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QC/T 1069-2017'
标准编号 | QC/T 1069-2017 (QC/T1069-2017) | 中文名称 |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系统 | 英文名称 |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drive motor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s | 行业 | 汽车行业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T47 | 字数估计 | 15,188 | 发布日期 | 2017-01-09 | 实施日期 | 2017-07-01 | 标准依据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7年第2号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与标识。 |
QC/T 1069-2017: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系统
QC/T 1069-2017 英文名称: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drive motor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s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汽 车 行 业 标 准
QC/T1069—2017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系统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发 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4)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浙江尤奈特电机有限公司、
天津清源电动车 辆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洋电机新动力科技 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精进电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应红亮、贾爱萍、宋强、吴庆淼、查保应、陈顺东、高金文、李益丰、
黄斯、李波、 窦汝振、付广胜、周旭光、蔡蔚、雷小军、薛山。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与
标识。
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755 旋转电机 定额和性能
GB/T 2900.25 电工术语 旋转电机
GB/T 2900.33 电工术语 电力电子技术
GB/T 18488.1—2015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 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8488.2—2015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 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9596 电动汽车术语
GB/T 29307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可靠性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00.25、GB/T 2900.33、GB/T 18488.1—2015 和GB/T 19596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
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技术要求
4.1 总 则
驱动电机系统应满足 GB/T18488.1—2015 和以下要求。
4.2 初始位置角度
当驱动电机带位置传感器时,驱动电机反电势波形相位与位置传感器反馈的波形相位的相对角
度关系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4.3 最大空载反电势限值
驱动电机在最高工作转速时的反电势应不大于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值。
4.4 空载反电势容差
同一规格型号的驱动电机之间,额定转速时的反电势与典型值的偏差应不超过±5%。
4.5 齿槽转矩
齿槽转矩应不大于产品技术文件规定值。
4.6 转 矩 脉 动
转矩脉动应不大于产品技术文件规定值。
4.7 驱动电机系统空载损耗
驱动电机系统空载损耗应不大于产品技术文件规定值。
4.8 驱动电机空载损耗
驱动电机空载损耗应不大于产品技术文件规定值。
4.9 稳态短路电流限值
稳态短路电流应不大于产品技术文件规定值。
4.10 稳态短路电流容差
同一规格型号的驱动电机之间,规定转速时测得的稳态短路电流与典型值的偏差不大于±5%。
4.11 永磁体老化退磁
在可靠性试验后,因永磁体老化造成的驱动电机反电势下降比例应不大于产品技术文件规定值。
供需双方可商定采用其他评判方法。
5 试验方法
5.1 总则
除以下规定的试验方法外,其他试验项目的试验方法按GB/T 18488.2—2015执行。 如无特殊说明,
测量仪器的精度要求按GB/T 18488.2—2015执行。
5.2 初始位置角度
将驱动电机拖动至由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转速,检查位置传感器的波形相位与反电势波形相位的相对角度关系。
批量生产中的出厂检验,供需双方可商定其他方法进行初始位置角度的检验。
5.3 最大空载反电势限值
试验在实际冷状态条件下进行,且必须记录试验时的环境温度。
将驱动电机拖动至最高工作转速,测取反电势。
需按照供需双方商定的方法将上述反电势值修正到20℃。
5.4 空载反电势容差
试验在实际冷状态条件下进行,且必须记录试验时的环境温度。
将驱动电机拖动至额定转速,测取反电势。
温度修正方法同5.3所述。
批量生产中的出厂检验,供需双方可商定其他反映空载反电势容差的方法进行该项检验。
5.5 齿槽转矩
试验在实际冷状态下进行。
将驱动电机平稳放置,随机选择3个不同转子位置,在各位置上用力矩扳手分别将转子正、反方向转动,
读取并记录转子开始转动而未连续转动时的力矩扳手数值最大值。取所有力矩值中最大值作为驱动电机的齿槽转矩值。
也可采用其他供需双方商定的测试方法。
注:用力矩扳手测得的转矩值实际为摩擦转矩和齿槽转矩的和,因电机的齿槽转矩一般占比重较大,
测得值可基本 等同于齿槽转矩。
5.6 转矩脉动
试验在实际冷状态下进行,驱动电机系统处于正常的电气连接状态和产品技术文件规定的冷却
条件下,直流母线上施加额定电压。
在圆周上均匀选取若干个点,分别将转子固定在各个转子位置,控制器施加规定转矩指令,分别测试
赌转转矩值。测试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转矩脉动。
测试点数和转矩指令值由供需双方商定,推荐使用峰值转矩、额定转矩、10%峰值转矩作为转矩 指令。
也可采用其他供需双方商定的测试方法。
注:该方法仅为对非弱磁区域转矩脉动的近似测量方法,且未考虑转动引起的位置传感器反馈角度误
差的影响。
5.7 驱动电机系统空载损耗
试验在实际冷状态下进行,驱动电机系统处于正常的电气连接和产品技术文件规定的冷却条件下,
直流母线上施加额定电压,驱动电机轴不接负载。
在转速范围内均匀取至少5个转速点,其中需包含最高工作转速。测量这些转速点的直流母线 端电流、
电压和损耗。试验后绘制损耗和转速的关系曲线。
5.8 驱动电机空载损耗
试验在实际冷状态下进行。
将驱动电机拖动至规定转速,记录转矩转速传感器的转矩、转速和功率,该功率值即为该转速下 驱动电机空载损耗。
在转速范围内均匀取至少5个转速点,其中需包含最高工作转速。
试验后绘制损耗和转速的关系曲线。
5.9 稳态短路电流限值
试验在实际冷状态下进行。
用低阻抗导体在尽可能接近定子绕组出线端处可靠地将驱动电机所有绕组短接。拖动驱动电 机至相应的转速,
测量该转速下的定子绕组电流。转速范围内均匀取至少5个转速点,其中需包含 最高工作转速。
试验后绘制稳态短路电流与转速的关系曲线。
5.10 稳态短路电......
|