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英文版 数据库收录: 159759 更新: 2023-09-06

GB 29743.1-2022

标准搜索结果: 'GB 29743.1-2022'
标准号码内文价格美元第2步(购买)交付天数标准名称详情状态
GB 29743.1-2022 英文版 330 GB 29743.1-2022 3分钟内自动发货[PDF],有增值税发票。 机动车冷却液 第1部分:燃油汽车发动机冷却液 GB 29743.1-2022 有效
GB 29743-2013 英文版 70 GB 29743-2013 3分钟内自动发货[PDF],有增值税发票。 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 GB 29743-2013 有效

   
基本信息
标准编号 GB 29743.1-2022 (GB29743.1-2022)
中文名称 机动车冷却液 第1部分:燃油汽车发动机冷却液
英文名称 Motor vehicle coolant -- Part 1: Fuel vehicle engine coolant
行业 国家标准
中标分类 R16
国际标准分类 03.220.20
字数估计 18,163
发布日期 2022-12-29
实施日期 2023-07-01
旧标准 (被替代) GB 29743-2013
归口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提出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发布机构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 29743.1-2022: 机动车冷却液 第1部分:燃油汽车发动机冷却液
GB 29743.1-2022 英文名称: Motor vehicle coolant -- Part 1: Fuel vehicle engine coolan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 29743-2013
机动车冷却液
第1部分:燃油汽车发动机冷却液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 29743《机动车冷却液》的第1部分。GB 2974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燃油汽车发动机冷却液。
本文件代替GB 29743-2013《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与GB 29743-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
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3年版的第1章);
b) 更改了“发动机冷却液”的术语和定义(见3.1,2013年版的3.1);
c) 删除了“乙二醇型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丙二醇型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的术语和定义(见
2013年版的3.4、3.5);
d) 删除了-15号、-20号两个型号(见2013年版的第4章);
e) 增加了1,3-丙二醇型轻负荷冷却液的分类代号及型号(见表1);
f) 增加了1,3-丙二醇型重负荷冷却液的分类代号及型号(见表2);
g) 更改了其他类型冷却液的分类代号及型号(见表1、表2,2013年版的表1);
h) 更改了乙二醇型冷却液“灰分”及“氯含量”理化指标要求,增加了“硫酸盐含量”理化指标要
求,删除了“其他二元醇含量”理化指标要求(见表4,2013年版的表4);
i) 更改了1,2-丙二醇型冷却液“灰分”及“氯含量”理化指标要求,增加了“硫酸盐含量”理化指标
要求,删除了“其他二元醇含量”理化指标要求(见表5,2013年版的表5);
j) 增加了1,3-丙二醇型冷却液的理化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见表6);
k) 更改了其他类型冷却液“沸点”“灰分”及“氯含量”理化指标要求,增加了“密度”及“硫酸盐含
量”理化指标要求(见表7,2013年版的表6);
l) 更改了“铸铝合金传热腐蚀”使用性能要求(见表8,2013年版的表8);
m)增加了“冷却液稳定性”使用性能要求(见表8);
n) 增加了重负荷冷却液特殊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4);
o) 更改了“亚硝酸盐含量”试验方法(见表9,2013年版的表7);
p) 增加了冷却液试验用金属试片技术要求(见附录B);
q) 增加了冷却液稳定性及沉淀量试验方法(见附录D)。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3年首次发布为GB 29743-2013;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引 言
冷却液是机动车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传热介质。冷却液通过在机动车冷却系统内循环运转,起到
散热、防冻及防腐等作用,从而保障机动车核心动力部件的正常动力输出。鉴于冷却液产品的重要性和
特殊性,国内外标准化机构普遍重视冷却液标准规范的建立。GB 29743《机动车冷却液》旨在确立适用
不同类型机动车的冷却液技术要求,拟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燃油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目的在于确立适用于燃油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技术要求。
---第2部分:电动汽车冷却液。目的在于确立适用于电动汽车冷却液的技术要求。
---第3部分:燃料电池汽车冷却液。目的在于确立适用于燃料电池汽车冷却液的技术要求。
机动车冷却液
第1部分:燃油汽车发动机冷却液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燃油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
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燃油汽车轻负荷发动机用冷却液和重负荷发动机用冷却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711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 1173 铸造铝合金
GB/T 3673 酞菁绿G
GB/T 5231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926 在用的润滑油不溶物测定法
GB/T 9439 灰铸铁件
JT/T 1230 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无机阴离子测定法 离子色谱法
JT/T 1304 发动机冷却液气穴腐蚀特性试验用铝制离心泵技术条件
NB/SH/T 0164 石油及相关产品包装、储运及交货验收规则
NB/SH/T 0828 发动机冷却液中硅与其它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SH/T 0065 发动机冷却液或防锈剂试验样品的取样及其水溶液的配制
SH/T 0066 发动机冷却液泡沫倾向测定法(玻璃器皿法)
SH/T 0067 发动机冷却液和防锈剂灰分含量测定法
SH/T 0068 发动机冷却液及其浓缩液密度或相对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
SH/T 0069 发动机防冻剂、防锈剂和冷却液pH值测定法
SH/T 0084 冷却系统化学溶液对汽车上有机涂料影响的试验方法
SH/T 0085 发动机冷却液腐蚀测定法(玻璃器皿法)
SH/T 0086 发动机冷却液的浓缩液中水含量测定法(卡尔·费休法)
NB/SH/T 0087 发动机冷却液铝泵气穴腐蚀特性试验法
SH/T 0088 发动机冷却液模拟使用腐蚀测定法
SH/T 0089 发动机冷却液沸点测定法
SH/T 0090 发动机冷却液冰点测定法
SH/T 0091 发动机冷却液和防锈剂储备碱度测定法
SH/T 0604 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形振动管法)
SH/T 0620 发动机冷却液对传热状态下的铸铝合金腐蚀测定法
SH/T 0621 发动机冷却液氯含量测定法
ASTMD7583 冷却液约翰迪尔气穴腐蚀试验法(StandardTestMethodforJohnDeereCoolant
CavitationTest)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产品分类
4.1 按发动机使用负荷分类
燃油汽车发动机冷却液(以下简称“冷却液”)按发动机使用负荷大小分为轻负荷冷却液和重负荷冷
却液两类。轻负荷冷却液的分类、代号及型号应符合表1的规定。重负荷冷却液的分类、代号及型号应
符合表2的规定。
4.2 按主要原材料分类
冷却液按主要原材料分为四类。
a) 乙二醇型冷却液:以乙二醇作为防冻剂,冰点不高于-25℃的冷却液。
b)1,2-丙二醇型冷却液:以1,2-丙二醇作为防冻剂,冰点不高于-25℃的冷却液。
c) 1,3-丙二醇型冷却液:以1,3-丙二醇作为防冻剂,冰点不高于-25℃的冷却液。
d) 其他类型冷却液:
1) 采用乙二醇或1,2-丙二醇或1,3-丙二醇作为防冻剂,冰点在0℃~-25℃(不包含
-25℃)的冷却液;
2) 以其他原料作为防冻剂,具有特定冰点数值的冷却液。
4.3 按含水量分类
冷却液按含水量不同分为冷却液浓缩液和冷却液稀释液。
5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1 通用要求及试验方法
冷却液的通用要求及试验方法应符合表3的规定。
5.2 理化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5.2.1 乙二醇型冷却液的理化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应符合表4的规定。
5.2.2 1,2-丙二醇型冷却液的理化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应符合表5的规定。
5.2.3 1,3-丙二醇型冷却液的理化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应符合表6的规定。
5.2.4 其他类型冷却液的理化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应符合表7的规定。
5.3 使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冷却液的使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应符合表8的规定。
5.4 重负荷冷却液特殊要求及试验方法
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除应满足5.1~5.3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a) 单化学组分要求符合表9的规定;
b) 双化学组分要求符合表9的规定;
c) 按ASTMD7583试验后,缸套穴蚀点数不超过200个;
d) 供需双方协商确定采用发动机台架试验或行车试验的验收要求。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6.1.1 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6.1.2 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投产或产品定型鉴定时;
b) 原材料、工艺等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c) 出厂检验或周期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d) 产品转厂生产时;
e) 通常两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当生产工艺无变化时可延长两年。
6.1.3 出厂检验分为出厂批次检验和出厂周期检验。主要原材料和添加剂无变化时,每年还应至少进
行两次出厂周期检验。
6.2 检验项目
6.2.1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5章规定的所有技术要求。
6.2.2 出厂批次检验项目包括外观、颜色、气味、冰点、沸点、pH、密度、储备碱度、泡沫倾向。
6.2.3 出厂周期检验项目包括6.2.2的项目以及灰分、氯含量、硫酸盐含量、对汽车有机涂料的影响、水
分、玻璃器皿腐蚀、铸铝合金传热腐蚀。
6.3 组批
在原材料、工艺不变的条件下,每生产一釜或连续生产多釜混合均匀的产品为一个检验批次。
6.4 取样
取样应按SH/T 0065的规定进行,每批产品取样量需满足检验和留样要求,或从包装好的产品中
随机抽取样品作为检验和留样用。
6.5 判定规则
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结果符合第......
   
       隐私   ·  优质产品   ·  退款政策   ·  公平交易   ·  关于我们
宁德梧三商贸有限公司 (营业执照期限:2019-2049年. 纳税人识别号:91350900MA32WE2Q2X)
对公账号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 账户名称:宁德梧三商贸有限公司 | 账户号码:35050168730700000955
本公司专职于中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