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GB/T 21361-2017'
标准编号 | GB/T 21361-2017 (GB/T21361-2017) | 中文名称 | 汽车用空调器 | 英文名称 | Motor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unit | 行业 | 国家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J73 | 国际标准分类 | 27.200 | 字数估计 | 28,248 | 发布日期 | 2017-07-12 | 实施日期 | 2018-02-01 | 旧标准 (被替代) | GB/T 21361-2008 | 引用标准 | GB/T 191; GB/T 3785.1-2010; GB 4706.32; GB 5226.1; GB/T 6388; GB 8410; GB 9237-2001; GB/T 13306; GB/T 18655; GB/T 27630; JB/T 7249; SAE J1627-1995; SAE T1628 | 起草单位 | 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有限公司、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 归口单位 | 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38) | 提出机构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发布机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空调器(以下简称“空调器”)的术语和定义、型式和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制冷用途的汽车用空调器。 |
GB/T 21361-2017
Motor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unit
ICS 27.200
J7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T 21361-2008
汽 车 用 空 调 器
2017-07-12发布
2018-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型式和基本参数 2
5 要求 3
6 试验方法 6
7 检验规则 9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 空调器制冷量试验方法 12
附录B(规范性附录) 空调器噪声试验方法 20
附录C(规范性附录) 空调器振动试验方法 23
附录D(资料性附录) 空调器制冷量在使用现场的测试方法 2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21361-2008《汽车用空调器》。与GB/T 21361-2008相比,本标准主要技术内
容变化如下:
---增加了综合能效比的定义(见3.10);
---增加了无线电骚扰特性要求和空气质量要求(见5.2);
---修改了运转试验要求(见5.5.2);
---修改了密封性要求(见5.5.1);
---修改了噪声要求(见5.5.10);
---删除了对接地电阻的测量要求(见5.6.4.3);
---增加了汽车用空调器制冷量使用现场测试方法(见附录D)。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8)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有限公司、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奥特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艾默生
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广州精益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苏州新同创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浙江春晖
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戎晔、覃峰、谢鸿玺、蔡培裕、陈祥吉、刘强、欧阳勇、彭飞、杨晨广、吴维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21361-2008。
汽 车 用 空 调 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空调器(以下简称“空调器”)的术语和定义、型式和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制冷用途的汽车用空调器。
注:汽车的定义参见GB/T 3730.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3785.1-2010 电声学 声级计 第1部分:规范
GB 4706.32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GB 5226.1 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 9237-2001 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GB/T 13306 标牌
GB/T 18655 车辆、船和内燃机 无线电骚扰特性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27630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JB/T 7249 制冷设备 术语
SAEJ1628 汽车空调系统维修中使用的电子式制冷剂泄漏检测仪的操作规程(Technicianpro-
3 术语和定义
JB/T 724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风机及必要的控制部件构成,用于调节汽车室内的温度、湿
度,给乘员提供舒适环境的空调系统。
3.2
独立式空调器 indirectdriveair-conditioningunit
压缩机由独立的辅助动力驱动的空调器。
3.3
非独立式空调器 directdriveair-conditioningunit
压缩机由汽车主动力驱动的空调器。
3.4
一种测定空调器能力的方法。它对空调器的送风参数、回风参数以及循环风量进行测量,用测出的
风量与送风、回风焓差的乘积确定空调器的制冷量。
3.5
在规定的制冷能力试验条件下,空调器从封闭空间、车内或区域排去的热量。
注:制冷量的单位为瓦(W)。
3.6
送风量 airflowrate
在规定的制冷能力试验条件下,单位时间进入空调器的空气体积流量。
注:送风量的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3/h)。
3.7
压缩机驱动功率 compressordrivepower
在规定的制冷能力试验条件下,驱动压缩机所消耗的功率。
注:压缩机驱动功率的单位为瓦(W)。
3.8
在规定的制冷能力试验条件下,空调器蒸发器风机、冷凝器风机、电磁离合器及其电控系统总功率。
注:辅件耗电功率的单位为瓦(W)。
3.9
在规定的制冷能力试验条件下,空调器制冷量与压缩机驱动功率之比。
注:能效比的单位为瓦每瓦(W/W)。
3.10
在规定的发动机转速下,空调制冷量与压缩机驱动功率之比。
综合能效比按式(1)计算:
REER=10%EER①+50%EER②+40%EER③ (1)
式中:
EER①---发动机低转速下空调制冷量与压缩机驱动功率之比;
EER②---发动机名义制冷转速下空调制冷量与压缩机驱动功率之比;
EER③---发动机高转速下空调制冷量与压缩机驱动功率之比。
注:综合能效比的单位为瓦每瓦(W/W)。
4 型式和基本参数
4.1 型式
4.1.1 按制冷压缩机的驱动方式分为:
---独立式;
---非独立式。
4.1.2 按汽车空调器结构型式分为:
---整体式;
---分体式。
4.1.3 按汽车空调蒸发器布置方式分为:
---顶置式;
---后置式;
---底置式;
---内置式。
4.1.4 按汽车空调送风方式分为:
---直吹式;
---风道式。
4.2 基本参数
4.2.1 空调器的基本参数包括:制冷量、送风量、压缩机驱动功率、辅件耗电功率、噪声。
4.2.2 现场不接风管的空调器,机外静压为0Pa;接风管的空调器应标称机外静压。
5 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 空调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纸及技术文件制造。
5.1.2 涂装件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气泡、流痕、漏涂、底漆外露及不应有的皱纹和损伤。
5.2 零部件及材料要求
5.2.1 空调器所有零部件和材料应分别符合各有关标准的规定,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并保证安全。
5.2.2 空调器的隔热层应有良好的保温性和不吸水性,并无毒、无异味,且燃烧特性满足GB 8410中技
术要求的规定。隔热层应粘贴牢固、平整。
5.2.3 空调器的电器元件选择及安装应符合GB 4706.32和GB 5226.1的要求,也应符合GB/T 18655
无线电骚扰特性的要求。
5.2.4 空调器用电线电缆的外敷绝缘层应采用阻燃、低烟、无卤型材料。电线电缆的载流量应满足使
用要求。
5.2.5 蒸发器出风空气质量应符合GB/T 27630中空气质量的要求。
5.3 结构要求
5.3.1 空调器的排水结构应可靠,在运行中凝结水和雨水不应渗漏到车厢内,空调器出风口不应喷雾
带水。
5.3.2 空调器的新风口开度大小应满足新风量的要求。新风口应具备气-水分离的功能,以防止车辆运
行时雨雪进入车箱内,其过滤网应装卸方便。
5.4 装配要求
5.4.1 空调器的制冷系统各部件在装配前应保持清洁、干燥。
5.4.2 空调器内各管路、部件应采取必要的定位措施,确保在运行中不能因振动、冲击和受热、遇冷而
发生故障。
5.4.3 空调器各部件的连接应牢固,不应漏水和漏油。
5.4.4 电气线路、电器设备以及自控器件的安装布置应安全、牢固、可靠。
5.5 性能要求
5.5.1 密封性能
按6.3.1的a)或6.3.1的b)的方法进行试验:
a) 当按6.3.1的a)方法试验时,蒸发器总成和冷凝器总成不应有泄漏。
b) 当按6.3.1的b)方法试验时,蒸发器总成和冷凝器总成经氦检后年漏率应低于5g/a。
5.5.2 运转
按6.3.2方法试验,蒸发器总成和冷凝器总成应能正常运转,安全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温度、电器
等控制元件的动作应正常,所有测检项目应符合设计要求。
5.5.3 防水性能
按6.3.3方法试验时,空调器与车体接口部位接缝处不应漏水。
5.5.4 制冷量
按6.3.4方法试验时,空调器实测制冷量不应小于名义制冷量的95%。
5.5.5 压缩机驱动功率
按6.3.6方法试验时,空调器压缩机实测驱动功率不应大于名义压缩机驱动功率的110%。
5.5.6 辅件耗电功率
按6.3.4方法试验时,空调器辅件实测耗电功率不应大于名义辅件耗电功率的110%。
5.5.7 最大负荷的制冷运行
空调器最大负荷的制冷运行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按6.3.7规定的方法试验后,空调器各部件不应损坏,并能正常运行;
b) 在第一个1h连续运行期间,空调器应能正常运行;
c) 空调器停机3min再启动后,在启动运行的最初5min内允许过载保护器跳开,但其后不允许
动作。若在运行的最初5min内过载保护器不复位,而在停机不超过30min内复位,则空调
器应再连续运行1h。
5.5.8 凝露工况运行
空调器在凝露工况下应能正常运行,凝结水不应从空调器中随风吹出,而应顺利地从排水孔(管)
排除。
5.5.9 低温工况运行
空调器在低温工况下应能正常运行,且蒸发器风道不应被冰霜堵塞,空调器出风口不应有冰屑或水
滴吹出。
5.5.10 噪声
按6.3.10方法测量空调器的蒸发器侧噪声(声压级),测量值应不超过70dB(A)。测量空调器的冷
凝器侧噪声(声压级),测量值应不超过70dB(A)。
5.5.11 送风量
按6.3.5方法测量空调器的实际空气状态下送风量,送风量值不应小于名义送风量的95%。
5.5.12 能效比
空调器的能效比实测值不应小于明示值的95%,且不应小于1.9W/W。
5.5.13 综合能效比
空调器的综合能效比实测值不应小于明示值的95%,且不应小于2.0W/W。
5.5.14 耐振性能
空调器的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振动试验后不应有破损、裂缝、渗漏。零部件应不受损坏,紧固件
无松动,性能符合要求。
5.6 安全要求
5.6.1 制冷系统安全
空调器的制冷系统或制冷部件性能应符合GB 9237-2001的5.1.1.1强度试验和5.1.1.2全系统试
验的规定。
5.6.2 控制器件安全性能
空调器应有防止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等)超过规定范围的安全保护措施或器件,保护器件设置应
符合设计要求并灵敏可靠。
5.6.3 机械安全
空调器的设计应保证在正常运输、安装和使用时具有可靠的稳定性。空调器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其结构应能在按6.3.11的方法进行振动试验和车辆正常运行时,其零部件应不受损坏,紧固件无松动,
性能符合要求。振动试验后,进行气密性试验,保证不漏。防护罩、防护网或类似部件应有足够的机械
强度。
5.6.4 电气安全性能
5.6.4.1 绝缘电阻
按6.3.12.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空调器带电部位对非带电金属部位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Ω。
5.6.4.2 电气强度
按6.3.12.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在空调器带电部位和非带电的金属部位之间施加规定的试验电
压,历时1min,应无击穿和闪络。
5.6.4.3 接地
空调器应有可靠的接地并标识明显。
5.6.4.4 安全标识
空调器应在明显的位置设置永久性安全标识(如接地标识、警告标识等)。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6.1.1 空调器的试验装置见附录A。
6.1.2 试验工况按表1的规定。
表1 试验工况 单位为摄氏度
试 验 条 件
蒸发器侧入口空气状态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冷凝器侧入口空气状态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制冷运行
名义制冷
最大负荷
低温
凝露
32.5
19.5
15.5
6.1.3 压缩机转速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压缩机转速 单位为转每分钟
型 式
压缩机转速
低转速 名义冷量转速 高转速
非独立式
曲柄连杆活塞式 1000 1800 2500
斜盘活塞式 1100 1800 4500
旋转式 1200 1800 6000
涡旋式 1500 3000 7000
独立式 高转速挡
注1:主机驱动式的制冷量,原则上是指压缩机转速为名义冷量转速时的制冷量。当常用车速为40km/h时的
压缩机转速与名义冷量转速差异显著时,则常用车速下的压缩机转速表示制冷量,但应注明压缩机的
转速。
注2:进行试验时,压缩机的转速变动量应小于或等于±2%。
6.1.4 风机用电动机端电压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额定电压与端电压之间的关系 单位为伏特
额定电压 端电压
12 13.5±0.3
24 27±0.3
6.1.5 冷凝器进风口风速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当冷凝器安装在车的迎风面时,应符合表4的规定,但是带风机的冷凝器要关掉风机。
表4 进风口风速 单位为米每秒
压缩机转速 冷凝器进风口风速
低转速 2.5
名义冷量转速 4.5
高转速 9.0
b) 当冷凝器安装在车的非迎风面时,以电机驱动的冷凝器风机按表3加端电压进行试验。
c) 对于整体式独立式空调装置,以辅助发动机达到额定转速时的进风口风速为冷凝器进风口
风速。
6.1.6 仪器仪表的型式及准确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仪器仪表的型式及准确度
类 别 型 式 准确度
温度测量仪表
水银玻璃温度计
电阻温度计
热电偶
温度传感器
空气温度 ±0.1℃
制冷剂温度 ±1℃
空气压力测量仪表 气压表,气压变送器 风管静压 ±2.45Pa
制冷剂压力测量仪表 压力表,压力变送器 ±2.0%
电测量仪表
指示式 ±0.5%
积算式 ±1.0%
气压测量仪表(大气压力) 气压表,气压变送器 大气压力读数的±1.0%
转速仪表 转速表,闪频仪 测定转速的±1.0%
质量测量仪表 - 测量质量的±1.0%
6.1.7 空调器进行制冷名义工况试验时,各参数的读数允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名义工况试验时的读数允差
项 目 读数的平均值对额定工况的偏差 各读数对额定工况的最大偏差
空气温度/℃
干球 ±0.3 ±1.0
湿球 ±0.2 ±0.5
电压/V ±1.0% ±2.0%
空气体积流量/(m3/h) ±5% ±10%
空气流动的外阻力/出风静压/Pa ±5 ±10
6.1.8 空调器进行试验时(除名义工况外),试验工况各参数允差应符合表7规定。
表7 性能试验时的读数允差 单位为摄氏度
项 目 室内外空气干球温度 室内外空气湿球温度
最大变动幅度
平均变动幅度
±1.0 ±0.5
6.2 一般要求
6.2.1 空调器所有试验应按铭牌上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进行。
6.2.2 分体式空调机室内机组与室外机组的连接管应按制造厂提供的全部管长或10m管长进行试
验。连接管在室外部分的长度不应少于3m,室内部分的隔热和安装要求按产品说明书进行。
6.3 试验方法
6.3.1 密封性能试验
密封性试验包括以下两种方法:
a) 蒸发器总成和冷凝器总成在正常的制冷剂充灌量下,使用满足SAEJ1627-1995关于R134a
的技术要求,可测试部件泄漏率为14g/a的电子式制冷剂泄漏检测仪按SAEJ1628规定的
操作规程进行检验。
b) 蒸发器总成和冷凝器总成充注干燥氮气使其达到机组运行的最大压力,并立即封口。
6.3.2 运转试验
检测蒸发器总成和冷凝器总成运转状态、安全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检验温度、电器等控制
元件的动作是否正常。
6.3.3 喷淋试验
空调器安装在整车上运行时,将压力高于0.1MPa和不小于200mm/h的降水量均匀地喷淋在整
车相应部位,试验应不少于10min。
6.3.4 制冷量试验
按空调器标称的出风静压和6.1规定的名义制冷试验条件及附录A的方法进行试验。
6.3.5 送风量试验
按附录A给定的试验方法,在制冷量测定的同时,测定空调器的送风量。
6.3.6 压缩机驱动功率及辅件耗电功率
按附录A给定的试验方法,在制冷量测定的同时,测定空调器的压缩机驱动功率及辅件耗电功率。
6.3.7 最大负荷制冷试验
空调器按6.1规定的最大负荷工况试验条件稳定运行1h,然后停机3min,再启动运行1h。
6.3.8 凝露工况试验
空调器按6.1规定的凝露工况试验条件连续运转4h。
6.3.9 低温工况试验
空调器按6.1规定的低温工况试验条件连续运转4h。
6.3.10 噪声试验
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按附录B的规定测量空调器的噪声。
6.3.11 振动试验
按附录C的规定进行空调器的振动试验。
6.3.12 电器安全性能试验
6.3.12.1 绝缘电阻试验
用兆欧表测量空调器带电部位对非带电金属部位的绝缘电阻。兆欧表等级按表8规定。
表8 兆欧表等级
供电电源 发电机供电、DC24V以下
兆欧表等级 500V
6.3.12.2 电气强度试验
空调器应按表9规定的试验电压进行电气强度试验。
表9 电气强度试验电压
供电电源 发电机供电 DC24V以下
试验电压 AC1500V50Hz AC500V50Hz
7 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每台空调器均要做出厂检验。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按表10的规定。
7.2 抽样检验
7.2.1 空调器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样,检验项目和试验方法按表10的规定。
7.2.2 抽样方法由抽样方自行确定,逐批检验的抽检项目、批量、抽样方案、检查水平及合格质量水平
等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自行决定。
7.3 型式检验
新产品、定型产品作重大改进或第一台产品应作型式检验,检验项目按表10的规定。
表10 检验项目
序号 项 目 出厂检验 抽样检验 型式检验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一般检查
标志
包装
绝缘电阻
电气强度
接地
密封性能
运转
制冷量
送风量
压缩机驱动功率
辅件耗电功率
能效比
综合能效比
喷淋
最大负荷制冷
凝露
低温工况
噪声
机械安全
5.1,5.3,5.4
5.2
8.1
8.2
5.6.4.1
5.6.4.3
5.5.1
5.5.2
5.5.4
5.5.5
5.5.6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