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购物车 询价
www.GB-GBT.com

[PDF] GB/T 2423.16-2022 - 自动发货. 英文版

标准搜索结果: 'GB/T 2423.16-2022'
标准号码内文价格美元第2步(购买)交付天数标准名称状态
GB/T 2423.16-2022 英文版 380 GB/T 2423.16-2022 3分钟内自动发货[PDF]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J和导则:长霉 有效

基本信息
标准编号 GB/T 2423.16-2022 (GB/T2423.16-2022)
中文名称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J和导则:长霉
英文名称 Environmental testing - Part 2: Test methods - Test J and guidance: Mould growth
行业 国家标准 (推荐)
中标分类 K04
国际标准分类 19.040
字数估计 26,211
发布日期 2022-07-11
实施日期 2023-02-01
旧标准 (被替代) GB/T 2423.16-2008

GB/T 2423.16-2022: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J和导则:长霉 GB/T 2423.16-2022 英文名称: Environmental testing - Part 2: Test methods - Test J and guidance: Mould growth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T 2423.16-2008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J和导则:长霉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确定电工电子产品上长霉程度和长霉对产品性能及其他相关特性影响的试验方法。 由于长霉条件包含高相对湿度,本文件适用于在潮湿环境下贮存、运输以及使用一段时间的电工电 子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一般说明 4.1 背景材料 在一定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下,微生物可在电工电子设备表面附着并大量繁殖。这些微生物或它们 的代谢产物不仅可损坏设备本身,还可影响设备的可操作性和使用可靠性。微生物对设备的作用形式 受到两种不同过程的影响:直接作用即劣化的材料作为微生物生长的一种营养物质,以及间接作用即微 生物的代谢产物引起(设备材料和/或功能的)劣化。 控制微生物影响的首选方法是选择不利于生长的材料。同样可采取的是对于潜在易损材料和部件 进行处理或密封。另外,如果设备在其整个寿命期间,是在不太可能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中贮存 和/或使用,则不必对设备进行评估。只有在不能达到以上这些条件的情况下,通常才需要通过试验来 证明设备整机或部件的耐霉性。 本文件的试验程序和严酷等级最常用于评估完整或部分设备对由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存在而造 成的破坏性影响的抵抗能力。如果,在暴露于可能会支持微生物生长的不利温度/湿度条件下之后,设 备性能证明是至关重要的,则通常应对整个设备进行试验。 有时使用的另一种方法是仅考虑组成设备的单个材料。当主要关注的是设备的结构材料的劣化而 不是其可操作性和服务能力时,这种替代方法可能尤其适用。在这类情况下,可能需要评估单个材 料,但前提是存在关于其对微生物生长影响的抵抗力的先前证据。ISO 846:2019中的试验程序基本上 等同于本文件中规定的程序,但适用于由材料样本组成的样品。 当一些材料被埋在具有保水能力的天然土壤中时,可能表现出结构特征的明显劣化。本文件不包 括对于这类情况的评估。但是,如果需要对材料进行评估,宜采用ISO 846:2019中的方法D(土壤填埋 试验)。同样,如果有必要评估材料对生物生长的抗性,宜采用ISO 846:2019中的方法C(耐细菌作 用)。 注:对工业产品开展微生物试验的实验室宜通过GB/T 27025-2019认可,更多信息见附录F。 4.2 试验程序的选择 本文件中的试验程序需要将电工电子产品暴露于筛选的霉菌孢子试验菌株的作用下,并在促进孢 子萌发和霉菌生长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在暴露结束时,对样品通过外观检查进行劣化评估。如果 适用,对样品的质量或其他物理性质的任何变化进行评估。 本文件包含两个基本试验程序:试验方法1和试验方法2。 a) 在试验方法1中,样品在不完全营养培养基(无碳源)中接种霉菌孢子的混合悬浮液。霉菌只 能以牺牲样品为代价生长。如果样品中不含任何营养成分,则真菌不能繁殖菌丝体,并且材料 不会劣化。 b) 在试验方法2中,样品在(完全)营养液(即有碳源)中接种霉菌孢子的混合悬浮液。即使样品 不含任何营养元素,霉菌也能在样品上生长,并且其代谢产物能对材料造成破坏。样品上对生 长的任何抑制都显示出材料的真菌活性或存在杀菌处理。 4.3 指定试验程序时的注意事项 粉尘、液体、浓缩的易挥发营养物质或油脂等形式的表面污染可能沉积在组装的样品上。在贮存、 使用或运输过程中的产品由于在大气中暴露或没有保护性覆盖的情况可造成以上情况。这种表面污染 能造成真菌定植的增加,并可导致更大量的生长和更大的破坏。通过应用试验方法2能评估这种污染 的影响。 由于难以在非常大的腔室中保持必要的试验条件,大型设备可拆分若干个子单元进行试验。这将 在任何情况下使试验成本最小化,因为几个子单元的构造可能非常相似,以至于只需要对其中一个进行 试验。 测定样品抗老化性能的培养期时间以微生物降解作用变得明显为准。它不一定与设备暴露于支持 微生物生长的不利温度/湿度条件下的持续时间相关,也无需复现该暴露时间。 不管使用何种试验方法,样品通常通过喷洒接种霉菌孢子悬浮液。首选的方法是用超声雾化器,例 如用于医疗护理吸气的仪器。这种方法可以使孢子均匀分布在样品表面,从而使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 再现性。然而,如果样品的尺寸、设计或其他特性不适合喷洒接种,则可按照相关规范中的规定,通过浸 渍或涂刷的方式进行孢子悬浮液的接种。 本文件包含关于样品的试验后外观检查的指导,以及一个对霉菌生长程度分级的方法。如果试验的 目的是确定电工电子设备的可操作性退化,则需要在相关规范中规定额外的电气和/或机械检查。在这种 情况下,在整个电气和/或机械检查过程中,保持样品周围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培养条件可能是极其重要 的。此外,为了防止样品在进行任何要求的试验后,在检查之前,吸收或损失水分,可能需要受控的恢复条 件。IEC 60068-1:2013的4.4.2说明了一种样品在需要受到控制的恢复条件时可使用的方法。 5 操作者试验安全规范 本文件要求使用活的霉菌孢子并提供促进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方法1 经过28d培养以后,确定: ---外观检查确定霉菌生长程度; ---长霉引起的物理损伤; ---长霉条件下对功能和/或电性能的影响,如果相关规范中有要求。 如果相关规范要求检查功能和/或测量电性能,培养期应延长至56d。 6.2 试验方法2 用营养液对样品预处理后,进行为期28d的培养,确定: ---外观检查确定霉菌生长程度; ---长霉引起的物理损伤; ---长霉条件下对功能和/或电性能的影响,如果相关规范中有要求。 通过使用营养液来模拟污染未长霉的样品,会降低样品表面的防霉性能。如果检查功能和/或测量 电气性能,宜考虑该影响。 使用营养液就会发生长霉,如果没有长霉,宜考虑防霉剂的影响。 7 试剂和材料 7.1 菌种或孢子---供应和条件 采用下列菌种进行试验(见表1)。列出每种菌种预期的侵染性能以供参考。不管样品的性质如 何,混合悬浮液应使用所有这些菌种孢子。 菌种和冷冻干孢子应从已认可的真菌菌种保藏中心获取。将它们放在标有接种日期的容器中。 应有证明说明它们与表1或者附录E中的菌种和菌种编号一致。 菌种和冷冻干孢子应按照供应者推荐的方式以及本文件的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和贮存。应在接种容 器上标明由冷冻干孢子制备成菌种的接种日期。 7.2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7.2.1 概述 首先用无菌蒸馏水制备悬浮液,其中添加浓度为0.005%~0.01%的润湿剂。基于N-甲基牛磺酸 或二辛基硫代丁二酸钠的溶剂比较合适。润湿剂中不应含有促进或抑制霉菌生长的物质。 向各菌管缓慢加入含有润湿剂的无菌水10mL。将铂丝或者镍铬丝在火焰上烧至赤红以消毒并冷 却,用其轻轻刮菌种表面以释放出孢子。 轻轻振荡液体以使孢子分散而不分离出菌丝碎片。将悬浮液通过无菌玻璃纤维薄层或者孔径为 40μm~100μm的微过滤器过滤到一个无菌离心管。 过滤后的孢子悬浮液离心分离后,去掉上层清液。用不少于10mL的无菌蒸馏水将沉淀物再悬 浮、离心。如此清洗孢子三次。 7.2.2 试验方法1的准备 选用下列溶液稀释孢子沉淀物: ---如果有关规定要求外观检查(见6.1),用7.3中的无机盐溶液,但不含蔗糖; ---如果相关规范要求检查性能或测量电性能(见6.1),则选用无菌蒸馏水。 用显微计数法或浊度法将孢子浓度稀释到1×106/mL~2×106/mL之间。 按照相关接种规程,将相同体积的单一孢子溶液混合制备成最终孢子接种悬浮液。用无机盐溶液 配制的要在48h内使用。无菌蒸馏水配制的要求在6h内使用。 注:喷洒接种要制备100mL;浸渍或涂刷接种要制备500mL。 7.2.3 试验方法2的准备 根据7.3用营养溶液稀释孢子沉淀物,调整孢子浓度到1×106/mL~2×106/mL之间。 按照相关接种规程,将相同体积的单一孢子溶液混合制备成最终孢子接种悬浮液。孢子接种悬浮 液要求在6h内使用。 注:见7.2.2。 7.3 对照条 对照条应由白色滤纸或未经处理棉织品制成。 制备对照条的营养液应由表2的试剂在蒸馏水中的溶液组成。 8 试验设备要求 8.1 喷洒接种 宜使用医疗护理吸气用的超声雾化器,并与接种箱安全柜(按照附录B)连接。 8.2 小样品的接种 应采用带盖子的、有放置或悬挂样品及对照条装置的玻璃或者塑料容器。 容器的大小和形状要保证底部有足够敞露的水表面积,以保持容器内的相对湿度大于90%。 悬挂装置应保证放置的样品不浸在水中或溅到水滴。 容器放入试验箱中以培养样品和对照条,试验箱内整个工作空间的温度应均匀保持在28℃~ 30℃范围内。控温器运作引起的温度周期循环变化不应超过1K/h。 8.3 大样品的接种 对于8.2规定外的较大的样品,应采用合适的具有良好的密封门的湿度试验箱,以防止箱内和实验 室之间的空气交换。 整个工作空间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大于90%,不准许有冷凝水从试验箱顶部或壁上滴到样品和对照 条上。整个工作空间的温度应均匀保持在28℃~30℃范围内,控温器运作引起的温度变化不应超过 1K/h。 为了使整个工作空间达到规定的均匀的温度和湿度,可以使箱内空气强迫循环,样品表面的空气流 速不应超过1m/s。 9 严酷等级 每种试验方法的严酷等级取决于培养周期。 试验方法1---严酷等级1 28d; ---严酷等级2 56d,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 试验方法2---严酷等级 28d。 10 初始检测 应根据相关规范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电气及机械性能检测。 11 预处理 11.1 清洁处理 试样应维持接收时的状态,通常不应进行任何清洁处理。 如果相关规范有要求,样品一半用酒精或者含有洗涤剂的蒸馏水清洗,然后用不含洗涤剂的去离子 水漂洗,另一半则维持接收时的状态。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把因选材不当与表面污染引起霉菌生长区别 开来。 如果相关规范要求0级(试验方法1),宜考虑清洗样品,因为污染物的存在可能会促进长霉。 11.2 湿热贮存 在接种前,样品应在温度(29±1)℃、相对湿度90%~100%的条件下至少贮存4h。 12 条件试验 12.1 应用 12.1.1 一般说明 相关规范中使用该试验方法,应按照下面描述的方法进行。 12.1.2 试验方法1 如果相关规范要求检查性能和/或检测电气性能,则涉及以下两组样品: ---第一组 孢子悬浮液接种并培养的样品; ---第二组 依据第一组接种方法,喷涂或者是浸入无菌蒸馏水的阴性对照样品,在相同的温度和 湿度下培养,但是在无菌环境中进行。 如果相关规范不要求检查性能和/或检测电气性能,只用第一组。 12.1.3 试验方法2 涉及以下二组样品: ---第一组 孢子悬浮营养液接种并培养的样品; ---第二组 同方法1中的第二组。 注:阴性对照样品宜暴露在单独的试验箱中,并保持与接种的试样相同的条件。为了保证在阴性对照样品上不长 霉,试验箱宜使用附录D中的D.2.1给出的方法之一进行灭菌。如果阴性对照样品没有长霉,则说明本试验是 有效的。 12.2 接种 除非相关规范另有规定,应采用喷洒的方法对试样和对照条(见7.3)进行接种孢子悬浮液(见7.2)。 试样的尺寸、设计或者其他性质不适合于喷洒接种时,可以根据相关规范采用浸渍或喷涂方法进行 接种。 注:使用医疗护理吸气用的超声喷雾设备并与安全接种箱(按照附录B)连接接种时,可以使孢子悬浮液均匀的分布 在样品表面,试验结果的再现程度高。该方法是推荐的接种方法。 12.3 培养 培养条件是温度(29±1)℃、相对湿度90%~100%。装小样品的容器(见8.2)以及装大样品的容 器(见8.3)均应维持在该条件下。 接种以后,小样品和至少三个对照条应一起放在容器内,并有一定的间隔,对设定要求的相对湿度 无限制。容器应放在培养箱内。 阴性对照样品应放在与试样相似的但无菌的容器中,不放对照条。容器应放在培养箱中。 对于大样品,合适数量的对照条和样品应一起放在培养箱内。阴性对照样品应放在单独的专用的 刚刚消过毒的试验箱中(见附录D)。 容器或湿度试验箱应在下列情况下打......
英文版: GB/T 2423.16-2022  
相关标准:GB/T 2423.24-2022  GB/T 2423.18-2021  
英文版PDF现货: GB/T 2423.16-2022  GB/T 2423.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