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GB/T 5461-2016'
标准编号 | GB/T 5461-2016 (GB/T5461-2016) | 中文名称 | 食用盐 | 英文名称 | Edible salt | 行业 | 国家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X38 | 国际标准分类 | 67.220.20 | 字数估计 | 10,130 | 发布日期 | 2016-06-14 | 实施日期 | 2017-01-01 | 旧标准 (被替代) | GB 5461-2000 | 引用标准 | GB 2721; GB 2760; GB 2762; GB/T 5009.11; GB 5009.12; GB/T 5009.15; GB/T 5009.17; GB/T 5009.42-2003; GB 7718; GB/T 8618-2001; GB/T 13025.1; GB/T 13025.2; GB/T 13025.3-2012; GB/T 13025.4; GB/T 13025.5; GB/T 13025.6; GB/T 13025.7; GB/T 13025.8; GB/T 13025.9; GB/T 13025.10; GB/T | 起草单位 | 国家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归口单位 | 全国盐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标准依据 | 国家标准公告2016年第8号 | 提出机构 |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发布机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盐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判定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海水、地下卤水、盐湖卤水、海盐、岩盐或湖盐为原料制成的食用盐。本标准不适用于低钠盐产品。本标准不适用于其他原料生产的盐产品, 特别是化工、轻工等副产品盐。 |
GB/T 5461-2016: 食用盐
GB/T 5461-2016 英文名称: Edible salt
ICS 67.220.20
X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 5461-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盐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判定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海水、地下卤水、盐湖卤水、海盐、岩盐或湖盐为原料制成的食用盐。本标准不适用
于低钠盐产品。本标准不适用于其他原料生产的盐产品,特别是化工、轻工等副产品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21 食用盐卫生标准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 5009.42-2003 食盐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618-2001 制盐工业主要产品取样方法
GB/T 13025.1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 粒度的测定
GB/T 13025.2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 白度的测定
GB/T 13025.3-2012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 水分的测定
GB/T 13025.4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 水不溶物的测定
GB/T 13025.5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 氯离子的测定
GB/T 13025.6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 钙和镁的测定
GB/T 13025.7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 碘的测定
GB/T 13025.8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 硫酸根的测定
GB/T 13025.9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 铅的测定
GB/T 13025.10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 亚铁氰根的测定
GB/T 13025.12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 钡的测定
GB/T 13025.13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 砷的测定
GB 2687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盐碘含量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
4 要求
4.1 感官要求
色白,味咸,无异味,无明显与盐无关的外来异物。
4.2 理化指标
食用盐理化指标见表1。
4.3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品种和使用量
项 目 指 标
碘强化剂a(以I计)/(mg/kg) 按GB 26878规定执行
亚铁氰化钾(以[Fe(CN)6]4-计)/(mg/kg) 按GB 2760规定执行
a 未加碘食用盐碘含量应小于5mg/kg,应在包装显著位置标注“未加碘”字样。
4.4 污染物限量
食用盐污染物限量应按GB 2762和GB 2721的规定执行。
5 试验方法
5.1 感官
取适量试样于白色洁净浅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组织状态,并嗅其气味。用温开水漱
口,品尝滋味。
5.2 理化指标
5.2.1 粒度
按GB/T 13025.1的规定执行。
5.2.2 白度
按GB/T 13025.2的规定执行。
5.2.3 氯离子
按GB/T 13025.5的规定执行。
5.2.4 钙、镁离子
按GB/T 13025.6的规定执行。
5.2.5 硫酸根
按GB/T 13025.8的规定执行。
5.2.6 氯化钠
按5.2.3、5.2.4、5.2.5给出的各离子的含量,依据表3中给出的离子结合顺序,依次计算硫酸钙、硫
酸镁、硫酸钠、氯化钙、氯化镁和氯化钠含量。若以顺序号计算时,某种化合物因阴离子或阳离子不存在
而不能形成,即依次以下一顺序号递补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至小数点后第二位,取至第一位。
表3 离子结合顺序
阴离子
阳离子
钙离子 镁离子 钠离子
硫酸根 (1)硫酸钙 (2)硫酸镁 (3)硫酸钠
氯离子 (4)氯化钙 (5)氯化镁 (6)氯化钠
5.2.7 水分
5.2.7.1 干燥失重法
按GB/T 13025.3-2012第2章的规定于140℃干燥恒重后,试样的水分含量(质量分数)为干燥
失重和残留结晶水之和,按式(1)计算:
5.2.7.2 灼烧法
按GB/T 13025.3-2012第3章规定用灼烧法直接测定水分含量。当水分含量大于4.0g/100g
时,应用灼烧法进行测定。
5.2.8 水不溶物
按GB/T 13025.4的规定执行。
5.2.9 数据检验
氯化钠、硫酸钙、硫酸镁、硫酸钠、氯化钙、氯化镁、水分、水不溶物之和在99.5g/100g~100.4g/100g
之间时检验数据成立。
5.3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
5.3.1 碘强化剂
按GB/T 13025.7规定执行。
5.3.2 亚铁氰化钾
按GB/T 13025.10规定执行。
5.4 污染物限量
5.4.1 铅
按GB 5009.12或GB/T 13025.9规定执行,以GB 5009.12规定的方法为仲裁法。
5.4.2 总砷
按GB/T 5009.11或GB/T 13025.13规定执行,以GB/T 5009.11规定的方法为仲裁法。
5.4.3 镉
按GB/T 5009.15规定执行。
5.4.4 总汞
按GB/T 5009.17规定执行。
5.4.5 钡
按GB/T 13025.12规定执行或按GB/T 5009.42-2003中4.6规定并将4.6.3中称样量由50.00g
改为66.67g后执行。
6 检验规则
产品出厂检验应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并按照以下要求执行。
6.1 组批
由同一批原料、同一生产线,按相同的加工方法生产的同一等级的、一次交付的产品构成一批。
6.2 抽样
对于构不成批量(< 100kg)的食用盐产品,随机抽取800g以上样品,混匀后平均分为两份,一份
用于检测,一份作为备用样。
对于批量(≥100kg)食用盐产品,碘强化剂项目的抽样按均匀分布,随机抽取9个份样,每个份样
应不少于50g。其他项目按GB/T 8618-2001第一篇规定执行。
6.3 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应由生产企业质检部门检验,检验项目包括感官要求、理化指标、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
剂。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并附合格证明后方可出厂。
6.4 型式检验
产品型式检验包括本标准要求的全部项目。正常生产时,每半年应不少于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时
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a) 原料、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