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GB/T 31898-2015'
标准编号 | GB/T 31898-2015 (GB/T31898-2015) | 中文名称 |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装饰织物耐水斑色牢度 | 英文名称 | Textiles --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 Colour fastness to water spotting on upholstery fabrics | 行业 | 国家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W04 | 国际标准分类 | 59.080.01 | 字数估计 | 6,629 | 发布日期 | 2015-09-11 | 实施日期 | 2016-04-01 | 引用标准 | GB/T 250; GB/T 251; GB/T 6529; GB/T 6682; FZ/T 01023; FZ/T 01024 | 采用标准 | ISO 105-E16-2006, MOD | 起草单位 |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 | 归口单位 |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 | 标准依据 | 国家标准公告2015年第25号 | 提出机构 |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 发布机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一种测试装饰用织物(包括本色、漂白、染色和印花织物)水斑效果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评定装饰用织物耐水斑色牢度的性能。注;本标准的方法不同于GB/T 5717(ISO 105-E07, MOD), 是使用大水量和施加较长时间的压力。 |
GB/T 31898-2015
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Colour fastness to water spotting on upholstery fabrics
ICS 59.080.01
W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装饰织物耐水斑色牢度
(ISO 105-E16:2006,MOD)
2015-09-11发布
2016-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采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 105-E16:2006《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E16部分:装饰织
物耐水斑色牢度》(英文版)。与ISO 105-E16:2006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删除了国际标准中的前言和引言,将引言中的内容调整为第1章的“注”;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国际标准替换为相对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第6章和第7章中增加了标准大气,即温度(20±2)℃和相对湿度(65±4)%。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中纺标(北京)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红烽、李莉、陈琦琦、徐路、章辉。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装饰织物耐水斑色牢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种测试装饰用织物(包括本色、漂白、染色和印花织物)水斑效果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评定装饰用织物耐水斑色牢度的性能。
注:本标准的方法不同于GB/T 5717(ISO 105-E07,MOD),是使用大水量和施加较长时间的压力。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 250-2008,ISO 105-A02:1993,IDT)
GB/T 251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GB/T 251-2008,ISO 105-A03:1993,IDT)
GB/T 6529 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 6529-2008,ISO 139:2005,MOD)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6682-2008,ISO 3696:1987,MOD)
FZ/T 01023 贴衬织物沾色程度的仪器评级方法(FZ/T 01023-1993,neqISO 105-A04:1989)
FZ/T 01024 试样变色程度的仪器评级方法(FZ/T 01024-1993,neqISO 105-A05:1992)
3 原理
在规定的条件下,使试样的部分表面与水接触。待试样干燥后,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白色
或浅色区域的沾色级数。
4 试剂
符合GB/T 6682的三级水,水温(50±2)℃。
5 设备和材料
5.1 圆柱管
玻璃或透明塑料制成,基底光滑。内径(94±2)mm,壁厚(3±0.5)mm,高度约50mm(见图1)。
5.2 加载环
能放在圆柱管的顶部,加载环和圆柱管的总质量为(1.9±0.1)kg(见图1)。
5.3 聚氨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