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样品:
YY/T 1529-2017 English:
YY/T 1529-2017 YY/T 1529-2017: 酶联免疫分析仪
YY/T 1529-2017 英文名称: ELISA analytical instruments
ICS 11.100
C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界定了酶联免疫分析仪(以下简称分析仪)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标
志、标签及使用说明书和包装、贮存及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酶联免疫分析仪、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的读数模块。
4 分类
4.1 仪器组成及原理
仪器主要由电源、光源系统、单色器系统、样品室、检测器、微机和操作软件等组成。
光源灯发出的光经平行处理后,透过滤光片/光栅射入样品室,经过待测液后,透射光信号被检测器
检测、放大及模拟/数字转换后由微机进行计算、处理,并由显示器、打印机显示并打印出最终测定结果。
4.2 仪器类型
常用酶联免疫分析仪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a) 单波长、单通道;
b) 单波长/双波长、多通道;
c) 波长连续可调式、单通道/多通道。
5 要求
5.1 外观
应符合如下要求:
a) 文字和标志应清晰可见,标志粘贴牢固,不得松脱或卷边;
b) 表面应平整、光洁、色泽均匀、无磕碰、划伤及凹凸不平等缺陷;
c) 紧固件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有松动;
d) 运动部件应平稳,不应卡住、突跳及显著空回,键组回跳应灵活。
5.2 性能要求
5.2.1 波长准确度
仪器用滤光片波长准确度应不超过±2nm。
5.2.2 吸光度准确度
在相应波长下仪器的准确度应符合表1的要求。
5.2.3 线性
在吸光度值范围为0~3.000,线性相关系数不低于0.990。
5.2.4 吸光度重复性
仪器重复性测量的变异系数CV 应不大于1.0%。
5.2.5 吸光度稳定性
仪器吸光度的稳定性应不超过±0.005。
5.2.6 灵敏度
使用浓度为5mg/L的酶联免疫分析仪用灵敏度溶液标准物质,仪器测量吸光度值应不小于0.01。
5.2.7 通道差异
以空气为参比,测量8个通道的吸光度差异,要求结果应不大于0.02。
5.3 电气安全要求
应符合GB 4793.1、YY0648中适用条款的要求。
5.4 环境试验要求
应符合GB/T 14710中适用条款的要求。
5.5 电磁兼容性要求
应符合GB/T 18268.1、GB/T 18268.26中适用条款的要求。
5.6 软件功能
酶联免疫分析仪应至少具有下列功能:
a) 具有数据显示功能;
b) 可灵活设置测试项目、测试方法和测试日期;
c) 可连续保存依次测试的项目及结果;
d) 可显示并打印测试项目、测试数据和测试时间。
6 实验方法
6.1 工作条件
6.1.1 电源要求:电压220V±22V(交流);频率50Hz±1Hz。
6.1.2 环境温度:+10℃~+40℃。
6.1.3 相对湿度:30%~80%。
6.1.4 下列项目均在仪器开机稳定30min后进行,仪器在进行下列实验时,影响量应在正常工作条件下。
6.1.5 光谱中性滤光片有证标准物质或经计量检定合格的光谱中性滤光片:吸光度值分别约为0.2、
0.5、1.0、1.5、2.0、3.0(不确定度不大于0.005)。
6.1.6 酶联免疫分析仪用灵敏度溶液标准物质。
注:6.1.2、6.1.3中的条件与制造商标称的产品规格不一致时,以产品规格为准。制造商应在产品标准中进行说明。
6.2 外观在自然光下以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目视检查,应符合5.1的要求。
6.3 波长准确度
波长准确度测试方法如下:
a) 波长连续可调式酶联免疫分析仪,测试方法见JJG0861-2007的5.2.1,或者由生产厂家提供
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法。
b) 用波长示值误差优于±0.5nm的分光光度计对仪器所用滤光片逐片进行波长-透射比光谱特
性曲线描述(图1),并按式(1)、式(2)分别计算中心波长误差,应符合5.2.1的要求。
6.4 吸光度准确度试验
依次选用405nm、450nm、492nm和630nm波长或仪器特有的专一波长,将吸光度标称值分别约
为0.2、0.5、1.0、1.5的四块光谱中性滤光片,或仪器特有的专一波长滤光片,平放在微孔酶标板的空板
架上,以空气为参比,连续测量3次,记录仪器示值。
吸光度准确度ΔA 按式(3)计算:
6.5 线性
可选择下列方法之一,进行验证:
a) 选择光谱中性滤光片有证标准物质或经计量检定合格的光谱中性滤光片,示值分别约为0.2、
0.5、1.0、1.5、2.0、3.0(不确定度不大于0.005),每张滤光片测定2次,实测均值与标定值进行线
性拟合,计算线性相关系数,结果应符合5.2.3的要求。
b) 使用选择光谱中性滤光片有证标准物质或经计量检定合格的光谱中性滤光片,示值分别约为
0.2、0.5、1.0、1.5、2.0滤光片,单独使用或叠加使用,分别采用(0.2+0.5)、(0.5+1.5)、(1.0+2.0)叠
加法,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线性拟合,计算线性相关系数,结果应符合5.2.3的要求。
注:不建议对2个以上滤光片进行叠加。
6.6 吸光度重复性试验
选择450nm波长或仪器特有的专一波长,将吸光度标称值约为0.5或1.0的光谱中性滤光片平放
在微孔酶标板的空板架上,以空气为参比,于固定的某一孔位重复测量至少6次,记录仪器示值,再按式
(4)计算吸光度的重复性CV 值,应符合5.2.4的要求。
6.7 吸光度稳定性试验
选用450nm波长或仪器特有的专一波长,将吸光度标称值1.0的光谱中性滤光片,平放在微孔酶
标板的空板架上,以空气为参比,测量并记录仪器的初始示值,5min后记录仪器示值一次,10min后再
次记录仪器示值,按式(5)计算两次吸光度示值与初始值的最大偏倚值(r),结果应符合5.2.5的要求。
6.8 灵敏度试验
选用450nm或仪器特有的专一波长,使用量程适合并经检定合格的加样器,在未包被抗原或抗体
的微孔酶标板的某一孔中加入350μL浓度为5mg/L的酶联免疫分析仪用灵敏度溶液标准物质(配制
方法参见附录A),测量吸光度值符合5.2.6的要求。
6.9 通道差异试验
选用450nm波长或仪器特有的专一波长,将吸光度标称值为1.0的光谱中性滤光片平放在微孔酶
标板的空板架上,先后置于8个通道的相应位置(例如:对于8通道仪器可从A1~H1 或A2~H2 作为
起始位置),以空气为参比,每一通道至少重复测量5次(中性滤光片的相同位置),记录5个吸光度值,
8个通道的差异结果报告用全部测量数据(共48个结果)的极差值表示,按式(6)计算通道差异δA,应符合5.2.7的要求。
6.10 安全性能试验
按照GB 4793.1、YY0648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5.3的要求。
6.11 环境试验
按照GB/T 14710中试验条件进行,结果应符合5.4的要求。
6.12 电磁兼容性试验
按照GB/T 18268.1、GB/T 18268.26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5.5的要求。
6.13 软件功能试验
通过软件操作予以验证,结果应符合5.6的要求。
7 标志、标签及使用说明书
应符合GB/T 29791.3的相关规定。
8 包装、贮存及运输
8.1 包装
8.1.1 外包所使用的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8.1.2 包装应能保证产品免受自然和机械性损坏。
8.1.3 包装箱内应附有使用说明书。
8.2 贮存按照制造商规定的要求进行贮存。
8.3 运输按照制造商规定的要求进行运输。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酶联免疫分析仪灵敏度溶液标准物质制备方法
酶联免疫分析仪灵敏度溶液标准物质采用重铬酸钾纯物质、以0.05mol/L硫酸为基体配制成浓度为5mg/L的溶液标准物质。
A.1 0.05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