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GB/T 1996-2017'
标准编号 | GB/T 1996-2017 (GB/T1996-2017) | 中文名称 | 冶金焦炭 | 英文名称 | Coke for metallurgy | 行业 | 国家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H32 | 国际标准分类 | 75.160.10 | 字数估计 | 6,666 | 发布日期 | 2017-10-14 | 实施日期 | 2018-05-01 | 起草单位 | 本钢集团有限公司、旭阳化工有限公司、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 归口单位 | 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炼焦化学分技术委员会(SAC/TC 469/SC 3) | 提出机构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 发布机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 1996-2017
Coke for metallurgy
ICS 75.160.10
H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 GB/T 1996-2003
冶 金 焦 炭
2017-10-14发布
201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996-2003《冶金焦炭》,本标准与GB/T 1996-2003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
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删除了术语和定义(见2003年版的第3章);
---修改了硫分St,d指标,将一级由≤0.60%修改为≤0.70%,二级由≤0.80%修改为≤0.90%,
三级由≤1.00%修改为≤1.10%(见3.1中表1);
---修改了抗碎强度 M25指标,将二级由≥88.0%修改为≥89.0%,三级由≥83.0%修改为
≥85.0%(见3.1中表1);
---修改了抗碎强度 M40指标,将一级由≥80.0%修改为≥82.0%,二级由≥76.0%修改为
≥78.0%,三级由≥72.0%修改为≥74.0%(见3.1中表1);
---修改了耐磨强度M10指标,一级修改为≤7.0%(见3.1中表1);
---修改了反应后强度(CSR)指标,将一级由≥55%修改为≥60%,二级由≥50%修改为≥55%
(见3.1中表1);
---增加了干熄焦水分含量(Mt)≤2.0%(见3.1中表1);
---修改了湿熄焦水分含量(Mt)为≤7.0%(见3.1中表1);
---修改了焦末含量为≤5.0%(见3.1中表1);
---删除了“用户需要时,应提供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数据”的规定(见2003年版的4.4);
---增加了检验规则(见第5章);
---删除了附录A(见2003年版的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炼焦化学分技术委员会(SAC/TC469/SC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钢集团有限公司、旭阳化工有限公司、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鞍钢股份有限公
司、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险峰、王文光、王凤民、李秉强、翟向军、张英伟、秦庆平、郑景须、杨洪庆、
张慧、孙新达、刘建丰、陆云。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996-1980、GB/T 1996-1994、GB/T 1996-2003。
冶 金 焦 炭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冶金焦炭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运输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供高炉冶炼用的焦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97 焦炭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GB/T 2001 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
GB/T 2005 冶金焦炭的焦末含量及筛分组成的测定方法
GB/T 2006 焦炭机械强度的测定方法
GB/T 2286 焦炭全硫含量的测定方法
GB/T 4000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 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 技术要求
3.1 冶金焦炭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3.2 经供需双方协商,抗碎强度可按M25或M40供货,未注明时按M40供货。
3.3 水分、焦末含量不作为质量考核依据。
表1 冶金焦炭技术指标
指 标 等 级
粒度/mm
>40 >25 25~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