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购物车 询价
www.GB-GBT.com

[PDF] GB 5009.76-2014 - 自动发货, 英文版

标准搜索结果: 'GB 5009.76-2014'
标准号码内文价格美元第2步(购买)交付天数标准名称状态
GB 5009.76-2014 英文版 85 GB 5009.76-2014 3分钟内自动发货[PDF]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有效

基本信息
标准编号 GB 5009.76-2014 (GB5009.76-2014)
中文名称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英文名称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in food additives
行业 国家标准
中标分类 X09
字数估计 9,936
发布日期 2015/9/21
实施日期 2016/3/21
旧标准 (被替代) GB/T 5009.76-2003
标准依据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公告(2015年 第7号)
发布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GB 5009.76-2014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in food additive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2015-09-21发布 2016-03-21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 布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 5009.76-2003《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本标准与GB/T 5009.76-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删除了砷斑法; ---增加了氢化物原子荧光测定法为第二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第一法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比色法 2 原理 在碘化钾和氯化亚锡存在下,将样液中的高价砷还原为三价砷,三价砷与锌粒和酸产生的新生态氢 作用,生成砷化氢气体,经乙酸铅棉花除去硫化氢干扰后,被溶于三乙醇胺-三氯甲烷中或吡啶中的二乙 氨基二硫代甲酸银溶液吸收并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与标准比较定量。 3 试剂和材料 注: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 试剂 3.1.1 硝酸(HNO3):优级纯。 3.1.2 硫酸(H2SO4):优级纯。 3.1.3 盐酸(HCl):优级纯。 3.1.4 氢氧化钠(NaOH)。 3.1.5 氧化镁(MgO)。 3.1.6 硝酸镁[Mg(NO3)2·6H2O]。 3.1.7 碘化钾(KI)。 3.1.8 氯化亚锡(SnCl2·2H2O)。 3.1.9 无砷金属锌(Zn)。 3.1.10 三氯甲烷(CHCl3)。 3.1.11 吡啶(C5H5N)。 3.1.12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C5H10AgNS2)。 3.1.13 三乙醇胺(C6H15NO3)。 3.1.14 乙醇(C2H5OH)。 3.1.15 酚酞(C2OH14O4)。 3.1.16 乙酸铅(C4H6O4Pb·H2O)。 3.2 试剂配制 3.2.1 硫酸溶液(1+1):量取100mL硫酸慢慢加入100mL水中,混匀,冷却后使用。 3.2.2 硫酸溶液(1mol/L):量取28mL硫酸,慢慢加入水中,用水稀释到500mL。 3.2.3 盐酸溶液(1+1):量取100mL盐酸慢慢加入100mL水中,混匀,冷却后使用。 3.2.4 氢氧化钠溶液(200g/L):称取20g氢氧化钠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 3.2.5 硝酸镁溶液(150g/L):称取15g硝酸镁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 3.2.6 碘化钾溶液(150g/L):称取15g碘化钾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贮于棕色瓶内(临用前 配制)。 3.2.7 氯化亚锡溶液(400g/L):称取20g氯化亚锡,溶于50mL盐酸溶液。 3.2.8 吸收液A:称取0.25g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研碎后用适量三氯甲烷溶解。加入1.0mL三乙 醇胺,再用三氯甲烷稀释至100mL。静置后过滤于棕色瓶中,贮存于冰箱内备用。 3.2.9 吸收液B:称取0.50g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研碎后用吡啶溶解并稀释至100mL。静置后过 滤于棕色瓶中,贮存于冰箱内备用。 3.2.10 酚酞乙醇溶液(10g/L):称取1.0g酚酞溶于100mL乙醇溶液中。 3.2.11 乙酸铅溶液(100g/L):称取10g乙酸铅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 3.3 标准品 三氧化二砷(As2O3)标准品,纯度为99.99%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 3.4 标准溶液配制 3.4.1 砷标准储备溶液(0.1mg/mL):准确称取0.1320g于硫酸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的三氧化二砷, 溶于5mL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后,加入25mL硫酸溶液,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新煮沸冷却的 水稀释至刻度。 3.4.2 砷标准使用液(1μg/mL):临用前取1.0mL砷标准储备溶液,加1mL硫酸溶液于100mL容量 瓶中,加新煮沸冷却的水稀释至刻度。 3.5 材料 乙酸铅棉花:将脱脂棉浸于乙酸铅溶液(10%)中,2h后取出晾干。 4 仪器 注:所用玻璃仪器均需以硝酸溶液(1+4)浸泡24h以上,用水反复冲洗,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4.1 分光光度计。 4.2 马弗炉。 4.3 可调式电炉。 4.4 电子天平:感量为0.1mg和1mg。 4.5 电热板。 4.6 测砷装置(见图1)。 单位为毫米 说明: A---锥形瓶:100mL或150mL(19号标准口); B---导气管:管口为19号标准口,与锥形瓶A密合时不应漏气,管尖直径0.5mm~1.0mm,与吸收管C接合部 为14号标准口,插入后,管尖距管C底为1mm~2mm; C---吸收管:管口为14号标准口,5mL刻度,高度≥80mm。吸收管的材质应一致。 图1 砷测定装置 5 样品处理 5.1 无机试样的制备 无机试样的“试样处理”可按相关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 5.2 有机试样的制备 有机试样的“试样处理”除按相关标准规定的外,一般按下述方法进行: a) 湿法消解:称取5g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10mL硝酸,放置片刻 (或过夜)后,于电热板上加热,待反应缓和后,取下并放置冷却,沿瓶壁加入5mL硫酸,再继 续加热至瓶中溶液开始变成棕色后,不断滴加硝酸(如有必要可滴加些高氯酸),至有机质分解 完全,继续加热至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白色烟雾,最后溶液应无色或微黄色。冷却后加20mL 水煮沸,除去残余的硝酸至产生白烟为止。如此处理两次,放冷,将溶液移入50mL容量瓶 中,用少量水洗涤锥形瓶2次~3次,将洗涤液并入容量瓶中,最后用水补至刻度。取相同量 的硝酸、硫酸,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b) 干灰化法:称取5g试样(精确至0.001g)于瓷坩埚中,加10mL硝酸镁溶液,混匀,浸泡4h, 可调式电炉上低温或水浴上蒸干,再加入1.00g氧化镁粉末仔细覆盖在干渣上,用可调式电炉 小火加热至炭化完全,将坩埚移入马弗炉中,在550℃以下灼烧至灰化完全,冷却后取出,加适 量水湿润灰分,加入酚酞乙醇溶液数滴,再滴加(1+1)盐酸溶液至酚酞红色褪去,然后将溶液 移入50mL容量瓶中(必要时过滤),用少量水洗涤坩埚3次,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 混匀。取相同量的氧化镁、硝酸镁,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6 测定 6.1 吸收液的选择 可根据分析的需要选择吸收液A或吸收液B。在测定过程中,样品、空白及标准溶液都应用同一 吸收液。 6.2 限量试验 6.2.1 吸取一定量的试样液和砷的标准使用液(含砷量不低于5μg),分别置于砷发生瓶A中,补加硫 酸至总量为5mL,加水至50mL。 6.2.2 于6.2.1各瓶中加3mL碘化钾溶液,混匀,放置5min。分别加入1mL氯化亚锡溶液,混匀,再 放置15min。再各加入5g无砷金属锌,立即塞上装有乙酸铅棉花的导气管B,并使管B的尖端插入盛 有5.0mL吸收液A或吸收液B的吸收管C中,室温反应1h,取下吸收管C,用三氯甲烷(吸收液A)或 吡啶(吸收液B)将吸收液体积定容到5.0mL。 6.2.3 经目视比色或用1cm比色杯,于515nm波长(吸收液A)或540nm波长(吸收液B),测定吸收 液的吸光度。样品液的色度或吸光度不得超过砷的标准吸收液的色度或吸光度。 6.3 定量测定 6.3.1 吸取25mL(或适量)试样液及同量的试剂空白液,分别置于砷发生瓶A中,补加硫酸至总量为 5mL,加水至50mL,混匀。 6.3.2 吸取0.0mL、2.0mL、4.0mL、6.0mL、8.0mL、10.0mL砷标准溶液(1.0mL相当于1.0μg砷), 分别置于砷发生瓶A中,加水至40mL,再加10mL(1+1)硫酸溶液,混匀。 6.3.3 向试样液、试剂空白液及砷标准液中各加3mL碘化钾溶液,混匀,放置5min,再分别加1mL 氯化亚锡溶液,混匀,放置15min后,各加入5g无砷金属锌,立即塞上装有乙酸铅棉花的导气管B,并 使管B的尖端插入盛有5.0mL吸收液A或吸收液B的吸收管C中,室温反应1h,取下吸收管C,用三 氯甲烷(吸收液A)或吡啶(吸收液B)将吸收液体积定容到5.0mL。用1cm比色杯,于515nm波长 (吸收液A)或540nm波长(吸收液B)处,用零管调节仪器零点,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7 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砷含量按式(1)计算: c= (m1-m2)×V1×1000 m×V2×1000 (1) 式中: c ---样品中砷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或毫克每升(mg/L)]; m1 ---试样液中砷的质量,单位为微克(μg); m2 ---试剂空白液中砷的质量,单位为微克(μg); V1 ---试样处理后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 ---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V2 ---测定时所取试样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1000---换算系数。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8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第二法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 9 原理 试样经消解后,加入硫脲使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再加入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使还原成砷化氢,由 氩气载入石英原子化器中分解为原子态砷,在特制砷空心阴极的发射光激发下产生原子荧光,其荧光强 度在固定条件下与被测液中的砷浓度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10 试剂 注: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10.1 试剂 10.1.1 氢氧化钠(NaOH):优级纯。 10.1.2 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NaBH4 或KBH4)。 10.1.3 硫脲(CH4N2S)。 10.1.4 硝酸(HNO3):优级纯。 10.1.5 硫酸(H2SO4):优级纯。 10.1.6 高氯酸(HClO4):优级纯。 10.1.7 盐酸(HCl):优级纯。 10.1.8 硝酸镁[Mg(NO3)2·6H2O]。 10.1.9 氧化镁(MgO)。 10.1.10 过氧化氢(H2O2)。 10.2 试剂配制 10.2.1 氢氧化钠溶液(2g/L):称取2.0g氢氧化钠,溶于1000mL水中,混匀。 10.2.2 硼氢化钠溶液(10g/L):称取10.0g硼氢化钠,溶于1000mL氢氧化钠溶液中,混匀。临用现 配(也可称取14g硼氢化钾代替硼氢化钠)。 10.2.3 硫脲溶液(50g/L):称取50g硫脲,溶于1000mL水中,混匀。 10.2.4 硫酸溶液(1+9):量取100mL硫酸,小心倒入水900mL中,混匀。 10.2.5 氢氧化钠溶液(100g/L):称取1.0g氢氧化钠,溶于10mL水中。 10.2.6 盐酸溶液(1+1):量取100mL盐酸缓慢倒入100mL水中,混匀,冷却后使用。 10.2.7 硝酸镁溶液(150g/L):称取150g硝酸镁,溶于1000mL水中,混匀。 10.3 标准品 三氧化二砷(As2O3)标准品,纯度为99.99%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 10.4 标准溶液配制 10.4.1 砷标准储备液(0.1mg/mL):精确称取于100℃干燥2h以上的三氧化二砷0.1320g,加100g/L 氢氧化钠溶液10mL溶解,用水定量转入1000mL容量瓶中,加硫酸溶液(1+9)25mL定容至刻度。 10.4.2 砷标准使用液(1μg/mL):吸取1.00mL砷储备标准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此液应当日配制使用。 11 仪器 11.1 原子荧光光度计。 11.2 马弗炉。 11.3 电热板。 11.4 可调式电炉。 11.5 电子天平:感量为0.1mg和1mg。 12 分析步骤 12.1 试样消解 12.1.1 湿法消解:称取固体试样1g~2.5g(精确至0.001g),液体试样5g~10g(精确至0.001g),置 于100mL锥形瓶中,加硝酸20mL~40mL,硫酸1.25mL,放置过夜。次日置于电热板上加热消解 (< 220℃)。若消解液处理至10mL左右时仍有未分解物质或色泽变深,取下冷却,补加硝酸5mL~ 10mL,再消解至10mL左右观察,如此反复两三次,注意避免炭化。如仍不能消解完全,则加入高氯酸 1mL~2mL,继续加热至消解完全后,再持续加热至高氯酸的白烟散尽,硫酸的白烟开始冒出。取下 冷却,加水25mL,再加热至产生硫酸白烟。取下冷却,用水将消化液转入25mL容量瓶或比色管中, 加入硫脲溶液(50g/L)2.5mL,最后用水定容至刻度并混匀,备测。同时做空白试验。 12.1.2 干灰化法:称取1g~2.5g(精确至0.001g)于50mL或100mL坩埚中。加150g/L硝酸镁溶 液10mL混匀,低温加热蒸干,将氧化镁1g仔细覆盖在干渣上,于电炉上炭化至无黑烟,移入550℃高 温炉灼烧至灰化完全。取出放冷,小心加入盐酸溶液(1+1)10mL以中和氧化镁并溶解灰分,转入 25mL容量瓶或比色管,向容量瓶或比色管中加入50g/L硫脲2.5mL,另用硫酸溶液(1+9)分次涮洗 坩埚后转出合并,定容至25mL,混匀备测。同时做两份空白试验。 12.2 标准系列溶液制备 在25mL容量瓶中依次准确加入1μg/mL砷标准使用液0mL、0.05mL、0.20mL、0.50mL、 1.00mL、2.00mL,硫酸溶液(1+9)12.5mL,50g/L硫脲2.5mL,加水定容至刻度,分别相当于砷浓度 0ng/mL、2ng/mL、8ng/mL、20ng/mL、40ng/mL、80ng/mL,混匀备测。 12.3 测定 12.3.1 仪器参考条件(可根据不同的仪器自行设定测量条件)如下: ---负高压:400V; ---砷空心阴极灯电流:60mA; ---原子化器:温度800℃~850℃; ---高度8mm; ---氩气流速:载气400mL/min; ---屏蔽气流速:1000mL/min; ---测量方式:标准曲线法; ---读......
英文版: GB 5009.76-2014  
相关标准:GB 5009.82-2016  GB 5009.83-2016  GB 5009.88-2023  
英文版PDF现货: GB 5009.76-2014  GB 5009.76-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