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GB/T 40969-2021'
标准编号 | GB/T 40969-2021 (GB/T40969-2021) | 中文名称 | 纸和纸板 颜色的测定(D50/2°漫反射法) | 英文名称 | Paper and board -- Determination of colour (D50/2°diffuse reflectance method) | 行业 | 国家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Y30 | 国际标准分类 | 85.060 | 字数估计 | 14,124 | 发布日期 | 2021-11-26 | 实施日期 | 2022-06-01 | 起草单位 | 淄博欧木特种纸业有限公司、中轻纸品检验认证有限公司、龙利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鑫新光塑料包装有限公司、中轻(晋江)卫生用品研究有限公司、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 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41) | 标准依据 | 国家标准公告2021年第14号 | 提出机构 |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发布机构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 40969-2021
纸和纸板 颜色的测定(D50/2°漫反射法)
Paper and board -- Determination of colour (D50/2°diffuse reflectance method)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用消除光泽的漫反射法测定纸和纸板颜色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印刷用纸和纸板。
当仪器光源照射在试样上的紫外辐射量调准至与GB/T 40277规定的授权实验室提供的在CIE照
明体C条件下的荧光参比标准一致时,本方法可用于测定含有荧光增白剂的纸和纸板的颜色。
本文件不适用于添加了荧光染料或颜色染料的纸和纸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450 纸和纸板 试样的采取及试样纵横向、正反面的测定(GB/T 450-2008,ISO 186:
2002,MOD)
GB/T 3977 颜色的表示方法(GB/T 3977-2008,CIE15:2004,NEQ)
GB/T 10739 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GB/T 10739-2002,ISO 187:
1990,EQV)
GB/T 40277 纸、纸板和纸浆 蓝光漫反射因数(ISO 亮度)的测定 室内日光条件(GB/T 40277-
2021,ISO 2470-1:2016,MOD)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辐亮度因数
在规定的照明和观测条件下,在规定的立体角内,物体表面上某一点的给定方向的辐亮度与同一条
件下完全漫反射体的辐亮度之比。
注:对于含荧光材料,总辐亮度因数是反射辐亮度因数βR 和荧光辐亮度因数βL 之和,即β=βR+βL。对于非荧光材料,其反射辐亮度因数(βR)在数值上与反射因数(R)相等。
3.2
内辐亮度因数
β∞
试样层数达到不透光,即测定结果不再随试样层数加倍而发生变化时的辐亮度因数。
注:内辐亮度因数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3.3
反射因数
在规定的照明和观测条件下,在规定的立体角内,从物体反射的辐亮度与从完全漫反射体反射的辐
亮度之比。
4 原理
在规定的紫外线照射条件下,用三刺激滤光片式反射光度计或简易型分光光度计分析试样上的反
射光,计算出D50/2°条件下的颜色坐标。
5 仪器
5.1 反射光度计
5.1.1 通则
反射光度计几何条件、光谱和光度测量特性应符合ISO 2469的规定,并按ISO 2469进行校准。
如GB/T 40277中所述,测试含有荧光增白剂的试样时,反射光度计应配有一可调节紫外含量的辐
射源,通过使用参比标准,将紫外条件调整至与CIE照明体C一致。
5.1.2 滤光片式反射光度计
对于滤光片式反射光度计,滤光片与仪器本身的光学特性组合给出的总体响应等效于被测试样在
CIE照明体D50及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条件下的CIE三刺激值X、Y 和Z。
使用滤光片式反射光度计时,应使照射到试样上的UV含量与CIE照明体C一致。
5.1.3 简易型分光光度计
使用简易型分光光度计用CIE照明体D50测试试样时,其中一个功能允许按加权系数计算被测试
样在CIE照明体D50及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条件下的CIE三刺激值X、Y 和Z。附录A给出了计
算所需的加权函数。其中,表A.1和表A.2用于没有带通校正功能的仪器,表A.3和表A.4用于有带
通校正功能的仪器。
使用简易型分光光度计时,仪器应具有截止波长为395nm的UV可调滤光片或其他的等效系统,
使用荧光参比标准(5.2.3)对滤光片进行调整或对系统进行校准,使照射到样品的UV含量与CIE照明
体C一致。
5.2 参比标准
5.2.1 通则
用于仪器校准和工作标准的参考标准,需经常使用以确保满足仪器和UV校准需求。
5.2.2 无荧光参比标准
用于光度校准,由符合ISO 2469规定的授权实验室提供。
5.2.3 荧光参比标准
用于调整照射到样品上的UV含量,按照GB/T 40277中规定的授权实验室标定ISO 亮度值。
5.3 工作标准
5.3.1 两块平整的乳白玻璃、陶瓷或其他适宜的材料,按照ISO 2469规定进行清洁和校准。
注:有些仪器基础工作标准的功能由内置的内部标准替代。
5.3.2 稳定的塑料或其他白板,含有荧光增白剂。
5.4 黑筒
对所有波长的反射因数与标称值之差不超过0.2%,黑筒应倒扣放置在无尘的环境或附有防护盖。
注1:黑筒的状况根据仪器制造商要求进行检查。
注2:标称值由制造商给出。
6 样品的采取
如果试验用于评价一批纸或纸板,应按GB/T 450采取试样。如果评价不同类型的样品,应保证所
取试样具有代表性。
按照GB/T 10739进行温湿处理。由于高温条件可能会改变光学特性,样品不应进行高温预处理。
7 试样的制备
避开水印、尘埃和明显的纸病,将试样切成约75mm×150mm的矩形试样。至少10张试样正面
朝上,组成试样叠。试样的数量应保证试样层数加倍后反射因数不会发生变化。在试样叠的上下各附
一张额外的纸和纸板以保护试样。避免污染及不必要地暴露在光或热中。
在试样的一角做上标记,以区分试样及其正反面。
如能从试样的网面来区分正反面,正面应朝上。如果不能区分试样的正反面,如夹网纸机生产或两
面涂布的纸张,应保证纸样的同一面朝上,以保证纸和纸板的每面能分开测定。
8 试验步骤
8.1 确保按照GB/T 40277的要求和仪器制造商的说明对仪器进行校准。
8.2 取下试样叠上下的保护页,不要用手触摸测试区域,按照仪器的操作方法测定第一个试样的CIE
三刺激值(或CIELAB值,如果仪器设计成直接报告色空间)。读取并记录三刺激值,精确至0.01。
8.3 取下最上面的试样放在试样叠的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