四氯乙烯干洗和整烫时性能试验的程序
英文名称 Textiles. Professional care, drycleaning and wetcleaning of fabrics and garments. Part 2: Procedure for testing performance when drycleaning and finishing using tetrachloroethene
行业 国家标准 (推荐)
中标分类 W04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30
字数估计 10,161
发布日期 2014/12/31
实施日期 2015/8/1
旧标准 (被替代) GB/T 19981.2-2005
引用标准 GB/T 6529; GB/T 19981.1
采用标准 ISO 3175-2-2010, MOD
起草单位 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归口单位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
标准依据 国家标准公告2014年第33号
提出机构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范围 GB/T 19981的本部分规定了使用商用干洗机和四氯乙烯(过氯乙烯)对织物和服装进行干洗的程序。包括普通材料的干洗程序、敏感材料和特敏材料的干洗程序。

GB/T 19981.2-2014 ICS 59.080.30 W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T 19981.2-2005 纺织品 织物和服装的专业 维护、干洗和湿洗 第2部分:使用四氯乙烯干洗和整烫时性能试验的程序 (ISO 3175-2:2010,MOD) 2014-12-31发布 2015-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GB/T 19981《纺织品 织物和服装的专业维护、干洗和湿洗》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清洗和整烫后性能的评价; ---第2部分:使用四氯乙烯干洗和整烫时性能试验的程序; ---第3部分:使用烃类溶剂干洗和整烫时性能试验的程序; ---第4部分:使用模拟湿清洗时性能试验的程序。 本部分为GB/T 19981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 19981.2-2005《纺织品 织物和服装的专业维护、干洗和湿洗 第2部分:使用 四氯乙烯干洗和整烫时性能试验的程序》,与GB/T 19981.2-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了范围中注释的内容,将其并入引言; ---将文中的“正常材料”修改为“普通材料”; ---删除了4.2中对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的解释; ---将5.1中“旋转频率”修改为“滚筒速率”; ---将7.3中的“涤纶缝纫线”修改为“白色涤纶缝纫线”; ---修改了8.1.7烘干后对转动中的载荷吹室温空气的最少时间; ---修改了8.1.9轻薄服装抽真空时间; ---增加了8.2中对山羊绒的脱液时间要求。 本部分采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 3175-2:2010《纺织品 织物和服装的专业维护、干洗和湿洗 第2部分:使用四氯乙烯清洗和整烫时性能试验的程序》(英文版)。本部分与ISO 3175-2:2010相 比,主要差异如下: ---删除了范围中注释的内容,将其并入引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国际标准替换为相应的国家标准; ---将7.3中的“涤纶缝纫线”修改为“白色涤纶缝纫线”。 本部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市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一站、温州市大荣纺 织仪器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健春、张岩峰、张孟胜。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9981.2-2005。 引 言 干洗是一种在有机溶剂中对纺织品进行清洗的过程,它可以溶解纺织品上油、脂和分散性粒子状污 垢,而基本上不会产生水洗或湿清洗中的溶胀和起皱。为更好地去除尘土和污渍,可在溶剂中加入少量 水和表面活性剂。对于某些对水敏感的制品,最好直接使用溶剂干洗而不要使用兑水溶剂。实际中经 常使用表面活性剂可以帮助去除污渍和防止颜色变化,但需注意表面活性剂配方中或多或少都含有 水分。 正常情况下,干洗后要进行恢复性整烫。大部分情况下,这些整烫是某种形式的蒸汽整烫和(或)热 压整烫。 许多纺织品和服装的性能会因进行干洗、蒸汽和(或)热压等整烫而发生渐进性的改变。某种情况 下,一次干洗和整烫引起制品尺寸和其他变化可能非常有限,但重复干洗会引起除上述以外的其他变化 并会影响其使用寿命。通常,经过3次~5次按GB/T 19981本部分规定的干洗和整烫后,大部分潜在 的变化将会显现出来。 在评价可干洗性时应考虑的性能及评定方法见GB/T 19981.1《纺织品 织物和服装的专业维护、 干洗和湿洗 第1部分:清洗和整烫后性能的评价》。 多种溶剂可用于干洗,但在许多国家中最常用的干洗溶剂是四氯乙烯。因此,本部分采用了四氯乙 烯作为干洗剂。 纺织品 织物和服装的专业 维护、干洗和湿洗 第2部分:使用 四氯乙烯干洗和整烫时性能试验的程序 1 范围 GB/T 19981的本部分规定了使用商用干洗机和四氯乙烯(过氯乙烯)对织物和服装进行干洗的程 序。包括普通材料的干洗程序、敏感材料和特敏材料的干洗程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529 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 6529-2008,ISO 139:2005,MOD) GB/T 19981.1 纺织品 织物和服装的专业维护、干洗和湿洗 第1部分:清洗和整烫后性能的 评价(GB/T 19981.1-2014,ISO 3175-1:2010,MOD)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材料 material 服装、组件或织物。 3.2 由制品中的所有部件,以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方式组合而成的试样。 3.3 普通材料 normalmaterial 能承受 GB/T 19981的本部分规定的常规干洗而不变性的材料。 3.4 敏感材料 sensitivematerial 需要对机械作用,和(或)烘干温度,和(或)加水等因素进行限制的材料。 例如,聚丙烯腈纤维制品、丝绸和绉布。 3.5 需要大幅度降低机械作用,和(或)大幅度降低烘干温度,和(或)不能加水的材料。 例如,聚氯乙烯(PVC)纤维制品、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制品、花式粗呢、山羊绒制品等。 注:在认真考虑了引言中关于干洗渐进变化的说明后,对于使用表1中普通材料和敏感材料的干洗程序具有满意 表现的纺织制品,可以分别使用GB/T 8685中规定的符号 和 进行标识。目前没有用于特敏材料的维护标 签符号,所需信息还只能以文字表述。 4 溶剂 4.1 干洗用四氯乙烯(Cl2C􀪅􀪅CCl2),经蒸馏。 4.2 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为避免发泡,应使用经过重新蒸馏的清洁溶剂,不要将蒸馏器装得太满。 5 设备 安全警示:使用商用干洗设备时,需遵守国家的法规和常用安全规则。 5.1 干洗机 使用四氯乙烯为溶剂的可逆转、滚筒型、全封闭商用干洗机。滚筒直径不小于600mm,不超过 1080mm。深度不小于300mm,装有3个~4个提升片。回转速度,在干洗时应使g-系数在0.5~0.8 之间,脱液时g-系数在60~120之间。 注:g-系数按照式(1)计算。 g=5.6n2d×10-7 (1) 式中: n---滚筒速率,单位为转每分钟(r/min); d---滚筒直径,单位为毫米(mm)。 5.1.1 干洗机应具有按需控制溶剂温度和空气温度的装置(见表1)。 表1 干 洗 程 序 程序 载荷量a/ (kg/m3) 溶 剂 温度/℃ 山梨糖醇酐 单油酸酯 量b/(g/L) 加水 量c/% 干洗周期/min 洗涤d 中间 脱液e 冲洗f 最后 脱液f 烘干温度g/℃ 进 出 烘干除味 时间h/min 普通材料 50±2 30±3 1+2 2 15 2 5 3 80±3 60±3 5 敏感材料 33±2 30±3 1 0 10 2 3 2 60±3 50±3 5 特敏材料 33±2 30±3 1 0 5 2 3 2 50±3 40±3 5 a 见8.1.1。 b 见8.1.2。 c 见8.1.3。 d 见8.1.4。 e 见8.1.5。 f 见8.1.6。 g 干洗机设定到进口控制或出口控制。 h 见8.1.7。 5.1.2 干洗机应具有能将乳液(见8.1.3)缓慢加注至溶剂液面下笼和滚筒之间的溶剂中的合适装置。 5.1.3 干洗机应装备有能够测定干洗时溶剂温度、烘干时进口和出口空气温度的装置,测量精度为±2℃。 5.2 整烫设备 5.2.1 熨斗,质量约为1.5kg,具有一个150cm2~200cm2 的平面。 5.2.2 蒸汽压烫机,有两个烫板,一个固定,另一个可移动,每个烫板应有一个约3500cm2 的表面。导 入烫板的蒸汽应在约500kPa的压力下释放。由烫板施加的压力约为350kPa。 5.2.3 蒸汽烫台,形状和大小适合于试样大小。蒸汽以大约500kPa的压力释放。 5.2.4 人体蒸汽烫模,形状与服装相同或不同。蒸汽以大约500kPa的压力释放。 5.2.5 蒸汽整烫柜,形状与服装相适合。蒸汽以大约500kPa的压力释放。 5.3 陪试物 若干块白色或淡色的清洁布片。以质量计约80%的陪试物为羊毛布片,20%为棉布片。每块布片 为两层,沿布边缝合,布片形状为(300±30)mm的正方形。 注:如果协议使用其他纤维成分的陪试物,需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6 调湿 试样和陪试物应在GB/T 6529中规定的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中至少调湿16h。试样从 调湿大气中取出后应立即进行试验,否则应将其放入密闭塑料袋中并在30min内试验。 7 试样 7.1 服装应以整件进行试验。 7.2 组合试样(见3.2)。 7.3 织物应裁成试验片,尺寸最好不小于500mm×500mm。沿四边用白色涤纶线缝合,以避免脱散。 7.4 如果要求按照GB/T 19981.1进行评价,至少需要两个相同的试样(一个作为原样,另一个用于试 验)。 因为可选择的处理程序具有不同敏感性,可能需要反复试验,建议取足量的试样,以备全部试验的需要。 8 程序 注:根据纺织制品的性能(见8.2中的示例)选择试验程序(普通、敏感或特敏),同时也应考虑制品的最终用途,因为 最终用途影响沾污的类型和程度。通常,处理越温和,干洗效果越差。局部沾污和污渍的去除不在本部分的范 围内。 8.1 普通材料的干洗程序 8.1.1 根据滚筒容积计算干洗载荷的全部质量,精确至0.1%。普通材料的载荷量为(50±2)kg/m3,敏 感和特敏材料为(33±2)kg/m3。除单个试样(织物、组合试样或服装)的质量超过载荷的10%外,试样 质量不得超过载荷的10%,使用陪试物补齐载荷量。 8.1.2 将调湿后的载荷放入干洗机内。向机内注入经蒸馏的四氯乙烯(见4.1)和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 溶液(见4.2),使每升溶液中含有1g的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根据笼内乳液容积计算出的浴比为(5.5±0.5)L/kg。 溶剂的温度在整个清洗过程中均为(30±3)℃。 8.1.3 配制新乳液,按每千克载荷10mL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和30mL四氯乙烯,将两种溶剂混合, 然后边搅拌边加入20mL水。加水量相当于载荷质量的2%。 如果不允许溶剂和水在机器外混合,可以将溶剂和水直接加注至干洗机内。应预先采取措施,保证 各成分在载荷中均匀分布。对任何偏离标准程序的宜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在过滤回路关闭的状态下将干洗机接通电源,在滚筒进口关闭后2min,缓慢地将乳液注入至溶剂 液面之下、笼和滚筒之间的干洗机内,加注时间为(30±5)s。 8.1.4 开动机器,干洗15min,试验期间不得使用过滤回路。 8.1.5 排空溶剂,离心脱去载荷内的溶剂,时间为2min(包括至少1min的满速脱液)。 8.1.6 注入与8.1.2等量的纯净干洗溶剂,冲洗5min。排出溶剂,再次脱液3min(包括至少2min的满速脱液)。 8.1.7 在机器内烘干载荷,烘干时间应恰当。宜使用溶剂干燥自动控制。烘干后,对转动中的载荷吹室温空气至少5min。 8.1.8 立即从干洗机中取出试样,服装单独挂在晾衣架上,织物铺在平台上,在进行整烫前,至少放置30min。 8.1.9 从下述方法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整烫,记录整烫条件。 方法A:不需要整烫。 方法B:使用熨斗压烫。 方法C:使用蒸汽压烫。 方法D:蒸汽烫台上喷蒸汽。 方法E:人体蒸汽烫模或柜式整体蒸烫。 方法F:没有合适的整烫方法,报告尝试的方法、条件及不适合的原因。 记录扣除了蒸汽开关、计时机构反应延迟的实际喷蒸汽时间。 干洗后整烫的目的是使织物、服装再次使用前回复到最初的状态,整烫程度和整烫方法应与它们的性质和回复要求相适应。 注:方法C和方法D的喷蒸汽、抽真空时间是不同的。如对轻薄服装喷蒸汽(2±1)s、抽真空(5±1)s。对厚重服装 喷蒸汽 (4±1)s、抽真空(8±1)s。方法C须从顶部喷蒸汽时才与实际压烫相符。达到良好的整烫效果可能需 要将方法E与方法B或方法C联用。 8.2 敏感材料和特敏材料的干洗程序 按8.1规定的方法进行,但选用的参数应比表1中普通材料的水平低。 示例: ---腈纶制品对温度敏感,其烘干入口温度应降至60℃,出口温度降至50℃。其余参数与普通材料相同。 ---山羊绒制品对机械作用和水非常敏感,因此,干洗机加载量应降低至普通材料的66%,不使用水,减少干洗周期时间, 洗涤5min,冲洗3min,最后的脱液2min,也......
英文版: GB/T 19981.2-2014  
相关标准:GB/T 19981.1-2014  GB/T 19977-2014  GB/T 11047.3-2024  
英文版PDF现货: GB/T 19981.2-2014  GB/T 19981.2-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