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GB/T 14370-2015'
标准编号 | GB/T 14370-2015 (GB/T14370-2015) | 中文名称 |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 英文名称 | Anchorage, grip and coupler for prestressing tendons | 行业 | 国家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Q73 | 国际标准分类 | 91.080.40 | 字数估计 | 29,250 | 发布日期 | 2015-09-11 | 实施日期 | 2016-08-01 | 旧标准 (被替代) | GB/T 14370-2007 | 引用标准 | GB/T 197; GB/T 230.1; GB/T 231.1; GB/T 1348; GB/T 1804; GB/T 5223; GB/T 5223.3; GB/T 5224; GB/T 9439; GB/T 9969; GB/T 12361; GB/T 15822.1; GB/T 16825.1; GB/T 16923; GB/T 16924; GB/T 21839; GB/T 26743; JB/T 5000.8; JB/T 5000.9; JB/T 5000.10; JB/T 5000.13; JB/T 5000.15; JG/T 330 | 起草单位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归口单位 | 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标准依据 | 国家标准公告2015年第25号 | 提出机构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发布机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术语和定义、符号, 产品分类、代号与标记, 一般要求, 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体内和体外配筋的有粘结、无粘结、缓粘结的预应力结构中和特种施工过程中使用的锚具、夹具、连接器及拉索用的锚具和连接器。 |
GB/T 14370-2015
Anchorage, grip and coupler for prestressing tendons
ICS 91.080.40
Q7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T 14370-2007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2015-09-11发布
2016-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次
前言 Ⅰ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符号 2
4 产品分类、代号与标记 3
5 一般要求 4
6 要求 5
7 试验方法 7
8 检验规则 12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4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锚固区传力性能试验方法 16
附录B(规范性附录) 低温锚固性能试验方法 21
附录C(规范性附录) 内缩量试验方法 23
附录D(规范性附录) 锚口摩阻损失试验方法 2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GB/T 14370-200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修订,本标准与GB/T 14370-2007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7年版的第1章);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符号(见第3章,2007年版的第3章);
---修改了产品分类、代号与标记(见第4章,2007年版的第4章);
---删除了“使用要求”(见2007年版的5.1);
---修改了零件锻造毛坯的要求(见5.1.2,2007年版的5.3.4);
---增加了锚垫板材料的性能要求(见5.1.3);
---增加了防锈处理的要求(见5.2.5);
---修改了静载锚固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1和7.3,2007年版的5.5.1和6.2);
---修改了疲劳荷载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2和7.4,2007版的5.5.2和6.3.1);
---删除了周期荷载性能及其试验方法和相关检验规则(见2007年版的5.5.3、6.4和7);
---增加了锚固区传力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3和附录A);
---增加了低温锚固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4和附录B);
---增加了锚板强度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5和7.7);
---修改了内缩量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6和附录C,2007年版的5.5.4.1和6.6.1);
---修改了锚口摩阻损失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7和附录D,2007年版的5.5.4.2和6.6.2);
---修改了张拉锚固工艺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8和7.10,2007年版的5.5.4.3);
---修改了夹具静载锚固性能的要求(见6.2,2007年版的5.6);
---修改了硬度检验的方法(见7.2.3,2007年版的6.5.3);
---增加了总伸长率的计算方法(见7.3.5);
---修改了产品检验项目的规定(见8.2,2007年版的7.2);
---修改了组批和抽样的规定(见8.3,2007版的7.3);
---修改了检验结果的判定(见8.4,2007版的7.4);
---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规定(见第9章,2007年版的第8章)。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5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歌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杭
州浙锚预应力有限公司、天津冶金集团中兴盛达钢业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东南大
学、安徽金星预应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柳州市威尔姆预应力有限公司、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
公司、开封强力集团锚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市邱姆预应力机械有限公司、天津圣文预应力机械有
限公司、河南红桥锚机有限公司、天津市振华预应力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坚宜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大斌、陈茜、徐先俊、蒋业东、曾利、田克平、林居章、夏玉龙、梅治乾、汪昕、
于滨、朱莹、王文喜、蒋国伟、李金岭、林志成、耿书岭、尚景朕、朱万旭、何岗、吴智深、毛爱菊、吕国玉、
刘健民。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4370-1993、GB/T 14370-2000、GB/T 14370-2007。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术语和定义、符号,产品分类、代号与标记,一般要
求,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体内和体外配筋的有粘结、无粘结、缓粘结的预应力结构中和特种施工过程中使用的
锚具、夹具、连接器及拉索用的锚具和连接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7 普通螺纹 公差
GB/T 230.1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
GB/T 231.1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1348 球墨铸铁件
GB/T 1804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522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GB/T 5223.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
GB/T 522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 9439 灰铸铁件
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 12361 钢质模锻件 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822.1 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1部分:总则
GB/T 16825.1 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 第1部分: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 测力系统的检验与
校准
GB/T 16923 钢件的正火与退火
GB/T 16924 钢件的淬火与回火
GB/T 20065 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
GB/T 21839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
GB/T 26743 结构工程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
JB/T 5000.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8部分:锻件
JB/T 5000.9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9部分:切削加工件
JB/T 5000.10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10部分:装配
JB/T 5000.13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13部分:包装
JB/T 5000.15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15部分:锻钢件无损探伤
JG/T 330 建筑工程用索
JG/T 35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
3 术语和定义、符号
下列术语和定义、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3.1 术语和定义
3.1.1
锚具 anchorage
用于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结构上所用的永久性锚固装置。
3.1.2
夹具 grip
建立或保持预应力筋预应力的临时性锚固装置,也称为工具锚。
3.1.3
连接器 coupler
用于连接预应力筋的装置。
3.1.4
预应力筋 prestressingtendon
用于建立预加应力的单根或成束的预应力钢材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等受拉元件。
3.1.5
预应力钢材 prestressingsteel
预应力结构用的钢丝、钢棒、钢绞线、钢丝绳、螺纹钢筋和钢拉杆等的统称。
3.1.6
用连续纤维束按拉挤成型工艺生产的棒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
3.1.7
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 prestressingtendon-anchorageassembly
预应力筋和安装在其端部的锚具组合装配而成的受力单元。
3.1.8
预应力筋-夹具组装件 prestressingtendon-gripassembly
预应力筋和安装在其端部的夹具组合装配而成的受力单元。
3.1.9
预应力筋-连接器组装件 prestressingtendon-couplerassembly
预应力筋和连接器组合装配而成的受力单元。
3.1.10
拉索 cable
由索体和锚具等零部件组成的,在工程结构中承受拉力的构件。
3.1.11
受力长度 tensionlength
预应力筋两端的锚具、夹具之间或锚具与连接器之间的净距离。
3.1.12
锚固区 anchoragezone
通过锚具和锚垫板将预加力传递给混凝土结构的局部区域。
3.1.13
锚垫板 bearingplate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承受预加力并将其传递给结构的锚具部件。
3.1.14
螺旋筋 spiralreinforcement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置于锚固区中与锚垫板配合使用,用以提高锚固区混凝土抗裂能力和极限承
载能力的锚具部件。
3.1.15
内缩 draw-in
预应力筋在锚固过程中,由于锚具各零件之间、锚具与预应力筋之间的相对位移和局部塑性变形所
产生的预应力筋的回缩现象。
3.1.16
预应力筋在锚具及张拉端锚垫板喇叭口转角处由于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3.2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Apk ---预应力筋的公称截面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Fpm ---预应力筋单根试件的实测平均极限抗拉力,单位为千牛(kN);
Fptk ---预应力筋的公称极限抗拉力,单位为千牛(kN);
FTu ---预应力筋-锚具、夹具或连接器组装件的实测极限抗拉力,单位为千牛(kN);
Fu ---锚固区传力性能试验的实测破坏荷载,单位为千牛(kN);
fck,o---允许施加全部预加力时混凝土构件应达到的特征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fcm,e---锚固区传力性能试验时同条件养护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实测平均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
(MPa);
fcm,o---允许施加全部预加力时同条件养护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应达到的平均抗压强度,单位为兆
帕(MPa);
fptk ---预应力筋的公称抗拉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n ---预应力筋-锚具或连接器组装件中预应力筋的根数;
εTu ---预应力筋-锚具或连接器组装件达到实测极限抗拉力FTu时预应力筋受力长度的总伸长
率,(%);
ηa ---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静载锚固性能试验测得的锚具效率系数,(%);
ηg ---预应力筋-夹具组装件静载锚固性能试验测得的夹具效率系数,(%)。
4 产品分类、代号与标记
4.1 产品分类
根据对预应力筋的锚固方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可分为夹片式、支承式、握裹式和组合式4种基本
类型。
4.2 代号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代号如表1所示。
表1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代号
分类代号 锚 具 夹 具 连 接 器
夹片式
圆形 YJM YJJ YJL
扁形 BJM BJJ BJL
支承式
镦头 DTM DTJ DTL
螺母 LMM LMJ LML
握裹式
挤压 JYM - JYL
压花 YHM - -
组合式
冷铸 LZM - -
热铸 RZM - -
4.3 标记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标记由产品代号、预应力筋类型、预应力筋直径和预应力筋根数4部分组成
(生产企业的体系代号只在需要时加注)。
-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代号
预应力筋类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为F,预应力钢材不标注
预应力筋直径(mm)
预应力筋根数
企业体系代号(需要时标注)
图1 标记
示例1:
锚固12根直径为15.2mm钢绞线的圆形夹片式群锚锚具表示为:YJM15-12。
示例2:
锚固12根直径为12.7mm钢绞线的挤压式锚具表示为:JYM13-12。
示例3:
用挤压头方法连接12根直径为15.2mm钢绞线的连接器表示为:JYL15-12。
示例4:
锚固1根直径为10mm碳纤维预应力筋的圆形夹片式群锚锚具表示为:YJMF10-1。
注:特殊的或有必要阐明特点的新产品,可增加文字或图样以准确表达。
4.4 拉索用锚具和连接器
拉索用锚具和连接器的分类、代号与标记按JG/T 330的规定执行。
5 一般要求
5.1 材料
5.1.1 产品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合格证书、质量保证书。材料进
厂后应进行验收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1.2 零件锻造毛坯应符合GB/T 12361或JB/T 5000.8的规定。
5.1.3 锚垫板的材料采用灰口铸铁时不应低于HT200,并应符合GB/T 9439的规定,采用球墨铸铁时
应符合GB/T 1348的规定。
5.2 制造
5.2.1 产品应按技术文件要求进行加工,切削加工件应符合JB/T 5000.9的规定。
5.2.2 螺纹的未注精度等级不宜低于GB/T 197中的7H/8g。有特殊要求的螺纹应符合技术文件的
规定。
5.2.3 机械加工零件上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不应低于GB/T 1804中的c级。
5.2.4 产品热处理加工应按技术文件要求进行,并应符合GB/T 16923或GB/T 16924的规定。
5.2.5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零件表面宜做防锈处理,应优先使用对环境危害小的防锈处理工艺。锚
垫板和螺旋筋表面不应有影响其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油漆或油脂。
5.2.6 产品装配应符合JB/T 5000.10的规定。
5.3 外观、尺寸及硬度
5.3.1 产品的外观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全部产品不应出现裂纹;
b) 锚板和连接器体应进行表面磁粉探伤,并符合JB/T 5000.15的Ⅱ级的规定。
5.3.2 产品的尺寸及偏差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5.3.3 产品的硬度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5.4 质量文件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有完整的设计文件、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制造批次记录、性能检验记录,
该类文件应具有可追溯性。
5.5 其他要求
5.5.1 锚具
5.5.1.1 需要孔道灌浆的锚具或其附件上宜设置灌浆孔或排气孔。灌浆孔的孔位及孔径应满足灌浆工
艺要求,且应有与灌浆管连接的构造。
5.5.1.2 用于低应力可更换型拉索的锚具,应有防松、可更换的装置。
5.5.1.3 体外预应力筋用锚具和拉索用锚具应有防腐蚀措施,且能符合结构的耐久性规定。
5.5.2 夹具
5.5.2.1 夹具应能重复使用。
5.5.2.2 夹具应有可靠的自锚性能、良好的松锚性能。
5.5.2.3 使用过程中,应能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5.6 拉索用锚具和连接器
拉索用锚具和连接器的一般要求可参考本标准的相关规定执行或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6 要求
6.1 锚具
6.1.1 静载锚固性能
6.1.1.1 锚具效率系数ηa和组装件预应力筋受力长度的总伸长率εTu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静载锚固性能要求
锚具类型 锚具效率系数 总伸长率
体内、体外束中预应力钢材用锚具 ηa=
FTu
n×Fpm
≥0.95 εTu≥2.0%
拉索中预应力钢材用锚具 ηa=
FTu
Fptk
≥0.95 εTu≥2.0%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用锚具 ηa=
FTu
Fptk
≥0.90 -
6.1.1.2 预应力筋的公称极限抗拉力Fptk按式(1)计算:
Fptk=Apk×fptk (1)
6.1.1.3 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的破坏形式应是预应力筋的破断,而不应由锚具的失效导致试验终止。
6.1.2 疲劳荷载性能
6.1.2.1 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应通过200万次疲劳荷载性能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当锚固的预应力筋为预应力钢材时,试验应力上限应为预应力筋公称抗拉强度fptk的65%,疲
劳应力幅度不应小于80MPa。工程有特殊需要时,试验应力上限及疲劳应力幅度取值可
另定;
b) 拉索疲劳荷载性能的试验应力上限和疲劳应力幅度应根据拉索的类型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
的规定,或按设计要求确定;
c) 当锚固的预应力筋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时,试验应力上限应为预应力筋公称抗拉强度fptk
的50%,疲劳应力幅度不应小于80MPa。
6.1.2.2 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经受200万次循环荷载后,锚具不应发生疲劳破坏。预应力筋因锚具夹
持作用发生疲劳破坏的截面面积不应大于组装件中预应力筋总截面面积的5%。
6.1.3 锚固区传力性能
与锚具配套的锚垫板和螺旋筋应能将锚具承担的预加力传递给混凝土结构的锚固区,锚垫板和螺
旋筋的尺寸应与允许张拉时要求的混凝土特征抗压强度匹配;对规定尺寸和强度的混凝土传力试验构
件施加不少于10次循环荷载,试验时传力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循环荷载第一次达到上限荷载0.8Fptk时,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15mm;
b) 循环荷载最后一次达到下限荷载0.12Fptk时,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15mm;
c) 循环荷载最后一次达到上限荷载0.8Fptk时,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5mm;
d) 循环加载过程结束时,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纵向应变和横向应变读数应达到稳定;
e) 循环加载后,继续加载至Fptk时,锚垫板不应出现裂纹;
f) 继续加载直至混凝土构件破坏。混凝土构件破坏时的实测破坏荷载Fu应符合式(2):
Fu≥1.1Fptk×
fcm,e
fcm,o
(2)
6.1.4 低温锚固性能
非自然条件下有低温锚固性能要求的锚具应进行低温锚固性能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低温下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的实测极限抗拉力FTu不应低于常温下预应力筋实测平均极限
抗拉力nFpm的95%;
b) 最大荷载时预应力筋受力长度的总伸长率εTu应明示;
c) 破坏形式应是预应力筋的破断,而不应由锚具的失效导致试验终止。
6.1.5 锚板强度
6孔及以上的夹片式锚具的锚板应进行强度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合格并卸
载之后的锚板表面直径中心的残余挠度不应大于配套锚垫板上口直径D 的1/600。
6.1.6 内缩量
采用无顶压张拉工艺时,ϕ15.2钢绞线用夹片式锚具的预应力筋内缩量不宜大于6mm。
6.1.7 锚口摩阻损失
夹片式锚具的锚口摩阻损失不宜大于6%。
6.1.8 张拉锚固工艺
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和放张等张拉工艺的要求,张拉锚固工艺应易操作,加载力值均匀、
稳定。
6.2 夹具
6.2.1 夹具的静载锚固性能应符合式(3):
ηg=
FTu
Fptk
≥0.95 (3)
6.2.2 预应力筋-夹具组装件的破坏形式应是预应力筋的破断,而不应由夹具的失效导致试验终止。
6.3 连接器
张拉后永久留在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中的连接器,其性能应符合6.1的规定;张拉后还需要放张和拆
卸的连接器,其性能应符合6.2的规定。
7 试验方法
7.1 一般规定
7.1.1 试验用预应力筋
7.1.1.1 试验用预应力钢材的力学性能应分别符合GB/T 5223、GB/T 5223.3、GB/T 5224和GB/T 20065
等的规定,试验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的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26743或JG/T 351的规定,试验用其
他预应力筋的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7.1.1.2 试验用预应力筋的直径公差应在受检锚具、夹具或连接器设计的匹配范围之内。
7.1.1.3 应在预应力筋有代表性的部位取至少6根试件进行母材力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国家
现行标准的规定,每根预应力筋的实测抗拉强度在相应的预应力筋标准中规定的等级划分均应与受检
锚具、夹具或连接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