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GB 5009.265-2016'
标准编号 | GB 5009.265-2016 (GB5009.265-2016) | 中文名称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 英文名称 |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 Determin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foods | 行业 | 国家标准 | 中标分类 | C53 | 字数估计 | 11,135 | 发布日期 | 2016-12-23 | 实施日期 | 2017-06-23 | 标准依据 |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Notice No.17 of 2016 |
GB 5009.265-2016
(Food safety - Determin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national standard food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2016-12-23发布
2017-06-2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 家 食 品 药 品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发 布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多环芳烃(萘、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 、苯并[b]荧蒽、苯并[k]荧
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和苯并[g,h,i]苝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和食品中
多环芳烃(萘、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 、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
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和苯并[g,h,i]苝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多环芳烃含量的测定。
第一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2 原理
试样中的多环芳烃用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液浓缩至近干,溶剂溶解,用PSA(N-丙基乙二胺)和C18
固相萃取填料净化或用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经浓缩定容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各种
多环芳烃在不同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处的荧光强度,外标法定量。
3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 试剂
3.1.1 乙腈(CH3CN):色谱纯。
3.1.2 正己烷(C6H14):色谱纯。
3.1.3 二氯甲烷(CH2Cl2):色谱纯。
3.1.4 硅藻土:色谱纯。
3.1.5 硫酸镁(MgSO4):优级纯。
3.1.6 N-丙基乙二胺(PSA):粒径40μm。
3.1.7 封尾C18固相萃取填料:粒径40μm~63μm。
3.1.8 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500mg,3mL。
3.1.9 有机相型微孔滤膜:0.22μm。
3.2 试剂配制
3.2.1 正己烷-二氯甲烷混合溶液(1+1):量取500mL正己烷,加入二氯甲烷500mL,混匀。
3.2.2 乙腈饱和的正己烷:量取800mL正己烷,加入200mL乙腈,振摇混匀后,静置分层,上层正己
烷层即为乙腈饱和的正己烷。
3.3 标准品
多环芳烃(萘、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 、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
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和苯并[g,h,i]苝有证标准溶液(200μg/mL),于-18℃下
保存。
警告---多环芳烃是已知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物质,并且致癌性随着苯环数的增加而增加,测定
时应特别注意安全防护。测定应在通风柜中进行并戴手套,尽量减少暴露。
3.4 标准溶液配制
3.4.1 多环芳烃标准中间液(1000ng/mL):吸取多环芳烃标准溶液0.5mL,用乙腈定容至100mL。
在-18℃下保存。
3.4.2 多环芳烃标准系列工作液:分别吸取多环芳烃标准中间液0.10mL、0.50mL、1.0mL、2.0mL、
5.0mL、10.0mL,用乙腈定容至100mL,得到质量浓度为1ng/mL、5ng/mL、10ng/mL、20ng/mL、
50ng/mL、100ng/mL的标准系列工作液。
4 仪器和设备
4.1 高效液相色谱仪,带荧光检测器。
4.2 电子天平:感量为0.01g。
4.3 冷冻离心机:转速≥4500r/min。
4.4 涡旋振荡器。
4.5 超声波振荡器。
4.6 粉碎机。
4.7 均质器。
4.8 氮吹仪。
4.9 旋转蒸发仪。
5 分析步骤
5.1 试样制备
5.1.1 干样:取样品约500g,经粉碎机粉碎、混匀,分装于洁净盛样袋中,密封标识后于-18℃冷冻
保存。
5.1.2 湿样:取样品约500g,将其可食部分先切碎,经均质器充分搅碎均匀,分装于洁净盛样袋中,密
封标识后于-18℃冷冻保存。
5.2 试样提取
5.2.1 粮谷或水分少的食品
称取2g~5g(精确至0.01g)试样于50mL具塞玻璃离心管A中,按以下步骤处理:
a) 加入10mL正己烷,涡旋振荡30s后,放入40℃水浴超声30min;以4500r/min离心5min,
吸取上清液于玻璃离心管B中;离心管A下层用10mL正己烷重复提取1次,提取液合并于
离心管B中,氮吹(温度控制在35℃以下)除去溶剂,吹至近干。
b) 在离心管B中,加入4mL乙腈,涡旋混合30s,再加入900mg硫酸镁、100mgPSA和100mg
C18填料,涡旋混合30s,以4500r/min离心3min,取上清液于10mL玻璃刻度离心管C中,
离心管B下层再用2mL乙腈重复提取1遍,合并提取液于离心管C中,氮吹蒸发溶剂至近
1mL,用乙腈定容至1mL,混匀后,过0.22μm有机相型微孔滤膜,制得试样待测液。
5.2.2 水产品、肉类和蔬菜等食品
称取2g~5g(精确至0.01g)试样于50mL具塞玻璃离心管A中,加1g~5g硅藻土,用玻棒搅
匀,以下按5.2.1中a)、b)步骤处理,制得试样待测液。
5.2.3 含油脂高的食品或动植物油脂
称取1g~4g(精确至0.01g)试样于50mL具塞玻璃离心管A中,按以下步骤处理:
a) 加入20mL乙腈和10mL乙腈饱和的正己烷,涡旋振荡30s后,放入40℃水浴超声30min;
摇匀后,以4500r/min冷冻(-4℃)离心5min,吸取下层乙腈层于100mL鸡心瓶中,离心
管A中溶液用20mL乙腈重复提取1次,提取液合并于鸡心瓶中,35℃减压旋转蒸发至近
干。加入5mL正己烷,涡旋振荡30s溶解。
b) 依次用5mL二氯甲烷和10mL正己烷活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将a)获得的5mL提取样
液全部移入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再用5mL正己烷洗涤鸡心瓶并入柱中,用8mL正己烷-
二氯甲烷混合溶液洗脱,收集所有流出物于20mL玻璃离心管B中。氮吹(温度控制在35℃
以下)除去溶剂,吹至近干,加入0.5mL乙腈涡旋振荡10s,继续氮吹至除尽正己烷-二氯甲
烷,用乙腈定容至1mL,混匀后,过0.22μm有机相型微孔滤膜,制得试样待测液。
5.3 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a) 色谱柱:PAHC18反相键合固定相色谱柱,柱长250mm,内径4.6mm,粒径5μm,或同等性能
的色谱柱。
b) 检测器:荧光检测器。
c) 流动相:乙腈和水;梯度洗脱程序见表1,溶剂A为乙腈,溶剂B为水。
表1 反相C18柱梯度洗脱程序
色谱时间
min
溶剂A
溶剂B
d) 流速:1.5mL/min。
e) 检测波长:激发和发射波长见表2。
表2 多环芳烃的激发波长、发射波长及其切换色谱时间检测参数
序号 化合物名称
时间
min
激发波长
nm
发射波长
nm
12.04 248 375
3 荧蒽 14.00 280 462
苯并[a]蒽 14.85 270 385
5 苯并[b]荧蒽 18.93 256 446
苯并[k]荧蒽
苯并[a]芘
二苯并[a,h]蒽
苯并[g,h,i]苝
20.22 292 410
7 茚并[1,2,3-c,d]芘 23.33 274 507
f) 柱温:30℃。
g) 进样量:20μL。
5.4 标准曲线的制作
将标准系列工作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中,测得相应的峰面积,以标准工作液的质量浓度为横坐
标、以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标准溶液的液相色谱图参见图A.1。
5.5 试样溶液的测定
将试样待测液注入液相色谱仪中,以保留时间定性,测得相应的峰面积,根据标准曲线得到试样待
测液中多环芳烃的质量浓度。如果试样待测液中被测物质的响应值超出仪器检测的线性范围,可适当
稀释后测定。
5.6 空白试验
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外,采用与试样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
6 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多环芳烃的含量Xi 按式(1)计算:
Xi=ρ
i×V×1000
m×1000
(1)
式中:
Xi ---试样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单位为微克每千克(μg/kg);
ρi ---依据标准曲线计算得到的试样待测液中多环芳烃i的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
V ---试样待测液最终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1000---单位转换;
m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含量大于等于10μg/kg时,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含量小于10μg/kg时,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注:计算结果应扣除空白值。
7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
8 其他
当试样取4g,定容体积为1mL时,本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见表3。
表3 液相色谱法的多环芳烃检出限和定量限 单位为微克每千克
化合物
蒽、苯并[a]蒽、 、茚并[1,2,3-c,d]芘、苯并[b]荧蒽、
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
苯并[g,h,i]苝
菲 萘 荧蒽 苊、芴、芘
检出限 0.33 2.0 3.3 0.5 0.65
定量限 1.0 6.0 10 1.5 2.0
第二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9 原理
试样中的多环芳烃用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液浓缩至近干,用PSA(N-丙基乙二胺)和C18固相萃取填
料净化或用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经浓缩定容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外标法
定量。
10 试剂和材料
同第3章。
11 仪器和设备
11.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11.2 其余同4.2~4.9。
12 分析步骤
12.1 试样制备
同5.1。
12.2 试样提取
同5.2。
12.3 空白试验
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外,采用与试验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
12.4 气相色谱-质谱参考条件
a) 色谱柱:DB-5MS,柱长30m,内径0.25mm,膜厚0.25μm,或同等性能的色谱柱。
b) 柱温度程序:初始温度90℃,以20℃/min升温至220℃,再以5℃/min升温至320℃,保持
2min;
c) 进样口温度:250℃;
d) 色谱-质谱接口温度:280℃;
e) 离子源温度:230℃;
f) 载气:氦气,纯度≥99.999%,1.0mL/min;
g) 电离方式:EI;
h) 电离能量:70eV;
i) 质量扫描范围:50amu~450amu;
j) 测定方式:选择离子监测方式;
k) 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2.0min后开阀;
l) 进样量:1.0μL;
m) 溶剂延迟:3min。
12.5 标准曲线的制作
将标准系列工作液分别注入气相色谱-质谱仪中,测得相应的峰面积,以标准工作液的质量浓度为
横坐标、以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2.6 试样溶液的测定
将试样待测液注入气相色谱-质谱仪中,测得相应的峰面积,根据标准曲线得到试样待测液中多环
芳烃的质量浓度。如果试样待测液中被测物质的响应值超出仪器检测的线性范围,可适当稀释后测定。
12.7 定性
如果试样待测液中检出的色谱峰保留时间与标准工作溶液相一致,且选择离子的相对丰度与标准
工作溶液的相对丰度两者之差不大于允许相对偏差(相对丰度≥50%,允许±10%偏差;50% >相对丰
度 >20%,允许±15%偏差;10%< 相对丰度< 20%,允许±20%偏差;相对丰度≤10%,允许±50%偏
差),则可判断试样中存在对应的被测物。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总离子流图参见图B.1。参考保留时间
和特征离子见表4。
表4 多环芳烃的参考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
序号 化合物名称
保留时间
min
选择离子
定量离子 定性离子 丰度比
1 萘 4.01 128 64,102 100∶6∶8
2 苊烯 5.82 152 63,76 100∶5∶17
3 苊 6.04 153 154,76 100∶94∶20
4 芴 6.66 166 165,82 100∶92∶9
5 菲 7.98 178 89,152 100∶9∶9
6 蒽 8.05 178 89,152 100∶10∶7
7 荧蒽 10.31 202 101,200 100∶13∶22
8 芘 10.85 202 101,200 100∶16∶24
9 苯并[a]蒽 14.50 228 114,226 100∶12∶23
10 14.64 228 114,226 100∶10∶36
11 苯并[b]荧蒽 18.38 252 126,250 100∶15∶16
12 苯并[k]荧蒽 18.48 252 126,250 100∶16∶20
13 苯并[a]芘 19.51 252 126,250 100∶16∶22
14 茚苯[1,2,3-c,d]芘 23.35 276 138,277 100∶19∶22
15 二苯并[a,h]蒽 23.47 278 138,276 100∶12∶30
16 苯并[g,h,i]苝 24.14 276 138,277 100∶24∶23
13 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多环芳烃的含量Xi 按式(2)计算:
Xi=ρ
i×V×1000
m×1000
(2)
式中:
Xi ---试样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单位为微克每千克(μg/kg);
ρi ---依据标准曲线计算得到的试样待测液中多环芳烃i的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
V ---试样待测液最终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1000---单位转换;
m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含量大于等于10μg/kg时,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含量小于10μg/kg时,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注:计算结果应扣除空白值。
14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
15 其他
当试样取4g,定容体积为1mL时,本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见表5。
表5 气相色谱-质谱法的多环芳烃检出限和定量限 单位为微克每千克
化合物名称
苊、苊烯、蒽、荧蒽、 、
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
苯并[a]蒽、
苯并[a]芘、苯并[g,h,i]苝
菲、芘 萘
芴、茚并[1,2,3-c,d]
芘、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