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SJ/T 11346-2015'
标准编号 | SJ/T 11346-2015 (SJ/T11346-2015) | 中文名称 | 电子投影机测量方法 | 英文名称 | Methods of measurement for electronic projectors | 行业 | 电子行业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M74 | 国际标准分类 | 33.160.25 | 字数估计 | 20,239 | 发布日期 | 2015-10-10 | 实施日期 | 2016-04-01 | 旧标准 (被替代) | SJ/T 11346-2006 | 标准依据 | PRC MIIT Announcement 2015 No.63 |
SJ/T 11346-2015: 电子投影机测量方法
SJ/T 11346-2015 英文名称: Methods of measurement for electronic projectors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电子投影机测量方法
SJ/T 11 346-2015
代替 SJ/T 11346-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投影机的术语和定义、测量条件、测量项目、测量方法、测量结果表述等。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投影式固定分辨力投影机(以下简称投影机),包括液晶显示(LCD)、硅基液晶(LCoS)、数字光学处理(DLP)投影机等。其他投影方式、不同场合使用的电子投影机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174 PAL-D制电视广播技术规范
GB/T 6882声学 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 消声室和半消声室精密法
GB/T7921均匀色空间和色差公式
GB/T 14857演播室数字电视编码参数规范
GB/T15644视听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
GB/T 179534:2:2数字分量图像信号的接口
GB/T 26270—2010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测试信另规范
SJ/T 11324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术语
SJ/T11329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 第3部分:复合视频信号接口
SJ/T 11330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 第4部分:亮度、色度分离视频信号接口
SJ/T 11331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第5部分:模拟音频信号接口
SJT 11332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 第6部分:RGB模拟基色视频信号接口
SJ/T11333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 第7部分:YPBPR模拟分量视频信号接口
GY/T 155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及交换用视频参数值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SJ/T 113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测量的一般要求
4.1一般说明
除非特别规定,本标准中给出的电压值均为有效值。
4.2性能测量条件
4.2.1环境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在下列测量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测量:
——环境温度:15 ℃~35 ℃,优选25℃;
——相对湿度:25%~75%;
——气压:86 kPa~106kPa。
4.2.2 电源条件
电源条件如下:
——电源电压:AC209 V~231 V;
——电源频率:49Hz~51 Hz;
——谐波分量:±5%。
4.2.3测量条件
测量条件如下:
a)测量应在暗室中进行,杂散光照度小于或等于0.5 lx;
b) 测量应采用投影机的配套镜头;
c)房间体积应能满足投影机给出的屏幕大小。
4.3测量仪器
4.3.1照度计
照度计要求如下:
a)照度测量范围:0.1lx~50000lx:
b)照度测量精度:±2%(0.1lx~10 lx),±5%(10lx~50000lx);
c)色度值可测量:u',v'或x,y;
d)色度测量精度:±0.002。
4.3.2视频信号发生器
视频信号发生器要求如下:
a)测试信号应符合GB/T 26270-2010的规定:
b)复合视频信号接口应符合GB3174和SJ/T 11329的规定;
c) VGA输出接口应符合SJT 11332的规定;
d)模拟分量输出接口应符合SJ/T 11333的规定:
e)Y、PB、PR数字分量及R、G、B数字基色信号输出接口应符合GB/T 17953的规定。
4.3.3消声室
消声室及有关设备应符合GB/T 6882的规定。
4.3.4电源
电源要求如下:
a) 电压调整范围:AC 50 V~300 V;
b)频率调整范围:45 Hz~55 Hz。
4.3.5功率计
功率计为有功功率计,最小电流量程小于或等于10mA,在测量小于或等于10W的功率时,读数
至少精确到0.01W。
4.3.6称重装置
称重装置的测量结果读数至少精确到0.1 kg。
4.4 视频测试信号
4.4.1概述
测试信号应具有与投影机固有分辨力一致的信号格式,标准清晰度信号符合GB/T 14857的规定,高清晰度测试信号符合GY/T 155的规定。测试信号的输入接口、幅形比以及输入格式应在测量结果中标明。
测试信号图应有以下几种:
——A1:极限八灰度等级信号;
——A2:彩条信号;
——A3:全白场信号和全黑场信号;
——A4:均匀性测试点位置图;
——A5:黑白窗口信号;
——A6:单像素信号;
——A7:复合测试图;
——A8:全红场、全绿场和全蓝场信号;
——A9:白窗口信号;
——A10:带A、B区的全白场、全灰场和全黑场信号;
——A11:带A、B区的全红场、全绿场和全蓝场信号;
——A12:红绿蓝三基色矩阵测试信号。
4.4.2极限八灰度等级信号
测试图描述和示例见GB/T 26270—2010中5.5。
4.4.3彩条信号
测试图描述和示例见GB/T 26270—2010中5.3。
4.4.4 全白场信号和全黑场信号
测试图描述和示例见GB/T 26270—2010中5.4。
4.4.5均匀性测试点位置图
测试图描述和示例见GB/T 26270—2010中图D.2。
4.4.6 黑白窗口信号
测试图描述和示例见GB/T 26270—2010中5.8。
4.4.7单像素信号
测试图描述和示例见GB/T 26270—2010中5.20。
4.4.8 复合测试图
测试图描述和示例见GB/T 26270—2010中5.2。
4.4.9 全红场、全绿场和全蓝场信号
测试图描述和示例见GB/T 26270—2010中5.23。
4.4.10白窗口信号
测试图描述和示例见GB/T 26270—2010中5.6。
4.4.11带A、B区的全白场、全灰场和全黑场信号
测试图描述和示例见GB/T 26270—2010中5.21。
4.4.12带A、B区的全红场、全绿场和全蓝场信号
测试图描述和示例见GB/T 26270—2010中5.24。
4.4.13三基色矩阵测试信号要求
三基色矩阵测试信号是由红、绿、蓝三基色色块组合而成,每个色块占满屏面积的1/9,并且具有与整个显示图像一致的幅型比,测试图共为三幅。三基色矩阵测试信号如图1所示。
4.5测量前的调整
测量前的调整如下:
a)测量前应检查4.2性能测量条件:
b)检查并记录投影灯泡(光源)的使用时间;
c)按GB/T15644的有关规定连接信号发生器和投影机;
d)测试框图见图2:
e)按产品说明书要求,将投影机到投影面的水平距离调到最佳位置(调节投影机镜头焦距至广角端,如无特殊要求,调整使投影图像面积为1m²);
f) 输入全白场信号到投影机,在正式开始测量前,应使投影机预热不少于15min。
4.6标准工作状态的调整
标准工作状态的调整如下:
a) 输入与投影机固有分辨力格式一致的测试信号;
b) 将投影机进行初始化操作或重置到出厂默认值状态。如果没有重置选项,投影机的开机状态作为默认状态;
c) 灯泡模式、图像模式、色温及其他选项的设置,应根据产品规范或说明书进行设置调整,如果没有设置说明,则按照默认状态进行调整;
d)输入极限八灰度等级信号,观察投影机输出图像是否可以重现8个灰度阶梯。可重现8个灰度阶梯,该位置即为测试状态。如不能重现8个灰度阶梯,应在该状态的基础上调节亮度和对比度位置使其8个灰度阶梯极限分辨。如该图像模式无法调整,或始终调整不到8个灰度阶梯可重现的状态,则调整到默认状态进行测试,并将投影机标准工作状态下无法重现极限八灰度等级信号的情况进行记录;e如果有必要可重复c)和d)步骤;
f) 在整个测量过程中,若重新调整或更换输入信号,应使产品至少稳定工作5min,然后进行测量;
g)音频通道不接入音频信号,如有音频输出音量调整,将其置于最小位置;
h) 此状态为标准工作状态,在整个测量过程中该状态保持不变,在测试记录中记录相关的设置内容和投影机状态。
5 常温性能测量方法
5.1 相关色温
5.1.1概述
本条是测量投影机在标准工作状态下相关色温(CCT)。
5.1.2测量步骤
a)将投影机调整到4.6规定的标准工作状态;
b)输入全白场信号,用色度计测量投影面中心点的相关色温(CCT),中心点为均匀性测试点位置图的P5点。
5.1.3测量结果的表述
测量结果用开尔文(K)表示。
5.2光输出
5.2.1 概述
本条是测量投影机在标准工作状态下的光输出。
5.7.3测量结果的表述
测量结果用电视线表示。
5.8 输入格式兼容性
5.8.1 概述
本条是测量投影机在标准工作状态下,对不同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