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GB/T 454-2020'
标准编号 | GB/T 454-2020 (GB/T454-2020) | 中文名称 | 纸 耐破度的测定 | 英文名称 | Paper--Determination of bursting strength | 行业 | 国家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Y30 | 国际标准分类 | 85.010 | 字数估计 | 14,165 | 发布日期 | 2020-07-21 | 实施日期 | 2021-02-01 | 旧标准 (被替代) | GB/T 454-2002 | 起草单位 | 浙江凯恩特种纸业有限公司、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轻(晋江)卫生用品研究有限公司、德清县东港纸业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 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41) | 提出机构 |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发布机构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 454-2020: 纸 耐破度的测定
GB/T 454-2020 英文名称: Paper--Determination of bursting strength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增加液压来测定纸张耐破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耐破度在70kPa~1400kPa的纸张,不适用于复合纸板(例如:瓦楞纸板或衬垫
纸板)耐破度的测定,GB/T 1539中给出的方法更适合用于复合纸板类产品耐破度的测定。
在商业协议中未规定测定方法的情况下,耐破度低于600kPa的材料可采用本标准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50 纸和纸板 试样的采取及试样纵横向、正反面的测定(GB/T 450-2008,ISO 186:
2002,MOD)
GB/T 451.2 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GB/T 451.2-2002,eqvISO 536:1995)
GB/T 1539 纸板 耐破度的测定(GB/T 1539-2007,ISO 2759:2001,IDT)
GB/T 10739 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GB/T 10739-2002,eqvISO 187:
1990)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耐破度
由液压系统施加压力,当弹性胶膜顶破试样圆形区域时的最大压力。
注:破损压力的显示值包括在测试时胶膜延伸所需要的压力。
3.2
耐破指数
纸张耐破度除以其定量。
4 原理
将试样放置于弹性胶膜上,紧紧夹住试样周边,使之与胶膜一起自由凸起。当液压流体以稳定速率
泵入,使胶膜凸起直至试样破裂时,所施加的最大压力即为试样耐破度。
5 仪器
5.1 夹持系统
5.1.1 为了牢固而均匀地夹住试样,上、下两夹盘是两个彼此平行的环形平面。其环面应平整并带有
沟纹(见附录A),附录A给出了夹盘系统的尺寸。
5.1.2 一个夹盘同一个铰链或一个相似装置进行连接,以保证夹盘压力分布均匀。
5.1.3 在施加测试负荷时,上下夹盘的环形孔应是同心的,其最大误差应不大于0.25mm。夹盘表面
应平整且彼此平行,检查夹盘的方法见附录B。
5.1.4 夹盘系统应能提供1200kPa的夹持压力,仪器结构应能保证夹持压力具有可重复性(见附录
C)。
5.1.5 计算夹持压力时,因沟纹减少的面积可以忽略不计。
5.1.6 应安装夹盘压力指示装置,该装置能显示实际夹持压力,而不是夹盘系统本身的压力。夹持压
力可通过夹持力和夹盘面积进行计算。
5.2 胶膜
5.2.1 胶膜为圆形,由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制成,不应添加任何填料或添加剂。其厚度为(0.86±
0.06)mm,上表面被紧紧夹住。静态时其上表面应比下夹盘的顶面约低3.5mm。
5.2.2 胶膜材料和结构应保证当胶膜凸出下夹盘顶面(9.0±0.2)mm时,其压力为(30±5)kPa。胶膜
在使用时应经常进行检查,如果胶膜阻力不符合要求,应及时更换。
5.3 液压系统
由马达驱动活塞挤压适宜的液体(如化学纯甘油、含缓蚀剂的乙烯醇或低黏度硅油),在胶膜下面产
生持续增加的液压压力,直至试样破裂。液体应与胶膜材料相适应,不应破坏胶膜的内表面。液压系统
和使用的液体中应没有空气泡,泵送量应为(95±5)mL/min。
5.4 压力测量系统
可采用任何原理进行测量,但其精度应相当于或高于±10kPa或示值的±3%,取较大值。对于增
加的液压压力其响应速度应为:所显示的最大压力误差应在峰值真值的±3%范围内,校准方法见附
录D。
6 校准
6.1 仪器应便于进行流体泵送速率的检查,以及最大压力、显示系统和夹盘压力显示装置的校准。
6.2 应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进行校准,以保证仪器达到规定的准确度。如有可能,压力传感装置应
在相当于耐破度仪的同一位置上进行校准,最好在仪器自身上进行校准。如果所使用的压力传感器偶
尔超过其额定范围,则应在重新校准后方可使用。
6.3 不同厚度的铝箔可作为定值试样使用,该方法是用于检查仪器整体功能的有效手段。但由于铝箔
在应力下其特性不同于纸张,因此铝箔不能作为校准标准使用。
7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7.1 试样的采取按GB/T 450进行,每个试样尺寸应不小于70mm×70mm。试样不应有褶子、皱纹、
可见裂痕或其他明显损伤。如有水印,测试时应尽量避开。
7.2 试样按GB/T 10739进行温湿处理,并在该大气条件下进行测试。
8 试验步骤
8.1 如果需要,按照GB/T 451.2测定定量。
8.2 按照仪器手册及本标准的规定准备仪器,对于电子设备应进行预热。
8.3 如果压力量程可以选择,应选用最合适的测量范围,若需要可用最大量程进行预测。
8.4 调整夹持系统,使夹持压力能够有效防止试样在试验过程中发生滑动,但不应超过1200kPa。
8.5 升起上夹盘,将试样覆盖于整个夹盘面积,然后给试样施加足够的夹持压力。
8.6 如果需要,应按照仪器手册调节液压显示装置的零点,排除液压系统和使用液体中的空气泡。然
后施加液压压力,直至试样破裂。退回活塞,使胶膜低于胶膜夹盘的平面。读取耐破压力指示值,精确
至1kPa。然后松开夹盘,准备下一次试验。当试样有明显滑动时(试样滑出夹盘或在夹持面积内起了
皱褶),应将该读数舍去。如有疑问,应用一个较大试样迅速确定试样是否产生滑动。如果破裂形式(如
在测量面积周边处断裂)表明因夹持力过高或在夹持时夹盘转动致使试样损伤,则应舍弃此试验数据。
8.7 若未要求分别报告试样正反面的试验结果,应测试20个有效数据;如果要求分别报告试样正反面
的测试结果,则应每面至少测得10个有效数据。
a) 压力测量系统校准不正确;
b) 升压速率不准确(增加速率导致耐破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