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GB/T 6113.104-2021'
标准编号 | GB/T 6113.104-2021 (GB/T6113.104-2021) | 中文名称 |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1-4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辐射骚扰测量用天线和试验场地 | 英文名称 | Specification for radio disturbance and immunity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 Part 1-4: Radio disturbance and immunity measuring apparatus -- Antennas and test sites for radiated disturbance measurements | 行业 | 国家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L06 | 国际标准分类 | 33.100 | 字数估计 | 90,966 | 发布日期 | 2021-12-31 | 实施日期 | 2022-07-01 | 起草单位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大泽科技有限公司、芮锋射频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厦门海诺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东南大学、合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奥尔托射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广州赛宝计量检测中心服务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环世纪电磁兼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大连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嘉善法兰克尼亚电磁兼容有限公司、南京纳特通信电子有限公司、中家院(北京)检 | 归口单位 | 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79) | 提出机构 | 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79) | 发布机构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 6113.104-2021
ICS 33.100
CCSL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T 6113.104-2016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
测量方法规范
第1-4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辐射骚扰测量用天线和试验场地
(CISPR16-1-4:2019,IDT)
2021-12-31发布
2022-07-01实施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布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Ⅴ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2
3.1 术语和定义 2
3.2 缩略语 5
4 无线电辐射骚扰测量用天线 6
4.1 概述 6
4.2 辐射骚扰测量的物理参数(被测量) 6
4.3 频率范围9kHz~150kHz的天线 6
4.4 频率范围150kHz~30MHz的天线 7
4.5 频率范围30MHz~1000MHz的天线 7
4.6 频率范围1GHz~18GHz的天线 11
4.7 特殊的天线配置---大环天线系统 13
5 用于无线电骚扰场强测量的试验场地(9kHz~30MHz) 14
6 用于无线电骚扰场强测量的试验场地(30MHz~1000MHz) 14
6.1 概述 14
6.2 开阔试验场地 14
6.3 其他类型的试验场地的适用性 16
6.4 试验场地确认 17
6.5 OATS和SAC的NSA法的基本参数 18
6.6 用于OATS和SAC场地确认的参考场地法 21
6.7 使用NSA方法确认OATS 25
6.8 具有气候保护罩的OATS或SAC的确认 26
6.9 超出场地可接受限值的一些可能的原因 29
6.10 FAR的场地确认 29
6.11 试验桌和天线塔影响的评估 36
7 用于无线电骚扰场强测量的试验场地(1GHz~18GHz) 38
7.1 概述 38
7.2 参考试验场地 38
7.3 试验场地的确认 38
7.4 SVSWR标准试验程序的天线要求 40
7.5 场地确认试验所要求的位置点 43
7.6 SVSWR场地确认---标准试验程序 47
7.7 SVSWR场地确认---使用全向场强探头的互易测试方法 48
7.8 SVSWR有条件的测量位置的要求 49
7.9 SVSWR场地确认测试报告 50
7.10 SVSWR场地评估方法的限制条件 50
7.11 可替换的试验场地 50
8 共模吸收装置 50
8.1 概述 50
8.2 CMAD的S参数测量 50
8.3 CMAD的试验夹具 51
8.4 TRL校准方法 51
8.5 钳式铁氧体CMAD的规范 53
8.6 使用频谱分析仪和跟踪发生器进行的CMAD性能(降低)核查 54
9 用于总辐射功率测量的混响室 56
9.1 概述 56
9.2 腔体 56
10 用于辐射骚扰抗扰度测量的TEM小室 58
附录A(规范性) 天线参数 59
附录B 64
附录C(规范性) 用于在9kHz~30MHz频率范围内测量磁场感应电流的大环天线系统 65
附录D(规范性) 频率范围30MHz~1000MHz的OATS的详细结构(见第6章) 73
附录E 76
附录F(资料性) ±4dB场地可接受准则的基础(见第6章) 77
附录G(资料性) RSM对COMTS场地确认时的不确定度预算示例(见6.6) 79
参考文献 8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
定起草。
GB/T (Z)6113《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为电磁兼容基础标准。
本文件是GB/T (Z)6113的第1-4部分。GB/T (Z)611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第1-1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测量设备;
---第1-2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传导骚扰测量的耦合装置;
---第1-3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辅助设备 骚扰功率;
---第1-4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辐射骚扰测量用天线和试验场地;
---第1-5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5MHz~18GHz天线校准场地和参考试验
场地;
---第1-6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EMC天线校准。
第2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
---第2-1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 传导骚扰测量;
---第2-2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 骚扰功率测量;
---第2-3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 辐射骚扰测量;
---第2-4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 抗扰度测量;
---第2-5部分:大型设备骚扰发射现场测量。
第3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技术报告
---第3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技术报告。
第4部分:不确定度、统计学和限值建模
---第4-1部分:不确定度、统计学和限值建模 标准化EMC试验的不确定度;
---第4-2部分:不确定度、统计学和限值建模 测量设备和设施的不确定度;
---第4-3部分:不确定度、统计学和限值建模 批量产品的EMC符合性确定的统计考虑;
---第4-4部分:不确定度、统计学和限值建模 抱怨的统计和限值的计算模型;
---第4-5部分:不确定度、统计学和限值建模 替换试验方法的使用条件。
本文件代替GB/T 6113.104-2016《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1-4部分: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辐射骚扰测量用天线和试验场地》,与GB/T 6113.104-2016相比,除
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受试设备空间”等3个术语,删除了术语“自由空间天线系数”(见3.1,2016年版的
3.1);
---更改了天线对称的测量方法(见4.5.4,2016年版的4.5.4);
---更改了交叉极化的测量方法(见4.5.5,2016年版的4.5.5);
---增加了1GHz~18GHz接收天线的波瓣图要求(见4.6.2.2和4.6.2.3);
---增加了测量距离5m的NSA值(见6.5.1);
---更改了附录A的有关内容(见附录A,2016年版的附录A);
---删除了附录B的正文内容(见2016年版的附录B)。
本文件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CISPR16-1-4:2019《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1-4部分:辐射骚扰测量用天线和试验场地》。
与本文件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 4365-2003 电工术语 电磁兼容(IEC 60050(161):1990+A1:1997+A2:1998,
IDT);
---GB/T 6113.101-2021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1-1部分:无线电
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测量设备(CISPR16-1-1:2019,IDT);
---GB/T 6113.105-2018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1-5部分:无线电
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5MHz~18GHz天线校准场地和参考试验场地(CISPR16-1-5:
2014,IDT);
---GB/T 6113.106-2018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1-6部分:无线电
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EMC天线校准(CISPR16-1-6:2014,IDT);
---GB/Z 6113.3-2019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3部分:无线电骚扰
和抗扰度测量技术报告(CISPR/T R16-3:2010+A1:2012+A2:2015,IDT);
---GB/T 6113.402-2018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4-2部分:不确定
度、统计学和限值建模 测量设备和设施的不确定度(CISPR16-4-2:2014,IDT)。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国际标准术语3.1.14,根据给出的表达式,将S参数明确为传输线参数S2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9)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大泽科技有限公司、芮锋射频技术(上海)有限
公司、厦门海诺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东南大学、合肥产品质量监
督检验研究院、奥尔托射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广州赛宝计量检测中心服务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
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环世纪电磁兼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
司、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大连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嘉
善法兰克尼亚电磁兼容有限公司、南京纳特通信电子有限公司、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深圳
市北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广州
众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中认华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广州市诚臻电
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浙江诺益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有限
公司、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深圳东昇射频技术有限公司、深圳赫优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尊冠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强、李莉、谢鸣、叶畅、周忠元、孟东林、付君、杨新春、李立嘉、黄敏昌、刘潇、
陈彦、黄雪梅、王林东、郭雨、徐澹、肖娜丽、周磊、商高平、王曦、石磊、李光华、翟丽、李妮、姜国凯、
李保婷、杨楠、杨春荣、卢炎汉、梁吉明、马蔚宇、李楠、郑益民、张峰衔、褚瑞、陈嘉声、张进库、万长勇、
臧家伟、徐春锋。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8年首次发布为GB/T 6113.104-2008,2016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引 言
为规范电磁兼容测量、考虑测量不确定度和给出与测量相关的背景信息,以及为电磁兼容产品类标
准的制修订奠定技术基础,GB/T (Z)6113规定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不确
定度技术要求以及计算限值的模型,其由四部分组成,第1部分为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
第2部分为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规范;第3部分为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技术报告;第4部
分为不确定度、统计学和限值建模。
第1部分又分为6个部分。
---第1-1部分:测量设备。目的在于规定测量无线电骚扰的测量设备和断续骚扰测量的专用设
备的性能和特性要求。
---第1-2部分:传导骚扰测量的耦合装置。目的在于规定射频骚扰电压和骚扰电流测量用辅助
设备的特性和性能要求。
---第1-3部分:辅助设备 骚扰功率。目的在于规定无线电骚扰功率测量用吸收钳的特性和校准
方法要求。
---第1-4部分:辐射骚扰测量用天线和试验场地。目的在于规定辐射骚扰测量天线和试验场地
的特性和性能要求。
---第1-5部分:5MHz~18GHz天线校准场地和参考试验场地。目的在于规定天线校准场地和
参考试验场地的要求。
---第1-6部分:EMC天线校准。目的在于规定辐射骚扰测量天线的天线系数的校准程序和相关
要求。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
测量方法规范
第1-4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辐射骚扰测量用天线和试验场地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辐射骚扰测量设备的特性和性能要求,适用的频率范围为9kHz~18GHz。本文件
包括测量天线和试验场地规范。
注:依据IEC 导则107,CISPR16-1-4为IEC 所属产品委员会使用的基础电磁兼容(EMC)标准。正如IEC 导则107
所述,产品委员会有责任决定EMC标准的适用性。CISPR及其分技术委员会(对应于国内的SAC/TC79技术
委员会及其分技术委员会)与这些产品委员会在评估其特定产品的特定试验的价值展开合作。上述产品委员
会对应于国内相关的产品技术委员会。
本文件的要求适用于测量设备的CISPR指示范围内的辐射骚扰的所有频率和所有电平。
辐射骚扰的测量方法在GB/T 6113.203做了规定。有关无线电骚扰的更多信息在CISPR16的第
3部分中给出。不确定度、统计学和限值建模在CISPR16的第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