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购物车 询价
www.GB-GBT.com

[PDF] GB/T 34564.1-2017 - 自动发货. 英文版

标准搜索结果: 'GB/T 34564.1-2017'
标准号码内文价格美元第2步(购买)交付天数标准名称状态
GB/T 34564.1-2017 英文版 150 GB/T 34564.1-2017 3分钟内自动发货[PDF] 冷作模具钢 第1部分:高韧性高耐磨性钢 有效

基本信息
标准编号 GB/T 34564.1-2017 (GB/T34564.1-2017)
中文名称 冷作模具钢 第1部分:高韧性高耐磨性钢
英文名称 Cold-word mould steel -- Part 1: High toughness and wear-resistance steels
行业 国家标准 (推荐)
中标分类 H40
国际标准分类 77.140.35
字数估计 14,140
发布日期 2017-10-14
实施日期 2018-07-01
起草单位 河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材料研究所、钢铁研究总院、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标准信息研究院、四川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嘉胜模具材料有限公司、湖北川冶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天工工具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 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3)
提出机构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发布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4564.1-2017 Cold-word mould steel - Part 1: High toughness and wear-resistance steels ICS 77.140.35 H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冷作模具钢 第1部分:高韧性高耐磨性钢 2017-10-14发布 201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GB/T 34564《冷作模具钢》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高韧性高耐磨性钢; ---第2部分:火焰淬火钢。 本部分为GB/T 34564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河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材料研究所、钢铁研究总院、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 司、冶金工业标准信息研究院、四川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嘉胜模具材 料有限公司、湖北川冶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天工工具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贝贝、张占普、吴立志、马党参、康爱军、薛春、戴强、张华国、邱建国、万春燕、 徐辉霞、迟宏宵、谷强、王文正、王佳友、秋立鹏、孙秀华、杨天亮、王杨、颜丞铭。 冷作模具钢 第1部分:高韧性高耐磨性钢 1 范围 GB/T 34564的本部分规定了高韧性高耐磨性冷作模具钢的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 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本部分适用于热轧、锻制、冷拉、银亮条钢及机加工交货的高韧性高耐磨性冷作模具钢(以下简称 “钢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3.11 钢铁及合金 铬含量的测定 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GB/T 223.1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钒含量 GB/T 223.23 钢铁及合金 镍含量的测定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GB/T 223.26 钢铁及合金 钼含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 223.2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α-安息香肟重量法测定钼量 GB/T 223.29 钢铁及合金 铅含量的测定 载体沉淀-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法 GB/T 223.31 钢铁及合金 砷含量的测定 蒸馏分离-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 223.4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载体沉淀-钼蓝光度法测定锑量 GB/T 223.4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半二甲酚橙光度法测定铋量 GB/T 223.5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量 GB/T 223.5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锰量 GB/T 223.59 钢铁及合金 磷含量的测定 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 223.60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T 223.67 钢铁及合金 硫含量的测定 次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T 223.69 钢铁及合金 碳含量的测定 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GB/T 223.82 钢铁 氢含量的测定 惰气脉冲熔融热导法 GB/T 224 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T 226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T 229 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 230.1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 GB/T 231.1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905-1994 冷拉圆钢、方钢、六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1299-2014 工模具钢 GB/T 2101 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 3207-2008 银亮钢 GB/T 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6394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GB/T 6402 钢锻件超声检测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与判定 GB/T 10561-2005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 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 11261 钢铁 氧含量的测定 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吸收法 GB/T 13298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14979-1994 钢的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评定法 GB/T 17505 钢及钢产品 交货一般技术要求 GB/T 20066 钢和铁 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 20124 钢铁 氮含量的测定 惰性气体熔融热导法(常规方法) 3 订货内容 按本部分订购的钢材的合同或订单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标准编号; b) 产品名称; c) 牌号; d) 交货状态; e) 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 f) 冶炼方法; g) 使用加工方法 h) 订购的数量(重量或支数); i) 其他特殊要求。 4 尺寸、外形、重量 4.1 热轧钢棒(圆钢、方钢、扁钢)的尺寸、外形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1299-2014中5.1的规定。 4.2 锻制钢棒(圆钢、方钢、扁钢)的尺寸、外形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1299-2014中5.2的规定。 4.3 冷拉钢棒尺寸、外形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905-1994中h11级规定。需方如要求其他组别 尺寸允许偏差应在合同中注明。 4.4 银亮钢棒的尺寸、外形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3207-2008中h11级规定。需方如要求其他 组别尺寸允许偏差应在合同中注明。 4.5 机加工交货的钢材的尺寸、外形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1299-2014中5.5的规定。 4.6 钢材一般按实际重量交货。 4.7 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钢材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可另行规定。 5 技术要求 5.1 牌号和化学成分 5.1.1 钢的牌号及化学成分(成品分析)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牌号和化学成分 统一数 字代号 牌号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 Si Mn P S Cr Mo V Cu Ni 1 T21350 Cr8Mo2SiV 0.95~ 1.03 0.80~ 0.20~ 0.50 ≤0.025 ≤0.008 7.80~ 8.30 2.00~ 2.80 0.40 ≤0.25 ≤0.25 2 T21317 7Cr7Mo2V2Si 0.68~ 0.78 1.20 ≤0.40 ≤0.025 ≤0.008 6.50~ 7.50 1.90~ 2.30 2.20 ≤0.25 ≤0.25 3 T21319 Cr12MoV 1.45~ 1.70 ≤0.40 ≤0.40 ≤0.025 ≤0.008 11.00~ 12.50 0.40~ 0.15~ 0.30 ≤0.25 ≤0.25 4 T21310 Cr12Mo1V1 1.45~ 1.60 ≤0.60 ≤0.60 ≤0.025 ≤0.008 11.00~ 13.00 0.70~ 0.80~ 1.00 ≤0.25 ≤0.25 注:各牌号的主要特点及用途参见附录B。 5.1.2 经供需双方协商,可对钢中铅、砷、锡、锑、铋等元素及氢、氧、氮进行检测,具体要求应在合同中 注明。 5.2 冶炼方法 钢应经二次精炼,即经电渣重熔或真空电弧重熔(VAR),如供方保证钢材能满足本部分要求,可不 限制冶炼方法。 5.3 交货状态 钢材以退火状态交货。 5.4 交货硬度 5.4.1 交货状态的钢材硬度值和试样淬回火硬度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交货状态的钢材硬度值和试样淬回火硬度值 牌号 交货硬度a(HBW) 试样检测淬回火硬度及热处理制度 预热温度 淬火温度 淬火 介质 回火温度b 硬度c(HRC) 1 Cr8Mo2SiV 2 7Cr7Mo2V2Si 3 Cr12MoV 4 C12Mo1V1 ≤255 800~850 1020~1040 1100~1150 油或空气、 高压氮气 510~530 ≥60 530~550 ≥60 980~1030 油或高压氮气 200±6,一次 ≥58 980~1050 空气或 高压氮气 200±6 回火一次,2h ≥59 a 退火加冷拉态的硬度,允许比退火态指标增加50HBW。 b 至少回火2~3次,每次2h。 c 试样淬回火硬度供方若能保证合格可不检验。 5.4.2 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交货状态的钢材硬度值可另行规定。 5.5 低倍组织 5.5.1 钢材应检验酸浸低倍组织,在酸浸低倍试片上不得有目视可见的缩孔、夹杂、分层、裂纹、气泡和 白点,中心疏松和锭型偏析分别按GB/T 1299-2014附录A中图A.1和图A.2评定,其合格级别应符 合下列要求: a) 圆钢及方钢的中心疏松及锭型偏析合格级别应符合表3的规定; b) 扁钢中心疏松及锭型偏析合格级别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3 圆钢及方钢的中心疏松及锭型偏析合格级别 公称直径或边长 mm 中心疏松 锭型偏析 不大于 ≤80 2.0 2.0 >80~150 2.5 3.0 >150~250 3.0 3.0 >250~400 3.5 3.0 公称直径或边长大于400mm时,中心疏松和锭型偏析合格级别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表4 扁钢中心疏松及锭型偏析合格级别 公称厚度 mm 中心疏松 锭型偏析 不大于 热轧 扁钢 ≤60 3.0 3.0 >60~120 3.5 3.0 锻制 扁钢 160~250 3.0 3.0 >250~400 3.5 3.0 热轧扁钢公称厚度大于120mm时,中心疏松和锭型偏析合格级别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锻制扁钢公称厚度大于400mm时,中心疏松和锭型偏析合格级别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5.2 经供需双方协议,并在合同中注明,可采取其他标准进行评定,合格级别由双方协商确定。 5.6 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 钢材的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应按照GB/T 14979-1994中第四评级图评定。热轧和锻制圆钢、方 钢的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合格级别应符合表5的规定,热轧和锻制扁钢的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合格级 别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5 热轧和锻制圆钢、方钢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合格级别 公称直径或边长 mm 合格级别 Cr12MoV、Cr12Mo1V1 Cr8Mo2SiV、7Cr7Mo2V2Si 不大于 ≤50 3 2 >50~70 4 3 >70~100 4 3 >100~120 4 4 >120~160 5 4 >160~250 5 4 >250~400 6 5 公称直径或边长大于400mm时,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合格级别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表6 热轧和锻制扁钢的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合格级别 公称厚度 mm 合格级别 Cr12MoV、Cr12Mo1V1 Cr8Mo2SiV、7Cr7Mo2V2Si 不大于 ≤40 3 2 >40~70 4 3 >70~120 4 4 >120~160 5 4 >160~200 5 4 >200~300 6 5 公称厚度大于300mm时,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合格级别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7 非金属夹杂物 钢材应检验非金属夹杂物,其合格级别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 非金属夹杂物合格级别 非金属夹杂物类别 细系 粗系 不大于 A 1.0 0.5 B 1.5 1.0 C 1.0 1.0 D 1.5 1.0 DS 2.0 5.8 脱碳层 5.8.1 公称直径或边长不大于150mm的热轧、锻制钢材一边总脱碳层(铁素体+过渡层)的深度应不 大于0.25mm+1%D(D 为钢材的直径或边长)。 5.8.2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扁钢和公称直径或边长大于150mm的热轧、 锻制钢材可检验脱碳层。 5.8.3 冷拉钢材一边总脱碳层深度应不大于钢材截面公称尺寸的1.5%。 5.8.4 机加工交货和银亮钢材表面不允许有脱碳层。 5.9 超声检测 5.9.1 钢材应按GB/T 6402进行超声检测,其内部不允许白点、夹渣、分层、内裂、缩孔等冶金缺陷存在。 5.9.2 超声检测允许极限值的大小分级和数量级别应分别符合GB/T 1299-2014中表36和表37的 规定,其合格级别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 超声检测的合格级别 公称直径、边长或厚度 mm 合格级别 ≤150 E/e >150~250 E/d >250~400 D/d >400 协议 5.10 表面质量 5.10.1 供压力加工用的热轧和锻制钢材,表面不得有目视可见的裂缝、折叠、结疤和夹杂。如有上述 缺陷应清除,清除深度从钢材实际尺寸算起应符合表9的规定,清除宽度不小于深度的5倍。深度在公 差之半范围内的其他轻微表面缺陷可不清除。 表9 压力加工用钢材的表面质量要求 公称直径、边长、厚度 mm 允许缺陷清除深度 不大于 < 80 公差之半 80~140 公差 >140 钢材截面尺寸的4% 5.10.2 供切削加工用的热轧和锻制钢材,表面允许有从钢材公称尺寸算起深度符合表10规定的局部 缺陷存在,但应保证钢材的最小尺寸。 表10 切削加工用钢材的表面质量要求 公称直径、边长、厚度 mm 局部缺陷允许深度 不大于 < 80 公差之半 ≥80 公差 5.10.3 冷拉钢材表面应洁净、光滑,不应有裂纹、折叠、结疤和氧化铁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尺寸精度为h9级和h10级的冷拉钢材,表面不允许有任何缺陷; b) 尺寸精度为h11级和h12级的冷拉钢材,表面允许有从实际尺寸算起深度不大于该公称尺寸 公差的麻点、个别划痕、发纹、凹面、黑斑、拉裂和润滑剂痕迹等轻微表面缺陷;根据需方要求, 并在合同中注明,缺陷允许深度可不大于该公称尺寸公差之半。 5.10.4 机加工交货的钢材表面不得有缺陷。 5.10.5 银亮材表面应符合GB/T 3207的规定。 5.10.6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对表面质量另行规定,但应在合同中注明。 5.11 特殊要求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可供应有下列特殊要求的钢材: a) 特殊化学成分; b) 晶粒度; c) 横向冲击; d) 其他要求。 6 试验方法 6.1 每批钢材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部位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1规定。 6.2 钢的化学成分试验方法应按GB/T 4336、GB/T 11261、GB/T 20124或通用的方法进行,仲裁时按 GB/T 223.11、GB/T 223.13、GB/T 223.23、GB/T 223.26、GB/T 223.28、GB/T 223.29、GB/T 223.31、 GB/T 223.47、GB/T 223.48、GB/T 223.53、GB/T 223.58、GB/T 223.59、GB/T 223.60、GB/T 223.67、 GB/T 223.69和GB/T 223.82的规定进行。 表11 钢材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部位和试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取样数量 取样部位 试验方法 1 化学成分 每炉1个 GB/T 20066 见6.2 2 布氏硬度 2个/批 不同根钢材上 GB/T 231.1 3 洛氏硬度 2个/批 不同根钢材上 GB/T 230.1 4 低倍组织 2个/批 相当于钢锭头部的不同 根钢坯或钢材上 GB/T 226、GB/T 1299-2014中附录A 5 非金属夹杂物a 2个/批 不同根钢材上 GB/T 10561-2005中A法 6 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 2个/批 不同根钢材上 GB/T 13298、GB/T 14979-1994 7 脱碳层 2个/批 不同根钢材上 GB/T 224 8 晶粒度 1个/批 任一根钢材上 GB/T 6394 9 冲击试验 5个/批 不同根钢材上 GB/T 229,本部分附录A 10 超声波探伤 逐支 整根钢材上 GB/T 6402 11 表面质量 逐支 整根钢材上 目视 12 尺寸 逐支 整根钢材上 卡尺、千分尺 a 应在直径或边长为100mm~120mm熔检坯上进行检验,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也可另行规定。 7 检验规则 7.1 检查与验收 钢材的质量由供方技术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查和验收。需方有权对本部分或合同中所规定的任一 检验项目进行检查和验收。 7.2 组批规则 7.2.1 钢材应成批验收。每批钢材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加工方法、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规格 和同一热处理炉次的钢材组成。 7.2.2 电渣重熔钢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子炉号、同一加工方法、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规格和同一热 处理炉次的钢材组成。在工艺稳定且能保证本部分各项要求的条件下,允许以电渣重熔的母炉号组批, 但化学成分应每个子炉号取一个,其他项目按母炉号取样规定执行。 7.3 取样数量 钢材检验的取样数量和取样部位应符合表11的规定,如果取不到表11规定的试样数量,可逐支取 样检验。 7.4 复验和判定规则 7.4.1 钢材复验与判定规则按GB/T 17505的规定。 7.4.2 供方若能保证钢材合格,同一炉号钢材的低倍组织、非金属夹杂物、拉伸性能、冲击试验及末端 淬透性允许以大代小,以坯代材。 7.5 数值修约 钢材各项检验及检查测量值按修约值比较法进行修约,修约规则应符合GB/T 8170的规定。 8 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钢材的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 2101的规定。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横向冲击试样要求 A.1 冲击试样采用10mm×10mm的无缺口试样。钢材横截面为矩形或正方形时,试样沿短边从截 面1/4部位切取,见图A.1;钢材截面为圆形时,试样沿横向从截面的1/4部位切取,见图A.2。试样应 适当留有加工余量。每批产品材料至少要测试五个冲击试样,应根据其数量要求而增加测试样品的 组数。 A.2 试样应按表2要求进行热处理,试样最终尺寸及允许偏差为(10±0.100)mm×(10±0.100)mm× (55±1.00)mm。 A.3 在进行冲击试验时,摆锤应撞击试样横向面的中心部位,见图A.1和图A.2。 单位为毫米 图A.1 单位为毫米 图A.2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各牌号的主要特点及用途 ......
英文版: GB/T 34564.1-2017  
相关标准:GB/T 34564.2-2017  GB/T 34560.3-2018  
英文版PDF现货: GB/T 34564.1-2017  GB/T 34564.1-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