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JB/T 2985-2016'
标准编号 | JB/T 2985-2016 (JB/T2985-2016) | 中文名称 | 工程机械用双金属轴套 | 英文名称 | Bi-metal collar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ry | 行业 | 机械行业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P97;J12 | 国际标准分类 | 53.1 | 字数估计 | 9,925 | 发布日期 | 2016-01-15 | 实施日期 | 2016-06-01 | 旧标准 (被替代) | JB/T 2985-2001 | 引用标准 | GB/T 228.1; GB/T 231.1; GB/T 699; GB/T 1174; GB/T 1958; GB/T 2828.1; GB/T 3260.4; GB/T 3850; GB/T 4103.1; GB/T 12613.1; GB/T 12613.2; GB/T 12613.3; GB/T 12613.4; GB/T 12613.5; GB/T 12613.6; GB/T 12613.7; GB/T 13298 | 标准依据 |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ulletin 2016 No.3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履带式工程机械用双金属轴套的分类、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履带式工程机械行走机构的支重轮、引导轮及其他传动部分的双金属轴套(以下简称轴套)。 |
JB/T 2985-2016: 工程机械用双金属轴套
JB/T 2985-2016 英文名称: Bi-metal collar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ry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B/T 2985—2016
工程机械用双金属轴套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 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JB/T 2985—2001 《工程机械用双金属轴套》,与 JB/T2985—2001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 下:
——修改了双金属轴套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1年版的第1章);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替换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1年版的第2章);
——修改了双金属轴套的标记方法(见3.2,2001年版的3.2);
——增加了双金属轴套几何公差等级的要求. (见4.3);
——修改了双金属轴套的图(见图1,2001年版的图1和图2);
——修改了双金属轴套的主要尺寸(见表4,2001年版的表4和表5);
——增加了双金属轴套套筒与止推边拉伸断裂负荷的要求(见4.8);
——增加和修改了双金属轴套的试验方法(见第5章,2001年版的第5章);
——修改和增加了双金属轴套包装方面的要求(见7.3和7.6,2001年版的7.3和7.6)。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土方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334)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冀中轴瓦有限公司、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门保建、门晓昕、李广庆。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 2985— 1993 、JB/T 2985---200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履带式工程机械用双金属轴套的分类、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 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履带式工程机械行走机构的支重轮、引导轮及其他传动部分的双金属轴套(以下简称 轴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8.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31.1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1174 铸造轴承合金
GB/T1958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 (GPS) 形状和位置公差 检测规定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 (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3260.4 锡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铅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3850 致密烧结金属材料与硬质合金 密度测定方法
GB/T4103.1 铅及铅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锡量的测定
GB/T12613 (所有部分) 滑动轴承 卷制轴套
GB/T13298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3 分类和命名
3.1 分类和命名规则
轴套按照合金层的生产工艺进行分类和命名,见表1。
3.2 标记方法
3.2.1 标记格式
轴套标记由下列部分组成;
3.2.2 标记示例
内径60mm、 轴套长度90mm 离心浇铸工艺的双金属轴套标记为:
轴套 60×90L JB/T 2985-2016
4 要求
4.1 按轴套的材料,可分为:
a) 钢层
1)铸造工艺的轴套,其钢层应符合GB/T699 规定的08F、08、10、15钢;
2)烧结工艺的轴套,其钢层应符合GB/T 699 规定的08、10、08F钢及08AL 钢,采用壁厚大 于或等于3.5 mm 的烧结卷制轴套用热轧钢带或钢板;壁厚小于3.5 mm 的烧结卷制轴套用 冷轧钢带或钢板;
3)钢层的硬度为130HBW~200HBW。
b) 合金层
1)轴套合金层的牌号与化学成分按表2的规定,或选用其他同等级材料: 2)轴套合金层的硬度和密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3)轴套合金层的金相组织,应达到图A.1~图A.3中的2级以上。
4.2 轴套的主要尺寸应符合图1和表4或有关图样的规定。
4.3 轴套的几何公差等级可采用外径为P7 或U7, 内径压入后为H9 或D9。
4.4 轴套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图1的规定。
4.5 轴套的合金层应牢固地粘结在钢层上,钢层与合金层之间的粘结强度应不小于88 MPa。
4.6 轴套合金层厚度为0.7 mm±0.2 mm, 同一只轴套上的合金层厚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不大于0.25 mm。
4.7 烧结工艺轴套套筒接缝采用有直缝或搭扣型式,接缝处允许有冲裁圆角。
4.8 套筒与止推边的拉伸断裂负荷应在98 kN 以上。
4.9 轴套合金层应致密,不存在裂纹、针孔、锈蚀与外来夹杂物等缺陷,内圆表面应光滑,不允许有 划伤、碰伤和压痕。
4.10 钢层表面不得有凹坑或其他缺陷存在。
5 试验方法
5.1 轴套合金层化学成分应按GB/T3260.4 和 GB/T4103.1 的规定进行检验。
5.2 轴套合金层的硬度按JB/T 231.1 的规定进行检验。
5.3 轴套合金层的金相组织应按GB/T13298 的规定进行检验。
5.4 烧结工艺轴套合金层密度按GB/T 3850的规定进行检验。
5.5 烧结卷制轴套外径和内径按GB/T12613 (所有部分)的规定进行检验。
5.6 轴套合金层的厚度应使用非磁性测厚仪在轴套的径向截面上进行测量,截面的位置按 GB/T 1958 的规定。
5.7 轴套的几何公差按GB/T1958 的规定进行检验。
5.8 套筒与止推边的焊接强度应按GB/T228.1 的规定进行检验。
5.9 轴套钢层与合金层间的粘结强度应按GB/T 228.1和 GB/T1174 的规定进行检验。
6 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每件轴套必须经制造商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内径、外径、止推环厚度及合金层厚度、表面质量。合金层的化学成分及金相组织按5.1和5.3的规定抽样检验。
6.2 型式检验
轴套的型式检验项目按表5的规定。抽样检查按GB/T2828.1 的规定,采用一次抽样方案, 一般情况下检查批N 为51~90,检查水平及合格质量水平 (AQL) 按表5的规定,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在检查中,若每项的不合格数均小于或等于相应的合格判定数 (Ac), 则接收该批产品,否则拒收。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每件轴套应标明制造商商标、产品型号及执行标准编号。
7.2 每件轴套在包装前必须清洗干净,并经防蚀处理,用结实不透水的中性纸装入包装盒内,每只盒 内应放同一机型的同一尺寸的轴套。
7.3 包装盒外表面应标明:
a) 制造商名称、邮编、地址和电话;
b) 产品名称、产品规格;
c) 数量和质量;
d) 生产日期。
7.4 每只包装盒内应附有制造商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员盖章的合格证。
7.5 用包装盒装好的轴套,装入衬有防水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