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GB/T 44124-2024'
标准编号 | GB/T 44124-2024 (GB/T44124-2024) | 中文名称 | 道路车辆 道路负载测定 | 英文名称 | Road load determination of road vehicles | 行业 | 国家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T04 | 字数估计 | 39,394 | 发布日期 | 2024-05-28 | 实施日期 | 2024-09-01 | 起草单位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大学、同济大学、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4) | 提出机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发布机构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范围 | Road load determination of road vehicles |
GB/T 44124-2024: 道路车辆 道路负载测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道路车辆 道路负载测定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道路负载的道路试验测定方法以及风洞和底盘测功机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N1类车辆,及3500kg以下的 M1类、M2类车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3730.1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术语和定义 第1部分:类型
GB/T 3730.2 道路车辆 质量 词汇和代码
GB 18352.6-2016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
3 术语和定义
GB/T 3730.1、GB/T 3730.2、GB 18352.6-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仪器设备要求
仪器设备应符合表1的要求。
5 道路上测量道路负载
5.1 道路试验要求
5.1.1 道路试验的大气条件
5.1.1.1 风速
应根据连续测量的风速平均值确定风速,风速条件如下。
a) 固定风速测量的风速条件
固定式风速计测量法仅用于在整个试验期间,5s平均风速低于5m/s,以及2s峰值风速低于
8m/s的气象条件。试验道路横向风速应小于2m/s,根据5.6.1.3中的规定进行风速修正计
算。当最低平均风速不超过2m/s时,可免除风速修正。
b) 车载风速测量的风速条件
使用车载风速计进行试验时,应根据5.4的规定使用设备,试验期间,5s总平均风速应小于
7m/s,2s峰值风速应小于10m/s,此外试验道路横向风速应小于4m/s。
如果在同一试验道路上不能进行正反两个方向的试验(例如,在一个椭圆形的试验道路上只能单向
行驶),在各部分试验道路上都应测量风速和风向,这时,应根据测量的风速较高者确定所使用的风速计
的类型,根据较低者确定是否可免除风速修正。
5.1.1.2 大气温度
试验期间大气温度应处于5℃~40℃。
如果在滑行试验期间,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5℃,对每次滑行应根据试验
中实测温度的算术平均值单独进行修正。这时,对每次滑行都应单独计算,并对道路负载系数进行单独
修正,最终的道路负载系数应按上述各次单独修正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计算。
试验可根据车辆制造商的要求选择在1℃~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5.1.2 试验道路
试验道路表面应是平坦、清洁、干燥且坚硬的,其质地和组成能代表当前典型的城市道路和高速公
路路面,没有妨碍道路负载测量的障碍物或风障。
试验道路的纵向坡度应不超过±1%。
试验道路上任何3m之间坡度差应不超过±0.5%,如果在相同的道路上不能进行双向滑行试验
(例如单向行驶的椭圆形的试验道路),则平行试验段的纵向坡度之和应在0%~0.1%范围内,试验道路
的最大弧度应不大于1.5%。
5.2 道路试验准备
5.2.1 车辆准备
5.2.1.1 车辆状态
应根据试验需求对试验车辆进行适当的行驶及轮胎磨合,试验车辆的胎纹深度应不低于初始胎纹
深度的50%。
试验车辆应处于制造商规定的正常车况,或根据试验目的进行设置。试验车辆的轮胎压力、车轮定
位、车身高度、传动系统和轮轴轴承中润滑剂以及制动系统调整等,不应存在非典型的摩擦阻力。
试验期间应关闭发动机罩/盖及所有窗户,关闭通风系统、前照灯等任何盖子,并关闭空调系统新风
切换装置。
应根据试验需求调整车辆质量(包括驾驶员和试验设备的质量)。
5.2.1.2 轮胎压力调整
如果环境温度和浸车区温度相差大于5℃时,应按照下列方式对轮胎压力进行调整。
a) 将轮胎压力调整到比目标压力高10%,浸车4h以上;
b) 试验前,将轮胎压力按照车辆制造商的说明和车辆测试质量,将轮胎压力降至制造商建议的
充气压力,再按公式(1)进行微调:
c) 避开包含太阳辐射在内的外部热源引起的轮胎直接加热。
5.2.2 仪器安装
试验中使用的任何仪器设备,尤其是安装在车外的仪器设备,应减少对车辆空气动力学特性的
影响。
如果安装设备对CDA 试验结果的影响超过了0.015m2,应在风洞分别测量使用和未使用该设备
的结果,相应的差距应从系数f2中减去。
5.2.3 车辆预处理
在试验前,应对车辆进行适当的预热,直至达到稳定和正常的运行温度。建议以试验最高基准速度
的90%或者(80±5)km/h的速度行驶至少30min。在预热期间,车速不应超过最高基准速度。
5.3 使用滑行法测定道路载荷
5.3.1 多区段法
5.3.1.1 速度点选择
应至少选定四个速度点,vj(j=1、2、3、4等),以获得基于车辆速度的道路载荷曲线。最高速度点
不应低于最高基准速度,且最低速度点不应高于最低基准速度。
基准速度应从20km/h起始,以10km/h的步长增加,最高基准速度根据以下规定确定。
a) 最高基准速度应为130km/h,纯电动汽车可调整为120km/h。道路载荷确定和底盘测功机
的设定应在相同的基准速度点进行。
b) 如果最高基准速度加上14km/h后,大于或等于试验车辆的最高车速,在进行道路载荷测
定,或者在底盘测功机上设定阻力时,应将该速度剔除。此时次高基准速度成为车辆的最高基
准速度。
5.3.1.2 数据收集
试验期间应对以下数据进行收集,其中a)和b)应以0.2s的最大间隔进行测量和记录,而c)和d)
应以1.0s的最大间隔进行测量和记录:
a) 经过的时间;
b) 车速;
c) 风速;
d) 风向。
注:通过固定式风速计测量风速和风向。
5.3.1.3 车辆滑行
5.3.1.3.1 预处理后,在每次试验前,如有必要,可按最高的基准速度行驶最多1min。然后,将车辆加
速至比滑行开始测量时的速度(vj+Δv)高5km/h(Δv为速度变化量),并立即开始滑行。
5.3.1.3.2 滑行期间,变速器应处于空挡,发动机应怠速运行。如果车辆配备手动变速器,则应接合离
合器。应屏蔽产生驱动或阻止车辆滑行的力的装置(如能量回收系统等)及其功能。尽量避免转动方向
盘,且在滑行结束前不应进行车辆制动。
5.3.1.3.3 应以相同的速度和前提条件重复滑行试验,直到滑行数据满足5.3.1.4.2中定义的统计精确
度要求。
5.3.1.3.4 每次滑行应连续进行,如果不能对所有基准速度点的数据连续记录,也可分段滑行。分段滑
行时,应注意使车辆状态在每个分段点保持不变。
5.3.1.4 通过滑行时间测定道路载荷
5.3.1.4.1 对应基准速度vj,测量车速从(vj+Δv)滑行至(vj-Δv)经过的时间,Δv应不大于5km/h。
5.3.1.4.2 在两个方向上进行试验,直至至少得到连续的三对试验数据满足公式(2)给出的统计精确度
5.3.1.4.3 试验时如果某方向的任一外部因素或者驾驶员的行为对道路载荷试验产生影响,试验结果
和对应的反向试验结果均视为无效。
5.3.1.4.4 按公式(6)、公式(7)计算每个方向上,速度vj下的道路载荷Fja和Fjb,单位为牛顿(N):
5.3.2 平均减速法
5.3.2.1 速度点选择
按照5.3.1.1的规定选择速度点。
5.3.2.2 数据收集
按照5.3.1.2的规定测量和记录数据。
5.3.2.3 车辆滑行
按照5.3.1.3的规定进行车辆滑行。
5.3.2.4 通过车辆滑行测定道路载荷
5.3.2.4.1 记录车速从(vj+Δv)至(vj-Δv)滑行期间的速度与时间数据,其中,Δv应大于10km/h。
5.3.2.4.2 通过多项式回归将公式(18)和公式(19)给出的函数拟合至数据组中,以测定系数A0、A1、
A2和A3:
va(t)=A0a+A1at+A2at2+A3at3 (18)
vb(t)=A0b+A1bt+A2bt2+A3bt3 (19)
5.3.2.4.4 在两个方向上进行重复测量,直至至少获得连续四对数据满足公式(21)给出的统计精确度
p(%)要求。应根据5.3.1.4.3确定数据的有效性。
5.3.2.4.5 按照5.3.1.4.4中规定的TM和mr,按公式(25)计算速度vj下的道路载荷Fj。
Fj=(TM+mr)Γj (25)
5.3.2.4.6 按照5.3.1.4.5中的规定,确定道路载荷曲线。
5.3.3 直接回归法
5.3.3.1 速度范围选择
试验速度范围(即最大速度和最小速度)应确定为涵盖测定道路载荷的基准速度范围。如果以分段
运行的方式进行试验,则应确定每个分段速度的范围。
5.3.3.2 数据收集
按照5.3.1.2的规定测量和记录数据。
5.3.3.3 车辆滑行
按照5.3.1.3的规定进行车辆滑行。
5.3.3.4 通过车辆滑行测定道路载荷
系数f0、f1和f2应通过用公式(29)近似v和t与正切的关系来计算,计算过程如下。
a) 按公式(26)和公式(27)计算道路载荷:
f) 按照5.3.1.4.5中规定的方法,确定道路载荷曲线。
5.4 基于车载风速计的滑行法
5.4.1 速度范围选择
按照5.3.3.1中的规定选取试验速度范围。
5.4.2 数据收集
在试验期间,应以0.2s的最长间隔测量和记录以下数据:
a) 经过的时间;
b) 车速;
c) 风速和风向。
注:通过车载风速计测量风速和风向。
5.4.3 车辆滑行
按照5.3.1.3.1~5.3.1.3.4的规定在车辆上安装车载风速计后进行车辆滑行。风速计的安装位置应
最大限度降低对车辆运行特性的影响,选择如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安装车载风速计:
a) 车辆前空气动力学驻点前方约2m处;
b) 车顶中心线处,可能的话,将车载风速计安装在风挡玻璃上方30cm以内;
c) 车辆发动机机舱盖中心线上,车辆前方和风挡玻璃下方连线的中间点上。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保证安装好的风速计与路面保持平行。如果采用b)或c)的安装方式,应
对风速计产生的附加空气动力学影响进行修正。可通过风洞试验,在车辆安装或不安装车载风速计(车
载风速计的安装位置与道路试验一致)的情况下进行滑行。根据试验结果计算有无车载风速计时气动
阻力特性的变化,以及车辆正投影面积,对滑行试验结果进行修正。
在进行滑行试验前,车载风速计应根据制造商规定进行校准。附录C给出了车载风速计校准的
示例。
5.4.4 系数确定
利用滑行时间和风力数据,按公式(34)给出的多元回归分析的方程来计算每个系数。
5.4.5 测定道路载荷
通过5.4.4中得到的系数,按公式(35)计算消除所有风力作用的道路负载。
5.5 使用扭矩仪测定行驶阻力
5.5.1 扭矩仪安装
扭矩仪应安装在试验车辆的每个驱动车轮的轴与轮毂之间。测量试验车辆维持匀速行驶状态所需
驱动扭矩的大小。
5.5.2 车辆行驶和数据采集
5.5.2.1 数据采集
可在车辆的预处理和稳定后开始收集数据,在速度vj下测量行驶阻力。
5.5.2.2 数据记录
应在不少于5s的时间内,记录不少于10组的速度、扭矩和时间数据。
5.5.2.3 速度偏差
平均速度的速度偏差应在表3的数值范围内。
5.5.3 平均速度和平均扭矩的计算
5.5.3.1 计算过程
按公式(36)和公式(37)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jm,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和平均扭矩
Cjm,单位为牛米(N·m):
5.5.3.2 测量的准确度
在两个方向上按照5.5.1~5.5.3的要求进行试验,直至至少得到连续四个数据满足公式(41)给出
的统计精确度p(%)要求。
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jm,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和平均扭矩Cjm,单位为牛米(N·m)。
应根据5.3.1.4.3确定数据的有效性。
5.5.4 行驶阻力曲线测定
按公式(47)、公式(48)给出的回归曲线,用于5.3.1.1中要求的所有速度点vj上两个方向的所有数
据对(vjm,Cjma)和(vjm,Cjmb),以确定c0a、c0b、c1a、c1b、c2a和c2b:
5.6.1.2 测定滚动阻力修正系数
可以根据特定车辆和轮胎试验的经验数据确定滚动阻力的校正系数 K0,单位为每摄氏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