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英文版 数据库收录: 159759 更新: 2023-05-08

GB/T 33953-2017

标准搜索结果: 'GB/T 33953-2017'
标准号码内文价格美元第2步(购买)交付天数标准名称相关标准状态
GB/T 33953-2017 英文版 145 GB/T 33953-2017 3分钟内自动发货[PDF],有增值税发票。 钢筋混凝土用耐蚀钢筋 GB/T 33953-2017 有效

   
基本信息
标准编号 GB/T 33953-2017 (GB/T33953-2017)
中文名称 钢筋混凝土用耐蚀钢筋
英文名称 Corrosion resistance bars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concrete
行业 国家标准 (推荐)
中标分类 H44
国际标准分类 77.140.60
字数估计 14,175
发布日期 2017-07-12
实施日期 2018-04-01
起草单位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天津市天铁轧二制钢有限公司、深圳华美钢铁有限公司、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首钢总公司、江苏长强钢铁有限公司、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三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梧州市永达钢铁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 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3)
提出机构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发布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3953-2017: 钢筋混凝土用耐蚀钢筋
GB/T 33953-2017 英文名称: Corrosion resistance bars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concrete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筋混凝土用耐蚀钢筋的定义、分类、牌号、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等。
本标准适用于满足耐久性设计要求的钢筋混凝土用热轧或控轧控冷状态耐蚀带肋钢筋(以下简称
钢筋)。
本标准不适用于不锈钢钢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2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3.5 钢铁 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 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 223.11 钢铁及合金 铬含量的测定 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GB/T 223.12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碳酸钠分离-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铬量
GB/T 223.14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钽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
GB/T 223.1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测定钛量
GB/T 223.1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新亚铜灵-三氯甲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铜量
GB/T 223.23 钢铁及合金 镍含量的测定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GB/T 223.26 钢铁及合金 钼含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 223.2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氰酸盐 乙酸丁酯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钼量
GB/T 223.3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蒸馏分离 靛酚蓝光度法测定氮量
GB/T 223.40 钢铁及合金 铌含量的测定 氯磺酚S分光光度法
GB/T 223.4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萃取分离-偶氮氯膦mA分光光度法测定稀土总量
GB/T 223.5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锑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 223.6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 223.85 钢铁及合金 硫含量的测定 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GB/T 223.86 钢铁及合金 总碳含量的测定 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GB/T 228.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32 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
GB/T 1499.2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T 2101 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 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17505 钢及钢产品 交货一般技术要求
GB/T 20066 钢和铁 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 20123 钢铁 总碳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
GB/T 20124 钢铁 氮含量的测定 惰性气体熔融热导法(常规方法)
GB/T 20125 低合金钢 多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28900 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
YB/T 081 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
YB/T 4367 钢筋在氯离子环境中腐蚀试验方法
YB/T 4368 钢筋在工业大气中腐蚀试验方法
YB/T 4369 钢筋在混凝土中耐氯离子腐蚀性能测试方法
YB/T 5126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弯曲和反向弯曲试验方法
JGJ18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T 27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107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3 定义
GB/T 1499.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耐蚀钢筋
根据钢筋使用环境类别的不同,如工业大气腐蚀环境、氯离子腐蚀环境,在钢中加入适量的耐腐蚀
合金元素,如Cu、P、Cr、Ni、Mo、RE等,使其具有耐腐蚀性能,按照热轧或控轧控冷状态交货的钢筋。
4 分类、牌号
4.1 钢筋按屈服强度特征值分为400、500级。根据钢筋的使用环境,分为耐工业大气腐蚀钢筋和耐氯离子腐蚀钢筋。
4.2 钢筋牌号的构成及其含义见表1。
5 订货内容
按本标准订货的合同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本标准编号;
b) 产品名称;
c) 钢筋牌号;
d) 钢筋公称直径、长度及重量(或数量、或盘重);
e) 特殊要求。
6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钢筋的尺寸、外形、长度、弯曲度和端部、重量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1499.2的规定。
7 技术要求
7.1 牌号和化学成分
7.1.1 钢筋牌号及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2的规定。根据需要,可加入V、Nb、Ti等元素。
7.1.2 为了进一步提高钢筋的耐腐蚀性能,还可加入下列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Mo≤0.30%,
RE≤0.05%等。
7.1.3 钢的氮含量应不大于0.012%。供方如能保证可不作分析。钢中如有足够数量的氮结合元素,
含氮量的限制可适当放宽。
7.1.4 钢筋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222的规定。
7.2 冶炼方法
钢由转炉或电炉冶炼。
7.3 交货状态及交货型式
7.3.1 钢筋以热轧或控轧控冷状态交货。
7.3.2 钢筋通常按直条交货,直径不大于16mm的钢筋也可按盘卷交货。
7.4 力学性能
7.4.1 钢筋的下屈服强度ReL、抗拉强度Rm、断后伸长率A、最大力下总伸长率Agt等力学性能特征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所列各力学性能特征值,可作为交货检验的保证值。
7.4.2 公称直径28mm~40mm各牌号钢筋的断后伸长率A 可降低1%(绝对值);公称直径大于
40mm 各牌号钢筋的断后伸长率A 可降低2%(绝对值)。
7.4.3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的钢筋,下屈服强度特征值ReL应采用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0.2。
注:R°m为钢筋实测抗拉强度;R°eL为钢筋实测下屈服强度。
7.4.4 伸长率类型可从A 或Agt中选定,但仲裁检验时应采用Agt。
7.5 工艺性能
7.5.1 弯曲性能
钢筋应进行弯曲试验。按表4规定的弯曲压头直径弯曲180°后,钢筋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
裂纹。
7.5.2 反向弯曲性能
7.5.2.1 对牌号带E的钢筋应进行反向弯曲试验。经反向弯曲试验后,钢筋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
7.5.2.2 根据需方要求,其他牌号钢筋也可进行反向弯曲试验。
7.5.2.3 可用反向弯曲试验代替弯曲试验。
7.5.2.4 反向弯曲试验的弯曲压头直径比弯曲试验相应增加一个钢筋公称直径。
7.6 其他要求
疲劳性能、晶粒度、表面质量应符合GB/T 1499.2的规定。
7.7 连接性能
7.7.1 钢筋推荐使用机械连接,机械连接接头应使用与钢筋耐腐蚀等级相同的合金材料,并按JGJ107对接头进行检验。
7.7.2 若使用焊接连接方式的,焊接工艺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经试验确定,使用耐蚀等级相同的焊接材料进行焊接,并按JGJ/T 27和JGJ18对接头进行检验。
7.8 耐腐蚀性能
7.8.1 钢筋进行耐腐蚀试验,耐工业大气腐蚀钢筋按照 YB/T 4368,耐氯离子腐蚀钢筋按照
YB/T 4367进行检验。耐氯离子腐蚀钢筋也可根据供需双方需求按照YB/T 4369进行检验。
7.8.2 钢筋相对腐蚀率采用式(1)计算。钢筋与GB/T 1499.2中 HRB400牌号比照,相对腐蚀率低
于70%。
8 试验方法
8.1 检验项目
8.1.1 每批钢筋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5的规定。
8.1.2 耐腐蚀性能、连接性能、疲劳性能只进行型式试验,即仅在原料、生产工艺、设备有重大变化及新产品生产时进行检验。型式检验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6的规定。
8.2 拉伸、弯曲、反向弯曲试验
8.2.1 拉伸、弯曲、反向弯曲试验试样不允许进行车削加工。
8.2.2 计算钢筋强度用截面面积采用GB/T 1499.2-2007中所列公称横截面面积。
8.2.3 最大力下总延伸率Agt的检验,除按表5规定采用GB/T 228.1的有关试验方法外,也可采用
GB/T 28900中规定的方法。
8.2.4 反向弯曲试验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a) 反向弯曲试验时,经正向弯曲后的试样,应在100℃±10℃温度下保温不少于30min,经自然
冷却后再反向弯曲。当供方能保证钢筋经人工时效后的反向弯曲性能时,正向弯曲后的试样
亦可在室温下直接进行反向弯曲。
b) 反向弯曲试验:先正向弯曲90°后再反向弯曲20°。两个弯曲角度均应在保持载荷时测量。
8.3 尺寸测量
8.3.1 钢筋内径的测量应精确到0.1mm。
8.3.2 钢筋纵肋、横肋高度的测量,采用测量同一截面两侧横肋中心高度平均值的方法,即测取钢筋最大外径......
   
       隐私   ·  优质产品   ·  退款政策   ·  公平交易   ·  关于我们
宁德梧三商贸有限公司 (营业执照期限:2019-2049年. 纳税人识别号:91350900MA32WE2Q2X)
对公账号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 账户名称:宁德梧三商贸有限公司 | 账户号码:35050168730700000955
本公司专职于中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