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英文版 数据库收录: 159759 更新: 2023-09-08

GB/T 2520-2017

标准搜索结果: 'GB/T 2520-2017'
标准号码内文价格美元第2步(购买)交付天数标准名称相关标准状态
GB/T 2520-2017 英文版 145 GB/T 2520-2017 3分钟内自动发货[PDF],有增值税发票。 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 GB/T 2520-2017 有效

   
基本信息
标准编号 GB/T 2520-2017 (GB/T2520-2017)
中文名称 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
英文名称 Cold-reduced electrolytic tinplate [Steel-plate and steel-strip]
行业 国家标准 (推荐)
中标分类 H46
字数估计 26,278
发布日期 2017-09-07
实施日期 2018-06-01
旧标准 (被替代) GB/T 2520-2008
起草单位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扬子江冷轧板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首钢总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山中粤马口铁工业有限公司、江苏统一马口铁有限公司、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 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3)
提出机构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发布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520-2017: 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
GB/T 2520-2017 英文名称: Cold-reduced electrolytic tinplate [Steel-plate and steel-strip]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的分类和代号、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等。
本标准适用于公称厚度为0.14mm~0.80mm的一次冷轧以及公称厚度为0.12mm~0.36mm的
二次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以下简称“钢板及钢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2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3.4 钢铁及合金 锰含量的测定 电位滴定或可视滴定法
GB/T 223.5 钢铁 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 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 223.9 钢铁及合金 铝含量的测定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
GB/T 223.11 钢铁及合金 铬含量的测定 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GB/T 223.1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硫代硫酸钠分离-碘量法测定铜量
GB/T 223.23 钢铁及合金 镍含量的测定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GB/T 223.26 钢铁及合金 钼含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 223.29 钢铁及合金 铅含量的测定 载体沉淀-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法
GB/T 223.31 钢铁及合金 砷含量的测定 蒸馏分离-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 223.5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萃取分离-吸附催化极谱法测定镉量
GB/T 223.59 钢铁及合金 磷含量的测定 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 223.60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T 223.6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 223.64 钢铁及合金 锰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30.1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
GB/T 247 钢板和钢带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 708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728-2010 锡锭
GB/T 1838 电镀锡钢板镀锡量试验方法
GB/T 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7505 钢及钢产品 交货一般技术要求
GB/T 20066 钢和铁 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 20123 钢铁 总碳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
GB/T 20125 低合金钢 多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GB/T 20126 非合金钢 低碳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感应炉(经预加热)内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GB/T 22316 电镀锡钢板耐腐蚀性试验方法
GB/T 28290 电镀锡钢板表面铬量的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镀锡板
通过连续电镀锡作业获得的在两面镀覆锡层的冷轧低碳钢钢板或钢带。
3.2
差厚镀层电镀锡板
两面具有不同镀锡量镀层的电镀锡板。
3.3
一次冷轧
钢基板经过冷轧减薄获得要求的厚度,随后进行退火和平整。
3.4
二次冷轧
钢基板经过一次冷轧并完成退火后,再进行第二次较大压下量的冷轧减薄。
3.5
罩式退火
冷轧钢带以卷紧状态,在控制气氛中,按照设定的时间和温度周期进行退火的过程。
3.6
连续退火
冷轧钢带以展开状态,在控制气氛中,按照设定的时间和温度周期进行退火的过程。
3.7
化学钝化
电镀锡后的钢带浸入化学溶液中,在不通电的情况下进行化学钝化处理。
3.8
电化学钝化
电镀锡后的钢带浸入化学溶液中,在通电的情况下进行阴极电化学钝化处理。
3.9
低铬钝化
化学钝化处理的一种,其中表面钝化膜中铬含量的目标值应控制在1.5mg/m2 以下。
3.10
K板
具有良好耐蚀性的镀锡板,其镀锡量应不低于5.6/2.8g/m2,经过酸洗时滞值(PLV)、铁溶出值
(ISV)、锡晶粒度(TCS)、合金-锡电偶合(ATC)等四项特殊试验后,其目标值应符合下述要求:
3.11
J板
具有良好耐蚀性的镀锡板,其镀锡量应不低于5.6/2.8g/m2,经过酸洗时滞值(PLV)、铁溶出值
(ISV)、锡晶粒度(TCS)等三项特殊试验后,其目标值应符合3.10的相应要求,而合金呈现酸性镀锡法通常所具有的浅灰色。
4 分类和代号
4.1 钢板及钢带的分类及代号应符合表1的规定。
4.2 牌号及表示方法
4.2.1 普通用途的钢板及钢带,其牌号通常由原板钢种代号、调质度代号和退火方式代号构成。
4.2.2 用于制作二片拉拔罐(DI)的钢板及钢带,原板钢种只适用于D钢种。其牌号由原板钢种D、调质度代号、退火方式代号和代号DI构成。
4.2.3 用于制作盛装酸性内容物的素面(镀锡量5.6/2.8g/m2 以上)食品罐的钢板及钢带,即K板,原
板钢种通常为L钢种。其牌号通常由原板钢种L、调质度代号、退火方式代号和代号K构成。
4.2.4 用于制作盛装蘑菇等要求低铬钝化处理的食品罐的钢板及钢带,原板钢种通常为 MR钢种或L钢种。其牌号由原板钢种 MR或L、调质度代号、退火方式代号和代号LCr构成。
5 订货内容
按本标准订货的合同和订单应包括下列内容:
a) 产品名称(钢板或钢带);
b) 本标准编号;
c) 牌号;
d) 尺寸规格(厚度、宽度、长度或内径等);
e) 镀锡量代号;
f) 表面处理方式;
g) 差厚镀锡标识方法;
h) 边部形状;
i) 包装方式;
j) 用途;
k) 张数或重量。
6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6.1 尺寸
6.1.1 钢板及钢带的公称厚度小于0.50mm时,按0.01mm的倍数进级。钢板及钢带的公称厚度大于
或等于0.50mm时,按0.05mm的倍数进级。经供需双方协商同意,公称厚度也可采用其他厚度倍数
进级。
6.1.2 如要求标记轧制宽度方向,可在表示轧制宽度的数字后面加上字母 W。
6.1.3 钢卷内径可为406mm、420mm、450mm或508mm。
6.2 尺寸允许偏差
6.2.1 厚度允许偏差
钢板及钢带的厚度允许偏差应不大于公称厚度的±7%。
6.2.2 薄边
薄边是钢板及钢带沿宽度方向上厚度的变化,其特征是在靠近钢板及钢带的边缘发生厚度减薄。
距钢板及钢带两侧边部6mm处测得的厚度,与沿钢板及钢带宽度方向中间位置测得的实际厚度的偏差,应不大于中间位置测得的实际厚度的8.0%。
6.2.3 宽度允许偏差
钢板及钢带的宽度允许偏差为+3 0mm。
6.2.4 长度允许偏差
钢板的长度允许偏差为+3 0mm。
6.3 外形
6.3.1 切斜
切斜应不大于钢板宽度的0.15%。切斜为钢板宽边(宽度)向钢板纵边(长度)的垂直投影长度,如
6.3.2 镰刀弯
每任意1000mm长度上,镰刀弯应不大于1mm。
6.3.3 不平度
不平度仅适用于钢板。在钢板任意1000mm长度上的不平度应不大于3mm。
6.4 花边板的边部形状及尺寸、外形允许偏差
花边板的边部形状及尺寸、外形允许偏差应由供需双方在订货时协商决定。
6.5 其他
其他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708的规定。
6.6 钢带中的焊缝
6.6.1 每卷钢带中,任意10000m长度上的焊缝总数应不大于3个。
6.6.2 钢带中的焊缝应采用冲孔进行标记,并应附加目视可见的标识。例如在焊缝位置处插入一个软质的标签。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采用其他标识方法。
6.6.3 焊缝处的厚度应不大于钢带公称厚度的1.5倍。
6.6.4 焊缝搭接总长度a应不大于10mm,自由搭接长度b应不大于5mm。如图2所示。
7 技术要求
7.1 原板钢种类型及化学成分
7.1.1 原板钢种类型及化学成分(熔炼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
7.1.2 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也可采用其他的原板钢种和化学成分。
7.1.3 用于制作直接接触食品、药品和饮料等容器(表面含或不含有机涂层)的镀锡板的原板,应符合以下要求:杂质元素砷As含量不大于0.030%(质量分数),镉Cd和铅Pb含量的总和不大于0.0100%
(质量分数)。
7.1.4 原板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222的规定。
7.1.5 原板所用的钢采用氧气转炉或电炉冶炼,除非另有规定,冶炼方式由供方选择。
7.2 力学性能
7.2.1 钢板及钢带的调质度用洛氏硬度(HR30Tm)的值来表示。
7.2.2 一次冷轧钢板及钢带的硬度(HR30Tm)应符合表3的规定。
a 硬度为两个试样的平均值,允许其中一个试验值超出规定允许范围1个单位。
7.2.3 二次冷轧钢板及钢带的硬度(HR30Tm)应符合表4的规定。
a 硬度为两个试样的平均值,允许其中一个试验值超出规定允许范围1个单位。
7.2.4 如对二次冷轧钢板及钢带的屈服强度有要求,可在订货时协商。各调质度代号的屈服强度目标值可参考表5的规定。
7.2.5 退火方法有罩式退火法(BA)和连续退火法(CA)。对于不同的退火方式,即使钢板及钢带的HR30Tm值相等,除硬度以外的其他力学性能指标也不一定相同,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等指标。
7.3 镀锡层
7.3.1 钢板及钢带的镀锡量代号、公称镀锡量及最小平均镀锡量应符合表6的规定。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采用表6以外的镀锡量代号,但最小平均镀锡量应符合表7的规定。
7.3.2 镀锡量每面三点试验值的平均值应不小于相应面的最小平均镀锡量,镀锡量每面单点试验值应不小于相应面的最小平均镀锡量的80%。
7.3.3 最小平均镀锡量(三点)和最小镀锡量(单点)按相对于公称镀锡量的百分比(%)计算时,修约间
隔为0.05g/m2。
7.3.4 差厚镀锡钢板及钢带可采用薄面标识的方法(D)或厚面标识的方法(A)进行标识。如采用薄面标识的方法,可使用1条宽度约为2mm的连续直线,在薄镀锡面靠近钢板或钢带边部的位置进行标识,表示为在薄镀锡量代号后加字母D,例如2.8D/5.6。如采用厚面标识的方法,标识方法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表示为在厚镀锡量代号后加字母A,例如2.8/5.6A。如需对差厚镀锡板采用其他标记方法进行标记,可由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
7.3.5 用于制作直接接触食品、药品和饮料等容器(表面含或不含有机涂层)的钢板及钢带,其镀锡层中铅含量不应超过0.0100%(即100μg/g)(基于镀层的质量分数)。
7.4 表面状态
钢板及钢带的表面状态,按原板的表面特征以及镀锡后是否进行锡层软熔处理来区分。各表面状
态的特征应符合表8的规定。
7.5 表面处理方式
电镀后,钢板及钢带通常要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方式可分为化学钝化、电化学钝化、低铬钝化和不处理。无论是化学钝化还是电化学钝化,均能提高表面的抗氧化性,并改善表面的可涂漆性和可印刷性。如订货时未注明表面处理方式,则采用电化学钝化处理。
7.6 表面涂油
钢板及钢带应在镀锡层表面涂油。涂油种类可以是CSO、DOS、DOS-A、DOS-P或ATBC等。除
非协议另有规定,通常采用DOS油。
7.7 表面质量
7.7.1 镀锡层表面不应有针孔、伤痕、凹坑、皱折、锈蚀等对使用上有影响的缺陷,但轻微的夹杂、刮伤、压痕、油迹等不影响使用的缺欠则允许存在。
7.7.2 对于钢带,由于没有机会切除钢带缺陷部分,因此钢带允许带缺陷交货,但有缺陷部分的长度不应超过每卷总长度的8%。
7.8 原料锡
钢板及钢带镀锡用的原料锡应符合GB/T 728-2010中牌号为Sn99.90的规定,且铅含量的质量
分数应不大于0.0100%。
8 试验方法
8.1 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应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
8.2 厚度测量位置为距钢板及钢带两侧边部不小于10mm的任意点。
8.3 钢板及钢带的外观用目视检测。
8.4 拉伸试验应按照GB/T 228.1-2010的方法B。为了改善测量结果的再现性,试验速率推荐采用
横梁位移控制,测屈服强度采用平行长度估计的应变速率0.00083s-1。
8.5 对于硬度试验,一个试样通常测定3点。当3点的极差值(即:最大值-最小值)大于......
   
       隐私   ·  优质产品   ·  退款政策   ·  公平交易   ·  关于我们
宁德梧三商贸有限公司 (营业执照期限:2019-2049年. 纳税人识别号:91350900MA32WE2Q2X)
对公账号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 账户名称:宁德梧三商贸有限公司 | 账户号码:35050168730700000955
本公司专职于中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