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样品:
GB/T 6907-2022 English:
GB/T 6907-2022 GB/T 6907-2022: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水样的采集方法
GB/T 6907-2022 英文名称: Analysis of water used in boiler and cooling system - Sampling method of water
ICS 13.060.25
CCSG7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T 6907-2005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 6907-2005《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水样的采集方法》。与 GB/T 6907-
200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增加了方法提要(见第4章);
---更改了天然水样品的采集方法(见6.1,2005年版的3.1);
---更改了高温、高压的装置或管道中水样的采集方法(见6.3,2005年版的3.3);
---增加了测定细菌含量的水样的采集方法(见6.4.5);
---增加了水样采集的其他事项(见第7章);
---更改了水样的存放和运输(见第8章,2005年版的第4章);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水样采集记录”(见附录B)。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重庆新申新材料股份有
限公司、山东泰和水处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长隆科技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
限公司、金华水知音检测有限公司、重庆大学、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天津大学、江苏省特种设备安
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常州分院、河北保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正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利、戴恩贤、申静、姚娅、刘玮、刘伟佳、白莹、阮海滨、包兵、彭韵燕、刘宪华、
余光丰、王宝品。
本文件于1986年首次发布,2005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水样的采集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锅炉用水和冷却水样品的采集容器、采集方法、存放、运输和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锅炉用水和冷却水样品的采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
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6 工业锅炉水质
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690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通则
GB/T 50050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1576、GB/T 6903、GB/T 5005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方法提要
根据测定要求选择适宜的采样容器,在具有代表性的位置采集水样,并按照样品的存放和运输条
件,获得符合要求且具有代表性的水样。
5 采样容器
5.1 根据测定要求选择采样容器。在样品的采集、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其材质不应与水样中组分发生
反应,不应使待测组分的存在形式和浓度产生变化。
5.2 常量分析的水样通常选择塑料瓶、玻璃瓶等采样容器。
5.3 测定痕量硅、钠、钾、硼等成分的水样不宜选择玻璃瓶存放;测定有机物和联氨等成分的水样不宜
选择塑料瓶存放。
5.4 痕量分析和特定成分分析的水样根据其试验方法要求或参考表1选择采样容器。
注:痕量指水样中待测组分含量低于1mg/L。
6 水样的采集方法
6.1 天然水样品的采集方法
6.1.1 根据测定要求,选用表面取样器、不同深度取样器、泵式取样器或贝勒管进行天然水样品的采
集。表面取样器和不同深度取样器的采样示意图见图1。泵式取样器的采样示意图见图2。
6.1.2 采样时,应将采样瓶(使用表面取样器进行采样时)或取样口(使用泵式取样器或贝勒管进行采
样时)浸入水面下50cm处,在至少三个不同取样点分别采集,条件允许时取样点宜相隔约100m,并将
不同取样点采集的水样等比例混合。
6.1.3 当需要采集不同深度的水样时,应根据测定要求对不同位置的水样分别进行采集并等比例混合。
6.2 工业设备或常规管道中水样的采集方法
6.2.1 工业设备中的采样示意图见图3,常规管道中的采样示意图见图4。
图3 工业设备中采样示意图
图4 常规管道中采样示意图
6.2.2 根据试验要求确定取样点并安装取样器,以保证采集的水样具有代表性。
6.2.3 采集常量分析的水样时,打开取样阀门,将水样流量调至300mL/min~700mL/min,充分冲洗
管道,必要时采用变流量冲洗,稳定流量冲洗10min以上方可采样。
6.2.4 采集痕量分析的水样时,取样阀门宜保持常开。如需打开取样阀门或调节流量,应充分冲洗管
道,稳定流量冲洗30min以上方可采样。
6.3 高温、高压的装置或管道中水样的采集方法
6.3.1 高温、高压的装置或管道中采样时,取样管应选用不锈钢材质。锅炉给水、炉水、蒸汽和疏水等
的取样装置应安装冷却器。
6.3.2 采集安装取样冷却器的水样时,应调节取样阀门开度,使水样流量在300mL/min~700mL/min,
并保持流量稳定,同时调节冷却水量,使水样温度小于40℃。给水、炉水和蒸汽的取样阀门应保持常开;
采集其他水样时,应把管道中的积水放尽并冲洗后方可采样。
6.4 其他特殊水样采集方法
6.4.1 测定水样中不稳定成分时,应现场测定,如无法现场测定,应将不稳定成分转化为稳定态保存后测定。
6.4.2 测定原水、循环冷却水及其补充水中有机物时,采样后应尽快测定,否则应将水样加酸调节至
pH值小于2保存;测量锅炉水处理系统涉及的水样中痕量有机物时,水样采集后无需处理,应尽快测定。
6.4.3 测定水样中痕量的铁、铜、铝等成分时,应将采样瓶用分析纯及以上的盐酸溶液(1+1)浸泡12h
以上,再用符合GB/T 6682-2008规定的一级水充分清洗。采样前预先向采样瓶内加入适量的优级纯
及以上的盐酸溶液(1+1)或硝酸溶液(1+1),使水样pH值约为2,采样后立即摇匀。如无加酸条件,
可用薄膜法过滤水样10L~20L,分别测定滤膜上和滤液中的金属离子,由此得出水样中金属离子含量。
6.4.4 测定水样中的联氨含量时,应使用专用磨口玻璃瓶进行水样采集,每100mL水样应预先加入
1mL分析纯及以上的盐酸,采集的水样应充满采样瓶。
6.4.5 测定水中细菌含量时,应使用预先灭菌的密封玻璃瓶或市售的一次性消毒采样瓶进行水样采
集,采样后应在24h内测定。
7 水样采集的其他事项
7.1 采样前,应预先将采样瓶清洗干净,再用待测水样冲洗三次(试验方法中另有规定者除外)后收集
水样并迅速密封。
7.2 采样量应满足试验和复核需要,附录A给出了水样采集的参考体积。若水样混浊,应将采集的水
样分装至两个采样容器。
7.3 采集的水样应粘贴标签,注明水样名称、采样地点、采样人姓名、采样时间等。
7.4 采集现场控制试验的水样时,应使用明显标记的专用采样瓶。
8 水样的存放与运输
8.1 水样存放与运输条件
水样应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