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购物车 询价
www.GB-GBT.com

[PDF] GB/T 13173-2021 - 自动发货. 英文版

标准搜索结果: 'GB/T 13173-2021'
标准号码内文价格美元第2步(购买)交付天数标准名称状态
GB/T 13173-2021 英文版 905 GB/T 13173-2021 3分钟内自动发货[PDF] 表面活性剂 洗涤剂试验方法 有效

基本信息
标准编号 GB/T 13173-2021 (GB/T13173-2021)
中文名称 表面活性剂 洗涤剂试验方法
英文名称 Surface active agents - Test methods for detergents
行业 国家标准 (推荐)
中标分类 Y43
国际标准分类 71.100.40
字数估计 54,554
发布日期 2021-05-21
实施日期 2021-12-01
旧标准 (被替代) GB/T 13173-2008
起草单位 中国日用化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开米科技有限公司、蓝月亮(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市芭格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珂莉科技有限公司、厦门琥珀日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归口单位 全国表面活性剂和洗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2)
提出机构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发布机构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3173-2021 表面活性剂 洗涤剂试验方法 Surface active agents - Test methods for detergents 1 范围 本标准描述了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试验方法的分样、颗粒度、总五氧化二磷含量、总活性物含量、非 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各种磷酸盐含量、甲苯磺酸盐含量、发泡力、螯合剂(EDTA)含量、表观密度、白度、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活性氧含量、4A沸石含量、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含量、有效氯含量、游离碱含量、干钠皂含量、高低温稳定性、气味、色泽和外观等指标的测试。 本标准适用于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产品的指标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03.1 试验筛 技术要求和检验 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 6003.1-2012, ISO 3310-1:2000,MOD)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6682-2008,ISO 3696:1987,MOD) JJG512 白度计 QB/T 2739-2005 洗涤用品常用试验方法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试验溶液的制备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表面活性剂 一种具有表面活性的化合物,它溶于液体特别是水中,由于在液/气表面或其他界面的优先吸附,使 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显著降低。 3.2 洗涤剂 通过洗净过程用于清洗的专门配制的产品。 3.3 大批样品 不保持其独特性的汇集批样品。 3.4 混合的大批样品 汇集的批样掺合在一起得到的均一大批样。 3.5 分样 在不改变组成的条件下,通过减少样品的量而得到的样品。 注:在减少样量的同时,也可能需要减小样品颗粒。 4 样品的分样 4.1 原理 用机械方法将大批样品分样,直到获得小份样品。 由于以下原因需要对样品进行分样: a) 由500g以上的混合大批样品制备250g以上的最终样品或实验室样品; b) 由最终样品制备若干份相同的实验室样品或参考样品或保存样品,每份样品质量都在250g 以上; c) 由实验室样品制备试验样品; d) 本标准以后章条中提到的试验样品未特别说明时,均指经本章分样过程取得的试验样品。 4.2 程序 4.2.1 粉状产品分样 4.2.1.1 说明 此规定程序适用于粉状产品,包括喷雾干燥产品,也包括在干燥过程后再配入添加剂的产品。 注1:粉体中含有干燥后加入的添加剂时,所得到的物理混合物有分离倾向。 注2:对洗衣粉,建议在通风橱内取样,需要时带上面罩。 4.2.1.2 装置 可以用任何符合要求的装置。本标准规定使用锥形分样器。 锥形分样器(见图1和图2)具有的构造应使每次分样操作所得的两份样品在数量上差不多。在性 质上可代表原样。 能满足这些条件的锥形分样器(见图1),主要包括加料斗(A)、锥体(B)和转换料斗(C)。锥体(B) 的顶部正好位于加料斗(A)下开口的中心,转换料斗(C)位于锥体(B)的底部。各个受器排列在转换料 斗(C)的周围并交替地连接到转换料斗底部的两个出口。被分样样品经加料斗(A)流过锥体(B)表面, 转至转换料斗(C),被分至各个受器,再交替地经两个出口流出,以给出两组类似的分样样品。 4.2.1.3 分样的制备 4.2.1.3.1 最终样品的制备 在锥形分样器两个出口的下面各放一个接受器,将加料斗的阀门关闭,样品放入加料斗中,将阀门 开至最大,使大批样品流过锥体,被分成两部分,各置于一个接受器内。 保留两份样品中的一份,将另一份弃去。再将一份新的大批样品通过锥形分样器,重复操作,直至 所有大批样品被分样。 弄干净装置,再将保留的相当于一半大批样品如上述通过设备,重复操作,直至得到需要量的分样。 4.2.1.3.2 几个相同样品的制备 若所需样品数超过一个,应制备足够分样以得到2n个相同样品,此处2n等于或超过所需样品数。 采用本分样器将分样分成2n个相等份。立即把每份全部放入密封瓶或烧瓶内。 4.2.1.3.3 试验样品的制备 如从实验室样品取试验样品,需将实验室样品按4.2.1.3.1和4.2.1.3.2的规定处理。 试验样品量最少不应少于10g,否则试验样品可能不能真正代表大批样品,从而不适合用作分析。 4.2.2 浆状产品分样 4.2.2.1 装置 4.2.2.1.1 取样勺或刮勺。 4.2.2.1.2 适宜的混合器,装有混合用打浆器。采用适宜设计的打浆器,要求有足够的功率,使大批样 品能被全部混合并在5min内呈奶油状,在混合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量的气泡混入。 4.2.2.2 分样的制备 在原容器中将产品(大批样品或实验室样品)温热到35℃~40℃,采用适宜的混合器(4.2.2.1.2)立 即混合2min~3min,直到获得均匀物。 在混合前不得从原容器中取出浆状物,以防得到没有代表性的样品,待分样的大批样品应放在不取 出物料就可以混合的容器内。 加热和混合时间应尽可能短,以使产品变化降至最小。使用勺或刮勺,立即取出所需量的样品,并 转入适当的已预称量并配有玻璃塞的容器内。 使容器中的内容物冷却到室温,再称量以得到分样的质量。 注:浆状物与玻璃容器接触容易分离出碱液,一旦样品被放入容器内,就不允许取出。 实际经验表明,在混合称量时会损失微量水分,这是可接受的。 4.2.3 液体产品分样 4.2.3.1 仪器和器皿 4.2.3.1.1 玻璃烧瓶或称量吸移管。 4.2.3.1.2 人工搅拌器(例如玻璃棒)。 4.2.3.1.3 机械搅拌器。 4.2.3.2 分样的制备 若产品(大批样品或实验室样品)清澈和明显均匀,则用人工搅拌器(4.2.3.1.2)混合之,然后用烧瓶 或称量吸移管(4.2.3.1.1)立即取出所需量的分样。在混合过程中尽量避免形成泡沫,同时尽量避免由 于蒸发引起的样品损失。 若产品(大批样品或实验室样品)混浊或有沉淀,则用机械搅拌器(4.2.3.1.3)混合之,立即取出所需 量样品。 若产品(大批量样品或实验室样品)含有固体沉淀,应小心将原容器温热到约30℃,直到通过搅拌 使沉淀能全部分散或所有结晶消失,立即取出所需量样品。 4.2.4 块状产品分样 4.2.4.1 仪器与工具 4.2.4.1.1 样品刀或切割钢丝。 4.2.4.1.2 机械粉碎机。 4.2.4.2 分样的制备 用刀......
英文版: GB/T 13173-2021  
相关标准:GB/T 13171.1-2022  GB/T 13171.2-2022  
英文版PDF现货: GB/T 13173-2021  GB/T 1317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