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购物车 询价
www.GB-GBT.com

[PDF] GB/T 2694-2018 - 英文版

标准搜索结果: 'GB/T 2694-2018'
标准号码内文价格美元第2步(购买)交付天数标准名称状态
GB/T 2694-2018 英文版 679 GB/T 2694-2018 [PDF]天数 <=5 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 有效

基本信息
标准编号 GB/T 2694-2018 (GB/T2694-2018)
中文名称 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
英文名称 Specification of manufacturing for transmission line tower
行业 国家标准 (推荐)
中标分类 K47
国际标准分类 29.240.99
字数估计 34,356
发布日期 2018-07-13
实施日期 2019-02-01
起草单位 电力工业电力设备及线路器材质量检验测试中心、青岛汇金通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常熟风范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中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南京大吉铁塔制造有限公司、重庆顺泰铁塔制造有限公司、安徽宏源铁塔有限公司、重庆江电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温州泰昌铁塔制造有限公司、江苏电力装备有限公司、青岛武晓集团有限公司、潍坊长安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盛达铁塔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提出机构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发布机构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694-2018 Specification of manufacturing for transmission line tower ICS 29.240.99 K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T 2694-2010 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 2018-07-13发布 2019-02-01实施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 布 目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符号 2 3.1 术语和定义 2 3.2 符号 3 4 总则 3 5 材料 3 5.1 钢材 3 5.2 焊接材料 4 5.3 紧固件 4 5.4 锌锭 4 6 技术要求 4 6.1 切断 4 6.2 标识 5 6.3 成型(制弯、压扁、开合角) 5 6.4 制孔 6 6.5 清根、铲背和开坡口 8 6.6 焊接 8 6.7 焊接件装配 13 6.8 矫正 14 6.9 热浸镀锌 15 6.10 试组装 16 7 检验 17 7.1 合格证 17 7.2 检验项目 17 7.3 检验要求及方法 18 7.4 抽样方案和判定原则 19 8 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21 8.1 包装 21 8.2 标志 22 8.3 运输和贮存 22 9 资料移交要求 22 附录A(规范性附录) 热浸镀锌层均匀性试验 硫酸铜试验方法 23 附录B(规范性附录) 热浸镀锌层附着性试验 落锤试验方法 25 附录C(规范性附录) 热浸镀锌层厚度测试 金属涂镀层测厚仪测试方法 26 附录D(规范性附录) 热浸镀锌层附着量测试 溶解称重试验方法 2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2694-2010《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T 2694-2010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部分术语和定义、符号; ---修改了钢材材质代号标识要求; ---调整、增减了部分项目及其偏差要求; ---修改了检验要求; ---增加了资料移交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力工业电力设备及线路器材质量检验测试中心、青岛汇金通电力设备股份有限 公司、常熟风范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中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南京大吉铁塔制造有限公司、重庆 顺泰铁塔制造有限公司、安徽宏源铁塔有限公司、重庆江电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温州泰昌铁塔制造有限 公司、江苏电力装备有限公司、青岛武晓集团有限公司、潍坊长安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盛达铁塔有限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鹏毅、李先进、顾小雷、马倩、符必川、平郎、戴刚平、王立新、柯拥军、刘锋、 谢毅、陈炎兵、孙建军、李永刚、吴水汶。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2694-1981、GB/T 2694-2003、GB/T 2694-2010。 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输电线路铁塔(以下统称“铁塔”)制造过程中的材料、技术要求、检验、包装、标志、运 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输电线路角钢塔制造,电力微波塔、电力通信塔及类似钢结构制造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1 1型六角螺母 C级 GB/T 95 平垫圈 C级 GB/T 229 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 470 锌锭 GB/T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700 碳素结构钢 GB/T 702 热轧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706 热轧型钢 GB/T 709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805 扣紧螺母 GB/T 985.1 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GB/T 985.2 埋弧焊的推荐坡口 GB/T 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 3098.1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 3098.2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母 GB/T 3274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 3323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 GB/T 3524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带 GB/T 5117 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 GB/T 5118 热强钢焊条 GB/T 5293 埋弧焊用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实心焊丝、药芯焊丝和焊丝-焊剂组合分类要求 GB/T 5313 厚度方向性能钢板 GB/T 5780 六角头螺栓 C级 GB/T 6052 工业液体二氧化碳 GB/T 6170 1型六角螺母 GB/T 8110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 GB/T 9448 焊接与切割安全 GB/T 10045 碳钢药芯焊丝 GB/T 11345 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GB/T 12470 埋弧焊用热强钢实心焊丝、药芯焊丝和焊丝-焊剂组合分类要求 GB/T 13912 金属覆盖层 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17493 低合金钢药芯焊丝 GB/T 29711 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焊缝中的显示特征 GB/T 29712 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验收等级 GB 50661 钢结构焊接规范 JB/T 3223 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 JG/T 203 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 HG/T 3728 焊接用混合气体 氩-二氧化碳 3 术语和定义、符号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零件 part 组成铁塔部件或构件的最小单元,如:角钢、钢板等。 3.1.2 部件 component 由若干零件组成的单元,如:焊接件。 3.1.3 构件 element 由零件、部件紧固联结组成的铁塔基本单元。 3.1.4 装配 assembling 按照规定的精度和技术要求,将零件连接在一起使之成为部件的过程。 3.1.5 试组装 testassembling 为检验构件或铁塔是否满足设计及安装质量要求进行的组装。 3.1.6 热浸镀锌 hot-dipgalvanizing 将经过除锈等前处理的钢铁制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在其表面形成锌和(或)锌-铁合金层的工艺过 程和方法。 3.1.7 钢板或角钢切断面的倾斜程度。 3.1.8 角钢切断边与棱线的倾斜程度。 3.1.9 角钢准距 roledangledirectrix 角钢上螺栓孔中心距角钢背的垂直距离,通常分单排准距和双排准距。 3.1.10 清根 arcshoveled 为保证角钢连接紧密而将外包角钢的内圆弧刨成直角。 3.1.11 铲背 chipheel 为保证角钢连接紧密而将内贴角钢背棱角部分铲为光滑圆弧形。 3.2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a ---间距、间隙、准距 B ---焊缝宽度 b ---宽度、钝边 C ---焊缝余高 d ---孔径 e ---偏心、位移 f ---挠曲、变形、弯曲度、直线度、平面度、预拱 g ---坡口宽度 h ---高度、垂直间距 hf---焊脚尺寸 L ---轮廓尺寸、长度 P ---倾斜、垂直度 R ---半径 S ---孔间距、排间距、端距、边距 t ---板、壁的厚度 Z0---重心 α ---角度 δ ---错边 4 总则 4.1 铁塔制造及检验应满足设计要求,当需要修改设计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签署设计变更 文件。 4.2 本标准未规定的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3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应经过试验及验证评定合格。 4.4 铁塔生产过程应符合环境、安全和职业健康的规定。 5 材料 5.1 钢材 5.1.1 铁塔制造用钢材规格和等级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其各项质量指标应符合GB/T 699、GB/T 700、 GB/T 702、GB/T 706、GB/T 709、GB/T 1591、GB/T 3274、GB/T 3524、GB/T 5313的规定,且应具有 出厂质量合格证明书,并经抽检合格后使用,钢材取样批次、数量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进口钢材的 质量应符合设计和合同的规定。 5.1.2 钢材应具有可追溯标记,在制造过程中,如原有可追溯标记被分割,应于材料分割前完成标记的 移植。 5.1.3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当设计或合同无特殊要求时,应符合GB/T 709 的N类偏差要求。 5.1.4 边宽度大于200mm的角钢弯曲度不应大于2mm/m,总弯曲度不应大于总长度的0.2%。 5.1.5 钢材表面不应有裂缝、折叠、结疤、夹杂和重皮;表面有锈蚀、麻点、划痕时,其深度不应大于该钢 材厚度负允许偏差值的1/2,且累计误差应在负允许偏差范围内。 5.1.6 型钢不应有大于5mm的毛刺。型钢的表面缺陷允许清除,但不应横向清除,清除处应圆滑无棱 角,清除宽度不应小于清除深度的5倍,清除后的型钢尺寸偏差不应超出合同约定的负允许偏差。 5.2 焊接材料 5.2.1 焊条、焊丝、焊剂等焊接材料质量应符合 GB/T 5117、GB/T 5118、GB/T 5293、GB/T 8110、 GB/T 10045、GB/T 12470、GB/T 17493的规定。 5.2.2 焊条表面药皮不应有脱落、受潮现象;焊丝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应有毛刺、划痕、锈蚀和氧化皮或 其他对焊接性能及焊接设备操作性能有不良影响的杂质存在。 5.2.3 焊接气体应满足GB/T 6052、HG/T 3728的规定。 5.2.4 每种焊材第一次使用前应进行熔敷金属力学性能试验。 5.2.5 焊接材料的管理应符合JB/T 3223的规定。 5.3 紧固件 5.3.1 铁塔所使用的紧固件规格、等级及防腐形式应按设计文件要求选用,其产品质量应符合 GB/T 41、GB/T 95、GB/T 805、GB/T 3098.1、GB/T 3098.2、GB/T 5780、GB/T 6170的规定。 5.3.2 8.8级及以上的高强度螺栓应有强度和塑性试验的合格证明。 5.3.3 紧固件的镀锌层厚度应符合GB/T 13912的规定。 5.4 锌锭 锌锭的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应符合GB/T 470的规定。 6 技术要求 6.1 切断 6.1.1 钢材切断后,断口上不应有裂纹和大于1.0mm 的边缘缺棱,切断处切割面平面度不应大于 0.05t(t为厚度),且不应大于2.0mm,割纹深度不应大于0.3mm,局部缺口深度允许偏差为1.0mm。 6.1.2 切断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切断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项 目 允许偏差 示 意 图 长度L 或宽度b ±2.0 切断面垂直度P ≤t/8,且≤3.0 角钢端部垂直度P ≤3b/100,且≤3.0 6.2 标识 6.2.1 零件可按企业标识、工程代号(必要时)、塔型、零件号、钢材材质代号以钢字模压印标识。钢材 材质应采用表2中代号标识。 表2 钢材材质代号标识 钢材牌号 钢材质量等级 B C D Q235 - FC FD Q345 H HC HD Q420 P PC PD Q460 - TC TD 注:Q235B材料不标识。 6.2.2 标识的钢印应排列整齐,字形不应有缺陷,字体高度为8mm~18mm。材料厚度不大于8mm 时,钢印深度为0.3mm~0.6mm,材料厚度大于8mm时,钢印深度为0.5mm~1.0mm,镀锌后应清 晰可辨。钢印附近的钢材表面不应产生明显的凹凸面缺陷,并不应在边缘有裂纹或缺口。 6.2.3 钢印不应压在制孔、制弯、铣刨、焊接部位。 6.3 成型(制弯、压扁、开合角) 6.3.1 零件制弯、开合角,可采用室温下冷变形加工或均匀热变形加工,压扁应采用热变形加工。碳素 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16℃、低合金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12℃时,不应冷变形加工。钢板冷弯 的最小曲率半径为2倍板厚。 6.3.2 零件制弯后,制弯处边缘应圆滑过渡,表面不应有裂纹和明显的折皱、凹面和损伤,划痕深度不 应大于0.5mm。 6.3.3 零件制弯后,角钢边厚最薄处不应小于原公称厚度的70%。 6.3.4 零件豁口制弯时,豁口处焊缝质量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焊缝要求,且焊接处不应影响安装。豁口 处填充材料时,该材料材质和厚度应与原零件相同。 6.3.5 零件压扁后,压扁部位应保留合理间隙以确保镀锌质量。 6.3.6 制弯、压扁、开合角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制弯、压扁、开合角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项 目 允许偏差 示 意 图 曲点(线)位移e 2.0 钢板 5L/1000 接头角钢,不论边宽带大小 1.5L/1000 非接头 角钢 b≤50 7L/1000 50< b≤100 5L/1000 100< b≤200 3L/1000 b >200 2L/1000 两肢间隙a 2±0.5 长度L +10.00 变形f b/100 长度L +5.00 注:b为角钢边宽度。 6.4 制孔 6.4.1 冲孔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缺陷,大于0.3mm的毛刺应清除。制孔后孔壁与零件表面的边界 交接处,不应有大于0.5mm的缺棱或塌角。制孔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规定。 表4 制孔的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示 意 图 镀锌前 镀锌后 d +0.80 d +0.5-0.3 d1-d ≤0.12t 表4(续) 单位为毫米 项目 允许偏差 示意图 孔圆度dm-d ≤1.2 孔垂直度P ≤0.03t 且≤2.0 准距a1、a2 ±1.0 排间距离S ±1.0 同组内不相邻两孔距离S1 ±1.0 同组内相邻两孔距离S2 ±0.5 相邻组两孔距离S3 ±1.0 不相邻组两孔距离S4 ±1.5 角钢接头处两面孔位移偏差e ±1.0 端距和边距Sd ±1.5 切角边距Sg ±1.5 镀锌后孔径 d≤80 ±1.0 d >80 ±2.0 孔间距S ±2.0 注1:冲孔孔径的测量位置在其小径所在平面内进行。 注2:孔圆度中d为公称直径。 6.4.2 当钢材材质为 Q235且厚度大于16mm、钢材材质为 Q345且厚度大于14mm、钢材材质为 Q420且厚度大于12mm、钢材材质为Q460的所有厚度及挂线孔均应采用钻孔。 6.5 清根、铲背和开坡口 清根、铲背和开坡口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规定。 表5 清根、铲背和开坡口的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项 目 允许偏差 示 意 图 t≤10 +0.8-0.4 10< t≤16 +1.2-0.4 t >16 +2.0-0.6 长度L1 +5.0-2.0 圆弧半径R1 +2.00 L---与外包角钢搭接长度;R---外包角钢内圆弧半径 坡口角度α ±5° 钝边b ±1.0 6.6 焊接 6.6.1 焊接工艺评定 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结构形式、预热、后处理等,在焊接施工前应按GB 50661进 行焊接工艺评定,并编制焊接工艺规程和焊接作业指导书。 6.6.2 焊工资格 6.6.2.1 焊工应经过专门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书。 6.6.2.2 焊工焊接的钢材种类、焊接方法和焊接位置等均应与焊工本人考试合格项目的适用范围相符。 6.6.3 焊接基本规定 6.6.3.1 定位焊的质量要求及工艺措施应与正式焊缝相同,应由持有效资格证书的焊工施焊。 6.6.3.2 焊接件的施焊范围不应超出焊接工艺评定的覆盖范围。 6.6.3.3 焊接现场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焊条电弧焊,其焊接作业区最大风速不宜超过8m/s,气体保护电弧焊不宜超过2m/s,如果超 出上述范围,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障焊接电弧区域不受影响。 b) 当焊接作业区处于下列情况之一时严禁施焊: ---相对湿度大于90%; ---焊件表面潮湿或暴露于雨、冰、雪中; ---焊接作业条件不符合GB/T 9448的有关规定。 c) 焊接环境温度低于0℃但不低于-10℃时,应采取加热或防护措施,应确保接头焊接处各方 向不小于2倍板厚且不小于100mm范围内的母材温度,不低于20℃或规定的最低预热温度 二者的较高值,且在焊接过程中不应低于这一温度。 d) 焊接环境温度低于-10℃时,应进行相应焊接环境下的工艺评定试验,并应在评定合格后再 进行焊接,如果不符合上述规定,严禁焊接。 6.6.3.4 焊缝间隙内不应嵌入金属材料。 6.6.3.5 一级、二级焊缝焊接完毕应在距焊趾50mm明显位置打上焊工编号钢印,若构件仅由一名焊 工独立施焊,只需在该构件明显位置打上焊工编号钢印,且应在镀锌后清晰可见。 6.6.3.6 需打磨的焊缝应保证焊缝的有效熔深。 6.6.4 焊接坡口 6.6.4.1 焊接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GB/T 985.1、GB/T 985.2的有关规定。对图纸有特殊要求的坡 口形式和尺寸,应依据图纸并结合焊接工艺评定确定。 6.6.4.2 焊接坡口应优先采用机械方法加工,采用火焰切割时应保证焊缝坡口处平整、无毛刺、无裂纹、 无气割熔瘤、夹层等缺陷。 6.6.5 焊接返工 6.6.5.1 焊接返工前,应根据有关标准和规程制定返工程序及返工工艺,并严格遵照执行。 6.6.5.2 焊接返工的质量控制应和正式焊接作业的质量控制相同。 6.6.5.3 焊缝同一部位的返工次数超过两次时,返工次数、部位和返工情况应在产品的验收资料中 说明。 6.6.6 焊缝质量 6.6.6.1 焊缝外观质量 焊缝外观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焊缝感观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缝与基体金属间圆滑过渡。 b) 当焊缝外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表面缺陷无损检测: ---外观检查发现裂纹时,应对该批中同类焊缝进行100%的表面无损检测; ---外观检查怀疑有裂纹时,应对怀疑的部位进行表面无损检测; ---设计图纸规定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时。 c) 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表6规定。 表6 焊缝质量等级及外观缺陷分级 单位为毫米 项 目 允许偏差 焊缝质量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未焊满 (指不足设计要求) 不准许 根部收缩 不准许 ≤0.2+0.02t且≤1.0 ≤0.2+0.04t且≤2.0 每100.0焊缝内缺陷总长小于或等于15.0 ≤0.2+0.02t且≤1.0 ≤0.2+0.04t且≤2.0 长度不限 表6(续) 单位为毫米 项 目 允许偏差 焊缝质量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咬边 不准许 深度≤0.05t且≤0.5;连续长 度≤100.0且焊缝两侧咬边总 长≤10%焊缝全长 深度≤0.1t且≤1.0,长 度不限 裂纹 不准许 弧坑裂纹 不准许 允许存在个别≤5.0 的弧坑裂纹 电弧擦伤 不准许 允许存在个别电弧擦伤 飞溅 清除干净 接头不良 不准许 缺口深度≤0.05t且≤0.5 缺口深度≤0.1t且≤1.0 每1000.0焊缝不得超过1处 焊瘤 不准许 表面夹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