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GB/T 38117-2019'
标准编号 | GB/T 38117-2019 (GB/T38117-2019) | 中文名称 | 电动汽车产品使用说明 应急救援 | 英文名称 | Electric vehicles product description -- Emergency rescue | 行业 | 国家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T09 | 国际标准分类 | 43.020 | 字数估计 | 23,247 | 发布日期 | 2019-10-18 | 实施日期 | 2020-05-01 | 起草单位 |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公安部消防局 | 归口单位 |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4) | 提出机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发布机构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 38117-2019: 电动汽车产品使用说明 应急救援
GB/T 38117-2019 英文名称: Electric vehicles product description -- Emergency rescue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产品使用说明中应急救援的内容和编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使用说明中应急救援内容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93.1 图形符号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第1部分:安全标志和安全标记的设计原则
GB/T 5296.1 消费品使用说明 第1部分:总则
GB/T 19596 电动汽车术语
GB/T 24548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术语
3 编制要求
3.1 电动汽车产品使用说明的应急救援部分应独立成册,纸质版本应随车,内容与格式参考附录A或
附录B。
3.2 电动汽车产品使用说明的应急救援部分应包括电动汽车的产品信息、安全标志信息、紧急救援处
置程序信息和车辆制造厂认为必要的其他信息等内容,并按上述顺序编制。
3.3 电动汽车产品使用说明的应急救援部分使用的术语应符合GB/T 19596和GB/T 24548的要求。
3.4 电动汽车产品使用说明的应急救援部分的文字和图片应符合GB/T 5296.1的要求。
3.5 电动汽车产品使用说明的应急救援部分图示应符合GB/T 2893.1的要求。
4 内容要求
4.1 产品信息
4.1.1 车辆基本信息
车辆基本信息应包含商标或厂标、车辆照片、车辆型号、外廓尺寸、额定载客数、总质量等信息。车辆照片应至少提供车头45°和车尾45°照片。
4.1.2 车辆制造厂信息
车辆制造厂信息中应包括车辆制造厂名称、应急救援电话、地址和网址等信息,国外车辆制造厂应
提供中国境内分公司的相关信息。
4.1.3 外观识别信息
应以图示方式给出电动汽车的外观识别标识及其在车辆上的位置;当有一种以上的外观识别标识
时,应以图示的方式给出所有外观识别标识及其在车辆上的位置。
4.1.4 动力系统信息
4.1.4.1 应以车型侧视透视图和俯视透视图的方式给出电动汽车电池包、高压线缆、电机等关键部件的位置示意,并以不同的颜色予以区分。当车型透视图还包括其他信息时,应予以标注说明。
4.1.4.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除4.1.4.1要求外,还应提供燃料类型和油箱容量等信息。涉及位置的信息
应以车型侧视透视图和俯视透视图的方式给出。
4.1.4.3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除4.1.4.1要求外,还应给出燃料电池系统、车载供氢系统和可能发生泄露
的部位等信息。涉及位置的信息应以车型侧视透视图和俯视透视图的方式给出。
4.1.4.4 应给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类型、额定电压和额定容量,电池包的数量、尺寸、电压、容量和重量、电池系统额定电压和额定容量等信息。
4.1.5 应急装置信息
应说明电动汽车产品中所有应急装置和逃生装置的名称、功能、位置和使用方法,应以车型俯视透
视图和侧视透视图的方式说明其位置,应以实物照片的形式说明其形貌。
4.2 安全标志信息
应给出车辆中所有与应急救援相关的安全标志并附释义。
4.3 紧急救援处置程序信息
电动汽车产品紧急救援处置程序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
a) 应急救援人员所需防护装具的种类及防护性能的最低要求等相关信息;
b) 确保车辆停止运动的操作方式,并以图示方式予以说明;
c) 高压电切断的程序,所有用于高压电切断的部件和操作方法,应使用图示表明其形貌、位置和
操作步骤;
d)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还应给出氢气泄漏和氢火焰探测所需的设备及方法;
e) 应急救援人员不易切割、扩张的部位和不能切割、扩张、刺穿的部位,并以图示加以说明;
f) 涉水车辆和着火车辆应急处置方法及注意事项、乘员紧急疏散撤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电动乘用车应急救援手册示例
A.1 产品信息
A.1.1 车辆基本参数
车辆基本参数如图A.1所示。
A.1.2 车辆制造厂信息
A.1.3 外观识别信息
A.1.4 动力系统信息
动力系统信息示例如图A.3和表A.1所示。
A.1.5 高压电解除方法
应配有图片,准确描述车辆高压电解除的方法。
A.2 安全标志信息
安全标志信息如表A.2所示。
A.3 应急处置程序信息
A.3.1 应急救援人员所需防护装具
准确描述应急救援人员所需的防护装具种类及要求。
A.3.2 停车操作
A.3.3 车辆遇涉水
应提供车辆遇涉水的事故救援说明信息。
A.3.4 车辆遇火灾
应提供车辆遇火灾的事故救援说明信息。
A.3.5 可切割位置
电池包、高压线等高压零部件及燃油箱不可切割,对其他在特殊紧急情况下可以切割的位置进行
说明。
A.3.6 事故后车辆撤离现场
A.3.6.1 事故发生后,车辆不能正常启动时,撤离现场措施如图A.7所示。
A.3.6.2 车辆拖拽注意事项如下:
a) 需使用四轮离地的拖拽方式,禁止使用如图A.7中②③④⑤的拖拽方式。
b) 拖车前,车辆应处于OFF挡,打开双闪,关闭车门并锁上机械锁。
c) 拖车过程中,禁止人员在车内逗留。
d) 说明书内可采用表A.3的示例对车辆拖拽注意事项进行提示。
温馨提示
● 如无法正常使用平台式载货汽车进行拖拽车辆,可使用刚性连接方式将车辆紧急拖到安全区域,等待救援。
● 使用刚性拖拽时,应避免长距离拖拽,拖车速度应不超过5km/h;刚性拖拽时,车速不能超过5km/h。
● 在确保车辆没有安全风险的前提下才可拖离现场。若车辆电池包变形、漏液、冒烟等情况下,首先应解决安全风险。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电动商用车应急救援手册示例
B.1 车辆基本信息
B.1.1 车辆基本参数
B.1.2 车辆制造厂信息
B.1.3 电动汽车识别标志
外观识别信息示例:
表明电动汽车身份的标志共×处,分别位于,,。如图B.2所示。
B.1.4 动力系统信息
动力系统信息如图B.3和表B.1所示。
a) 车辆左侧视图
b) 车辆右侧视图
B.1.5 应急装置信息
B.1.5.1 应急装置分布
B.1.5.1.1 应急装置俯视图
B.1.5.1.2 逃生出口分布位置
a) 车辆右侧视图
b) 车辆左侧视图
B.1.5.2 乘客门应急阀
B.1.5.2.1 紧急手拉阀
功能:当遇到紧急情况,拉动仪表台下的紧急手拉阀,可手动推开车门。
注:该产品操作仅供参考,产品升级后以具体实物操作说明为准。
B.1.5.2.2 乘客门车内顶部应急阀
功能:当遇到紧急情况,在车内的乘客启动此应急阀,再推乘客门中间位置可手动打开乘客门。
位置:车内前后乘客门上方,风道面板上。如图B.8、图B.9、图B.10、图B.11所示。
图B.8 前门风道面板 图B.9 中门风道面板 图B.10 应急阀关闭状态 图B.11 应急阀旋转90°
使用方法:车内人员,首先打开应急阀盖,然后顺时针转动旋钮90°,推乘客门中间位置即打开。再
次通气时应先逆时针旋转应急阀旋钮90°回位,并且保持乘客门打开。应确保乘客门开闭范围内无人,
防止被打伤。
B.1.5.2.3 乘客门车外应急阀
功能:外部救险人员可从车外开启应急阀,打开乘客门。
使用方法:外部救险人员可从车外开启应急阀。首先打开车外应急阀盖,然后顺时针转动旋钮
90°。再次通气时应当先逆时针旋转应急阀旋钮90°回位,并且保持乘客门打开。应确保乘客门开闭范
围内无人,防止被打伤。
B.1.5.3 安全锤及应急窗
功能:在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使用安全锤,击碎应急窗玻璃逃生。
使用方法:在紧急情况下,取下安全锤,按应急窗标识指定位置用力击碎玻璃后进行逃生。
B.1.5.4 手持式灭火器
功能:紧急情况灭火。
位置:司机座椅后方与中门处放置两个手持式灭火器。如图B.17、图B.18所示。
B.1.5.5 灭火系统
功能:遇到明火或温度达到175℃时可自动启动灭火系统灭火。
位置:灭火声光指示灯安装在副仪表台位置。
使用方法:手动启动:按下手动启动按钮;自动启动:遇到明火或温度达到175℃时可自动启动。
灭火器控制面板说明:灭火器有3个指示灯。
注:该产品操作仅供参考,以具体实物操作说明为准。
B.1.5.6 安全天窗
功能:遇到紧急情况利用安全天窗逃生。
位置:位于车前和车后的整车顶部位置,如图B.20、图B.21、图B.22所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