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GB/T 42934-2023'
标准编号 | GB/T 42934-2023 (GB/T42934-2023) | 中文名称 | 水文化遗产价值评价指南 | 英文名称 | Guidelines to the value evaluation of water cultural heritage | 行业 | 国家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P55 | 国际标准分类 | 93.160 | 字数估计 | 10,184 | 发布日期 | 2023-08-06 | 实施日期 | 2023-08-06 | 发布机构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 42934-2023: 水文化遗产价值评价指南
ICS 93.160
CCSP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水文化遗产价值评价指南
2023-08-06发布
2023-08-06实施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布
目次
前言 Ⅰ
引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评价原则 1
5 水文化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1
5.1 指标及分值 1
5.2 评分指南 2
6 评价方法 5
6.1 指标计算方法 5
6.2 评价过程 6
参考文献 7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资产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郑州市水利
建筑勘测设计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水利部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江苏省质量和标准
化研究院、河南省标准化研究院、绍兴市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昂、万金红、孔肖菡、耿传宇、董永立、姜书锋、李云鹏、邓俊、周波、于冰、郑寓、
刘珏、李军、诸云强、王曙、朱华忠、邵杰、张瑛、郭培培、万利、李柏晨、刘昱玮、赵超辉。
引 言
水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中华民族的治水传统与华夏文明一样源远流长。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华民族
悠久的文明史也是一部除水害、兴水利的历史。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中华民族创造、遗留了数量众多、
类型多样、弥足珍贵的水文化遗产,并孕育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水文化。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
《“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国办发〔2021〕43号)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文物资源管理体制,加
强水利遗产等行业遗产的保护力度。2022年,水利部印发的《“十四五”水文化建设规划》(办宣〔2022〕
28号)指出,要发挥水文化的价值引导作用,把治水实践中的新认识、新做法、新经验升华为文化层面的
认知。积极推动将水文化的元素及相关要求列入有关规范、标准、定额及评价指标体系。以水文化保
护、传承、弘扬、利用为主线,加强水文化系统研究,加快推进水利遗产的系统保护。
为此,在分析我国水文化遗产价值,探讨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策,总结我国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
利用活动积累的经验基础上,规范水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和评价依据,建立完善的水文化遗产价值评价
方法,科学保护水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优秀水文化,特制定本文件。
水文化遗产价值评价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水文化遗产价值评价的评价原则,提供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水文化遗产价值的多维度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人类在认识水、开发水、利用水、治理水、保护水、鉴赏水过程中所遗留下的文化遗存或文化表现
形式。
注1:一般情况下,水文化遗产的建成或传承历史文化的时间不少于100年,但对于具有红色革命文化属性的水文
化遗产的年限可不少于40年。
注2:文化遗存侧重于物质形态的水文化遗产,如古代水利工程、水利文物等;文化表现形式侧重于非物质形态的水
文化遗产,如传统技艺、艺术形式、制度和知识体系等。
4 评价原则
水文化遗产价值评价遵循以下原则:
a) 系统性:全面系统收集评价对象的信息,依据准确可靠的数据,综合客观公正的价值评价程
序,评价水文化遗产价值;
b) 科学性:保持评价指标选取的科学合理性,评价程序的严密有效性;
c) 可操作性:评价指标切合水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评价程序简便可行;
d) 独立性:评价过程独立自主完成,不受外界因素干扰。
5 水文化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