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购物车 询价
www.GB-GBT.com

[PDF] JB/T 10238-2017 - 自动发货. 英文版

标准搜索结果: 'JB/T 10238-2017'
标准号码内文价格美元第2步(购买)交付天数标准名称状态
JB/T 10238-2017 英文版 250 JB/T 10238-2017 3分钟内自动发货[PDF] 滚动轴承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有效

基本信息
标准编号 JB/T 10238-2017 (JB/T10238-2017)
中文名称 滚动轴承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英文名称 Rolling bearings - Automotive hub bearing units
行业 机械行业标准 (推荐)
中标分类 J11
字数估计 22,299
发布日期 2017-11-07
实施日期 2018-04-01
旧标准 (被替代) JB/T 10238-2011
标准依据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7年第48号;行业标准备案公告2018年第2号(总第218号)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用轮毂轴承单元的定义、分类、代号方法、基本结构型式、基本尺寸、技术要求、配合安装、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防锈包装、运输和贮存。

JB/T 10238-2017: 滚动轴承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JB/T 10238-2017 英文名称: Rolling bearings - Automotive hub bearing unit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10238—2017 代替JB/T 10238—2011 滚动轴承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用轮毂轴承单元(以下简称轮毂轴承单元)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分类、代号方法、基本结构型式、基本尺寸、技术要求、配合安装、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防锈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轮毂轴承单元的生产、检验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术语和定义 GB/T 4199—2003、GB/T 6930—200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符号 GB/T 7811—2015给出的以及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除另有说明外,图中所示符号及表中所列示值均表示公称尺寸。 D: 外圈外径或制动器端凸缘安装引导直径; D₁: 转向节端凸缘安装引导直径; dmp1-dmp2:成套轴承中两个内圈之间的平均内径之差; F: 凸缘外径; G: 带凸缘的内圈螺孔或螺栓中心圆直径; G₁: 带凸缘的外圈螺孔或螺栓中心圆直径; I: 外圈带凸缘的轮毂轴承单元基准端面到安装平面间的距离或内、外圈都带凸缘的轮毂轴承单元两凸缘安装基准面间的距离; Kea: 制动器端安装引导直径对转向节端安装引导直径的径向跳动; Kia1、Kia2:成套轴承单个内圈的径向跳动; Kia1-Kia2:内圈径向跳动公差之差; Ps1: 螺栓位置度 Ps2: 螺纹孔(光孔)位置度; Sm1: 螺纹孔(光孔)对安装基准面的垂直度; Sm2: 螺栓对安装基准面的垂直度; Sn1、Sn2:凸缘安装基准面的平面度; Sea: 制动器端安装基准面的轴向跳动; △Ds、△D1s,:凸缘安装引导直径偏差; △Is: 两凸缘安装基准面间的距离偏差。 5分类 5.1 轮毂轴承单元按其结构型式特征,分为: —双列角接触球轮毂轴承单元或双列圆锥滚子轮毂轴承单元; —外圈带凸缘的双列角接触球轮毂轴承单元或双列圆锥滚子轮毂轴承单元; —内、外圈都带凸缘的双列角接触球轮毂轴承单元或双列圆锥滚子轮毂轴承单元。 5.2轮毂轴承单元按其工作性能,分为: —内圈旋转型轮毂轴承单元; —外圈旋转型轮毂轴承单元。 5.3轮毂轴承单元按其工作场合,分为: ——驱动轮用轮毂轴承单元; —非驱动轮用轮毂轴承单元。 5.4轮毂轴承单元按其小内圈是否有紧固结构,分为以下两大类: a)有紧固结构: 1)螺母紧固式轮毂轴承单元; 2)轴铆合式轮毂轴承单元; 3)挡环紧固式轮毂轴承单元。 b)无紧固结构:紧配式轮毂轴承单元。 5.5轮毂轴承单元按其是否提供ABS信号,分为以下两大类: a)提供ABS信号的轮毂轴承单元: 1)带传感器的轮毂轴承单元; 2)带ABS齿圈的轮毂轴承单元; 3)带磁性编码器的轮毂轴承单元。 b)不提供ABS信号的轮毂轴承单元。 6代号方法 6.1 代号构成 轮毂轴承单元代号由类型代号、表示轮毂轴承单元配合安装特征的尺寸代号和后置代号组成,其排列顺序按表1的规定。 6.2类型代号 类型代号用大写英文字母和数字表示,其代号及含义见表2。 6.3尺寸代号 6.3.1 DAC型、DU型轮毂轴承单元 DAC型、DU型轮毂轴承单元的尺寸代号用七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前两位数字表示内径d的毫米数,中间三位数字表示外径D的毫米数,不足100时,在数字前加0,后两位数字表示宽度B或C的毫米数。当B≠C时,B和C的毫米数均应标注,但中间用斜线将其分开,如B/C。 6.3.2 DACF型、DUF型轮毂轴承单元 DACF型、DUF型轮毂轴承单元的尺寸代号用七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前两位数字表示内径d的毫米数,中间三位数字表示带凸缘的外圈螺孔或螺栓中心圆直径G₁(四舍五入圆整值)的毫米数,不足100时,在数字前加0,后两位数字表示基准端面到安装平面间距离I(四舍五入圆整值)的毫米数。 6.3.3 DAC2F型、DU2F型轮毂轴承单元 DAC2F型、DU2F型轮毂轴承单元的尺寸代号用八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前三位数字表示带凸缘的内圈螺孔或螺栓中心圆直径G的毫米数,中间三位数字表示带凸缘的外圈螺孔或螺栓中心圆直径G₁(四舍五入圆整值)的毫米数,后两位数字表示两凸缘安装基准面间距离I(四舍五入圆整值)的毫米数。G和G₁不足100时,在数字前加0。 6.4 后置代号 6.4.1后置代号是轮毂轴承单元在结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等有改变时,在其基本代号后添加的补充代号,后置代号的排列顺序及含义按GB/T272的规定。 6.4.2后置代号“+FLZ”,表示在基本类型轮毂轴承单元基础上增加带凸缘零件。 6.5示例 8 基本尺寸 部分轮毂轴承单元的基本尺寸按附录A的规定。 9技术要求 9.1 材料及热处理 9.1.1 套圈及滚动体应采用符合GB/T18254—2016规定的不低于优质GCr15钢的材料制造,其硬度及其他热处理质量应符合GB/T34891-2017的规定。 9.1.2带凸缘的套圈可采用符合GB/T 699—2015规定的55、65Mn、70Mn优质碳素结构钢或满足性能要求的其他材料制造,热处理后滚道表面硬度为58 HRC~64 HRC,工作表面有效硬化层 深度不小于1.5 mm,其他热处理质量按JB/T 9204—2008的规定。不带滚道的凸缘零件可采用符合GB/T 699—2015规定的45优质碳素结构钢或符合GB/T 3077—2015规定的40Cr合金结构钢制造,也可采用满足性能要求的其他材料制造。 9.1.3保持架一般采用工程塑料制造。工程塑料保持架的材料应符合JB/T 7048—2011中附录A的规定。保持架也可采用满足用户要求或实际使用要求(材料抗拉强度Rm≥235 MPa,屈服强度R≥140MPa)的金属材料制造。 9.1.4密封圈一般采用骨架式橡胶结构,其材料应符合JB/T 6639—2015中3.1、3.2的规定;也可采用与JB/T 6639—2015中表1性能相当或更优的其他材料制造。 9.1.5锁圈、卡环等所用材料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规定。 9.2公差 9.2.1 套圈的公差按表3~表6的规定。 9.2.3轮毂轴承单元内孔花键尺寸公差应符合GB/T3478.1—2008中公差等级6H的规定;螺栓安装孔(或螺纹孔)的尺寸精度不应低于6H。若用户对其有特殊要求时,由制造厂与用户协商确定。 9.2.4凸缘的其他公差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规定。 9.3表面粗糙度 DAC型、DU型轮毂轴承单元的配合表面及端面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T 307.3—2017中0级轴承的规定,其他类型轮毂轴承单元凸缘安装配合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规定。 9.4游隙 轮毂轴承单元的游隙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规定。 9.5残磁 DAC型、DU型轮毂轴承单元的残磁限值按JB/T6641—2017的规定,其他类型轮毂轴承单元的残磁限值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规定。 9.6振动 轮毂轴承单元的振动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规定。 9.7润滑及密封 9.7.1 轮毂轴承单元应填装符合GB/T 5671—2014规定的3号汽车通用锂基脂,也可采用性能相当或更优的其他润滑脂,填脂量约为轮毂轴承单元内部有效空间容积的30%~50%。若用户对润滑脂和填脂量有特殊要求时,由制造厂与用户协商确定。 9.7.2轮毂轴承单元的密封装置应完好无损,经高速耐久试验后,轮毂轴承单元的最高温度不应超过120℃,同时漏脂率不应超过10%。 9.7.3轮毂轴承单元的密封装置应有良好的防泥水性能。经144h泥水性能试验后,轮毂轴承单元应旋转灵活,内部无剥落、裂纹、泥水侵入、油脂变色等迹象,检测轮毂轴承单元靠近保持架与滚道部位润滑脂含水量的增加值不应大于3%。 9.8螺栓 轮毂轴承单元应采用符合GB/T3098.1—2010规定的性能等级不低于10.9级的螺栓,其尺寸精度按 GB......
英文版: JB/T 10238-2017  
相关标准:JB/T 10236-2014  JB/T 10237-2014  JB/T 14003-2020  
英文版PDF现货: JB/T 10238-2017  JB/T 10238-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