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GB/T 2040-2017'
标准编号 | GB/T 2040-2017 (GB/T2040-2017) | 中文名称 | 铜及铜合金板材 | 英文名称 | Copper and copper alloy sheet | 行业 | 国家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H62 | 国际标准分类 | 77.150.30 | 字数估计 | 14,139 | 发布日期 | 2017-05-31 | 实施日期 | 2017-12-01 | 旧标准 (被替代) | GB/T 2040-2008 | 引用标准 | GB/T 228.1-2010; GB/T 232; GB/T 351; GB/T 4340.1; GB/T 5231; GB/T 6147; GB/T 6148; GB/T 8888; GB/T 17793; GB/T 26303.3; YS/T 347; YS/T 478; YS/T 482; YS/T 483; YS/T 668; YS/T 815; GB/T 5121.1; GB/T 5121.2; GB/T 5121.3; GB/T 5121.4; GB/T 5121.5; GB/T 5121 | 提出机构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 发布机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铜及铜合金板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用途的加工铜及铜合金板材(以下简称板材)。 |
GB/T 2040-2017
Copper and copper alloy sheet
ICS 77.150.30
H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T 2040-2008
铜 及 铜 合 金 板 材
2017-05-31发布
201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GB/T 2040-2008《铜及铜合金板材》。本标准与 GB/T 2040-2008相比,主要变
化如下:
---增加了TFe0.1、TFe2.5、H66、HSn88-1、BZn18-26五个牌号及相应要求;
---增加了铜及铜合金的代号表示;
---修改了合金牌号和状态表示;
---修改了纯铜、无氧铜、TCr0.5板材的规格范围;
---修改了部分板材的性能;
---删除了洛氏硬度的规定;
---修改了“外形尺寸测量方法”,改为“板材外形尺寸检验方法按GB/T 26303.3的规定进行”;
---增加了YS/T 482《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 光电发射光谱法》和YS/T 483《铜及铜合金分析方
法 X荧光法》(波长色散型)的引用;
---按GB/T 228.1-2010的规定,修改了拉伸试样号;
---增加了“取样方法按YS/T 668的规定进行,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样的制备按YS/T 815的
规定进行”的规定。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
有限公司、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绍兴市力博电气有限公司、凯美龙精密
铜板带(河南)有限公司、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万花、郭慧稳、李健、刘峰、邵胜忠、文志淩、李辉、刘清兰、徐高磊、刘爱奎、
邵烨、张晓敏、段广超、王钰菁。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2040-1980、GB/T 2040-1989、GB/T 2040-2002、GB/T 2040-2008;
---GB/T 2044-1980;
---GB/T 2045-1980;
---GB/T 2046-1980;
---GB/T 2047-1980;
---GB/T 2049-1980;
---GB/T 2052-1980;
---GB/T 2531-1981。
铜 及 铜 合 金 板 材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铜及铜合金板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及
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用途的加工铜及铜合金板材(以下简称板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32 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
GB/T 351 金属材料 电阻系数测量方法
GB/T 4340.1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5121(所有部分)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5231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GB/T 6147 精密电阻合金热电动势率测试方法
GB/T 6148 精密电阻合金电阻温度系数测定方法
GB/T 8888 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GB/T 17793 一般用途的加工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GB/T 26303.3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 第3部分:板带材
YS/T 347 铜及铜合金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YS/T 478 铜及铜合金导电率涡流检测方法
YS/T 482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 光电发射光谱法
YS/T 483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波长色散型)
YS/T 668 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
YS/T 815 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样的制备方法
3 要求
3.1 产品分类
3.1.1 牌号、状态和规格
板材的牌号、状态和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牌号、状态和规格
分类 牌号 代号 状 态
规 格/mm
厚度 宽度 长度
无氧铜
纯铜
磷脱氧铜
TU1、TU2
T2、T3
TP1、TP2
T10150、T10180
T11050、T11090
C12000、C12200
热轧(M20) 4~80 ≤3000 ≤6000
软化退火(O60)、1/4硬
(H01)、1/2硬(H02)、
硬(H04)、特硬(H06)
0.2~12 ≤3000 ≤6000
铁铜
TFe0.1 C19210
软化退火(O60)、1/4硬(H01)、
1/2硬(H02)、硬(H04)
0.2~5 ≤610 ≤2000
TFe2.5 C19400
软化退火(O60)、1/2硬(H02)、
硬(H04)、特硬(H06)
0.2~5 ≤610 ≤2000
镉铜 TCd1 C16200 硬(H04) 0.5~10 200~300800~1500
铬铜
TCr0.5 T18140 硬(H04) 0.5~15 ≤1000 ≤2000
TCr0.5-0.2-0.1 T18142 硬(H04) 0.5~15 100~600 ≥300
普通黄铜
铅黄铜
锰黄铜
锡黄铜
H95 C21000 软化退火(O60)、硬(H04)
H80 C24000 软化退火(O60)、硬(H04)
H90、H85 C22000、C23000
软化退火(O60)、1/2硬(H02)、
硬(H04)
0.2~10 ≤3000 ≤6000
H70、H68 T26100、T26300
热轧(M20) 4~60
软化退火(O60)、1/4硬(H01)、
1/2硬(H02)、硬(H04)、
特硬(H06)、弹性(H08)
0.2~10
≤3000 ≤6000
H66、H65 C26800、C27000
软化退火(O60)、1/4硬(H01)、
1/2硬(H02)、硬(H04)、
特硬(H06)、弹性(H08)
0.2~10 ≤3000 ≤6000
H63、H62 T27300、T27600
热轧(M20) 4~60
软化退火(O60)、1/2硬(H02)、
硬(H04)、特硬(H06)
0.2~10
H59 T28200
热轧(M20) 4~60
软化退火(O60)、硬(H04) 0.2~10
HPb59-1 T38100
热轧(M20) 4~60
软化退火(O60)、1/2硬
(H02)、硬(H04)
0.2~10
HPb60-2 C37700 硬(H04)、特硬(H06) 0.5~10
HMn58-2 T67400
软化退火(O60)、1/2硬
(H02)、硬(H04)
0.2~10
HSn62-1 T46300 热轧(M20) 4~60
≤3000 ≤6000
表1(续)
分类 牌号 代号 状 态
规 格/mm
厚度 宽度 长度
锡黄铜
HSn62-1 T46300
软化退火(O60)、1/2硬
(H02)、硬(H04)
0.2~10 ≤3000 ≤6000
HSn88-1 C42200 1/2硬(H02) 0.4~2 ≤610 ≤2000
锰黄铜
HMn55-3-1
HMn57-3-1
T67320
T67410
铝黄铜
HAl60-1-1
HAl67-2.5
HAl66-6-3-2
T69240
T68900
T69200
镍黄铜 HNi65-5 T69900
热轧(M20) 4~40 ≤1000 ≤2000
锡青铜
QSn6.5-0.1 T51510
热轧(M20) 9~50
软化退火(O60)、1/4硬(H01)、
1/2硬(H02)、硬(H04)、
特硬(H06)、弹性(H08)
0.2~12
≤610 ≤2000
QSn6.5-0.4、
Sn4-3、Sn4-0.3、
QSn7-0.2
T51520、T50800、
C51100、T51530
软化退火(O60)、硬(H04)
特硬(H06)
0.2~12 ≤600 ≤2000
QSn8-0.3 C52100
软化退火(O60)、1/4硬(H01)、
1/2硬(H02)、硬(H04)、
特硬(H06)
0.2~5 ≤600 ≤2000
QSn4-4-2.5、
QSn4-4-4
T53300、T53500
软化退火(O60)、1/2硬(H02)、
1/4硬(H01)、硬(H04)
0.8~5 200~600800~2000
锰青铜
QMn1.5 T56100 软化退火(O60)
QMn5 T56300 软化退火(O60)、硬(H04)
0.5~5 100~600 ≤1500
铝青铜
QAl5 T60700 软化退火(O60)、硬(H04)
QAl7 C61000 1/2硬(H02)、硬(H04)
QAl9-2 T61700 软化退火(O60)、硬(H04)
QAl9-4 T61720 硬(H04)
0.4~12 ≤1000 ≤2000
硅青铜 QSi3-1 T64730
软化退火(O60)、硬(H04)、
特硬(H06)
0.5~10 100~1000 ≥500
普通白铜
铁白铜
B5、B19
BFe10-1-1、
BFe30-1-1
T70380、T71050、
T70590、T71510
热轧(M20) 7~60 ≤2000 ≤4000
软化退火(O60)、硬(H04) 0.5~10 ≤600 ≤1500
锰白铜
BMn3-12 T71620 软化退火(O60)
BMn40-1.5 T71660 软化退火(O60)、硬(H04)
0.5~10 100~600800~1500
表1(续)
分类 牌号 代号 状 态
规 格/mm
厚度 宽度 长度
铝白铜
BAl6-1.5 T72400 硬(H04)
BAl13-3 T72600
固溶热处理+冷加工(硬)+
沉淀热处理(TH04)
0.5~12 ≤600 ≤1500
锌白铜
BZn15-20 T74600
软化退火(O60)、1/2硬(H02)、
硬(H04)、特硬(H06)
0.5~10 ≤600 ≤1500
BZn18-17 T75210
软化退火(O60)、
1/2硬(H02)、硬(H04)
0.5~5 ≤600 ≤1500
BZn18-26 C77000 1/2硬(H02)、硬(H04) 0.25~2.5 ≤610 ≤1500
注: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以供应其他规格的板材。
3.1.2 标记示例
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标准编号、牌号(或代号)、状态和规格的顺序表示。标记示例如下:
示例1:用 H62(T27600)制造的、供应状态为 H02、尺寸精度为普通级、厚度为0.8mm、宽度为600mm、长度为
1500mm的定尺板材,标记为:
铜板GB/T 2040-H62H02-0.8×600×1500
或 铜板GB/T 2040-T27600H02-0.8×600×1500
示例2:用H62(T27600)制造的、供应状态为H02、尺寸精度为高级、厚度为0.8mm、宽度为600mm、长度为1500mm
的定尺板材,标记为:
铜板GB/T 2040-H62H02高-0.8×600×1500
或 铜板GB/T 2040-T27600H02高-0.8×600×1500
3.2 化学成分
HSn88-1板材化学成分符合表2规定,其余牌号板材化学成分应符合GB/T 5231中相应牌号的
规定。
表2 HSn88-1板材化学成分
牌号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u Fe P Pb Sn Zn
HSn88-1 86.0~89.0a 0.05 0.35 0.05 0.8~1.4 余量
a 铜+所列元素总量最小值应为99.7%。
3.3 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板材的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17793中相应的规定。超出GB/T 17793范围的外形
尺寸及其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3.4 力学性能
板材的室温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板材的力学性能
牌号 状态
拉伸试验 硬度试验
厚度
mm
抗拉强度Rm
MPa
断后伸长率A11.3
厚度
mm
维氏硬度
HV
T2、T3
TP1、TP2
TU1、TU2
M20 4~14 ≥195 ≥30 - -
O60
H01
H02
H04
H06
0.3~10
≥205
215~295
245~345
295~395
≥350
≥30
≥25
≥8
≥0.3
≤70
60~95
80~110
90~120
≥110
TFe0.1
O60
H01
H02
H04
0.3~5
255~345
275~375
295~430
335~470
≥30
≥15
≥4
≥4
≥0.3
≤100
90~120
100~130
110~150
TFe2.5
O60
H02
H04
H06
0.3~5
≥310
365~450
415~500
460~515
≥20
≥5
≥2
≥0.3
≤120
115~140
125~150
135~155
TCd1 H04 0.5~10 ≥390 - - -
TQCr0.5
TCr0.5-0.2-0.1
H04 - - - 0.5~15 ≥100
H95
O60
H04
0.3~10
≥215
≥320
≥30
≥3
- -
H90
O60
H02
H04
0.3~10
≥245
330~440
≥390
≥35
≥5
≥3
- -
H85
O60
H02
H04
0.3~10
≥260
305~380
≥350
≥35
≥15
≥3
≥0.3
≤85
80~115
≥105
H80
O60
H04
0.3~10
≥265
≥390
≥50
≥3
- -
H70、H68 M20 4~14 ≥290 ≥40 - -
H70
H68
H66
H65
O60
H01
H02
H04
H06
0.3~10
≥290
325~410
355~440
410~540
520~620
≥570
≥40
≥35
≥25
≥10
≥3
≥0.3
≤90
85~115
100~130
120~160
150~190
≥180
表3(续)
牌号 状态
拉伸试验 硬度试验
厚度
mm
抗拉强度Rm
MPa
断后伸长率A11.3
厚度
mm
维氏硬度
HV
H63
H62
M20 4~14 ≥290 ≥30 - -
O60
H02
H04
H06
0.3~10
≥290
350~470
410~630
≥585
≥35
≥20
≥10
≥2.5
≥0.3
≤95
90~130
125~165
≥155
H59
M20 4~14 ≥290 ≥25 - -
O60
H04
0.3~10
≥290
≥410
≥10
≥5
≥0.3
≥130
HPb59-1
M20 4~14 ≥370 ≥18 - -
O60
H02
H04
0.3~10
≥340
390~490
≥440
≥25
≥12
≥5
- -
HPb60-2
H04 - - -
0.5~2.5 165~190
2.6~10 -
H06 - - - 0.5~1.0 ≥180
HMn58-2
O60
H02
H04
0.3~10
≥380
440~610
≥585
≥30
≥25
≥3
- -
HSn62-1
M20 4~14 ≥340 ≥20 - -
O60
H02
H04
0.3~10
≥295
350~400
≥390
≥35
≥15
≥5
- -
HSn88-1 H02 0.4~2 370~450 ≥14 0.4~2 110~150
HMn55-3-1 M20 4~15 ≥490 ≥15 - -
HMn57-3-1 M20 4~8 ≥440 ≥10 - -
HAl60-1-1 M20 4~15 ≥440 ≥15 - -
HAl67-2.5 M20 4~15 ≥390 ≥15 - -
HAl66-6-3-2 M20 4~8 ≥685 ≥3 - -
HNi65-5 M20 4~15 ≥290 ≥35 - -
QSn6.5-0.1
M20 9~14 ≥290 ≥38 - -
O60 0.2~12 ≥315 ≥40
H01 0.2~12 390~510 ≥35
H02 0.2~12 490~610 ≥8
H04
0.2~3 590~690 ≥5
>3~12 540~690 ≥5
H06 0.2~5 635~720 ≥1
H08 0.2~5 ≥690 -
≥0.2
≤120
110~155
150~190
180~230
180~230
200~240
≥210
表3(续)
牌号 状态
拉伸试验 硬度试验
厚度
mm
抗拉强度Rm
MPa
断后伸长率A11.3
厚度
mm
维氏硬度
HV
QSn6.5-0.4
QSn7-0.2
O60
H04
H06
0.2~12
≥295
540~690
≥665
≥40
≥8
≥2
- -
QSn4-3
QSn4-0.3
O60
H04
H06
0.2~12
≥290
540~690
≥635
≥40
≥3
≥2
- -
QSn8-0.3
O60
H01
H02
H04
H06
0.2~5
≥345
390~510
490~610
590~705
≥685
≥40
≥35
≥20
≥5
≥0.2
≤120
100~160
150~205
180~235
≥210
QSn4-4-2.5
QSn4-4-4
O60
H01
H02
H04
0.8~5
≥290
390~490
420~510
≥635
≥35
≥10
≥9
≥5
≥0.8 -
QMn1.5 O60 0.5~5 ≥205 ≥30 - -
QMn5
O60
H04
0.5~5
≥290
≥440
≥30
≥3
- -
QAl5
O60
H04
0.4~12
≥275
≥585
≥33
≥2.5
- -
QAl7
H02
H04
0.4~12
585~740
≥635
≥10
≥5
- -
QAl9-2
O60
H04
0.4~12
≥440
≥585
≥18
≥5
- -
QAl9-4 H04 0.4~12 ≥585 - - -
QSi3-1
O60
H04
H06
0.5~10
≥340
585~735
≥685
≥40
≥3
≥1
- -
B5
M20 7~14 ≥215 ≥20 - -
O60
H04
0.5~10
≥215
≥370
≥30
≥10
- -
B19
M20 7~14 ≥295 ≥20 - -
O60
H04
0.5~10
≥290
≥390
≥25
≥3
- -
表3(续)
牌号 状态
拉伸试验 硬度试验
厚度
mm
抗拉强度Rm
MPa
断后伸长率A11.3
厚度
mm
维氏硬度
HV
BFe10-1-1
M20 7~14 ≥275 ≥20 - -
O60
H04
0.5~10
≥275
≥370
≥25
≥3
- -
BFe30-1-1
M20 7~14 ≥345 ≥15 - -
O60
H04
0.5~10
≥370
≥530
≥20
≥3
- -
BMn3-12 O60 0.5~10 ≥350 ≥25 - -
BMn40-1.5
O60
H04
0.5~10
390~590
≥590
- -
BAl6-1.5 H04 0.5~12 ≥535 ≥3 - -
BAl13-3 TH04 0.5~12 ≥635 ≥5 - -
BZn15-20
O60
H02
H04
H06
0.5~10
≥340
440~570
540~690
≥640
≥35
≥5
≥1.5
≥1
- -
BZn18-17
O60
H02
H04
0.5~5
≥375
440~570
≥540
≥20
≥5
≥3
≥0.5
120~180
≥150
BZn18-26
H02
H04
0.25~2.5
540~650
645~750
≥13
≥5
0.5~2.5
145~195
190~240
注1:超出表中规定厚度范围的板材,其性能指标由供需双方协商。
注2:表中的“-”,表示没有统计数据,如果需方要求该性能,其性能指标由供需双方协商。
注3:维氏硬度试验力由供需双方协商。
3.5 弯曲试验
表4所列牌号的板材可进行弯曲试验,弯曲试验条件应符合表4的规定,试验后,弯曲处表面不能
有肉眼可见的裂纹。
表4 板材的弯曲试验
牌号 状态 厚度/mm 弯曲角度 内侧半径
T2、T3、TP1
TP2、TU1、TU2
O60
≤2.0 180° 0倍板厚
>2.0 180° 0.5倍板厚
H95、H90、H85、H80、H70
H68、H66、H65、H62、H63
O60
H02
1.0~10
180° 1倍板厚
90° 1倍板厚
表4(续)
牌号 状态 厚度/mm 弯曲角度 内侧半径
QSn6.5-0.4、QSn6.5-0.1QSn4-3、
QSn4-0.3、QSn8-0.3
H04
H06
≥1.0
90° 1倍板厚
90° 2倍板厚
QSi3-1
H04
H06
≥1.0
90° 1倍板厚
90° 2倍板厚
BMn40-1.5
O60
H04
≥1.0
180° 1倍板厚
90° 1倍板厚
3.6 晶粒度
表5所列牌号的软化退火状态(O60)板材可进行晶粒度检验,其晶粒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退火状态板材晶粒度
牌号 状态
晶粒度
晶粒名义平均直径/mm 最小直径/mm 最大直径/mm
T2、T3、TP1、TP2、
TU1、TU2
O60 - a 0.050
H80、H70
H68、H66、H65
O60
OS015 0.015 a 0.025
OS025 0.025 0.015 0.035
OS035 0.035 0.025 0.050
OS050 0.050 0.035 0.070
a 是指完全再结晶后的最小晶粒。
3.7 电性能
QMn1.5、BMn3-12、BMn40-1.5牌号的板材可进行电性能试验,其电性能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带材的电性能
合金牌号
电阻系数ρ(20℃±1℃)/
(Ω·mm2/m)
电阻温度系数α(0℃~100℃)/
(℃-1)
与铜的热电动势率
Q(0℃~100℃)/(μV/℃)
QMn1.5 ≤0.087 ≤0.9×10-3 -
BMn3-12 0.42~0.52 ±6×10-5 ≤1
BMn40-1.5 0.43~0.53 - -
3.8 表面质量
3.8.1 热轧板材应表面清洁。热轧板材的表面不允许有分层、裂纹、起皮、夹杂和绿锈,但允许修磨,修
磨后不应使板材厚度超出允许偏差。热轧板材的表面允许有轻微的、局部的、不使板材厚度超出其允许
偏差的划伤、斑点、凹坑、压入物、辊印、皱纹等缺陷。
3.8.2 长度大于4000mm热轧态(M20)板材和软化退火态(O60)板材,可不进行酸洗。
3.8.3 冷轧板材的表面质量应光滑、清洁,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缺陷。
4 试验方法
4.1 化学成分
板材的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按GB/T 5121(所有部分)或YS/T 482或YS/T 483的规定进行,仲
裁时按GB/T 5121(所有部分)的规定进行。
4.2 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板材的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的检验方法按GB/T 26303.3的规定进行。板材的厚度在距端部不
小于100mm和距边部不小于10mm处进行测量,测量范围以外的厚度超差不作报废依据。
4.3 力学性能
板材的拉伸试验方法按GB/T 228.1-2010的规定执行,拉伸试样应符合GB/T 228.1-2010附录
B表B.1中P02试样号和附录D表D.2中P09试样号的规定;维氏硬度试验方法按GB/T 4340.1的规
定进行。
4.4 弯曲试验
板材的弯曲试验方法按GB/T 232的规定进行。
4.5 晶粒度
板材的晶粒度检验方法按YS/T 347的规定进行。
4.6 电性能
4.6.1 板材的电阻系数试验方法按GB/T 351或YS/T 478的规定进行,仲裁时按GB/T 351的规定
进行。
4.6.2 板材的电阻温度系数试验方法按GB/T 6148的规定进行。
4.6.3 板材的热电动势率试验方法按GB/T 6147的规定进行。
4.7 表面质量
板材的表面质量应用目视进行检验。
5 检验规则
5.1 检查和验收
5.1.1 板材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及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并
填写质量证明书。
5.1.2 需方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及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及订货单
(或合同)的规定不符时,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3个月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
仲裁取样在需方,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
5.2 组批
板材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状态和规格组成。每批重量应不大于4500kg(如该批
为同一熔次,则批重可不大于8000kg)。
5.3 检验项目
5.3.1 每批板材应进行化学成分、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及表面质量的检验。
5.3.2 每批板材应进行力学性能(拉伸试验或硬度试验)检验。拉伸试验和硬度试验任选其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