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购物车 询价
www.GB-GBT.com

[PDF] GB/T 4357-2022 - 自动发货. 英文版

标准搜索结果: 'GB/T 4357-2022'
标准号码内文价格美元第2步(购买)交付天数标准名称状态
GB/T 4357-2022 英文版 410 GB/T 4357-2022 3分钟内自动发货[PDF] 冷拉碳素弹簧钢丝 有效

基本信息
标准编号 GB/T 4357-2022 (GB/T4357-2022)
中文名称 冷拉碳素弹簧钢丝
英文名称 Cold-drawn unalloyed steel wire for springs
行业 国家标准 (推荐)
中标分类 H49
国际标准分类 77.140.65
字数估计 25,299
发布日期 2022-04-15
实施日期 2022-11-01
起草单位 新余新钢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江阴贝卡尔特钢丝制品有限公司、天津华源时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贝卡尔特(青岛)钢丝产品有限公司、宁波名品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江苏神王集团钢缆有限公司、湖北福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鑫大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余市新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归口单位 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3)
提出机构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发布机构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4357-2022 Cold-drawn unalloyed steel wire for springs ICS 77.140.65 CCSH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T 4357-2009 冷拉碳素弹簧钢丝 Part2:Patentedcold-drawnnon-aloysteelwire,MOD) 2022-04-15发布 2022-11-01实施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布 目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分类和标记 2 5 订货内容 3 6 尺寸及形态要求 3 6.1 尺寸及允许偏差 3 6.2 不圆度 5 6.3 钢丝的圈形 5 6.4 直条钢丝的平直度 6 7 技术要求 6 7.1 材料 6 7.2 表面状态及要求 6 7.3 表面质量 7 7.4 力学性能 7 7.5 工艺性能 8 7.6 焊接 8 8 试验方法 13 8.1 尺寸及外形 13 8.2 镀层 13 8.3 表面质量 13 8.4 力学性能 13 8.5 工艺性能 13 8.6 其他试验方法 14 9 检验规则 14 9.1 检查与验收 14 9.2 组批规则 14 9.3 抽检和取样 14 9.4 复验 14 9.5 数值修约和判定 14 10 包装、运输、储存、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16 10.1 包装、运输和储存 16 10.2 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16 附录A(资料性) 本文件与ISO 8458-2:2002结构编号对照情况 17 附录B(资料性) 本文件与ISO 8458-2:2002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18 附录C(资料性) 钢丝的使用参考建议 19 参考文献 21 冷拉碳素弹簧钢丝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制造冷拉碳素弹簧钢丝的分类和标记、订货内容、尺寸及形态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 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储存、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本文件适用于制造静载荷和动载荷应用的机械弹簧的圆形横截面的冷拉碳素弹簧钢丝(以下简称 钢丝)。异型(如方形)弹簧钢丝的标准抗拉强度可以采用与本文件等同横截面积对应规格的值。 本文件不适用于制造高疲劳强度弹簧(如阀门簧)用钢丝。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222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4 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GB/T 224-2019,ISO 3887:2017,MOD) GB/T 228.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1-2010,ISO 6892-1: 2009,MOD) GB/T 239.1 金属材料 线材 第1部分:单向扭转试验方法(GB/T 239.1-2012,ISO 7800: 2003,MOD) GB/T 341 钢丝分类及术语 GB/T 342-2017 冷拉圆钢丝、方钢丝、六角钢丝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ISO 22034-2: 2016,NEQ) GB/T 1839 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GB/T 1839-2008,ISO 1460:1992,MOD) GB/T 2103 钢丝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 2976 金属材料 线材 缠绕试验方法 (GB/T 2976-2020,ISO 7802:2013,MOD) GB/T 18253-2018 钢及钢产品 检验文件的类型(ISO 10474-2013,IDT) GB/T 24242.1 制丝用非合金钢盘条 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24242.1-2020,ISO 16120-1: 2017,MOD) GB/T 24242.2 制丝用非合金钢盘条 第2部分:一般用途盘条(GB/T 24242.2-2020, ISO 16120-2:2017,MOD) GB/T 24242.4 制丝用非合金钢盘条 第4部分:特殊用途盘条(GB/T 24242.4-2020, ISO 16120-4:2017,MOD) GB/T 40342 钢丝热镀锌铝合金镀层中铝含量的测定 YB/T 081 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 3 术语和定义 GB/T 34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索氏体化 patented 将中碳钢或高碳钢加热奥氏体化后,进入适当温度的热浴(如铅浴、盐浴、水浴等)或强制流动的气 流中冷却(如钢厂轧钢后的控制风冷),以获得索氏体组织或索氏体组织为主的热处理方法。 [来源:GB/T 7232-2012,5.50和GB/T 341-2008,3.3.14,有修改] 3.2 静载荷 staticload 弹簧受到的恒定不变的负荷,或负荷有变化但设计应力不超过疲劳强度的0.1倍,或设计应力超过 了疲劳强度的0.1倍但循环次数不到一万次的负荷。 注:“设计应力”为弹簧设计应力,对于拉簧和压簧“设计应力”是扭应力,对于扭簧“设计应力”是弯曲应力。 [来源:GB/T 23935-2009,5.1.1,有修改] 3.3 动载荷 dynamicload 弹簧受到的设计应力大于疲劳强度的0.1倍,负荷有变化且变化次数不少于1万次的负荷。 [来源:GB/T 23935-2009,5.1.2,有修改] 3.4 圈形 cast 钢丝卷中每圈钢丝在无约束条件下的形态。 [来源:GB/T 341-2008,3.6.2.4,有修改] 3.5 自由圈径 wap 将一圈钢丝摆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两个互相垂直方向测得的钢丝圈外径的算术平均值。 3.6 圈距 pitch 自由悬挂的一圈钢丝的两个端头弹开后在水平方向的距离。 注:对于无法悬挂测量圈距的细丝,用在光滑水平面摆放时一整圈的头部翘高代替圈距。 4 分类和标记 4.1 分类 4.1.1 钢丝按照抗拉强度水平和弹簧载荷类型的分类和代号 对应弹簧应力水平,钢丝可分为三种强度等级,低抗拉强度(L)、中等抗拉强度(M)和高抗拉强度 (H);对应弹簧承受的载荷类型,钢丝可分为S级(适用静载荷)和D级(适用动载荷或以动载荷为主,或 旋绕比小,或成型时要经受剧烈弯曲)。表1列出了对应不同抗拉强度水平及不同弹簧载荷类型的钢丝 分类及代号。 4.1.2 按表面状态的分类和代号 钢丝按照表面状态分为磷化(PH)、镀锌(ZN)、镀锌铝合金(ZA)及镀铜(CU)等。 4.1.3 按交货形式分类 钢丝按交货形式分为盘卷及直条。 4.2 标记 钢丝按公称直径、钢丝分类、表面状态分类和本文件编号进行标记。 示例1: 2.00mm中等抗拉强度级、适用于动载弹簧的弹簧钢丝,标记为: 示例2: 4.50mm高抗拉强度级、适用于静载弹簧的镀锌弹簧钢丝,标记为: 5 订货内容 根据本文件订货的合同应包含下列要求: a) 本文件编号; b) 钢丝公称直径; c) 数量; d) 分类代号(表1); e) 表面状态(7.2); f) 交货形式(10.1)及单件重量(如有特定要求); g) 其他要求。 6 尺寸及形态要求 6.1 尺寸及允许偏差 6.1.1 盘卷钢丝的直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直条钢丝的直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6.1.2 直条钢丝的长度偏差应按GB/T 342-2017选择适当级别,无要求时默认为Ⅲ级。 7.5 工艺性能 7.5.1 缠绕试验 需方要求时,公称直径小于3.00mm的钢丝可采用缠绕试验,不出现任何裂纹。 7.5.2 扭转试验 7.5.2.1 公称直径在0.70mm< d≤6.00mm范围的钢丝应进行扭转试验,对公称直径在6.00mm< d≤ 10.00mm范围的钢丝,扭转试验由双方协商确定。钢丝按GB/T 239.1要求扭转到表6规定的次数时 应不断裂,表面应不出现扭转裂纹或分层。 7.5.2.2 试验应进行到断裂,最初断裂面应垂直钢丝轴线而表面不应撕开。在钢丝回扭时,可能发生的 第二次断裂应忽略不计。 7.5.3 弯曲试验 需方要求时,公称直径大于3.00mm的钢丝可进行弯曲试验,不应有任何裂纹痕迹。 7.5.4 卷簧试验 需方要求时,公称直径d不大于0.70mm的钢丝可进行卷簧试验,试验后试样表面应无缺陷,应不 出现撕裂或裂纹,目视节距应均匀、直径应一致。 7.6 焊接 每盘钢丝应由同一炉号的一根钢丝组成。 对于盘卷及直条定尺钢丝,在最后一次索氏体化处理前可焊接,以后的焊接都应切除。如果经协议 允许保留,应做出清晰标记。 8 试验方法 8.1 尺寸及外形 8.1.1 钢丝直径:采用外径千分尺在任意横截面上测量,取两个互相垂直方向值的算术平均值。 8.1.2 钢丝的不圆度:同一横截面上测得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 8.1.3 自由圈径:需要测量自由圈径时,将自由状态的钢丝圈放在光滑平面上用卷尺或直尺测量外径, 取两个互相垂直方向值的算术平均值。 8.1.4 圈距:将自由状态的钢丝圈悬挂稳定后,用卷尺或直尺测量相邻圈之间在水平方向的距离。对 于悬挂下垂严重无法测量圈距的细丝,将钢丝摆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测一个整圈的一端翘高代替圈距。 8.2 镀层 8.2.1 锌铝合金镀层中铝含量的检验方法应按照GB/T 40342。 8.2.2 镀层附着力检验方法为:钢丝在直径等于自身直径的芯棒上紧密缠绕至少六圈,目视检查是否 有裂纹,用手指擦拭检查镀层是否脱落。 8.3 表面质量 8.3.1 外观表面质量采用目视检查。 8.3.2 表面缺陷深度:采用金相法在钢丝横截面上测量。对公称直径不小于2mm的钢丝可采用酸浸 检验,酸浸后不应有表面缺陷,有争议时用金相法检验。酸浸试验方法为:试验前试样可先进行消除应 力处理,然后将常温样品浸入温度为75℃、盐酸和水的体积比为1∶1的溶液中,在直径减少大约1% 后终止酸浸,目视检查有无表面缺陷。 8.4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应根据实测直径计算得出。 测量计算断面收缩率所需尺寸时,测量误差不应大于±1%。 8.5 工艺性能 8.5.1 缠绕试验:钢丝在直径等于自身直径的芯棒上紧密缠绕至少四圈,然后目视检查表面。 8.5.2 弯曲试验的方法:将钢丝绕一芯棒弯180°成U形后目视检查表面。对于公称直径大于3.00mm 但不大于6.50mm的钢丝,芯棒直径为钢丝公称直径的两倍;对于公称直径大于6.5mm的钢丝,芯棒 直径为钢丝公称直径的三倍。 8.5.3 卷簧试验方法:取大约500mm长的一根试样,钢丝保持较均匀的轻微拉力进行紧密缠绕,芯棒 直径为钢丝公称直径的3倍~3.5倍,......
英文版: GB/T 4357-2022  
相关标准:GB 8903-2024  GB/T 5224-2023  
英文版PDF现货: GB/T 4357-2022  GB/T 435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