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QC/T 243-2018'
标准编号 | QC/T 243-2018 (QC/T243-2018) | 中文名称 | 汽车车轮安装面平面度要求及检测方法 | 英文名称 | Flatness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of wheel attachment face | 行业 | 汽车行业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T22 | 字数估计 | 14,139 | 发布日期 | 2018-04-30 | 实施日期 | 2018-09-01 | 旧标准 (被替代) | QC/T 243-2004 | 标准依据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8年第23号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车轮安装面平面度要求和检测方法。 |
QC/T 243-2018
Flatness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of wheel attachment face
汽车车轮安装面平面度要求及检测方法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车轮安装面平面度要求和检测方法。
1.2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车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33 充气轮胎用车轮和轮辋的术语、规格代号和标志
3 术 语 和 定 义
GB/T 2933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要 求
4.1 商用车车轮安装面平面度要求
商用车车轮安装面平面度要求见表 1,安装面测量区域要求见表2。
表 1 商用车车轮安装面平面度要求
交全体委员审查确定,并将修改完善后的送审稿提交2016 年 11 月在重庆召开的标准审查会审查。
会议上各委员对标准送审稿逐条进行讨论,提出 6条修改意见:
1) 前言:删除“增加乘用车车轮安装面测量区域要求”,增加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删除引用文件 GB/T 11337、GB/T 16857.1;
3) 4.1 中表 2: 商用车车轮安装面平面度测量区域按内、外侧划分,修改外侧安装面测量范围;
增加 8个螺栓孔,分布圆直径为285mm的车轮的测量区域要求;
4) 4.2中:删除乘用车车轮安装面平面度测量区域要求。表3中乘用车钢车轮平面度要求修改为
0.15mm,安装面平面度测量区域不再细分内、外侧;
5) 第 6 章:6.1.1 增加检测量具的平面粗糙度要求;6.1.2 间隙法 I增加乘用车车轮的检测示意
图;6.2.2间隙法 II测量步骤中增加商用车车轮和乘用车车轮测量点要求,测量步骤 c)修改
为“移动平盘,重复上述步骤 b)。商用车车轮应在安装面测量区域内分散选取不少于20个
点;乘用车钢车轮每 1 处小平面内应选取不少于2个点;乘用车轻合金车轮应在安装面内分
散选取不少于 20个点;”;
6) 第7章:修改为“测量结果达到 4.1或 4.2中的要求,则被测车轮安装面平面度合格。”。
1.3 工作组成员及所做的工作
项秉智:负责标准信息收集、翻译,反馈意见汇总整理及标准编写工作;
蔡建忠:负责乘用车车轮平面度检测方法的试验及编写工作;
郝生飞:负责铝合金车轮平面度检测方法的试验及编写工作;
李文建:负责铝合金车轮平面度检测方法的试验及编写工作;
姜引娣:负责商用车技术要求的编制、汇总、整理和标准编写工作;
熊红兵:负责车轮平面度检测方法的验证;
李冬:负责车轮平面度检测方法的验证。
2 标准的修订原则
本标准按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和要求
编写,在标准框架、结构和内容等方面符合要求。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 JASO C614:2004《汽车零部件-辐板式车轮》,同时参考 GB/T 11337-2004
《平面度误差检测》和 GB/T 16857《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
测》,将 QC/T 243-2004 中的检测方法细分为间隙法和指示器检测法,并详细描述了测量步骤,
使生产过程中的检测更具可操作性。
3 主要修订内容
3.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车轮。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2933《充气轮胎用车轮和轮辋的术语、规格代号和标志》。
3.3 与 QC/T 243-2004的技术差异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 2章);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增加了商用车轻合金车轮安装面平面度要求:0.20mm (见第 4 章);
-修改了商用车钢车轮外侧安装面平面度要求:原为< 0.50mm,现统一内、外侧安装面平
面度要求为< 0.40mm (见第 4章,QC/T 243-2004 第 2章);
-修改了商用车车轮安装面测量区域要求(见第 4章,QC/T 243-2004附录 A);
-修改了乘用车钢制车轮安装面平面度要求:原为< 0.20mm,现为< 0.15mm (见第 4 章,
QC/T 243-2004 第 2章);
-删除了附录 A (QC/T 243-2004附录 A)。
本标准还对检测方法进行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将 QC/T 243-2004 中的检测方法细分为间隙法和指示器法,并详细描述了测量步骤。
4 主要试验情况分析
钢制车轮与轻合金车轮,由于其制造工艺的不同,导致其尺寸精度相差很大。钢制车轮一般
釆用钢板经冲压而成,轻合金车轮一般采用坯锭经铸造、机加工而成,轻合金车轮的尺寸精度优
于钢制车轮,所以钢制车轮与轻合金车轮的平面度要求不一样。同时,商用车车轮与乘用车车轮
的结构形式不一样,因此两者的平面度要求也不一样。
标准编写小组分析了上海宝钢车轮有限公司、江苏大亚车轮制造有限公司近两年来生产的各
种汽车车轮的平面度,并参考了 QC/T 243-2004 和国外标准参数,对比国内几个大的车轮制造商
生产与试验的检测结果,提出了表 1 和表 2中的跳动要求,经合肥会议讨论并通过。
表 1 商用车车轮安装面平面度要求
5 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汽车车轮安装面平面度是车辆的一项重要安全指标。本标准通过研究车轮安装面平面度对车
轮安装螺母扭矩的衰减及车辆制动时产生的抖动影响,提升了 QC/T 243-2004中平面度指标的技
术要求,同时,重新编辑了间隙法和指示器法,使生产过程中的检测方法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
对车轮制造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指导作用。
6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 JASOC614: 2004《汽车零部件-辐板式车轮》中 6.3 条的内容。
7 车轮标准体系相关说明
本标准属于汽车车轮标准体系中的第三大类-尺寸及检测方法,在体系表中的编号为
QC-102-202-302-403-503-008。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参考了 GB/T 11337-2004《平面度误差检测》和 GB/T 16857《产品几何技
术规范(GPS)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将 QC/T 243-2004 中的检测方法细分为间
隙法和指示器法,详细描述了百分表法和三坐标法的测量步骤。
本标准与现行法规、现行标准、制定中标准无任何相悖的地方。
8 重大意见分歧处理经过及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