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GB/T 34595-2017'
标准编号 | GB/T 34595-2017 (GB/T34595-2017) | 中文名称 |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技术规范 水泵 | 英文名称 |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emanufacturing of automotive components -- Water pump | 行业 | 国家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T14 | 国际标准分类 | 43.060.30 | 字数估计 | 6,669 | 发布日期 | 2017-10-14 | 实施日期 | 2018-05-01 | 起草单位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张家港清研再制造产业研究院、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玉柴再制造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4) | 提出机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发布机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 34595-2017: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技术规范 水泵
GB/T 34595-2017 英文名称: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emanufacturing of automotive components -- Water pump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再制造水泵的术语和定义、拆解、清洗、分类、检测与修复、装配、出厂检验、防护、标志与包装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的再制造,其他用途的水泵的再制造也可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6989 汽车回收利用 术语
GB/T 28675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 拆解
GB/T 28676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 分类
GB/T 28677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 清洗
GB/T 28678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 出厂验收
GB/T 28679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 装配
QC/T 288.1-2001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 26989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拆解、清洗、分类
4.1 拆解
4.1.1 水泵的拆解应符合GB/T 28675的规定。
4.1.2 将水泵拆解,达可再制造状态,拆解后经判定无法进行再制造的,报废处理。
4.1.3 将带轮从水泵轴上拆解时,要选用合适的压力设备和工装,避免对水泵轴产生损伤。
4.1.4 拆解时应严格按有关作业指导书的规定操作,使用合适的工具,避免损伤零部件。
4.2 清洗
4.2.1 水泵的清洗应符合GB/T 28677的规定。
4.2.2 清洗时依据不同的状况,采取不同的清洗方法,着重去除零部件表面残留的锈迹、油漆、螺纹孔
中的油污等,以保证达到企业对再制造产品清洁度要求。
4.2.3 在清洗零部件中,应防止对零部件产生腐蚀。
4.2.4 清洗过程绿色环保,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4.3 分类
4.3.1 水泵拆解后零部件的分类应符合GB/T 28676的规定。
4.3.2 零部件在分类前需对外观进行初步检测确认,无法进行再制造的,报废处理。
4.3.3 分类完成后的零部件应按要求进行存放,存放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其存放和处理应符合
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不得对环境造成破坏。
5 检测与修复
5.1 水泵壳体检测与修复
5.1.1 外观检测
可采用目测、液体渗透检测、压力密封性试验法、涡流检测等无损检测方法,检测水泵壳体是否有裂
纹等缺陷存在,裂纹严重无法进行再制造的,报废处理;壳体内腔油道及各安装孔、面等部位存在缺陷
的,报废处理。
5.1.2 尺寸检测
按照图样要求,检测水泵壳体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等几何精度,并作好记录。
5.1.3 水泵壳体修复
5.1.3.1 对于不受压力影响的缺陷,可以采用打止裂铆钉、焊补(电弧冷焊、冷气焊、钎焊或喷焊等)或者用专用胶将铸件破损和开裂部位粘合等方法对缺陷进行修复。修复后要求修磨平整,在加工面上,应用研磨或切削的方法加工至与基准面齐平。对有密封要求或压力要求的,修复后要进行气密性试验、水压试验或者渗漏试验。
5.1.3.2 对于气孔、砂眼等缺陷可以用专业修补剂填补,采用加工切削的方法进行修复。
5.1.3.3 检测壳体的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表面结构等。壳体孔尺寸超差或磨损,采用磨削、铰削等机械加工方法,消除磨损痕迹,然后配加大尺寸的衬套;或者采用熔覆、冷焊、喷涂等方法恢复尺寸。
5.1.3.4 加工平面损伤,用金属喷涂或其他焊补的方法,通过增加材料,然后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进行
修复。
5.1.3.5 其余各孔如有损伤,对损伤的配合孔进行预处理,采用焊补的方法修复;对损伤的无力矩要求
的螺纹孔,可采用扩大螺纹孔,重新镶嵌丝套的方法进行修复。高强度螺栓孔不准许修复,如果损坏,则
报废处理。
5.2 带轮检测修复
5.2.1 带轮检测
检测带轮带槽是否有缺损,带轮的几何尺寸、几何公差等。
5.2.2 带轮修复
对于水泵带轮带槽缺损的情况,可采用焊补后车削的方法进行修复处理。
5.3 叶轮检测修复
5.3.1 叶轮检测
对于塑料材质的叶轮,应报废处理;对于金属材料的叶轮,出现轻微磨损或划痕的,允许修复使用,
对于损伤影响到水泵性能的叶轮,应报废处理。
5.3.2 叶轮修复
5.3.2.1 针对叶轮上的划痕可以用焊补后修磨的方法进行修复,修复后满足再制造技术要求。
5.3.2.2 修复量的测量。修复前先要测量出叶片相关尺寸参数,作为修复的依据。
5.3.2.3 采用焊接方式修复时,应注意每次的焊接量,防止叶片受热集中。对于叶片出现掉边等严重破
坏时,应报废处理。
5.3.2.4 焊补后要用砂轮磨平,并做平衡试验。并应注意叶片的安装角度要一致,以免引起运行时产生
振动。
5.4 轴类零部件检测与修复
5.4.1 轴类零部件检测
检测轴类零部件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表面磨损及损伤,可采用目测、液体渗透检测、涡流检测等无
损检测方法,检测轴是否有裂纹等缺陷存在。
5.4.2 轴类零部件修复
5.4.2.1 尺寸超差或表面损伤,采用堆焊、刷镀、喷涂等方法恢复尺寸,然后加工修复至图样要求尺寸,
如果尺寸无法修复或涡流检测存在裂纹缺陷的,则报废处理。
5.4.2.2 轴弯曲度超过允许值,但在可校直范围内的,可采用机械法或加热法进行校直,校直后的轴应
进行再次涡流检测,并满足再制造要求。
5.5 修复后的再检测要求
修复后的水泵,依据再制造产品技术要求,对修复部位再次进行相应的无损检测及尺寸公差和几何
公差检测。检测尺寸应符合图样或相关技术要求。
6 装配要求
6.1 水泵总成的装配应符合GB/T 28679的规定。
6.2 应弃用或因无法修复而弃用的零部件,采用更新件进行装配。
6.3 下列零部件应采用更新件:
a) 密封圈;
b) 水封;
c) 轴承(必要时)。
6.4 水泵装配后,轴承及带轮的轴向和径向窜动量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转动时不得有卡滞、异响。
7 出厂检验要求
7.1 出厂验收应符合GB/T 28678的规定。
7.2 水泵再制造后应按照相应的再制造产品或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