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GB/T 20234.1-2015'
标准编号 | GB/T 20234.1-2015 (GB/T20234.1-2015) | 中文名称 |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英文名称 | Connection set for conductive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行业 | 国家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T35 | 国际标准分类 | 43.040.99 | 字数估计 | 16,128 | 发布日期 | 2015-12-28 | 实施日期 | 2016-01-01 | 旧标准 (被替代) | GB/T 20234.1-2011 | 引用标准 | GB 1002; GB 2099.1; GB/T 3956; GB 4208; GB/T 5013.4; GB/T 5023.1; GB/T 5023.2; GB/T 5023.3; GB/T 5023.4; GB/T 5023.5; GB/T 5023.6; GB/T 5023.7; GB/T 11918.1-2014; GB/T 18487.1; GB/T 19596 | 采用标准 | IEC 62196-1-2014, NEQ | 起草单位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 归口单位 |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标准依据 | 国家标准公告2015年第40号 | 提出机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发布机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范围 | GB/T 20234的本部分规定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部分适用于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用的充电连接装置, 其交流额定电压不超过690 V, 频率50 Hz, 额定电流不超过250 A;直流额定电压不超过1000 V, 额定电流不超过400 A。如果充电连接装置的供电接口使用了符合GB 2099.1和GB 1002的标准化插头插座, 则本部分不适用于这些插头插座。 |
GB/T 20234.1-2015
Connection set for conductive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ICS 43.040.99
T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T 20234.1-2011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
2015-12-28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GB/T 20234《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
---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
本部分为GB/T 20234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 20234.1-201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与
GB/T 20234.1-201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额定工作电压(优选值)1000V(DC)以及额定工作电流(优选值)10A(AC)、80A
(DC)和200A(DC),对应修改相关章节(见第5章和第7章);
---删除了额定工作电流超过16A(不含16A)的充电连接装置应具备控制导引电路的要求
(见2011年版的6.1.5);
---修改了供电接口和车辆接口的防护要求(见6.2.1和6.9.1);
---明确了直流充电接口的车辆插头上应安装电子锁止装置(见6.3.3);
---删除了额定电流大于250A的端子应使用不可拆线方式的要求(见2011年版的6.7.2);
---修改了试验方法中部分测试参数(见表2、表3、表4、表5、表6和表7)。
本部分参考了IEC 62196-1:2014《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 第1部
分:通用要求》,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制定。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
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电网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
中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南京南瑞集团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
院、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
任公司、苏州智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志新、蔡军、倪峰、周荣、孟祥峰、刘永东、黄炘、刘波、严辉、王洪军、邵浙海、
吕国伟、徐枭、刘嘉梁、陆珂伟、刘强、李志刚、彭博、周光荣、董新生、马建伟、白健。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20234-2006、GB/T 20234.1-2011。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
1 范围
GB/T 20234的本部分规定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部分适用于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用的充电连接装置,其:
---交流额定电压不超过690V,频率50Hz,额定电流不超过250A;
---直流额定电压不超过1000V,额定电流不超过400A。
如果充电连接装置的供电接口使用了符合GB 2099.1和GB 1002的标准化插头插座,则本部分不
适用于这些插头插座。
注:本部分中的车辆是指可外接充电的电动汽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002 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 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
GB 2099.1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3956 电缆的导体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5013.4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第4部分:软线和软电缆
GB/T 5023(所有部分)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GB/T 11918.1-2014 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18487.1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19596 电动汽车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596、GB/T 18487.1和GB/T 11918.1-20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动汽车充电时,连接电动汽车和电动汽车供电设备的组件,除电缆外,还可能包括供电接口、车辆
接口、缆上控制保护装置和帽盖等部件。充电连接装置示意图见图1。
注:本部分所指的充电连接装置所适用的充电模式和连接方式参见附录A。
图1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示意图
3.2
充电接口 chargingcoupler
充电连接装置中,除电缆、缆上控制保护装置(如果有)之外的部件,包括供电接口和车辆接口。
3.3
供电接口 plugandsocket-outlet
能将电缆连接到电源或电动汽车供电设备的器件,由供电插头和供电插座组成。对应于
GB/T 11918.1-2014中的插头和插座。
3.3.1
供电插座 socket-outlet
插座 socket-outlet
供电接口中和电源供电线缆或供电设备连接在一起且固定安装的部分。对应于GB/T 11918.1-
2014中的插座。
3.3.2
供电插头 plug
插头 plug
供电接口中和充电线缆连接且可以移动的部分。对应于GB/T 11918.1-2014中的插头。
3.4
车辆接口 vehiclecoupler
车辆耦合器 vehiclecoupler
能将电缆连接到电动汽车的器件,由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组成。对应于GB/T 11918.1-2014中
的器具耦合器。
3.4.1
车辆插座 vehicleinlet
车辆输入插座 vehicleinlet
车辆接口中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上,并通过电缆和车载充电机或车载动力蓄电池相互连接的部分。
对应于GB/T 11918.1-2014中的器具输入插座。
3.4.2
车辆插头 vehicleconnector
车辆连接器 vehicleconnector
车辆接口中和充电线缆连接且可以移动的部分。对应于GB/T 11918.1-2014中的连接器。
3.5
集成在充电模式2的线缆组件中,具备控制功能和安全功能的装置。
注:缆上控制保护装置位于可拆卸电缆组件或非固定安装部分的插头中。
4 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 安[培]
V 伏[特]
Hz 赫[兹]
~或AC 交流电
或DC 直流电
L1、L2、L3 交流电源相线
N 中线
保护接地(PE)
DC+ 直流电源正或电池正极
DC- 直流电源负或电池负极
CP 控制导引
CC 充电连接确认
S+ 充电通信1
S- 充电通信2
A+ 低压辅助电源正(如:12V+)
A- 低压辅助电源负(如:12V-)
5 充电连接装置的额定值
5.1 额定电压(优选值)
250V(AC)
440V(AC)
400V(DC)
750V(DC)
0V~30V(DC)(用于信号、控制或低压辅助电源)
5.2 额定电流(优选值)
10A(AC)
16A(AC)
32A(AC)
125A(AC)
250A(AC)
125A(DC)
200A(DC)
400A(DC)
2A(DC)(只用于信号或控制)
20A(DC)(只用于低压辅助电源)
6 要求
6.1 一般要求
6.1.1 充电连接装置在正常使用时应性能可靠,对使用者和周围环境没有危害。
6.1.2 充电连接装置的使用环境温度为-30℃~+50℃。
6.1.3 充电连接装置易触及的表面应无毛刺、飞边及类似尖锐边缘。
6.1.4 供电插头、供电插座、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的外壳上应标有制造商的名称或商标、产品型号、额
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等信息。
6.1.5 采用连接方式B时,供电接口和车辆接口应有清晰可见的不同标识以进行区分。
6.2 结构要求
6.2.1 供电插头、供电插座、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应有配属的防护装置,以确保插头和插座未插合时满
足6.9的要求。该防护装置可以为独立的保护盖,也可以和供电设备或电动汽车集成在一起。
6.2.2 供电插头、供电插座、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应包括接地端子和触头,且在连接和断开过程中,接
地触头应最先接通和最后断开。
6.2.3 供电插头和车辆插头的外壳应将端子和充电电缆的端部完全封闭。
6.2.4 供电插头和车辆插头的部件(如端子、插销、壳体等)应可靠固定,正常使用时不应松脱,且不使
用工具时应不能从供电插头或车辆插头上拆卸。
6.2.5 充电接口应保证使用者不能改变接地触头或者中性触头(如果有)的位置。
6.2.6 供电插头和供电插座之间,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之间应按唯一的相对位置进行插合,从而避免
由于误插入引起插头和插座中不同功能的插销和插套的导电部分接触。
6.2.7 供电插头和车辆插头的电缆入口应便于电缆导管或电缆保护层进入,并给电缆提供完善的机械
保护。
6.2.8 绝缘衬垫、绝缘隔层及类似部件等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应固定到外壳或本体中,且应
做到:
---如果不将其严重损坏,则无法拆除,或
---设计成无法将其置于不正确的位置。
6.3 锁止装置
6.3.1 充电接口应有锁止功能,用于防止充电过程中的意外断开。
6.3.2 在锁止状态下,施加200N的拔出外力时,连接不应断开,且锁止装置不得损坏。
6.3.3 对于直流充电的车辆接口,应在车辆插头上安装电子锁止装置,防止车辆接口带载分断。
6.4 插拔力
供电插头插入和拔出供电插座、车辆插头插入和拔出车辆插座的全过程的力均应满足:
---对于交流充电接口,小于100N;
---对于直流充电接口,小于140N。
充电接口可以使用助力装置,如果使用助力装置,则进行插入和拔出操作时,助力装置的操作力应
满足上述条件。
6.5 防触电保护
6.5.1 供电插头、供电插座、车辆插头、车辆插座的防触电保护应满足GB/T 11918.1-2014中第9章
的要求。
注: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的中性端子和控制导引端子视作带电部件,信号传输触点和接地端子不视为带电部件。
6.5.2 当插入供电插头或车辆插头时:
---接地端子应最先连接;
---控制导引端子应晚于相线端子及中性端子连接。
6.5.3 当拔出供电插头或车辆插头时:
---接地端子应最后断开;
---控制导引端子应先于相线端子及中性端子断开。
6.6 接地措施
6.6.1 电动汽车充电连接装置的接地保护应满足GB/T 11918.1-2014中第10章的要求。
6.6.2 电动汽车充电连接装置的接地保护按照7.6进行短时耐大电流测试,接地电路中的部件不应熔
化、断开或破损。
6.6.3 和接地端子相连的导线用绿-黄双色予以标识。接地导线和中线(如果有)的横截面积至少应等
于相线导线横截面积,或者满足表2的要求。
6.7 端子
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的端子应满足GB/T 11918.1-2014中第11章的要求。
6.8 橡胶和热塑性材料的耐老化
电动汽车充电接口中所采用的橡胶和热塑性材料的耐老化性能应满足GB/T 11918.1-2014中第
13章的要求。
6.9 防护等级
6.9.1 在与配属的保护装置连接后,供电插头、供电插座、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的防护等级应分别达
到IP54。
6.9.2 供电插头和供电插座、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插合后,其防护等级应分别达到IP55。
6.10 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
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的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应满足GB/T 11918.1-2014中第19章的要求。
6.11 分断能力
6.11.1 对于有控制导引且在其正常工作时能避免带载分断的充电接口,按照7.11进行试验期间,不得
有引起着火或触电的危险;试验结束后,不要求充电接口保持原有功能。
6.11.2 对于没有控制导引功能或者控制导引电路不能避免带载分断的充电连接装置,按照7.11进行
试验,试验结束后,试样不应出现不利于继续使用的损坏。
6.12 使用寿命(正常操作)
供电插头和供电插座、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按7.12进行插拔寿命试验。试验结束后,应满足:
---附件或锁止装置应能继续使用;
---无外壳或隔板的劣化;
---插销上的绝缘帽无松脱;
---无电气连接或机械连接松脱;
---无密封胶渗漏;
---保持触点之间信号传输的连续性;
---介电强度性能复试满足6.10的相关要求。
6.13 表面温度和端子温升
充电连接装置按照7.13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应满足如下要求:
a) 供电插头和车辆插头的抓握部位,其允许的最高温度不应超过:
---金属部件50℃;
---非金属部件60℃。
b) 供电插头和车辆插头可以接触的非抓握部位允许温度不应超过:
---金属部件60℃;
---非金属部件85℃。
c) 端子的温升不超过50K。
6.14 电缆及其连接
充电连接装置的电缆及其连接应满足GB/T 11918.1-2014中第23章的要求,部分试验方法及线
缆位移的要求见7.14。
6.15 机械强度
充电连接装置的机械强度应满足GB/T 11918.1-2014中第24章的要求。
6.16 螺钉、载流部件和连接
充电接口的螺钉、载流部件和连接应满足GB/T 11918.1-2014中第25章的要求。
6.17 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穿透密封胶距离
充电接口的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穿透密封胶距离应满足 GB/T 11918.1-2014中第26章的
要求。
6.18 耐热、耐燃和耐电痕化
充电接口的耐热、耐燃和耐电痕化应满足GB/T 11918.1-2014中第27章的要求。
6.19 耐腐蚀与防锈
充电接口的耐腐蚀和防锈应满足GB/T 11918.1-2014中第28章的要求。
6.20 限制短路电流耐受试验
充电接口的限制短路和电流耐受试验应满足GB/T 11918.1-2014中第29章的要求。
6.21 车辆碾压
供电插头和车辆插头,按照7.21的方法进行车辆碾压试验后,不应出现如下现象:
---防护等级不满足6.9的要求;
---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穿透密封胶距离不满足6.17的要求;
---其他可能会增加着火或电击事件的可能性的损坏迹象;
---不能满足6.10的介电强度要求。
7 试验方法
7.1 一般规定
7.1.1 试样应以(20±5)℃的环境温度,按交货状态下进行试验,除非另有规定。
7.1.2 所有测试仪表、设备应具有足够的精度,其精度应高于被测指标精度至少一个数量级或误差小
于被测参数允许误差的三分之一。
7.1.3 本部分规定的试验均为型式试验,如果充电连接装置的一部分已经在某一给定严酷程度的试验
中合格,且有关型式试验的严酷程度没有超过已进行的试验,则不再重复这些型式试验。
7.1.4 试验应按本部分试验项目的顺序进行。
7.1.5 应采用3个试样进行全部试验,但必要时,需用附加试样进行7.19的试验。
7.1.6 当试验需要用导线进行时,所用导线采用制造商提供的导线,或者采用满足GB/T 5023(所有部
分)、GB/T 3956或GB/T 5013.4的铜导线。
7.2 外观和结构
通过观察和手动试验对充电连接装置的外观和结构进行检查。
7.3 锁止装置
插合供电插头和供电插座、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并施加200N的拔出外力,检验锁止装置的功能。
7.4 插拔力
通过仪器(如弹簧秤、砝码等)测试供电插头和供电插座、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之间插拔力。
7.5 防触电保护
参照GB/T 11918.1-2014中第9章进行试验。
注:本部分车辆插头的插销和车辆插座的插套与GB/T 11918的型式可以不同。
7.6 接地措施
7.6.1 按照GB/T 11918.1-2014中第10章进行试验。
7.6.2 按照如下步骤进行短时耐大电流试验:
a) 模拟实际使用状态,将供电插头、供电插座、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进行安装;
b) 将长度不小于0.6m的满足表1尺寸的导线按照制造商规定的紧固条件连接到保护接地端
子:供电插座和车辆插座连接所允许最小尺寸的铜导体电缆,供电插头和车辆插头连接和额定
电流相匹配的电缆,允许直接使用已经连接好的组件;
c) 按照表1所示的电流和时间进行试验;
d) 试验结束后用欧姆表或类似设备检查接地导体间连接的连续性。
表1 接地端子短时耐大电流测试参数
充电接口额定电流
接地导体(铜)的最小尺寸
mm2
时间
测试电流
10 2.5 4 300
16、20 4 4 470
32 6 4 750
63 10 4 1180
80 10 4 1180
125 16 6 1530
200 16 6 1530
250 25 6 2450
400 35 6 3100
7.7 端子
按照GB/T 11918.1-2014中第11章进行试验,其中GB/T 11918.1-2014中的表3用本部分的
表2代替。
表2 端子应能连接的导线的横截面积
触头电流额定值
供电插头、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用电缆的
横截面积
mm2
供电插座用的电缆横截面积
mm2
非接地导线 接地导线 非接地导线 接地导线
2 0.5 - 0.5 -
10 1.0~1.5 2.5 1.0~1.5 2.5
16、20 1.0~2.5 2.5 1.5~4 4
32 2.5~6 6 2.5~10 10
63 6~16 16 6~25 25
80 10~25 25 16~35 25
125 25~70 25 35~95 50
200 70~150 25 70~185 95
250 70~150 25 70~185 95
400 240 120 300 150
7.8 橡胶和热塑性材料的耐老化
按照GB/T 11918.1-2014中第13章进行试验。
7.9 防护等级
按GB 4208的规定进行防护等级试验。
7.10 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
按照GB/T 11918.1-2014中第19章进行试验。
7.11 分断能力
按GB/T 11918.1-2014第20章的规定进行分断能力试验。对于有控制导引电路的充电接口,应
使其控制导引电路处于非工作状态,并按表3(代替GB/T 11918.1-2014的表9)的参数进行分断能力
测试。直流接口用等值的交流电流进行试验。
表3 分断能力测试参数
触头额定电流
测试电流
A(AC)
测试电压
V(AC)
cosΦ±0.05 分断循环次数
16、20 20 1.1×额定值 0.8 3
32 40 1.1×额定值 0.8 3
63 70 1.1×额定值 0.8 1
>63(直流) 额定电流 1.1×额定值 0.8 1
7.12 使用寿命(正常操作)
将固定部件(供电插座或车辆插座)固定,使活动部件(供电插头或车辆插头)往复运动,进行空载带
电(额定电压、无电流)插拔循环10000次。试验结束后,按7.10进行介电强度试验,但对于额定电压超
过50V的附件,试验电压在GB/T 11918.1-2014表8的基础上应降低500V。
注:试验设备、试样安装方式、插拔速度(率)等和7.11相同。
7.13 温升
温升试验在(25±5)℃环境温度下进行,按GB/T 11918.1-2014第22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测
试电流使用交流电,具体电流值见表4(代替GB/T 11918.1-2014的表11)。试验时,推荐使用制造商
提供的带有电缆的充电连接装置,若制造商未提供电缆,则使用表4规定的横截面积的电缆。测试时,
应在达到温度稳定状态后,读取温升数值。
注:在间隔时间不少于10min的连续3次读数的温升值低于2K,则可以认为达到了温度稳定状态。
表4 温升试验的测试电流
触头额定电流
测试电流
A(AC)
导线横截面积
mm2
供电插头、车辆插头 供电插座、车辆插座
2 2 0.5 0.5
10 13 1.5 2.5
16、20 22 2.5 4
32 42 6 10
表4(续)
触头额定电流
测试电流
A(AC)
导线横截面积
mm2
供电插头、车辆插头 供电插座、车辆插座
125
200
250
400
额定电流
16 25
25 35
50 70
150 150
150 185
240 300
7.14 电缆及其连接
按GB/T 11918.1-2014第23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部分内容用下述内容代替:
---对于不可拆线供电插头、供电插座、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应配有制造商所要求的和额定工作
值相适应的电缆,且作为电缆组件进行试验。
---经受的拉力和力矩值,以及试验后电缆的位移最大允许值见表5(代替GB/T 11918.1-2014
的表14)。电缆经受拉力试验100次,拉力每次施加1s。随即使电缆经受力矩试验1min。
表5 电缆固定件的拉力、扭矩测试值和电缆允许最大位移值
触头额定电流
拉力
扭矩
N·m
最大位移
mm
10~20 160 0.6 2
32 200 0.7 2
63 240 1.2 2
80 240 1.2 2
125 240 1.5 2
200 250 2.3 2
250 500 11.0 5
400 500 11.0 5
7.15 机械强度
充电接口按GB/T 11918.1-2014第24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其中冲击试验中摆球冲击能量、
弯曲试验中重物施加的力等具体参数分别见表6和表7(分别代替GB/T 11918.1-2014中的表15和
表16)。
表6 摆球冲击试验的冲击能量
充电接口额定电流值I
能量/J
车辆插座 供电插座
I≤32 1 1
32< I≤100 2 2
100< I≤150 3 3
150< I≤400 4 4
表7 弯曲试验重物施加的力
额定电流I
I≤20 20
20< I≤32 25
32< I≤70 50
70< I≤250 75
250< I≤400 100
7.16 螺钉、载流部件和连接
按GB/T 11918.1-2014第25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7.17 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穿透密封胶距离
按GB/T 11918.1-2014第26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7.18 耐热、耐燃和耐电痕化
按GB/T 11918.1-2014第27章规定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